首页 > 实用范文 > 发言稿 >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汇总12篇)正文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汇总12篇)》

时间: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精选12篇)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1

同志们: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日照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生态海洋、和谐海洋的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兴海、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立足我区临港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突出发展粮油、浆纸、船舶工业、水产品加工等临港工业,加快发展临港物流等海洋服务业,全区海洋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全区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49亿元,同比增长26%,占GDP的比重达到69%。

一是临港工业呈现集群效应。日照市因港而立,日照开发区临港而建。近年来,港口的迅猛发展,为我区实施区港联动、发展临港大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筑了很好的平台。为此,我们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引进临港大工业和加工贸易项目,培育形成了以森博浆纸、华能电厂、新良油脂、邦基三维油脂、凌云海制糖五大企业为龙头的临港工业集群,产值已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

二是特色渔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渔民增收为目的,科学筹划,不断调整优化渔业结构,促进了渔业健康稳定发展。目前已建有蔡家滩、夹仓两个大型水产工厂化养殖园区,养殖户176家,养殖面积28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工厂化养参40余户,面积达5万平方米。以贻贝、牡蛎为主的浅海养殖已达1.9余万亩,年浅海养殖产量可达2.5万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

三是临海服务业有了新突破。始终把发展以港口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作为提升经济增长内涵的重要举措来抓。目前,在建拟建物流项目12个,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新引进物流企业100余家。总投资1.2亿元的我市第一家以临港商务为主题的西岸工社项目,已基本建成,近期将正式投入运营,目前已有35家包括粮油、煤炭、矿石、集装箱、货代、船代等物流企业入驻。总投资2.4亿元的鲁南(日照)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已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港口物流园、国泰物流园等项目正在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德兴国贸、山东汇安物流园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虽然,我区海洋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海洋经济产业层次不高,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水产品加工业以初加工为主,精加工、深加工不够;海洋产业增加值中,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临港物流等产业优势尚未完全发挥出来;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突出,生态和环境问题开始显现,等等。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动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全省实施“一体两翼”、加快鲁南临海产业发展的机遇,以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为目标,实施科技兴海、可持续发展和区港联动战略,发挥和放大我区港路、产业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以能源、粮油、浆纸、海上装备为主体的临港大工业,繁荣发展以临港物流业为主体的海洋服务业,稳定发展以产业化养殖为主体的海洋渔业,开创全区海洋经济发展新局面。经过三五年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临港大工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今年确保完成海洋经济增加值43亿元,同比增长26%,占GDP的60%。到20xx年达到13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0%左右。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大和发挥港路优势,加快发展临港大工业和先进制造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以大项目为龙头,集中力量规划建设浆纸制造、能源、粮油加工、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和海上装备“五大临港基地”。能源基地:以华能电厂二、三期扩建为契机,以煤电二次能源转化为重点,按照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要求,大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容量机组,努力降低供电煤耗。确保华能二期2×68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于20xx年底实现双机双投,年发电量74亿千瓦时;明年上马扩建三期2×680MW级燃煤机组,到20xx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左右,逐步将开发区打造成鲁南乃至山东省重要的电源基地。制浆造纸与关联产业基地:以亚太森博为依托,积极发展木浆造纸和高档高强纸、高档文化纸等产品,加快发展白卡纸、牛皮箱板纸等,支持发展进口替代产品,着力延伸造纸产业链,形成大型造纸及原料产业集群。力争到20xx年,形成200万吨浆和200万吨纸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二的造纸基地。发动机及汽车配件产业基地:以韩国威亚汽车发动机项目为依托,在一期第一条生产线投产的基础上,加快第二三条生产线的建设,努力打造鲁南发动机制造业基地。以配件工业园为载体,加大发动机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的招引和建设,到20xx年,争取配件企业达到30家,总投资6亿美元以上,超过主体项目的投资,形成山东省较大的发动机配件生产基地。粮油产业及深加工基地:加快推进投资1亿美元的中纺粮油、投资7亿元的中储粮油项目,促其二、三期跟进;推动棕榈油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力争到20xx年,粮油产业园加工、中转大豆能力突破500万吨,销售收入过200亿元,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集粮油加工、仓储、中转为一体的粮油产业基地。海上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港口、电力、钢铁、环境四大优势,加快规划建设海上装备制造产业园,突出抓好“填海造地、项目招引、市场运作”三个关键环节,重点推进造船、钻井平台、港口机械等项目建设,经过3—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较大规模的海上装备制造基地。

二、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突出发展临港物流业。主动顺应现代港口从“运输中心”经“配送中心”向着“综合性物流中心”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电子商务,尽快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物流中心为集散点的与国际接轨的综合物流网络。围绕港口综合运输和贸易服务,以煤炭、矿石、粮油、液化品、木材、建材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流通加工为重点,规划建设港口物流园、上海路工业走廊物流园、奎山货运站物流园、奎山南大型综合物流园、大连路物流园五个重点物流园区,以此为载体,积极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引进产业基地型和专业市场型的物流企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体,努力建设区域物流总部基地、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基地和鲁南地区物流中转配送基地。加快保税区的申请设立,启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尽快发挥其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贸易、国际采购等功能,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区港联动,促进港口及腹地外向型经济和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粮油物流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港口粮食年吞吐量近千万吨的优势,打造全省大型粮油物流配送基地。依托龙鼎花生、凌非华商交割库、新良油脂期货交割库等载体,逐步扩大交易品种,增加交易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以矿石、煤炭、粮油、糖业、浆纸等为主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

三、立足推动区港一体化,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一是全方位加强与港口合作。充分发挥日照瑞盛造船公司的作用,加快造船基地填海工程建设,为建设大型造船基地、发展海上装备产业搭建良好平台。严格保护开发区16公里海岸线,按照日照港未来吞吐能力6亿吨的要求,像保护深海岸线一样保护近港陆域,严禁滥占港口陆域,保障港口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提高承载临海产业发展的能力。按照“奋战三年,冲破基础设施制约瓶颈”的目标,力争三年投入25亿元,加快推进“搭建框架、完善配套、精细管理、改善生态”四大重点,确保全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都能达到“今天项目能签约,明天项目就落地”的标准。同时,抓住薄弱环节,加快构筑快捷通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和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体系,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打下坚实的平台。三是加快建立现代化信息传输网。整合日照港、开发区、临港产业区乃至鲁南经济带区域各城市的经济、科技、社会、环境、港口、海洋等信息资源,构建以地理信息环境、资源环境及社会和人文环境为背景的基础信息平台,打造 “数字开发区”。广泛应用MIS、EDI等技术,实现与银行、保险、税务、海关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有关信息共享和电子报文交换尽加快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港口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根据开发区部分村居依赖渔业生产增收的实际,继续稳定发展海洋渔业。稳定现有的海捕渔船队伍,加快旧船淘汰再建步伐,发展大马力渔船,推动远海捕捞业的发展。积极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搞好养殖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浅海养殖业,继续做好海区规划、海上管护和养殖服务工作,巩固发展以贻贝、牡蛎为主的浅海养殖业,保持浅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2

同志们:

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非常重要。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总结20xx年我省经济工作,部署20xx年经济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今年以来,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坚持“总要求”,转变“立足点”,突出“四着力”,狠抓“三重点”,努力稳定增长、加快转型、惠及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发展的科学性明显增强,发展后劲加速积蓄,广大干部群众精神状态不断提升。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坚持科学运作制胜策略的结果,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经验弥足珍贵,需要长期坚持。

总体上看,我省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传统优势减弱或已失掉但新的支撑力量尚在形成之中,深层次矛盾正在缓解但还没有根本解决。我们要坚持好的思路、好的战略、好的做法,一以贯之,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抓下去,还要不断完善提升,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把握重点、加大力度,扎实做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新一届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的重要一年,也是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坚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总布局,聚焦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深入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着力扩大需求稳增长,着力优化结构促转型,着力改革创新增后劲,着力创造优势强支撑,着力改善民生促和谐,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概括起来说,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是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调中求进,就是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通过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确保在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上取得新进展,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变中取胜,就是要顺应形势变化,寻找抢占先机,增强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形成后发优势,持续保持蓄势崛起的良好态势;转中促好,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改中激活,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四者有机统一、互为条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在错综复杂形势下努力保持更好较快发展。

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尤其要高度重视和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调中求进,保持科学发展的良好趋势。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我省发展处于重大转折期,我们必须把调结构、稳增长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增长速度建立在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要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选择主导产业、确定主攻方向,培育产业链条完整、集聚效应突出、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打造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相互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成长性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两件事,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第二,变中取胜,保持蓄势崛起的良好态势。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于我省来说,发展环境在变,产业格局在变,增长方式在变,发展动力在变,战略地位在变。变,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变中有危、变中有机。只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以变应变、应变促变,才能变中取胜。要深入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完善战略布局,创造战略优势。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既解决好自身吃饭问题,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和完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坚持走好四化协调同步科学发展的路子。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搭建内陆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平台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窗口,形成带动全省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和核心增长极,争取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桥头堡。要完善支撑体系,挖掘资源禀赋,形成现实竞争优势。强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现代信息网络体系、现代能源体系、现代水利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五大支撑,强化体制机制、人力资源、思想文化、社会稳定、干部队伍等五大保障,强化交通物流、市场、人力资源、资源成本等优势。要把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大力发展新兴业态,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强化全球思维、战略思维,把经济增长的最新业态和我省实际结合起来,抓住新兴亮点,形成后发优势。

第三,转中促好,推进可持续发展。转变思想观念,真正把思想和行动转到科学发展上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把握转的方向,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形成集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全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河南”。要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着力构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的协调联动机制,用完善的制度和市场的办法来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改中激活,通过改革开放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改革开放的程度,某种意义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态势。要把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xx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要吃透精神、把握要求,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创业条件、干部作风都在一天天好转。要统筹谋划、分类推进,对于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可以操作的改革,要主动设定操作方案,及时向中央报批;对于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我们可以研究、做好准备;对于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要抢抓机遇扩大开放,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拓宽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倒逼机制,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

第五,抓好龙头,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城镇化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头带动作用。要按照中央要求,把握正确方向,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衡量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就是要看给人民群众带来多少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坚持发展为民、民生优先,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各项民生工作。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保障群众基本的生存条件,保障群众基本的发展需要。要把稳定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引导和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创业。要解决好“三山一滩”贫困地区的扶贫问题。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做好信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

三、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领导需要高度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要把关定向,总揽全局。研究确定本地区的工作方向、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重点、重大举措,着力解决好往哪个方向干、重点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二要协调各方,形成合力。注重调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三要正风肃纪,优化环境。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纠正“四风”、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机关,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四要抓好班子,强化保障。把政策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多、善于做经济工作的同志选配到各级班子中来,提高领导和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尽快出台市县、省直部门、产业集聚区目标考核评价办法,修改完善省辖市、省直部门领导班子和省管干部的考核评价办法。创新人才政策,突出培养开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广泛吸引优秀人才来河南创业发展。抓好基层党组织与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治与德治“双基双治”建设这个重点,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同志们!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3

同志们:

这次全市县域经济工作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后一阶段的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蕲春的现场,亲身感受到了蕲春县域经济强劲的发展态势和后劲。刚才,景艳同志传达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蕲春县委书记熊长江同志作了交流发言,讲得很好。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借鉴,对比反思。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以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提神鼓劲

4 月27 日至28 日,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黄冈的巨大鼓励和鞭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蕲春、武穴、团风及市直的企业及建设现场。他们反映,在蕲春看到的是大园区,在武穴看到的是大企业,在团风看到的是大厂房,在市区看到的是大变化。市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取得的巨大变化,赢得了老板满意、老外满意、老干部满意、老百姓满意。所有这些,给全体与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强烈的心灵震撼、深刻的印象改观,诸多媒体称之为“ 黄冈现象”。省委罗书记、省政府李省长在讲话中,对我市近几年发展县域经济的作法与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把黄冈作为全省欠发达地区实现后发赶超的样板。近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县市区到我市考察学习。全省学黄冈,黄冈怎么办?这是全市上下必须认真思考、认真研究、认真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沾沾自喜还是自曝其短?是骄傲自满还是负重奋进?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选择后者,必须自曝其短,负重奋进。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进步是在追赶征程中的低基数、低起点、低水平的变化。包括今天看的蕲春现场,园区才是刚刚拉开序幕,好多企业都是在建设之中,只能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与兄弟市州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市的经济总量没有襄樊大,襄樊的GDP 去年过了千亿元,黄冈才刚过600 亿元;县域经济实力没有宜昌强,宜昌有4 个县市进入了全省20强;人均水平没有鄂州高;城市规模没有黄石大;经济发展速度没有咸宁快;县域经济的后劲没有随州足;产品的知名品牌没有荆门多。我们还要看到,全省县域经济会议召开后,各地都拿出超常规的举措来抓县域经济。襄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激励约束机制,拿出4400 万元奖励各个县市区,并明确规定,对一年退5 位的县市区党政“ 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第二年再退5 位的调换职务;对一年内退位10 位的党政“一把手”调换职务。咸宁市仅一个咸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就是100平方公里,现在完成“ 五通一平”的面积达到40 平方公里,入园企业有60 多家。再如,钟祥市去年规模以上企业增加了65 家,今年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可增加70 家。所有这些表明,全省各地抓县域经济的力度、措施、办法都是前所未有。我们还要看到,这次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肯定了我们的思路、发展举措、发展干劲和发展成效;更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希望,激励我们进一步发扬老区精神,更好地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鞭策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正视差距,实现快速追赶;希望我们更好地应对危机,抢抓机遇,奋力实现弯道赶超。

全市上下要正确认识黄冈、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成绩、正确对待差距,切不可估计过高,盲目乐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全省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罗书记、李省长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提神鼓劲,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5+2”、“ 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奋力推进黄冈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载体,进一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一个常说常新、常解常新、常做常新的话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一个过程,实践是一个过程,认识也是一个过程。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过程的结合,一切都处在永恒的发展之中,从来不存在终极状态和终极真理。解放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实践发展了,思想认识应随之深化。社会进步了,我们又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如果经济下滑,说明应对无方、应对无效。思想水平决定工作水平,敢想才能敢干。只有大脑想得清,才能嘴里说得明,行动才能干得好。“ 异想”才能“ 天开”,没有“ 异想”,飞机不可能上天,网络也无法实现。解放思想不是空想、妄想,要做到八个“ 着眼于”:着眼于已经变化变革了的新形势,着眼于干部的思想实际,着眼于破解发展难题,着眼于改革创新,着眼于科学应对金融危机,着眼于解决民生问题,着眼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着眼于把解放思想获得的宝贵认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行理性思考,将精神转化为物质,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寻找机遇,赢得机遇,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赶超。

(一)解放思想要谋定而后动。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强,自胜者立。英雄战胜别人,圣人战胜自己。这就是英雄与圣人的区别。解放思想要有开阔的视野,知道世界怎么样,知道别人怎么样,更要知道自己怎么样。既要知道黄冈,更要知道外地、外省、外国。要做到七个“ 跳出”:跳出眼前思考长远,跳出县级经济思考县域经济,跳出黄冈谋划发展,跳出硬环境思考软环境,跳出传统思维定势思考跨越发展,跳出粗放发展模式思考科学发展,跳出“ 四平八稳”思考风险决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得远,想得深,思得透。“ 君子重义,商人重利,政治重势”,这里讲的势,即形势,态势。蕲春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态势非常强劲,各地要像蕲春那样,利用当前的有利形势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作有了力度才有速度,反过来,有了速度也就有了力度。正如古人讲,“ 强弩则箭远,云厚则雨急”,我们就要营造“ 强弩”、“ 厚云”的发展态势。

(二)解放思想重在创新。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灵魂。创新发展才是解放思想的根本。“ 新”不是词语组合,不是为了好听,不是为了搭配,关键在于结合实际,在工作中出“ 新”,做到技高一筹。我们不能因防错而不出新。市场是有风险的,市场经济要求领导必须学会风险决策。有70%的把握、30%的风险要慎重决策;有80%的把握、20%的风险要大胆决策;有100%的把握不需要决策。领导的决策就是在有争议、有矛盾、有风险的时候,就是要在遇到风险时作出科学决策,无争议、无矛盾、无风险的时候,不需要决策。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毛泽东有句语录:“ 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现实条件下,我们可以说:一些企业兴旺了,一些企业衰败了,这就是市场;一些城市辉煌了,一些城市暗淡了,一些县市前进了,一些县市后退了,这就是竞争。要引导干部群众走出“ 认识上的非此即彼、实践上的顾此失彼、情感上的厚此薄彼”的误区,克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不能一强调“ 快”就忽视“ 好”,一强调“ 好”就忽视“ 快”,一强调招商引资就忽视全民创业,一强调工业就忽视农业。这些都是认识上的“ 非此即彼”,都是不全面、不系统地看待问题的结果。认识上的“ 非此即彼”,表现在行动上就是“ 顾此失彼”:抓了发展就忽视了环保,抓了经济就忽视了民生,抓了速度就忽视了质量,抓了产业升级就忽视了劳动就业。情感上的“ 厚此薄彼”表现为:重外资轻内资,重第二产业轻第三产业,重大轻小,重新轻老。

创新不是苦思冥想出来的,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中,集中大家的智慧,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先知,对冷暖甘苦感受最深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源泉,对改革发展的成效体会最深切;人民群众是施政的基础,对政令得失反映最真实。人民群众是创新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烽烟从乡村燃起。“ 好的东西都在基层”。创新就是要充分汲取群众智慧。

(三)解放思想要推进科学发展上水平。就黄冈县域经济现状来讲,推进科学发展上水平,主要体现在推进“ 五个跨越式发展”上。

第一,奋力赶超的跨越式发展。在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激烈竞争态势面前,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尽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全市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但危机中蕴藏着重大的机遇。我们要做到不观望,不依赖,不保守,不折腾,在困境中前进,在危机中奋起,变经济的波动期为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客观上讲,沿江县市区和山区县市相比,因区位、资源和基础不同,不同县市区、不同乡镇的经济发展往往存在差异,但条件的优劣并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制高点,需要一股勇于进取、不甘人后的勇气和精神。蕲春、罗田等县市的经验启示我们,区位是发展的外在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自然资源是发展的先天条件,但不是先决条件,基础条件是一种优势,但不是绝对优势。精神区位比客观区位更重要,软资源比硬资源更重要,软环境比硬环境更重要。客观区位不足要用精神区位来补,硬资源不足要用软环境来补。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只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就能弥补和改善先天条件上的劣势,进而后来居上。

奋力赶超要切实增强不进则退,小进亦退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树立永不言满、永不言足、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借鉴一切优秀的发展成果,敢于在更宽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更广的视野上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我们的主要经济指标要在全省“ 保五进四争三”,GDP 过千亿,财政收入过100 亿,城镇居民收入过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过5000 元,才算上了一个大台阶。县市之间、乡镇之间要选准自己的追赶目标,争强进位,县市GDP 过200亿,规模企业过200 家,财政收入过20 亿,才算上了一个大台阶。要在全市进一步营造强县引

路,中县角逐,弱县赶超,你追我赶,明比暗赛的互动发展、良性竞争的新局面。

第二,集约节约的跨越式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真学真管用,真抓真见效,真干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就要一步到位。县域经济不等于县级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具有开放性、协调性、联动性、统筹性等特征。要跃上一个新的制高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更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以更加开放的眼界,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超前的思维来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增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从沿海地区来看,受冲击最大的往往都是传统产业、低端企业和产品。这就提醒我们,谋划县域经济,要着眼于危机带来的产业产品结构的大调整,着眼于我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投资政策,着眼于与名企、名牌进行嫁接。只有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壮大支柱产业,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新优势。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中内在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实体,要与全局发展、与大中城市的发展联动、合拍共振、互促共进。各县市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时,要围绕全省“ 一带两圈”做文章,特别是要与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的基础型、骨干型项目进行分工合作,围绕我市的优势产业和武汉汽车、钢铁、石化等过千亿元产业进行上下游产业、产品配套和延伸,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动和武汉进行互动,全面彰显既是武汉又不是武汉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 昆山”式优势。

第三,突出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保增长、促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能不能保增长、促发展是对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和驾御能力的检验和考验。考什么?考危中见机,逆势而上!考创新发展,弯道赶超!对黄冈而言,保增长、促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事关保持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和大好局面。

突出创新发展,关键是要突出项目促发展,要“ 大干项目年,全力保增长”。项目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一个地方加快发展的标志。近几年来,各县市区有了很大的变化,财力有了很大的增强,说到底,是一批大大小小的项目的落户。实践证明,项目促进发展,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多项目促进快发展,好项目促进科学发展。凡是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的县市区、乡镇,都有一批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巨大的项目构成其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而一些地方之所以落后,与那个地方的领导干部项目意识不强、不会抓项

目有很大的关系。保增长、促发展,不能只说在嘴上,讲在会上,写在材料上,公布在报纸上,而要转化为一个个可以具体操作的项目上。项目是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化、落脚点,是方针政策的承载体。只有把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细化为一个个的具体项目,才能有效地防止形式主义、纸上谈兵。项目是对我们作风和工作价值的最好检验,没有好项目、大项目、多项目,你就是每天吃饭晚点、工作加班加点、晚上睡觉零点也没用,那叫无效劳动,工作没有价值。创新发展关键在发展战略、发展理念、道路选择、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工作举措等方面创新出新。这就是事在人为,境由心造。

第四,立足“ 两资”的跨越式发展。新一轮经济发展主要是两个动力,一是外资,二是民资。两资如同车之两轮、绳之两端、鸟之两翼,助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崛起腾飞。利用外资,就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全部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的项目以进园区为主。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强化“ 时时想着招商,事事关注招商,处处谋划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意识,做到无人不招商,无时不招商,无地不招商,真正形成关心经济、关心发展的导向,以更大的开放合作精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激活内资,主要是全民创业。创业是财富之源、富民之基。全民创业氛围的形成是一个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地方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除了行业标准和环保要求外,办企业就是应该零收费、零门槛。全民创业可以让一切有创业愿望、创业动力、创业条件的人实现创业。创业的人多了,小企业多了,就有了大企业,就有了企业家产生的土壤和基础。就当的情况看,鼓励全民创业,有利于拉动内需,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我们鼓励全民创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号召,满足于营造舆论氛围,还应该有激发创业冲动的制度,要切实建立起保护创业者和外来投资者的体制机制。乡镇要大力兴办全民创业园,现在条件具备,要取得突破。

第五,增强后劲的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整合利用县内的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就每个县市区而言,要围绕国家的宏观政策、武汉城市圈的建设、长江岸线资源的开放开发,充分盘点县内的矿产资源、交通资源、沿江岸线、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着眼于高效益综合利用,进行大力度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县域经济的后劲,就是打基础、管长远,后劲增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的后劲。高速公路的主框架、省县道的主干道、镇村主网络,再加上长江水运、高速铁路、航空港口优势,实现与大武汉交通的无缝对接,所有这些都是黄冈发展具有的持久发展潜力。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关于交通道路没有利用好时讲了一句名言:“ 酒肉穿肠过”。这告诫我们,沿路优势一定要利用好。二是开发区、园区的后劲。园区的建设,功能的配套,超前的谋划,土地的储备,都为今后五年、十年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搭起了一个大发展、快发展的平台。三是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后劲。乡镇发展工业是大有可为的,荷兰飞利蒲公司不是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也不是在第一大城市海牙,而是在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镇。罗蒙西服、德力西、正泰电器、稻花香等都是在乡镇。佛山每个乡镇工业园都在10 平方公里以上。蕲春15 个乡镇,其中11 个乡镇建有工业集中区。要在全市开展“ 百镇百企十亿”活动,即抓好100 个以上乡镇,每个乡镇落户100 家以上规模企业、工业产值过10 亿元,形成多点支撑、全面发力的格局,为城乡统筹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项目建设的后劲。现在,全市建设项目每年都在1000 个以上,这些项目真正见效在五年之后,这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劲。

三、以城乡统筹为目标,进一步推进“ 五大突破”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这次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重庆考察学习,我们感受到城乡统筹的优势在城市,核心在工业,关键在产业,重点在城镇,亮点在农村。抓城乡统筹,重点在抓工业。推进城乡统筹,必须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篇文章一起来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我们要以城乡统筹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市区突破,园区突破,沿江突破,沿路突破,沿山突破。这“ 五大突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黄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优势、增创优势、放大优势,实现特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抢抓大外资、大民资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机遇面前,有的领导干部不是积极争取,而是消极等待;不是主动创造,而是被动应付;不是紧抓不放,而是随意放手,最后看似放过了一次机遇,实则贻误了一方的工作,落后了一个时代。

工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化,工业强的关键是企业强。在实现“ 五大突破”中,要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 牛鼻子”,以市区突破为龙头,以沿江突破为重点,以园区突破为载体,以沿路突破为纽带,以沿山突破为依托,大力发展科技型、环保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企业和大别山生态旅游业。在市区突破上,市区要继续高昂龙头,把市一级和县市区一级放在同等的位置,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打造龙头。在沿江突破上,省里正在制订沿江开发方案和政策,沿江县市要抓牢、抓住、抓好政策机遇,推进沿江开发。在园区突破上,要进一步促进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和功能配套。在沿路突破上,所有的沿国道、省道的一些乡镇,要大力发展沿路经济,率先发展。在沿山突破上,主要是搞旅游,重点开发大别山生态旅游。同时,这“ 五大突破”要结合城镇的建设,来加以激活,整体推进。把沿江突破、园区突破、沿路突破与城市建设、城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集聚效应,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以实现后发赶超为责任,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几年,我们的县域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地区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形势十分严峻,没有丝毫乐观的依据、懈怠的理由。从20xx 年全省县域经济排位看,我们是五进一平四退,有两家进入了第一方阵,有一家已退到了第三方阵,有两家排在第二方阵的末端,稍不留神就会落到第三方阵。可以说,全省县域经济已呈现出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不断地有县市区往20 强里挤,不断地有县市区从20 强里被挤出来,就像百米短跑冲刺一样,莫回头、莫观望,一鼓作气、勇往直前,才能赢得鲜花和掌声,否则就会在“ 回头”与“ 观望”的一瞬间与金牌失之交臂,把鲜花和掌声拱手送给别人。求其上上得其上,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得其次。你发展的快,别人比你发展更快。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比拼,只要你还在领导岗位上就永远下不了“ 火线”。我们的比拼是一场抢先机、上项目、争速度、比闯劲的博弈,必须抢着干、争着上,必须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否则,就要在前进中落后,在发展中掉队。

我们应该看到,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不是什么“ 天方夜谭”,蕲春就是最好、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现实。蕲春的发展就是这两年的事。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争先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精力和聪明才智都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紧紧抓住国家支农、强农、惠农的机遇,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全力攻坚,奋力突破,积极争取项目、引进项目、推进项目。去年底以来,在中央新增2300 亿元投资中,我市共争取中央投资补助9.3285 亿元,项目1127 个,总投资29.58 亿元。其中,在中央新增1000 亿元投资中,我市争取到5.1162 亿元,居全省第一,项目445 个;在中央新增1300 亿元投资中,我市争取到4.426 亿元,居全省第一,项目656 个。这些项目要全部开工,按规定建设,不留尾巴,做到“ 别人在抱怨,我们在苦干”、“ 别人忙应酬,我们忙开工”,将经济波动期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机遇期。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县市区委。各县市区党委要调动每一位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班子的整体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自觉地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与县域经济荣誉兴衰休戚与共,把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振兴崛起作为每一位领导干部的人生价值体现和对事业的一种追求。蕲春、罗田等地“ 四大家”一把手,每人都带着班子在开发区比拼,如果没有这种干劲,是不可能发展快的。当工作出现困难时,能够团结一心,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有智慧去克服困难。当工作取得了成绩,大家都要有一种成就感、光荣感、幸福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县市区党委是县域经济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决策者,更是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作用的集大成者,要团结大家一道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献计出力。要尊重干部、关心干部、保护干部、使用好干部,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发展县域经济措施千万条,真抓实干第一条。李大钊说:“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就是要认真,就是要脚踏实地,不要搞假的,不要玩虚的,要来实的、来真的。真抓实干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落实全省县域经济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如果对会议精神只停留在会上、嘴上、纸上,不去认认真真地抓落实,再好的蓝图和设想、再好的思路,也不过一纸空文,一钱不值。抓落实的过程并非都是坦途和顺境,把会议精神变成现实,会遇到很多矛盾、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及时去克服、去解决。因此,抓落实必须建立严格的跟进措施,切实解决在实践中不落实的问题。如果缺少这种狠劲,项目就难以落实,工作难以推进。主要领导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落实中遇到的问题,不能等通报了或出事了,再来督办、再来检查、再来算总账,这样不仅会使工作陷入被动,有时还会造成项目的搁浅,同时也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和负面效应。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要养成主动督办、狠抓落实的习惯,使之成为工作中的一种常态,力求把不落实的问题、矛盾和障碍,消除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防止抓落实半途而废。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上下了功夫,县域经济一定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4

同志们:

这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xx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定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安排部署20xx年和今后几年的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工作,再掀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的新高潮。刚才,荷瑞局长对20xx年的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工作进行了通报,会上还表彰了过去几年为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和纳税大户。最后,维东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997年底,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下发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xx年底, 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8.52万个,比1998年净增1.97万个,其中:私营企业达到2672个,比1998年净增1753个;职工总数达到21.40万人,比1998年增长28.61%;实现增加值22.99亿元,营业收入90.65亿元,上交国家税金2.38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152.33%、134.86%、83.98%。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明显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实力。二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已由传统的餐饮、贸易、批发零售、建材等行业,转向投资开发农业、交通、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医药、信息服务等行业,特别是近年来除少数垄断行业外,非公有制经济已遍布全市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民办科技、教育、卫生等新型产业也迅速发展。三是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越来越大。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解决就业、增加税收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1998年的7.8%上升到20xx年的20.92%,发展速度和质量较前几年有明显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在获取自身利益和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也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是发展环境得到较为明显改善。为了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市上在监察局和非公办成立了投诉中心,设立了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会同工商、物价、财政等部门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收费明白卡制度,认真抓了非公企业投诉和来信来访案件的查处。并建立了19个重点乡镇企业减轻负担监测点,开展了治乱减负“回头望”活动,着力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五是企业素质不断提高。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非公有制及乡镇企业普遍加强了企业管理,建立了生产、营销、财务等管理制度,有些企业还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更为可喜的是,全市涌现出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健康发展阶段。

回顾近几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的感到,非公有制经济要快速健康发展,首先,思想认识是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安康经济发展的主体,抓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是抓安康经济发展。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安康经济的大发展,没有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成长,安康经济就缺乏生机与活力。第二,发展环境是关键。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努力营造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与国有集体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发展的社会氛围。第三,政策措施是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靠政策支持,1997年省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出台后,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必将迎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第四,科技创新是动力。要使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产品做大做强,必须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上下工夫,通过从科技、信息、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培育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或名牌产品,努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使企业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达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强”,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发展成绩和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全省平均水平及兄弟地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非公有制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少,质量差,规模小,水平低;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才匮乏,技术装备落后,销售传统式,管理家族式;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多数集中在流通服务行业,高科技含量少,名牌产品少,不少企业还停留在产品初加工阶段;非公有制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协作水平低等问题。存在这些差距的原因,虽然有资金、开放开发的基础条件不同等客观因素,但主要应从我们的认识和工作上查找根源。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我们有些人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甚至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一些地方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顾虑,放不开手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始终摆不上应有的位置。有些职能部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非公有制经济,自觉不自觉的设置了许多发展障碍。 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省委、省政府《决定》出台后,市县两级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配套措施,这些政策对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虽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三是工作不够得力。有些地方和部门,重管理,轻服务,重限制,轻支持,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而是热衷于检查评比,热衷于到企业挑毛病,甚至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是发展环境不够理想。从去年我们调研的情况看,我市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不仅硬环境差,而且软环境也有差距。一些地方和部门,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严重,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漠,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收费项目繁多,审批程度复杂,“四乱”行为屡禁不止。

上述问题,既是差距和不足,同时也说明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潜力和后劲很大。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由“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由粗浅到深刻、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党的xx大报告对为什么和要不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讲得非常坚定、非常清楚,这为我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省委、省政府去年底又出台了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低成本扩张的良好机遇;市委一届六次全会把非公有制经济列为今年实现的四个突破之首,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已基本形成了矿产采选、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建材工业、医药化工和旅游开发等产业,为我们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所有这些都将为我市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供良好的条件。 从目前市内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势来看,各地都已明确决定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战略重点来抓,新一轮的竞争正在围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展开。因此,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正视差距,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再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的新高潮。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为主线,以扩张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环境、提高素质为重点,努力实现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双跨越。到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占全市GDP的60%;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总产值110亿元,职工总数25万人,吸纳农村劳动力20万人,职工工资总额达13亿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份额达700元。到20xx年实现增加值60亿元,比20xx年翻一番,占全市GDP的80%;吸纳农村劳动力45万人,乡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达20亿元。

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各项经济指标增长12%。实现增加值26亿元,完成营业收入100亿元,上交国家税金2.5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xx年必须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新的突破:

(一)以落实公平待遇为重点,在总量上要有新的增长。今后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其余行业、领域和商品均允许各类民间资本经营,在市场准入和投资领域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放开,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实行平等待遇,从而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在今年3月底前对现行政策、规章和管理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不符合市场公平、公正和国民待遇原则,存在所有制差别和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求的,要一律废止或修改。对非公有制企业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分配、融资贷款、政府采购、项目竞标、证照办理和收费等方面与其它企业一律平等。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享有与其它企业同等的户籍管理、档案管理、职称评定、住房和子女入学等政策。非公有制企业可申请外经贸经营权,并在外经贸业务及出口退税、配额分配、出国考察和商务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其它企业同等待遇。鼓励外地和外籍人士来我市投资创业,可凭身份证和暂住、居住的有效证明在经营所在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享受与当地企业同等待遇。同时,放开申请冠用“安康市”名称的限制,改称后原税收征管关系不变。20xx年力争新增私营企业300家,非公经济增长速度15%以上。

(二)以抓大户抓载体为重点,在抓大扶强上要有新的突破。实施大户带动战略,坚持抓好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五大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协调、扶持和服务。一是突出抓汉滨、汉阴、石泉、旬阳4个重点县区的发展,4个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总量占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78%以上,抓好4个重点县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二是围绕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恒口、关庙、涧池、池河4个省级小区和五里、建民等17个市级小区建设,每个小区增速达到20%。全市着力培育和建设恒口示范小区 ,作为小城镇和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小区建设的样板,今年要倾斜扶持。在省级示范小区的基础上,积极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和茶叶加工等各类专业园区,争取中、省配套资金扶持。三是重点抓好营业收入过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70个,其中:1千万元以上40个,5000万元以上8个,1亿元以上1个。四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副产品加工,重点抓好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五是重点抓好出口交货值达100万元以上出口创汇企业10个,其中:200万元以上6个,力争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达1亿元。从今年起,根据企业经营资产、营业收入和上缴利税等指标,市上每两年确定一次全市20强非公有制企业,不仅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而且实行市、县区领导挂帮、部门包帮、干部蹲帮制度,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形成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实力。

(三)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质量上要有新的提高。一是在产业结构上,要大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向第一、第二产业延伸,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农业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基地连农户、走“种养加”一条龙,“科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在产品结构上,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是在企业结构上,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对主导产业实行抓大治散,重组资产,建立企业集团,实施规模经营,引导支持其向“专、精、特”的方向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吸引民间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四是在布局上,以乡镇企业小区为载体,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向小城镇、小区、园区集聚,坚持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四)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在体制和技术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科技、管理创新,通过创新使体制、机制、科技和管理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力争使乡村集体企业在20xx年底前全部实行民营化。对集体股份退出确有困难的,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实行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管理机制。二是实施管理创新工程,改进企业管理手段,创新企业文化,加强信息管理。按照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引导企业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网络,构筑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设计、控制、营销、核算等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搞好市上已建立的乡镇企业及中小企业信息网站,有条件的县区要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信息网页,为安康经济建设服务。三是按照《安康市乡镇企业20xx年-20xx年科技进步和科技产业化发展纲要》提出的“发展四大科技产业、实施三大科技行动”的要求,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的创新机制,力促20xx年完成技术推广10项,开发新产品15个。立足品牌产品的培育,强化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计量监测手段,积极推行ISO9000质量标准认证,全年要制定新质量技术标准5个,完成ISO9000标准认证企业2家。

(五)以优质服务为重点,在发展环境上要有新的变化。各县区、各部门要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坚决杜绝“四乱”行为。要大力整治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的行为。除中、省规定的必须收费项目外,其它收费项目一律取消,不在规定范围内的收费项目,任何部门不得收取,并统一收费科目、收费标准;同一部门对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例行检查,原则上一年不能超过一次,检查时必须持有县以上部门领导签署的检查文件或证件;各级政府不得对所属部门、上级单位不得对下级单位下达罚款指标,依法对企业罚款时,必须开具由国家或省级财政统一印制的票据,其所有罚款一律上缴财政;严禁任何职能部门和个人利用职权安排非公有制企业搞接待或报销不应由其报销的费用,严禁强行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定点购买商品、订购报刊杂志或开展达标、评比、竞赛活动,严禁强行向非公企业拉赞助、拉广告或强行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二是加大非公有制企业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市、县区非公有制经济主管、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在非公有制经济主管部门设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投诉举报中心,对“四乱”行为和干扰破坏非公有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鼓励企业举报投诉,维权投诉举报中心受理后要从严从快查处。三是实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行风评议制度。纪检监察和非公有制经济主管部门每年组织非公有制企业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评议组,对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部门进行民主公开评议,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与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挂钩。对评议排名为前三名的部门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排名末位的部门和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不满意率超过30%的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要向同级党委、政府写出书面检查,性质严重的,要对部门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属中省单位的,同级党委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

(六)以培训教育为重点,在企业自身素质上要有新的提高。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人才开发工程,力争当年完成全员职工培训1万人次,其中厂长(经理)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各500人次。一是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党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资源,积极组织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实施“人才订单”工程,培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还可以邀请省内外大企业集团管理人员或企业家,在经营决策、项目实施、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统计等管理实务方面进行案例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者的经营水平。要积极探索建立厂长经理人才库,培养企业家队伍,逐步推进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和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二是鼓励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从业。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停薪留职创办、领办私营企业。三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诚信教育,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规范管理。 非公有制企业要自觉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管理,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统计制度,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同时,从今年起,市上每年将表彰10户非公有制企业纳税大户和10名非公有制企业家,以此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三、加强领导,紧密配合,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涉及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和密切配合,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共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实行“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领导。能否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关键在落实政策,责任在各级领导。市委、市政府在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一项大战略来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按照市委决定,市、县区都要成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与乡镇企业局合署办公,进一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划、指导、协调、投资咨询和信息服务。要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二、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为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搞好服务。各级、各部门在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过程中,要从振兴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相互支持,加强协调,搞好配合,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工作制度,建立评价体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要宽容和辩证地看待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既要实事求是地纠正偏差,更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发展;要满腔热情地关心私营企业家的政治进步,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把他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宣传舆论部门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加强正面宣传,加强诚信引导,及时曝光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件,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计划、统计等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运行监测、指标统计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工商联和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沟通联系和服务作用,积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检查考核,狠抓《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市上每年将对《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落实不力的,要督促其尽快落实;对敷衍塞责的要限期改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严肃查处。考核结果与年度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挂钩,对成绩显著的县区、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非公有制经济管理队伍。 一是各级乡镇企业系统和主管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认真学习xx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三个文件”精神,在全市乡镇企业系统开展学习《乡镇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意见》知识竞赛活动,加强对市场经济、世贸规则、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各级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发现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正确分析和及时总结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统计工作,完善统计报表体系,为领导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决策依据。三是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在发展中进一步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改进工作方法,对上要多汇报争取支持,增强影响力;对下要深入基层,多为企业办实事,增强凝聚力;对内加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战斗力,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及乡镇企业搞好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同志们,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安康经济发展的主体,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扎实工作,把加快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到非公有制经济上,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非公有制经济上,尽快掀起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为安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5

明年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年。良好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气可鼓不可泄。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准国内外发展大势,定准浙江发展方位,找准浙江发展支点,自觉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份的责任,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各级各部门定目标抓工作都要充分考虑如何继续走在前列,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落实,拉满弓、使满力,勇争先、创一流,交出一份经济社会发展的出色答卷。

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好势头好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趁势而上,再创佳绩。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指导实践,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牢牢把握新常态的大逻辑,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全面把握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坚定不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遵循“三坚持一防止”重大原则,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新跃升发展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势头好局面,坚定不移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谱写“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华丽篇章。

20xx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十分重要。要突出高质量、均衡性,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结构性改革上,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决不把绝对贫困带入“十三五”,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核心是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关键是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既着力强化供给创新,又充分激发需求动力,切实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不畅问题;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区域协同,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最基本的是守住平安底线,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是冲破落后生产关系桎梏的内在要求,是强化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制度供给的必然途径。要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必须抓住影响和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坚持改革统领、创新引领,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就浙江而言,加快结构性改革,强化供给侧创新,关键要坚定不移、齐心协力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组合拳要再深化、要打到底,一手抓倒逼、一手抓市场,在汰劣扩优、提质增效、配优资源、激活主体、聚才用才上下功夫,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克服劣币驱逐良币,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以虎口夺食的干劲和气魄去抓投资、抓消费、抓出口,强技改、揽人才、优环境。加快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取向,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约束供给侧创新的制度性问题。要切实抓好“4+6”国家改革试点和省级各类改革试点,适时总结推广,重点围绕构建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现代市场体系,继续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改革、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继续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关键在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全力抓好《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的学习贯彻,结合实际完善工作规则,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个声音一个步调,增强战斗意识,保持战斗状态,提升战斗能力;必须站好岗放好哨,敢亮剑勇担当,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必须鼓起干劲,用好聪明头脑,夙兴夜寐铆足劲干,心无旁骛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冲锋在前,破难攻坚一往无前。要做到干净与干事的统一,既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又要勇于担当、敢闯敢试,切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狮子型干部队伍;善谋与善成的统一,既要把准战略方向,又要善用战役战术,增强打硬仗打胜仗的本领;共建与共享的统一,既要坚持改革发展问题导向,又要突出惠民利民效果导向,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压力与动力的统一,既要层层传导责任,又要关心关爱干部,增强发展能动性;当好“店小二”与发出“好声音”的统一,既要突出精准服务,又要强化舆论引导,进一步形成发展正能量。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因地制宜、狠抓落实,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努力推进经济稳开稳走、稳步向好,力争实现开门红。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积极推进产业兼并重组;建立健全企业减负机制,有效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建立健全稳定房地产市场机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开放大平台。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强化企业创新,支持人才创业,加快建设科创大平台,把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让更多新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规划建设好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钱塘江金融港湾。要充分发挥投资、出口、消费作用,切实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努力增加有效出口,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等七大产业,培育发展文创产业,加快产业、企业动力修复。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坚持把全省作为一个大城市来统筹规划,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抓住宜居性这个关键,加强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农村“三权”改革、中心镇改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要继续大力整治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城乡环境,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强化环境治理制度建设。要加强民生保障,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的精准性、增收工作的有效性、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平安建设的严密性,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6

同志们:

这次全市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 全省推 进 非公 有制 经济跨越发展暨表彰工作 会议精神,总结回顾 去年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对当前和下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作安排部署。这次会议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4月17日,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 天水市《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出台了具体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会前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会议有关情况汇报,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充分表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 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

下面,我就 20xx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作简要回顾,对今年重点工作作一安排部署。

一、 总结工作经验,重视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20xx年 ,全市 上下 以贯彻 落实市 委、 市 政府《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为契机,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点,加强 组织 领导 , 创新体制机制 , 落实 扶持政策,强化督查考核, 全 市 非公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市被评为全省 20xx年度 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市 ,有 6 户企业被评为全省优秀非公企业。去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 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越来越强。 去年,我们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增加、规模壮大, 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80亿元,增速 达 24%;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为 38.5%,超过省上下达目标任务(35.06%)3.44个百分点。拥有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主体8.3万户(其中:私营企业6670户,个体工商户7.6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87户),注册资金169.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3.77亿元 ; 实现税收收入28.96亿元,增速25.43%;新增就业人员10.95万人,增速28.81% , 吸纳从业人员达28万人。 今年一季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37.73亿元,增速21.7%,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是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 市委、 市政府把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实现 经济社会 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 成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 。 制定了《天水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 考核,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了考评目标 , 对各成员单位任务进行了分解 ,靠实了工作责任 。 各县区建立了相应的机构, 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责任,强化了职责分工 , 部分县区工作机构 延伸到乡镇和街道办 事处 ,全市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有序的非公 有制 经济发展 组织体系。

三是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 扶持 力度 进一步 加大 。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 市非公经济发展 “十大工程” 牵头部门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 分层次、有重点细化配套扶持措施 。 市 上 将全市工业强市、品牌战略、外贸进出口、商贸流通、 扶持 农业龙头企业等专项资金向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倾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在纳税、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的非公企业进行奖励。20xx年 , 市 级财政 共兑现“工业强市”专项奖励资金 463 万元 , “10强50 户”工程奖励资金 120 万元 , “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甘肃省著名商标”奖励资金205 万元 ,出口创汇和商贸流通“5强20户”工程 奖励资金 91.8万元,市级 非公经济 奖励资金共计879.8 万元 ; 县区奖励资金179万元,全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奖励资金 总计 1058.8万元。 同时, 积极构建政银企协调机制,搭建合作平台 ,争取银行业金融机构 增加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信贷规模 ,为进一步 改善中小微非公企业融资环境 发挥了 积极作用。 去年全市贷款余额388.03亿元 ,其中非公经济贷款余额达 213.8亿 元,占总数的 55.1% 。

四 是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将优化服务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作为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推进非公 有制 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在全市开展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专项攻坚整治行动,清理取消或停止执行的行政审批项目48项 。 各相关 成员单位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搭建融资平台、加大技术创新、推进效能建设等一系列具体扶持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依托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的 22个工业园区、8个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引导 规模以上 非公 企业 入园发展。 积极开展“非公经济建设巡礼”宣传活动, 各 新闻媒体统一开设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转型跨越”专栏,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有关 政策措施和经验成效 ,以及 非公 有制 经济发展中涌现出 的 先进典型 等进行宣传报道, 为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营造了 良好的社会环境 。

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各县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牵头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 四大组织 ,向 为全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付出辛勤努力和做出突出贡献的 各行业、各系统 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 问候和 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 市 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 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 : 一是发展仍然滞后。非公 有制 经济 总量小、企业少、层次低、发展慢的特征没有大的改观,距离实现 非公 有制 经济占 半壁江山 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二是思想观念仍不够解放。 有些 县区 、部门 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守旧,执行政策死板,缺乏创新 机制。 三是扶持措施落实不到位。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的 一些制度、文件流于形式,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 处, 存在一般化、形式化、含金量不高、操作性不强 等 问题 。 四是 非公企业 发展不均衡。 大部分非公企业 规模小 、 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差, 在科技创新 、 管理创新方面意识不强 、 投入不足 。 五是 资金、人才短缺问题仍很突出。 非公企业 融资、信贷、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等困难较大。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 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

今 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入重要阶段的关键一年 ,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 从国家层面来讲, xx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非公经济平等的政治、法律和市场地位, 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支持 非公经济 在各领域 公平竞争 、健康发展 ,非公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省上层面来讲, 省政府 出台了 《关于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简称“三十条”) ,着重就消除政策障碍和隐性壁垒,制定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进一步加大了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从我市来讲, 在去年出台 《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 和“十大工程”实施方案 的基础上 , 经过近半年的调研起草和修改完善,市上研究出台了《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大中型企业分 层次进行扶持,在继续落实 我市工业强市奖励、工业企业10强50户工程奖励、商贸流通企业5强20户工程奖励、招商引资考核奖 励,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奖励,“市政府质量奖”、“甘肃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奖励,以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扶持等 5个层面扶持政策的同时,设立支持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从财政奖补、税收奖励、融资扶持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扶持 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这些都充分说明中央和省市对非公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各县区、各有关部门一定要 进一步增强推动非公 有制 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视差距,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 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政策措施 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眼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努力推动 我市 非公 有制 经济 转型 跨越 、加快 发展。

20xx年, 全市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 的 目标 要求 是: 以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分类培育 、 梯级发展原则,扶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 小微企业 和 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 大中型 非公 企业发展壮大 , 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全市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幅达到 21%以上 , 占GDP比重达到 41%以上 , 使 非公 有制 经济成为财政增长 、吸纳就业 的 主 力军 和 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全 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迈上新台阶。

围绕上述目标 要求 ,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创新优化扶持措施。 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给非公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非公 有制 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前不久,国务院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又进一步放宽 ,对减免税的 月销售额 、 年应纳税所得额 进一步提高,时间延长至 20xx年底 。市政府制定出台 的 《关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 明确 市财政每年 预算安排 500万元,采取 贷款贴息 、 保费补贴、 税收 奖励 、 财政奖补 等方式 , 对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 主体择优 进行奖励扶持。 各县区和开发区管委会 要在 认真 落实国家 和 省 市相关 政策的基础上, 结合各自实际, 参照 市上《实施 办法 》, 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非公有制经济 主体 采取以奖代补 等 方式 进行 扶持,并根据年度财政 财力 情况逐年 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吸取更多的资金投向非公企业。 同时, 各县区要 加快 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在重点工业集聚区和工业功能区专门划出一定区域,建设标准厂房,引导小微企业入园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 逐步形成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非公经济发展后劲 。

2、提升协调服务水平,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难是制约非公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下决心加大力度, 积极 协调拓宽融资渠道,严格落实有关政策,切实 解决融资难题 。 一是落实好银行贴息和担保费率财政补贴政策。市上出台的政策已经非常明确,从今年起对符合条件的非公经济主体 择优 进行财政贴息和担保费率补贴,各县区一定要 按申报条件严格 把关,充分运用好这一政策, 帮助 企业 解决 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 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等形式,促进银企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各级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继 续加大力度,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合作,鼓励银行 业金融机构 不断开发适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色信贷服务产品,简化程序,降低融资成本,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 三是 积极争取引进全国性、区域性的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企业融资面。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市外股份制银行向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放贷,大力发展异地融资,做到“多条腿走路”。

3、 实施扶优扶强,发挥支柱产业效应。 要充分发挥园区 招商引资平台作用 ,对县区工业园区产业进行科学 定位,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把发展专业园区、特色园区作为工业园区发展重点,继续重点支持医药、装备制造、机电、食品、能源五大支柱产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要 主动跟踪世界500强,国内200强企业资本与产业转移动向,突出大企业、有影响力企业开展招商引资 ,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强。 要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 对 有发展意愿 、 前景较好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自主品牌企业 ,壮大非公企业规模。 要立足区位优势 和 产业基础, 谋划一批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与省上扶持政策关联 度高 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引资金,积极争取 国家、 省上资金支持。 特别是要 利用民企陇上行、浙商陇上行、千名陇商回家乡等系列活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共谋发展 。

4、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去年,在市政府组织的调研活动中,全市各非公企业普遍反映企业用工难、人才引进难 。对此,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 针对性的 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 各级人社部门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功能,积极举办各类招聘会,帮助用人单位招聘人才。 二是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加大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扶持力度,通过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培训一批技能人才和 科技 人才。市非公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正在和市人才培训中心筹 划举办 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届时将从深圳等发达地区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希望各县区抓住这一机遇,鼓励企业广泛参与。 三是 拓宽招工渠道,多渠道招聘人才和熟练工 , 实行人性化管理,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员工利益,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5 、健全信用担保机构,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作用,县区财政要加大资金注入力度,切实解决担保基金不足的问题。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组建民营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支持非公企业采用会员制形式组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助担保机构,逐步形成以地方政府全资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会员担保机构为补充的信用担保体系,破解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融资难题。 要 引导 企业树立诚信意识,规范信用行为,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争取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以信用获取银行信贷支持,促进银行贷款与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机结合。 同时, 企业 要 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制度,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和经营信息,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监督,为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便利。

6 、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发展氛围。 各县区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考核评比力度、宣传造势力度和环境整治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方面要优化硬环境, 继续加大投入,重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道路水电网络等市政配套设施和市场、学校、医院、文体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要优化软环境。以建立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要 对现有土地进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土地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 将节约出来的土地更多地用于厂房建设,安置、接纳更多项目落户工业园区。

三、 加强组织领导,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 健全组织机构 ,形成推动发展合力。 各县区要完善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确保机构完善,有人办事, 并 安排专门工作经费,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公室正常运转提供保障。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好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职责,结合 工作 实际,抓 好 扶持措施落实 ; “十大工程”牵头单位要认真对照省上出台的“30条”意见,依据各自职 责 分工,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并 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市非公经济发展办公室要 充分 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将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细化分解 到各县区、各部门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2 、加强通盘统筹,搞好协调配合。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涉及部门和单位多 、 工作量大面宽,服务对象 涉及 社会各阶层,工作难度大 。各县区要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统筹推进。 各 有关 部门要加强衔接沟通,注重协调配合,形成高效工作合力, 特别是要 在政策宣传、教育引导、氛围营造上做到上门服务 ,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资金扶持上做到强力推进 , 在招商引资、项目争取上做到主动出击,全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取得实效。

3 、重视舆论 引导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要进一步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宣传工作,继续 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巡礼”“非公有制经济专版”等宣传活动,市属主流新闻媒体要统一开设专栏专版,运用消息、通讯、图片、访谈等多种形式 , 对我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经验成效 ,特别是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 的 先进典型等 方面 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 报道 。 各县区要结合 新的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 实施,加大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 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

4 、强化督查考核,建立督查通报机制。 市委、市政府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定为“一把手”工程, 列入市上重点工作考核。市非公办要尽快对 《天水市非公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办法》 进行修订完善并印发实施; 各县区、 开发区管委会和 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对照 新修订的《 考核评价办法》,抓好 各项 目标任务落实 , 市政府 将在半年和 年底 进行严格考核,并 兑现奖惩。 近期,省上要 组织开展一次非公经济大调研活动 ,市上已经下发了有关通知,对做好调研配合工作作了安排。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并以此为契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强督查检查,推进工作落实。 市非公办 要会同 市政府督查室 , 对各县区、各成员单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相应的督查联动机制, 落实定期通报制度 ,推动各项措施有效落实 。

5、 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 统计和信息 报送 。 各级 统计部门 要与非公办密切协作,落实非公经济发展工作 数据季报 告制度 ,切实为各级党委政府指导工作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 各级非 公办要加强信息 报送 工作,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要通过编发工作简报,及时反映各 县区、 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加强上下之间的工作交流。

同志们, 加快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是深化改革的 一项重要 任务 和 重大举措,又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抢抓机遇, 紧盯目标, 真抓实干, 全力推动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 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7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下面,我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牢固树立加快经济发展的坚强决心

今年是自上而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攻坚对经济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对当前面临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实现新的跨越。

(一)客观总结成绩,明确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年是非同寻常、极为特殊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面对异常严峻的发展环境,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挑战,全区上下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调结构、兴产业、促增长,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克难进取、负重前行,全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4亿元,增长12.7%,增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68亿元,增长26.2%,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分别实现170亿元、238亿元,分别增长14.9%、15.4%,工业总量不断壮大;全年引进项目89个,到位内资100.2亿元,到账外资8200万美元。财政税收在重点企业严重短收,前三季度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全口径财政收入和本级财政收入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本级财政收入完成4.87亿元,超额8.3%;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亿元,增幅在全市11个城区和开发区中名列第三,在外县市(区)中名列第一。在全省**年度县域考评中,我区获得综合发展进步奖;我区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和旅游经济县域突破示范县;梅花鹿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软环境建设在全省综合评议中位居前列。应该说,去年在国际国内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况下,我区经济工作能够取得上述成绩,难能可贵、实属不易,既体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也为今年乃至今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科学研判形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意识。今年全区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延续了缓慢复苏、弱势回升态势,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还远没有形成。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由10%以上的高速增长进入到7%-8%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总体经济形势在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经济运行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已经到了必须在发展中加快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时期。从省内和长春来看,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但也面临着需求不足和升级转型的双重考验,稳定增长的压力、结构调整的压力、资源环境的压力、改善民生的压力、安全稳定的压力都比较大。对这些情况,省市已经作了认真研判和详细部署,并向各县市(区)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勇挑重担,抓好落实。从我区情况看,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稳定增长的问题。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我区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的重要节点上,同时,调结构、保民生、促就业的现实需要也要求我们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当前全国都处在增速换挡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讲,多年高位增长形成的惯性与增幅回落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与同类城市相比更为明显,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较大。二是结构调整的问题。目前看,我区新的支柱优势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发展壮大尚需时日,工业依靠啤酒、石油、水泥传统老三样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工业发展新格局尚未形成,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三是安全稳定的问题。尽管去年我们深刻吸取德惠“6·3”事故教训,集中全区力量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但目前看,安全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个别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还不够彻底,安全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另外,我区信访总量一直居高不下,处于高位运行状态,稳控难度加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上关于稳定增长的问题、结构调整的问题、安全稳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密切关注,需要我们走一步、看三步,妥善加以解决,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诸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深处着力、精准发力,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三)抢抓利好机遇,坚定加快经济发展的信心勇气。按照党的xx届三中全会部署,从今年开始,国家到地方将全面深化各项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的动力、活力和潜力必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我们也将更多地享受到巨大的改革红利。特别是春节前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分别提出支持东北地区振兴、在哈长地区发展城市群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一号文件还提出中央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说多项政策利好叠加,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家和省市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审批事项,不仅为市场“松绑”,更能直接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将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此外,市政府对我区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去年姜市长带领相关部门来我区现场办公,明确提出要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我区最大的支持和倾斜。这些都为我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组织调度,加强对政策措施的推动落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振奋精神,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

二、明确任务目标,突出抓好加快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

基于上述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做好今年我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既定思路不动摇,咬定既定目标不放松,牢牢把握“转型突破”主基调,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内生动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健康发展。具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0亿元,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97亿元,增长17.3%;规上工业产值、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分别实现197亿元、275亿元,分别增长15.9%、15.5%;全口径财政收入、本级财政收入分别实现16.5亿元、5亿元;引进内资117亿元,利用外资9400万美元。按照这一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动力。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好项目建设就等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就项目工作而言,今年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要深度谋划。强化对重大项目谋划的组织领导和高位统筹,抽调相关人员组建项目谋划团队,专门研究项目谋划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外脑,委托专业机构谋划,提高项目谋划的深度和可操作性。在具体工作上,要深入剖析研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推进“三城一区、幸福”建设,在资源配置、产业升级、城镇建设、民生改善以及上级支持政策等方面谋划项目。按照项目谋划服务于招商、服务于向上争取的总体要求,今年区里将牵头谋划一批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谋划一批近期需要建设的项目,引导重点企业谋划一批产业延伸项目。全年谋划可研深度项目30个以上。二要勇破瓶颈。当前,我区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征地拆迁,如果不能有效破解难题,将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第一,要全力以赴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土地是项目建设的最大瓶颈,今年要举全区之力推进这项工作。一方面,区里将成立土地房屋征收办公室,各乡镇(街)也要组建综合执法队伍,整合资源,加强征地拆迁的指导协调、组织推进等工作,加强动态巡查、日常管理。另一方面,要创新机制,对征地拆迁工作实行区级领导和部门包保,明确任务时限,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包保责任,从领导力度上予以加强。要行政、法律手段双管齐下,依法推进征拆工作。各乡镇(街)是征地拆迁工作的主体,要发挥主体作用,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对此,今年区里专门给各乡镇(街)、开发区下达了征地任务,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这也是以往所没有的。各责任单位要用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研究破解征地拆迁难题,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要拿出勇气和魄力,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大征拆力度,加快征拆进度,保证国信乡村都市、铸诚三期、德国工业园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第二,要千方百计解决好资金问题。要积极采取提高土地收益增资、项目主体借资、金融部门贷资、担保平台融资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要加快区担保融资平台建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同时,相关部门要眼睛向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三要强化服务。要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招商委办公室和各作战单位,对今年的项目要再进一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明确责任时限,确保在3月末前拟开工项目的前期手续全部办理完毕,4月份能够如期开工建设。要建立重大项目定期会商制度,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规划、土地、林地占用等难点问题进行集体会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重大项目部门联动制度,整合部门资源,充分调动项目要素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能提前开展工作的事项,要提前介入,对能同时开展工作的事项,要同步推进,密切配合,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二)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不断积蓄区域经济的发展后劲。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要明确招商重点。要注重围绕“三城一区、幸福”的核心性项目进行招商,注重在产业调整升级过程中盘活存量资源和资产,围绕壮大产业规模开展招商,围绕产业集群开展招商。在项目建设上未来招什么、怎么招、谁去招等等,要在上半年研究清楚。二要创新招商方法。目前看,我区提招商选资还为时尚早,还没有到坐在家里选商选资的阶段,我们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要坚持“走出去”的招商理念,建立长效的工作体系和队伍,实行小分队招商和阵地招商。要搞好“接茬式”招商,对近年来对接过、洽谈过、有意向的客商和项目,要全面梳理,盯住不放,接着茬往下谈、往下推动。要重视推动已经落户企业的二次投资,特别像吉通、一心、铸诚等有引领作用的项目的持续投资。同时,我们要善于发掘新信息,通过主题招商、展会招商、以商招商、合作招商等形式,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式招商活动,全面提高招商工作质量和效率。三要注重招商实效。今后在招商引资上要用到位资金、储备项目说话,看到底落位多少个项目、储备多少个项目,以实绩论英雄,不搞凑数集中签约,力求成熟一个签约一个。对签约项目要进一步明确落位时限、资金到位率和建设周期,这也是考核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切实提高责任单位抓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强化领导责任,抓好项目谋划、客商资源库建设以及项目推进的组织协调等基础性工作。总之,希望大家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招商形式,使招商工作富有成效,立即掀起招商引资的新高潮。

(三)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激发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扶持壮大特色旅游业。高水平编制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详细规划,进一步明确旅游的功能定位,引领产业健康发展。高标准建设旅游综合服务区,在重点路段设立旅游景点指示牌,提升旅游对外形象。全面放大湖、吊水壶、御龙温泉、缘山湖等核心景区优势,彰显乡村旅游特色,打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特色标杆。加快推进缘山湖四星酒店、国信五星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农家乐的标准化建设、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继续强化旅游产品宣传和推介,申报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省级休闲旅游示范县,办好“吉林省乡村旅游现场会”、首届国际梅花鹿节等旅游活动,进一步扩大休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好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好商贸文化、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推进湖国际养老示范基地、动画学院、画家村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全年开工超亿元服务业项目20个以上,保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强化服务业发展措施。上半年要编制完成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并适时召开发展服务业大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力推进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逐步建立高效、完善、健全的服务业发展工作体系。要切实强化服务业集聚区、特色街区、城市综合体等服务业发展载体的规划建设,积极探索依靠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带动载体建设的新路子,打造具有特色的服务业载体。

(四)推动工业增效升级,积极构筑区域经济的强力支撑。完成全年的经济指标任务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巩固发展传统骨干企业。多年来,百威啤酒、亚泰水泥、采油厂等传统骨干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去年受宏观形势影响,生产经营不好,税收大幅下滑。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这些骨干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优先保障生产要素供给,及时帮助解决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鼓励引导企业强化自主创新、积极开发新产品,使这些支撑财政多年的传统骨干企业尽快恢复产能,重新焕发活力。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能够完成15亿的财政税收任务,国药一心制药、金冠电气等一批新兴支柱型企业功不可没,并且将来也会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后,要围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文章、下气力,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吉通机械、大力纳米等企业聚集,着力打造一批新的支柱型企业。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要达到25亿元,增长19.2%。三是突出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去年,我区积极落实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民营经济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了长足进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增速位于全省前列。今后要继续坚持“抓大不放小”的思路,全面加大扶持服务力度,大力支持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企业发展。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金钥匙”,作为创业就业的“聚宝盆”,作为富民惠民的“铁饭碗”,对民营经济高看一眼,厚爱十分。要深入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生产要素需求、与骨干企业配套协作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加快培育一批潜力大、创新能力强、市场空间广的民营高科技创新型“小巨人”企业。

(五)推动开发区创新发展,努力做强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主战场,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强化创新、再造优势,大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总要求。应该说,加快推进开发区转型升级是在新形势下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然要求,这也是推进整个城市转型突破的重要突破口。关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问题,今后我们还要认真详细研究,今天的会议上,我重点讲三个方面要求:一是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目前两个开发区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还需要再明晰,着力克服粗放式发展、集聚度不高、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不匹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机制不活等问题。对此,两个开发区要按照市里制定出台的《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结合“三城一区”战略目标,抓紧编制产业布局规划、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两个开发区承载着建设新重任,奢岭要突出发展服务业,经开区要突出发展洁净工业,形成新区建设工业、服务业双拉动,产城融合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看,两个开发区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承载能力还不够强。我们要积极筹措资金,高标准、大气魄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对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只要具备条件就抓紧开工建设,确保奢新北线二期、育才路延伸段和污水厂投入使用。同时,要全力做好卓达新型建材产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路网配套建设,启动国信3平方公里土地一级开发基础工程,进一步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三是提高开发区创新和管理水平。创新是开发区的生命。要进一步加大全方位创新力度,特别是要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对此,两个开发区要认真探索和研究,加快建立新型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综合投资环境。同时,要注重集约集聚发展。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提高项目投资强度,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投入产出比,杜绝盲目扩张、粗放发展。在产业培育上要瞄准高端,在项目引进上要精挑细选,在土地利用上要精打细算。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土地的问题,国土部门和两个开发区,也包括其他乡镇(街),要抓紧对域内的闲置土地进行清查,对圈而不建、占而不用的土地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收回。四是加快产城一体发展。开发区,也包括其他乡镇(街),在加强创新、加快转型突破的过程中,要注重推动城镇化,按照“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围绕各自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资源特色产业,不断强化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农民身份转变的载体和平台,成为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六)强化财税收支管理,持续提高区域经济的保障能力。我们本着自我加压,负重奋进的原则,确定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6.5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完成5亿元、向上争取完成10亿元的目标。之所以这样安排,既充分考虑了基础条件,又是出于保民生的现实需要。因此,各乡镇(街)、各部门对各自承担的任务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必须不折不扣地坚决完成,力争再次实现突破。一要加大税收挖潜力度。目前我区企业还没有形成对财力的强力支撑,两个税务局要沉下身子,深入到企业逐户核查,千方百计挖掘税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能入则入。要深入推进综合治税体系建设,强化财税协调,完善征管手段,突出抓好非煤矿山等潜在税收征缴,重点抓好房地产行业相关税收征缴,确保全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目前看,我区财政仍然是吃饭的财政,搞建设、保民生、促就业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上级的支持。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重点围绕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积极开展向上争取工作。要用活用足相关政策,大力拓宽向上争取空间、渠道,积极为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和财税优惠政策。同时,要做实总部经济,对此项工作,区里没有下达硬性指标,但对于引进总部经济的单位,区里将给予财政奖励。三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强化预算支出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民生等重点支出,促进预算平稳运行。深入推进部门预算、财政评审、政府采购以及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提升科学理财水平。严格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机制,切实加大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支农惠农等专项资金检查力度,保证资金规范使用。继续强化政府融资、政府债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加强日常财务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再有一项工作就是改革。今年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年,大批改革措施将陆续出台,既有改革红利的充分释放,也会遇到一些风险和挑战。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把改革突出出来,把深化改革贯穿经济工作的始终,不仅要落实好各项改革措施,以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更要善于从改革措施中寻求发展机会,向改革要效益、要潜力、要红利,最终把改革的成效落实到发展和民生改善上。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三点:一是对国家和省市已经提出明确要求的改革,我们要积极做好承接准备和推进落实;二是对符合区情实际的改革,我们要抓紧推动;三是需要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要慎重稳妥推进。总之,我们要做到各项改革都有具体规划、具体部署、具体要求、具体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保障措施,全力保证经济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今年我区经济任务十分繁重,全区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鼓足干劲,狠抓落实。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逐级负责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身体力行,全面参与项目建设、财政税收的各项工作,破瓶颈、解难题、抓落实。继续实行区级领导包保大项目制度,每位区级领导至少包保一个大项目,帮助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全面推行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联审联办、跟踪督办制度,开设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做到快审、快批、快办、快结,全力推动审批提速、服务提质。

二是要落实工作责任。关于经济工作任务,区里已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和各乡镇(街)要迅速把各项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责任,落实进度,每项工作都要有专人抓、专人负责。责任单位、责任人要围绕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限,制定详尽的推进计划和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抓落实的效率和质量。要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责任体系,调动方方面面抓落实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区督查(绩效)办、招商委办公室、发改局、经济局等部门要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经济工作的调度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反馈督查意见,真正通过督促问效,加快进度、推动工作。

三是要严格绩效考评。经济工作不再简单的以GDP论英雄,今年市里提出从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社会民生、生态建设和安全生产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这里不仅是简单的考核指标调整,实质是考核的导向调整,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也要及时调整完善考核指标和办法,用新的指标体系进行严格考评。今年,区里将继续把经济工作作为各单位绩效考评的重点内容,作为评价各单位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抓手。各部门、各乡镇(街)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投入足够的精力抓经济工作,确保经济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埋头苦干,为全力开创我区经济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推进“三城一区、幸福”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8

这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我市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的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再掀新一轮发展高潮,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根据会研究的意见,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三年赶超新安伊川”和建设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的目标,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十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与“”末相比,我市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结构调整明显见效、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社会事业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时期实现新的更大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非常重大。能否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实现既快又好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握得准不准,思考得深不深,谋划得好不好。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统一到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自觉把我市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去审视,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再创佳绩,实现新跨越。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有许多有利条件。“十五”以来,随着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快发展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平台;随着一批工业、交通、城建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加快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更加突出,我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消费环境的日益改善,消费需求不断扩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将有力地拉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潜力产业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进一步形成。省、平顶山市对我市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我市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同时,我市地方工业经过不断地规范完善和市场锤炼,效益将有新的突破。尤其是钢司二期、中加二期、矿山二期、中天二期及银龙集团、海明集团等企业的技改扩建必将使我市工业经济进一步膨胀壮大。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工作基础和干部群众基础,经济社会已成厚积薄发之势,这是我们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希望所在。

在看到成绩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尽管说我市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比如江苏省昆山市作为一个县级市,财政收入今年超过了亿元,其中一个镇的财政收入就达亿元。我省的巩义、新安、伊川等地,发展速度也都非常快,劲头非常猛,今年巩义市财政收入超亿元,新安、伊川的财政收入均超*亿元,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差距十分明显。平顶山市各县市区去年经济发展也都相当快,财政收入全部超亿元,尤其是汝州市,在建的大项目非常多,发展潜力、发展后劲非常大。现在,我们发展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如果大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只看到我们上了几个项目,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城市建设有了一些发展,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那将错过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会,我们今年赶超新安伊川的目标将难以实现,我们将愧对**万人民群众的期望。

因此,对我市来说,今年乃至整个“”时期仍然是负重发展、负重赶超的时期,仍然是艰苦创业、奋力爬坡的时期。我们既要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加快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要头脑清醒,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把形势把握的更准确,把问题研究得更深入,把对策想得更周全,把工作抓得更扎实,趋利避害,争取主动,以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团结拼搏,奋力前进,努力把今年的经济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经济工作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围绕“学巩义,三年赶超新安伊川”,确保“”末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前强、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为平顶山市“实施二次创业,打造经济强市”作贡献这一主题,坚持“工业强市、畜牧富民、旅游名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工作思路,紧抓发展第一要务,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对外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实现“”发展良好的开局。

我们这个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根据政策的连续性和工作的连贯性而确定的,同时也是在充分估计,正确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我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的。要顺利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就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抓住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一)突出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工业经济是兴市之基,强市之本,工业化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三年赶超新安伊川”的支柱。我们要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思路,调动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发挥一切优势,坚持效益化、规模化的原则,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构建稳固的财源支柱。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直接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思想,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拓宽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上下齐抓共管,在全市形成抓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盯着国家投资政策上项目、立足资源优势上项目、依托现有企业上项目、招商引资上项目,既要抓好基础设施项目,更要抓好骨干工业项目;既要大力上项目,更要考察筛选论证,储备一批待上项目;既要抓好一些“短平快”项目,更要抓好一批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发优势的项目;既要抓好经济建设方面的项目,也要重视抓好社会公益发展方面的项目,形成城乡同步,工农联动,经济社会统筹,新、续、扩、改并举的项目建设新格局,催生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产业带动能力的项目,实现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更大突破。

要突出抓好优势产业,全力做好舞钢公司二期工程和安钢舞阳矿业公司二期工程的服务协调工作,促使其尽快建成投产。要着重产业链条的衔接,狠抓中加公司二期、中天公司二期等重点钢铁项目建设,进一步巩固壮大钢铁产业的支柱地位。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狠抓企业的技改扩建,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培育壮大优势企业,促使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重点抓好龙山科技园工程、众益棉纺厂、银海纺织公司等纺织项目建设,进一步培育壮大银龙集团、海明集团、华懋双汇公司、三恩药业公司、鸿康中药饮片厂、万东牧业种猪场、美信乳业公司等生产能力强、产销形势好、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终端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创出品牌优势,巩固壮大纺织、造纸、医药、食品、建材等工业体系,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要积极与大型企业集团挂靠联合,引进、应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优化升级。要积极与科研院所联系,争取在生物技术、新型材料等高科技产品开发上有新突破。

(二)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三农”发展新突破。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来抓,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力求在经济上有新发展、设施上有新改善、环境上有新面貌、素质上有新提高。一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组织专门力量,抓紧制订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乡镇、街道也要在今年第一季度制订出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二要抓好示范引导。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选择*到*个村进行试点,重点扶持,率先突破。要实行住宅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水、电、路、街等同步建设,尽快形成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全市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三要突出建设重点。建设新农村,核心是个“新”字。要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四要坚持分类指导。对经济实力强的村实行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建设,对有一定基础的村实行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建设,对各方面条件较差的村实行投资启动、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农民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式主义,真正让群众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要切实做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创出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快发展畜牧业、林果业、食用菌、白色工程等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高度重视禽流感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强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鼓励支持外出人员回乡创业,积极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切实办好一批惠及农民的实事,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突出“四城联创”,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突破。去年,我们大力开展“四城联创”活动,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大幅提升,特别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成功,极大鼓舞了全市人民的士气,增强了其它“三城”创建成功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我们要在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的同时,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及植物多样性规划和旅游景区开发规划,全力以赴开展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力度,使城市基础设施达到国家级验收标准;大力实施公园、游园、道路绿化升级工程,使全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到%和%以上,市区主干道路绿化面积不少于道路总面积的%;深入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活动,使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亮化;大力实施卫生村镇建设及城乡改厕工程,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和谐”文明工程,塑造城市精神,树立城市文明形象,确保通过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验收,为明年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牢固树立现代旅游观念,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为重点,以提升素质、提高水平为关键,全面提高旅游产业化水平,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使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用先进理念和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物流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积极增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加大道路建设力度,完成七蚁线、高兰线、平桐线等过境省道和乔尹线、郜丁线等县道建设,构建我市三条省道、六个出口、乡乡通县道、村村通油路的大交通格局。

要抓住国家支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发挥我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市的优势,按照“突出特色”的要求,切实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要依托旅游、文化、生态、资源等特色,全力建设一批融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为一体,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新型城镇。要坚持产业兴镇的方针,促使工业项目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中,走依靠产业支撑城镇发展的路子。要努力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进城入镇农民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与市民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

(四)突出招商引资,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突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把招商引资放到第一位,以招商引资看工作,以招商引资论政绩,在全市上下形成“来投资的老板是亲人,能打开招商局面的干部是能人,影响破坏招商引资的人是罪人”的新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的大发展。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机制、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精心组织、认真包装项目,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招商洽淡活动,借机搭台,唱好招商引资戏。要进一步完善招商手段,积极利用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等现代化招商手段,广开引资门路,真正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领导带头、全社会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在东西部产业的梯度转移中当好“支点”和“二传手”。切实加强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更多地引进资金和项目,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政治上放心、政策上放开、发展上放手,进一步完善全面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各种创业活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做好龙山科技园工程等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真正把非公有制经济园区建成企业创业的基地。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使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五)突出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实现优化环境新突破。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不抓经济环境治理就是失职、抓不好经济环境治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用强硬的措施、严格的纪律认真加以治理整顿。要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方式,集中精力抓好发展规划、产业引导、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行政监督机制,着力打造诚信、高效、务实、廉洁政府。全市上下,尤其是职能部门,要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真正使我市成为投资的热土、兴业的宝地。

(六)突出统筹发展,努力实现和谐社会建设新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重要发展思想和战略任务。同全国、全省一样,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尽管总体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不会有大的改变,但社会矛盾却呈现出越来越集中和复杂的趋势,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显得十分突出。我们一定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要着力解决好改革发展层面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更加重视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坚持每年办几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着力解决好社会保障层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搞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参加统筹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要着力解决好社会管理层面的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建设,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建设,促进基层全面和谐;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加强平安舞钢建设,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着力解决好教育引导层面的问题。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订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把握利益调整的时机和力度,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和利益,防止因决策不当、虑事不周、工作不细而损害群众利益,引起群众不满;切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使落实计生政策的群众在计生综合改革中得到实惠;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加强领导,强化执政能力建设,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证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紧密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把关于提高“四个能力”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增强五种本领上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增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本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加快发展的总开关。一个地方思想越解放,获得发展的机遇就越多。面对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区域竞争的新态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一精髓,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思想观念问题,不断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解放思想,真正把思想从封闭的、保守的、狭隘的框框中解放出来,以新视野认识新事物,以新观念研究新情况,以新思路谋划新发展,努力做到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要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正确分析和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全面理解和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机遇,以战略的思维把握机遇,以超前的工作用好机遇,努力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要增强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的本领。发展伴随着困难,奋斗意味着艰辛。敢不敢正视困难和挑战,能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是对我们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与困难作斗争上,在奋力拼搏中克难攻坚,在战胜困难中加快发展。首先,要科学地看待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的道理,充分认识困难的客观存在性,对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作好与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其次,要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攻坚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积极地去应对困难,勇敢地去正视困难,不断增强战胜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第三,要有效地破解困难和挑战。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探索实践,善于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政策,创造性地利用外地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问题比较多、矛盾比较大的情况下打开工作新局面。

三要增强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本领。科学决策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是衡量领导干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各级领导干部无论从事和分管什么工作,都要把加强学习、研究工作、促进发展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努力做到善于谋划、科学决策。要切实加强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拓宽工作思路,把握经济规律,使思想和认识不断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和需要,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注重研究工作。既要对具体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又要从宏观上、全局上、战略上思考和研究问题,特别是对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等事关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从政策、体制、机制、措施等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充分发扬民主。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基层群众和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集中民智,了解民意,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切实把各项决策谋划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以科学正确的决策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以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工作、加快发展。

四要增强统揽全局、凝聚合力的本领。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主要是谋全局、议大事、把方向。各级党委要善于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紧紧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注重解决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切实做到善理大事、善聚群力、善解难题,不断提高把握全局、驾驭全局、总揽全局的能力。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支持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放手大胆开展工作,对政府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加强协调,对政府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全力帮助解决;支持人大加强对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推进经济法治化建设;支持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及各人民团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协调能力。要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能力,把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齐心协力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率先在平顶山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要增强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本领。抓落实是基本的执政能力,是基本的抓发展能力。对一个地方和单位来说,既要善于把握和谋划全局,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更要抓好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落实。要始终坚持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把狠抓落实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环节,继续在全市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和办法,卓有成效的推动工作落实。要明确责任抓落实。对确定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目标考评体系,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督促检查抓落实。进一步健全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职能,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既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督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工作落实情况要及时了解掌握,帮助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各项工作环环相扣,不脱节、不漏项,保证每项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要严肃纪律抓落实。加大奖惩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对因抓落实不力,丧失机遇、贻误发展的,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把抓落实的能力和成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大胆提拔重用那些作风扎实、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真正让那些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会干事的有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艰苦奋斗,争做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表率。要带着感情、责任和追求干事业,按照“严、细、深、实”的要求,在团结、务实、拼搏上下硬功夫、下大功夫,真正把精力用在求发展上,把心思用在求实效上,把劲头用到抓工作上,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要盯住不放,用心把握,用力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每一项决策都变为现实。

同志们,“春归万里江山上,志在一流事业中”。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为“”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任务繁重,让我们全市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拼搏,开拓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舞钢而努力奋斗。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9

同志们:

现在正值年末岁尾,省委召开这次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就是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天,我代表省委会,围绕继往开来、改革创新,务实求真、团结奋斗,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前,湖北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条目标宏大、前景灿烂但充满荆棘和坎坷的发展之路,摆在我们面前。我们靠什么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完成繁重任务、再创新的辉煌?第一位的,就是要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上的清醒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湖北就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今后,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局面,我们都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高举这面旗帜、坚持这条道路、坚持这个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重大问题和面对复杂局面时气定神闲意坚,清醒坚定不迷失。

2、高举旗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同以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讲政治这是最重要的政治,讲纪律这是最严肃的纪律。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防止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淡化于日常事务和应酬之中。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努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要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对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的鉴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头脑清醒。

二、关于科学发展

1、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既继承又创新,重在坚持与时俱进

第一,尊重历史,延续根脉。革命事业一棒接一棒地传承,今天我们接过这一棒,就是要延续湖北发展的历史根脉,继续书写湖北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认真继承,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的发展思路,推出了管长远、管全局的“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制定了《关于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抓好这些战略、思路、决议的具体化、项目化,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抓出成效。

第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当前,湖北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突出表现为“三个新”: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呈现新变化,经济结构升级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二是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可预料的“两难”问题明显增多。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是客观规律的体现,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创新。

2、实现跨越式发展,重在必胜的信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担起支点之重任,不负党中央和对湖北的殷切期望。“”时期,我省必须以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高于中部平均的业绩,以名副其实的中心功能、示范作用、“两型”建设的前列位置来担当起支点重任。只有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不失机遇的历史性惠顾,解决发展不够的问题要靠发展机遇,“”时期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发展的难得黄金期。一旦机遇来了就要抓紧不放、抓住不放、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才能发挥湖北的优势条件,把条件优势变成发展优势。

3、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重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落脚点,是追求发展的可持续。今后发展之争,主要是科学发展之争,核心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争。我省的“”规划纲要,应是一个发展的规划纲要,更应是一个转变发展方式、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

第二,转变发展方式要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我们要在转变方式与谋发展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上下功夫,要顺势而为,切实在加快转变上下更大的功夫、见更大的成效,使全省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转变发展方式要在“三个任务”上下功夫。结构问题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不断调整优化,而且永无止境的永恒任务,结构的优化永远是相对的,调整的任务是永恒的。转变发展方式的硬任务,就是要坚决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转变发展方式的软任务,就是“两个创新”:加强自主创新,以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驱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解决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机制。

第四,转变发展方式是湖北发展的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总体上对湖北又是一次“弯道超越”的机遇。客观条件、大环境已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我们再走“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这恰恰是湖北发展既要高速度、更要高标准和高质量,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促进绿色繁荣和生态文明的倒逼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对于湖北是名副其实的跨越式发展。

4、培育提升湖北的综合竞争力,重在长远发展

湖北的发展成效,既要看当前,又要看长远。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三个防止”、“四个着眼”。

“三个防止”:一要防止只注重届内、任内,忽视长远;二要防止只注重“”,忽视“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四个着眼”围绕的是一个地方的隐实力建设。显实力是明摆着当期就发挥作用,吹糠见米,马上有税收,隐实力则长远见效、利在千秋。一要着眼于产业建设;二要着眼于持续不断的抓结构调整;三要着眼于长远,抓基础设施建设;四要着眼于发展的综合性。

5、建立经济发展与改善人民生活同步共进、发展成果与人民共建共享机制,重在发展为民,实现民生共享,既是政治,也是经济。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以湖北人民的富裕安康为己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包括最终成果和过程成果。

三、关于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关乎湖北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面对即将开启的“”跨越式发展的大幕,我们要做的第一准备,就是解放思想的准备。

1、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更大、更远、更多的发展空间、视野、资源,核心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问题。任何一个地方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起码是品种有限。要努力做到敢开放、真开放、先开放、全开放。囿于本地资源,固守传统路径,“等靠要”都是没有出路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谁的开放力度更大、视野更宽,聚集资源的能力就更强,就能发展得更好更快。

2、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制度创新,核心是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我们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向改革创新要发展动力、要发展资源、要发展空间。 第一,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中冶南方的成功,就是把智力资源插上市场经济价值观、市场经济意识理念的翅膀才飞起来的。全社会、各方面都要大力强化市场经济的意识理念。

第二,用市场经济的文化、理念、机制,打造更多的“经济人”。我们既缺乏“经济人”的意识,又缺乏“经济人”。指既有专业专长,又有市场意识、经济头脑,能做实体、办公司、能赚钱的人;或者是没有专业专长,却能将科技、文化等资源要素组合、进行市场化,创造出科技文化商品,能经营、会赚钱的人。

第三,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向。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市场的意识,学会用市场经济手段和机制谋求发展、破解难题,引导全社会从市场上找办法、寻出路。

3、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发展的统一战线。我们要通过解放思想,把全省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的能量激发出来,从而把改革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非公有制经济是市场经济当中最活跃的部分,我们要大胆地“放”、大胆地“扶”,最大限度地释放民间活力。

4、要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发展文化,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人文软环境。

5、进一步解放思想重在实效,要以解决湖北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落脚点。解决实际问题,就要敢于破解难题,就必须突破条条框框,敢闯敢试。

四、关于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关于加强党的领导,我讲十个问题。

1、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的领导,必须首先增强党的意识。第一,创先争优,强化党员的“先”、“优”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要靠党的每一位成员的优异表现。第二,要强化党的领导核心意识。强调以省委为核心,不是要以省委班子替代其他几套班子的职能作用,而是要求几套班子团结在省委周围,在省委领导下各司其职、协调运转、高效运行,形成合力。第三,要强化党要管党意识。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必须正确处理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关系,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责任制,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的保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主要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讲原则、讲纪律,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所有重大问题都要由集体研究决定。同时,要用组织纪律来落实集中统一。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已经形成的党的决议、决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这是义务,更是铁的纪律。

3、构筑更加牢固的团结工程。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号召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第一,全省上下大团结,把团结作为湖北第一号软实力工程建设,巩固发展业已形成的团结干事创业的氛围。团结工程这个软实力是综合竞争力量重要的要素,有了这个软实力,一切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第二,要搞好各级班子的团结。主要强调两个问题:一是顾全大局,相互补台;二是要坚持五湖四海,铭记“君子不党”的古训。第三,从主要负责人抓起,不断提高团结的能力。特别把握好“三个第一”:一是党性第一,个性服从党性;二是事业第一,私事服从公事;三是主要领导对班子团结问题负第一责任。第四,强化维护团结的措施。我们讲的团结不是无原则、一团和气,是以大局、以事业为取向的和谐之和,不是强硬的统合,而是以充分发挥各个组织的不同职能和功能为前提的不同之和。

4、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班子建设首先要抓思想理论建设,这是基础。各级领导班子居于领导组织系统的首要层次,是要中之要。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培养靠得住、有本事、作风好的人,就是既有为政之德又有为政之才的德才兼备之人。抓好各级党委书记的配备,这是关键的少数。党的民主集中制贯彻得如何,书记至为关键。更加重视抓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要把功夫下在长期培养、批次接续、储备充足、随时可用上,使我们有一大批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源源不断地用于班子的配备。加强班子和班子成员的能力建设。要引导干部将心思用在干事创业能力的提升上,不要有所旁骛。学历和能力看能力,能力和出力看出力,出力和力度看力度,重在为事业管用上。

5、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基础,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当前,特别要把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和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两个方面作为重点,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坚决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6、加强党的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各级党委要切实在深入、深情、深度、深化上下功夫,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培训、提高、考核。要以为群众谋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做群众工作。要把群众视作父母,与民同心,乐于做群众工作。要接受群众监督,勤于做群众工作。

7、加强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证。“”的大幕即将拉开,我们面临的是空前竞争的局面,湖北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左右有强兵的态势。精神和作风的比拼正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全省及党委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第一,勇于担当、以为立位,强调责任重于泰山。第二,科学理性,求真求效,强调尊重规律,不求机巧。第三,务实落实,踏实扎实,强调力戒虚华。第四,富于激情,奋发有为,强调精神状态问题。

8、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我们要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和改革发展的“力度统一论”,做到改革发展的力度有多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就有多大,以风清气正的现实,促进发展,爱护干部,回应全省人民的厚爱与期待。反腐倡廉工作要重点抓好四件事。

第一,从“总开关”入手,抓理想信念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

第二,从源头抓好,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特别是要把对党政一把手、主要负责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

第三,利剑高悬,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

第四,建设精神家园,抓反腐倡廉源头的源头。通过加强学习,营建健康高尚的精神家园,升华追求的境界,以“贵欲”取代贪欲。健康的欲望和精神家园,利于修身,利于工作,利于家庭,利于社会。

9、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既要全面开展工作,综合治理,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准确把握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等等。

10、加强法治建设。我省在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改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法治建设的加强和法治环境的优化。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克服“人治”思想,克服以言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有法不依、公权滥用等问题;严肃查处以权谋私、“钓鱼”执法问题,消除执法利益倾向。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公正司法。要加强司法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司法、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坚决纠正和避免冤假错案的产生,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10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研究部署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郴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会上,表彰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郴州市、宁乡县、汨罗市、中方县分别介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从郴州市和这三个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来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是从本地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这是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握的关键和精髓。二是劣势和优势可以相互转化。有些地方原来的基础看上去不是优势,但如果利用得好,劣势变成优势,就能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每个地方都有困难和问题,也都有各自的优势,关键是善不善于正确对待困难和优势,有没有能力找到克服困难、发挥优势的路子。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促进,我相信应该不虚此行、不虚此会。

刚才,硕辅同志就抓好秋冬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金龙同志还要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沟通上下、连接工农、统筹城乡的重要纽带,是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最终环节。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无论是民生、开放度,还是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城乡社会面貌,都会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子也迈得更宽、更快。可以说,没有县域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县域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省的繁荣稳定。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认真总结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成绩。20xx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以来,全省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主要突出了“五个坚持”。坚持加快发展,努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到20xx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4754亿元,约为20xx年的4倍;县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2%,达到1015.7亿元,约为20xx年的5倍。坚持夯实基础,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农村电网三期改造工程全面推进,解决18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涌现出一大批“村庄美、村民富、村风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坚持培育特色,努力打造县域优势品牌。全省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面积达5000多万亩,农产品加工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96件。坚持城乡统筹,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近五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08%,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出2个百分点;去年各类财政涉农投入447.7亿元,是20xx年的6倍。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培育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去年,县域实际到位内、外资分别增长17.9%、18.3%,占全省的67.9%、57.1%。

(二)清醒认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水平还不高,市场主体还不强,体制机制还不活。我省县域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相当于湖北的96%、7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规模工业企业仅10421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有385家,排中部第三位。究其原因,一是各地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实力的整体增强需要一个过程。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确定的48个县,约占全省53.1%的国土面积和33.4%的人口,仅实现全省16.8%的经济总量。二是县域发展仍处于打基础阶段,整体效应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无论是政策、体制、服务等软环境的改善,还是交通、能源、园区等硬环境的配套,都需要进一步努力。三是县域的资金、技术、人才较为缺乏,生产要素的集聚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融资渠道不多,信贷资金向大城市集聚趋势明显。去年,我省银行存贷比为68.8%,但县域存贷比仅为46.8%,比全省低22个百分点。这既说明各县有质量、有效益的项目还不够多,又说明农村的金融服务平台还不完善。四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我省县域企业大多以资源初级加工为主,资源精深加工度和附加值都不高,转型发展的任务较重。

(三)更加坚定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信心。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区域发展的政策,我省四大区域发展都已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特别是国家对县级的转移支付不断增加,县域财力正在不断改善。省委、省政府出台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并启动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工程。全省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我省航空、高速公路、高铁、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连南通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县域产业特色越来越明显。我省培育了长沙工程机械、浏阳花炮、醴陵陶瓷、汨罗城市矿产、安化黑茶、永兴贵重金属回收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为立足实际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奠定了较好基础。最重要的是发展合力越来越强。全省上下心齐、气顺、劲足,盼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很浓、积极性很高。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把机遇利用好,把优势发挥好,把有限财力使用好,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加快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推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固定模式,但有规律可循,关键在于努力探索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总体要求是“五个三”:一是科学制定“三张蓝图”,即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县城和中心镇发展规划等“三张蓝图”。二是大力促进“三业并举”,即在新型工业化引领下,促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三业并举”。三是积极引导“三个集中”,即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逐步向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四是切实加强“三区建设”,即加强县城城区、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五是着力推进“三量齐升”,即促进省委提出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三量齐升”。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坚持三业并举,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从特色中提升规模和效益。首先,做好农业这篇文章。要在保证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要做好技术、人才、组织等保障工作,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配套服务。特别是对镉严重超标的土地,要在检测的基础上下决心整治,调整种植品种,保证粮食安全。其次,扬长避短发展工业。有发展基础的地方,要抓好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有区位、政策优势的地方,要大力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加工贸易;有资源优势的地方,不能再走只卖资源赚取初级产品价值的老路,要以资源换产业,大力发展矿产资源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的地方,要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群众发家致富。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定不移地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等服务业。要依托我省秀美山水、厚重人文和独特民俗的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要结合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农场等旅游业态,带动农村消费和就业。据我了解,中央把湖南的旅游业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我们还要专题研究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支持我省旅游业发展。

(二)加强载体建设,推进集约化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是很多先发地区的趋势和经验。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科学规划园区发展。园区建设要考虑自身条件,宜大则大、宜精则精、宜专则专,严格把关引进好项目,提高投入产出比,逐步实现园区滚动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和管理,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区。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我省山区、湖区、丘陵区的不同特点和种养殖业的不同需要,积极探索合作化、机械化的施行办法、发展规模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要多创办一些农业科技园区和多种经营园区,让农民在特色农业园区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增强应对市场的本领。要有序发展中心镇、中心村及农村社区。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风俗习惯,科学规划社区布点,完善配套设施,优化管理和服务,为广大群众营造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把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高度重视城镇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妥善解决人口市民化、城镇用地和城镇建设资金问题,强化城关镇和各中心城镇的联系,形成功能定位明确、各有特色的县域城镇体系。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我省还有约2.2万个村的基础条件较差,发展比较滞后。要分门别类制定方案,实行“一村一策”。对发展基础较好的村,要以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为重点,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提质升级;对发展相对滞后的村,要加大政策和资金帮扶力度,尽快脱贫致富。要充分发挥群众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四)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无论是强县富民、强镇富民,还是强村富民,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要扩大农村就业。积极承接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支持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自主创业,为农民工在本地实现转移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增强发家致富的能力。要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严控农药、化肥及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集中处理污水、垃圾等生活污染,严控山体开发,千方百计保护好山清水秀的农村生态环境。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持一手抓供水设施建设,一手抓水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争取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强化农村治安防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村大局稳定。对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给予更多关爱,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要做好农村民生“托底”工作。加强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等社保制度建设,在提高制度覆盖面的基础上,根据各地财力逐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扎实做好“五保户”、特困户等农村弱势群体的救济救助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要强调的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但并不是要大包大揽。要鼓励广大农民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致富,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提过高的目标和口号,逐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充分尊重各县市区的自主权,让各地自主决策,不强求一律、搞一刀切。各地要立足自身实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要精兵简政。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县级财政供养人员,下大力气解决机构臃肿、人员超编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减少各类园区管理层级,赋予县级政府更多自主权,提高行政效能。要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我们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若毁绿水青山,宁弃金山银山”。各地要对已引进项目作一次对照检查,坚决关停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五小”企业;新引进项目要严格把好环保关,确保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符合各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特色的产业,切实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财税贡献率,避免出现污染治理成本高于财税收入的现象。

三、转变作风,加强领导,在全省上下形成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各级领导重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要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住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要优化发展环境。在继续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持之以恒改善软环境。要抓紧清理各项收费。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服务性收费,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要认真落实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最近,国务院、省政府再次公布取消和下放若干项行政审批事项。各县市区要抓紧衔接,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确保落实到位;对下放的审批项目,要做到依法、高效审批。要严格执行十条禁止性规定。坚决杜绝索拿卡要和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等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二要强化县域经济考核。要按照省委分类指导的意见做好考核。引导各地转变政府工作重点,在继续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更多地把精力转向优化发展环境、提供良好服务、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上来。要完善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对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均量、运行质量,以及生态、环保、创新、就业、资源等相关指标的考核力度,切实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县域经济要上去,党员干部必须下去。要更加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联系群众制度、下乡村办点制度、上下级相关单位挂钩制度,主动深入乡村、企业,搞清楚基层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大的困难在哪里,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要坚持各负其责。各地要积极探索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办法,把中央和省里扶持县域经济的政策资金整合在一起,形成拳头,集中扶持,带动更多生产要素向县域倾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努力盘活县域信贷存量,用好增量。要坚持主动高效服务。坚决杜绝效率低、落实难、不守信,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守盛书记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很重视,8月28日召开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作出了全面部署。村级党组织和自治组织要有实力,才有号召力;没有实力,要带动和影响群众就有点困难。这次抗旱中,有村干部把自己承包用来养鱼的小型水库放干为群众送水,就是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基层党组织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出来。这一点,对村级党组织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加强。各级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健全组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提升素质。以开阔的视野和严格的标准,选准选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并认真抓好培训、管理、监督。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吸纳“种养大户”、“经济能人”,以及有技能、有经验的返乡农民工进入党组织,发挥他们致富、帮富、助富的作用。要扩大基层民主。加大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力度,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民主化、规范化,真正做到处事以公、办事以廉、行事以正,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维护好农村的和谐稳定。要强化保障。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基层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要根据各地情况,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实力。

同志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进取,努力开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11

同志们:

今天,我区上半年召开经济分析会,应该说已经筹备比较长时间,市里经济分析会前,区政府就开始对全区上半年的经济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在全市的经济分析会上,区委、区政府作了书面报告。昨天晚上,区委会研究了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听取了政府报告以及各个经济部门的汇报。今天上午,各乡镇、8个主要经济部门、3个园区也作了分析,分析得一次比一次好,尤其是几个经济部门分析得比较到位,相比之下,乡镇逊色一点,如果乡镇不懂经济,那就是不务正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每个人对经济要多了解、多掌握、多学习。刚才,区长就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做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强调了六个方面的意见。大家都分析得很好,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谈几点意见:一是运行良好,二是正视形势,三是坚定信心,四是善于运作,五是保障发展。

一、运行良好

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实现“双过半”。GDP增幅达到15.7%,比去年同期10.8%,提高了4.9个百分点,自20xx年以来我区GDP增幅首次超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都能按序时完成,亮点也是比较多的。以前刚来的时候,参加全市经济分析会,人家没怎么问我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应该说我区的发展现在已引起了其他县区的关注,引起了市直部门的关注。最近,我走了比较多的市直部门,大家都说我区上半年经济形势不错,将来的形势会更好。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在提升。体现在工业运行质量在提升,新增规模企业拉动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区新增规模企业20家,加上去年的51家,这71家规模企业新增产值7亿多元,贡献率达到61.5%。同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幅达到31.1%,去年同期是13.5%,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二(城厢区31.5%),这是20xx年以来我区工业增幅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工业税收比重在提高,达到75.1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3.97个百分点,体现了秀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政总收入方面,上半年已经实现2.9亿多元,增幅居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20%以上,应该说项目的运作也是很好的。

三是园区发展健康。今年上半年,笏石工业园区的产值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产值,税收贡献也是如此。园区内企业预计投产的企业也投产了,在这种不利的经济环境下,只有3家企业不正常,其它企业都健康发展。木材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能够全面适应园区发展的需要,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水、电、路都有了保障。园区内的标准木业、海宏木业和中通恒基等企业都在健康发展,今年园区的产值也体现出来了。上塘珠宝城越炒越热,我们的定位是打造“中国银饰第一乡”。记得刚来的时候,我到上塘去调研就提出能不能提出打造“中国银饰第一村”,但是没有第一村的界定,只有第一乡的界定,因此就打造第一乡。今天,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考评组正式来我区对“银饰第一乡”进行考评,如果顺利的话,后天就可以公布,这个品牌来之不易,那是一种效应,就像“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一样,影响力将非常大。还有国家级木材园区,其他园区不能与其享受同等待遇,秀屿要多打造几个第一。只有园区健康发展,才能保证税收、工业产值的持续增长。

四是城市水平在提升。卫生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有了雏形,框架全面拉开。几次吃完饭后我和个别领导一起散步,大家转了环城北路,走下来也得一个小时。过去没得走,只在府东路府西路转,转一周就15分钟。现在要是从住的地方沿着环城北路、后井路走到为民路,再回来,将近一个小时。城市的品位在提升,商品房销售增幅全市第一,房地产开发增幅全市第一。土地运作得很成功,拍出两块土地,价值1.085亿元,全市都在关注。在货币政策紧缩这样的大环境下,这些绝不是偶然的,我区城市环境的改善、品位的提升吸引了投资者来秀屿投资,这是非常大的亮点。

五是农民的经济收入在提升。农民的收入在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5%,农村的发展是健康的,“三农”也是稳定的。

六是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尤其是今年的高考确实不错。今年的高考本来压力是比较大的,当时不敢提实现“20xx年的大秀屿”,最后还是实现了,超过千人。为民办实事等社会事业都能健康发展。

二、正视形势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区五套班子领导、科局同志等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喜人,值得肯定,但更要分析形势、正视形势,要把不利形势化作有利形势来推动秀屿发展。

一是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问题对出口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我区规模以上企业现有112家,其中30家出口企业有13家企业已经下滑,受影响比较大的是鞋革和服装行业的企业, 16家制鞋企业有5家出口下降,10家纺织业企业3家出口全部下降。毕竟鞋业和服装占我区工业体量10%的比例,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是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项目的建设,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银根紧缩,房地产只能贷一头,要土地抵押就不能按揭贷款,要按揭贷款就不能抵押。贷款额度有了,但是拿不到钱。房地产业在要发展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也一样,有的中小企业挺过去了,有点还在挺,有的已经下滑。经济分析一定要实事求是,企业发展关键是看运行质量,要良性循环,不要看到它风光的一面,也要看到它艰辛的一面。等到企业发不出工资,资金链就出现问题。晋江鞋业已经倒闭了200多家企业,珠三角等地也都面临着这些问题。银根收缩,对企业的资金流影响很大,对政府来讲,压力也非常之大。土地拍卖,过去是抢着要,现在是到处去推销。形势逼人,宏观调控对我们整个经济的运行影响非常大。

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煤、电、油价格提高,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如此,有的产业正在转移。这些形势都是我们需要认真去考虑,要正视这些困难,因势利导,把这些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

三、坚定信心

形势严峻,但我们要坚定秀屿发展的信心,既要看清问题和形势,又要看到优势和机遇。

一是LNG本月已经上报为规模企业,燃气电厂8月28日开始点火,这样产值和税收就会体现出来。工业税收的比重在提升,稳定性继续巩固,并且更稳定了。这是非常好的形势,下半年就要见成效。

二是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配套建设舍得花钱,一步到位,市规划局经常表扬我们。环城北路一期、二期如期建设,府东府西路正在对接,工业路拓宽工程进入投招标阶段,莆秀线笏石段和佳通西路也在建设。市政广场要求年内绿树成荫,一步到位,景观工程也要跟上。剪彩的那天要搞个活动,让全市人民知道莆田秀屿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广场,这就是环境,就是城市品位,能够带动周边的房地产开发。旧城改造的手续已经批下来了,只要笏石旧城一拆,新区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对秀屿经济拉动是很大的。

三是鞍钢、核电、风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大家都在关注鞍钢,这几天运作得很顺利,省国资委已经发函和鞍钢在沟通,下周省国资委要到鞍钢去,政府已经正式进入运作。投资300亿元的核电项目,全省四个地市莆田第一家上报国家发改委,我们的选址、条件都是最好的。南日岛风电三期、东峤风电等进展也顺利。

四是港口配套建设面临非常好的机遇。福厦铁路20xx年建成通车,向莆铁路20xx年建成通车,港口支线投资13.3亿元,总长46.5公里,经过我们辖区27公里,已经开始动工建设。莆秀高速公路、城港大道已经在建设,莆田铁路总站下半年开始建设。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秀屿将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四、善于运作

秀屿作为莆田的主战场,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要从运作企业、运作产业、运作行业入手。

一是运作好下半年。第一,再造一个“20xx年的大秀屿”和“五个五”工程目标要实现。第二,110个在建重点项目要扎实推进。“四个一”项目工作机制和“六个一”的落实机制要认真加以贯彻,促进度、促竣工,促转化。第三,要做好中小企业的扶植工作。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区经贸局要认真思考如何扶植中小企业,企业能够挺过来,说明抗风险能力是比较强的。在这样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挑战本身是机遇,谁挺过去,谁就能生存,就变强了。现在艾力艾一条生产线的产值就相当于以前一个企业的产值,所以要做好中小企业的扶植,实现企业的提升。第四,为民办实事的事情要办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陆岛交通码头等1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要一件一件去落实。

二是运作好明年。LNG产业链要延伸,3#、4#储罐要建设,秀屿村要搬迁,以及冷能的利用问题、冷能低温橡胶粉碎项目、活性炭木业产业链项目要落地,现在就要开始做这些事情,不能等到明年才做。南日风电三期、东峤风电、鞍钢冷轧项目等都是非常好的项目,鞍钢项目投入35亿元,产出70亿元,税收5亿元,我们几个园区加起来的产值还没有70亿元,项目前期工作非常充分,整个图纸已经设计,只要省政府一签协议,两个月就开始建设。莆田核电优势明显,要定期和市核电办的同志沟通,埭头镇要紧紧盯住这个项目,这个不是遥远的事情,只要批下来,明年就可以见效。铁路建设带来的机遇一定要把握好,笏石要好好把握,铁路一通,带来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不是一般的。木材原料进口问题,现在我们是全国唯一一家从加拿大进口原木的港口,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机遇,要善于经营,运作好木材园区,做到“一根木材进园区、所有产品出园区”,现在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目前就缺附加值高的产品,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这些问题。

三是运作好20xx年乃至“”。秀屿是莆田希望所在,要开发湄洲湾,留住空间,发展工业。第一,开发湄洲湾。今天要统一一下思想,首先必须是开发湄洲湾,其次是规划好兴化湾,必须按这个口径去宣传。现在湄洲湾还没有吃饱,我们的定位是开发港口从湄洲湾开始,那天杨书记带我们去调研港口,从兴化湾到湄洲湾,我一路上灌输的思想就是首先开发湄洲湾,湄洲湾已经具备大开发条件了,要有共识,接下来要规划好兴化湾。铁路支线几公里就到秀屿,绝对在经济半径之内,招商一定要把这些纳入进去,不要单打独斗。五个作业区的资源要实现共享,10万吨的专用码头可以和他们共享,东吴20万吨码头也可以为我们所用。第二,留住空间,向海洋要地,向土地要指标。笏石工业园区三期规划,包括霞塘-月塘片区和石门澳等,可以调出15平方公里土地。只要向海洋要地,向土地要指标,以后主战场就在秀屿,这是没有什么好争议的,这些事情都是马上就要干的。第三,发展工业。要盯住五大百亿产业,特别是钢铁产业有了以后,接下来就是要盯住机械制造业。要认真研究铁路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将来铁路支线在哪里,一定要认真研究。

五、保障发展

一是强化四种意识。责任意识。领导挂钩项目就要有责任意识,要召开协调会,解决问题,加快项目进度。不要把问题推来推去,责任一定要到位。服务意识。窗口只能收件不能退件,去年有家房地产商送上去三次,被退了三次,整整拖延了7个月。所以要规范我们的收件,要退件就要领导签字,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服务的质量。每个部门都要研究两件事情,一是我为发展怎么做,二是我为稳定怎么做。效率意识。几条路做通了,这是效率的体现。效率意识要强,要快。成效意识。我们工作是要有成效的,不要到最后还不见成效。

二是资金保障。我们要靠运作来筹集资金,最近土地运作得还可以,市里面还欠我们几千万。银行一定要解放思想,和政府做生意一定不会亏的,有的银行是做的不错的,有的银行就不行。

三是稳定保障。近段时间稳定压倒一切,要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挂钩领导一定要到挂钩乡镇去,认真做好信访工作。

四是廉政的保障。我们的干部要自己把握好自己,最近不错,包括工程项目等。前一段招聘也很公平公正,21个研究生来报名,3个进我们秀屿。今年拿出来的花名册和去年就不一样,我们招考56人,报名800多人。估计有人会讲这肯定是你们秀屿拿出来作秀的,我们就不管这些了,我看完方案就改了一个地方,本来晚上面试的,我就把它改为早上进行,这样就公平公正。机制的不断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保障了发展。

这是我今天想谈的五个方面。接下来谈两件事情,一个是计生工作,一个是抗台风工作。计生工作朱副书记都已经部署了,要按照朱副书记的部署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个季节是台风的高发期,要到8月15以后,台风才会逐渐减少,前段时间的工作都已经落实到位,一旦有台风,我们就要进入状态。把这些工作做好,也是保稳定,一定要落实好。

202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篇12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经济工作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去年经济工作回顾

20xx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不断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困难形势,狠抓经济运行监测和综合协调,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调节,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抓好土地管理、环境综合整治,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有效破解了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用工等瓶颈制约,成功举办了电动车、纺织服装、食品博览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670 亿元,比上年增长8 .8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05 亿元,增长11 .7 %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0 亿元左右,增长19 %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0 .8 亿元,增长17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0 亿元,增长13 .7 %左右。

(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在优化结构中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引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重点工作,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0 亿元,比上年增长31 .5 %,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2 .5 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87.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8 家,完成增加值280 亿元,增长21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 .8 %。省级以上各类研发中心45 家,高新技术企业53 家。围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20xx中国. 商丘国际华商节,引进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项目。全市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1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 .9 亿美元。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深入开展“项目服务年”活动,强化重点项目监管,以项目建设带动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市管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1 %,比上年增长28 %;其中省管重点项目完成146 .4 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目标的138 .6 %。富士康实训工厂、顿汉格力、史丹利复合肥等80 个项目竣工投产。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07 亿斤,实现“十一连增”,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畜牧业平稳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68 .5 万吨,禽蛋产量42.1 万吨,奶类产量36 .8 万吨,分别增长3 %、4 .9 %、4 .6 %。农业产业化集群快速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6 家,超亿元龙头企业80 家,科迪乳业、诚实人面业等8 个产业化集群被省政府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任庄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引黄调蓄工程等项目,全市新建高标准粮田89 万亩。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商务中心区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引进总部经济,壮大规模,拓宽领域,优化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突出发展物流业,依托豫东物流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亿丰国际商业博览城、多美滋豫东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铁快运、南航快运、中通、申通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相继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金融业,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29 亿元,比年初增加149 亿元;全市贷款余额792 .8 亿元,新增贷款完成164 .3 亿元。当年新增存贷比超过100 %,贷款增幅全省第二,增量全省第四。同时,引进金融机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郑州银行、浦发银行已成功落户商丘,睢县、宁陵县村镇银行相继开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阿里巴巴? 商丘产业带于4 月15 日正式上线,已入驻和正在办理入驻手续的企业617 家,涵盖9 大行业、6000 余种产品。加快软件开发、呼叫中心、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市场拓展、塑造旅游品牌,7 月5 日开通了首趟从上海到商丘的旅游专列,为我市开拓了旅游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商丘旅游和城市形象。

(三)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统筹发展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和新农村,着力构建四级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40 .5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 .2 %,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20 万人。启动了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 ~20xx )修编工作,完成了梁园特色商业区、火车站核心区等11 项片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市区控规覆盖率达到90 %以上。郑徐高铁商丘站区、商务中心区、古城棚户区三大区域建设持续推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了神火大道、归德路、金桥路、睢阳大道、中州路等道路改造升级工程,积极推进华夏游乐园、汉梁文化公园等绿地建设。加强城区内河水系综合整治,启动了中心城区3 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开展了康林河、忠民河等6 条河道部分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和河流清洁碧水行动,促进了包河、运河、大沙河等河道水质改善。加强土地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规范土地出让行为。按照“六城”联创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分级管理、权责统一、重心下移、以区为主”的管理机制,开展了小广告、门头牌匾、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拆除各类违法违章建筑120xx 多处、40 多万平方米,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深入开展“美丽商丘? 整洁村镇”活动,我市被列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试点市。

(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以建设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0 .1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 %。郑徐客运专线建设顺利,凯旋路、归德路上跨和向阳路、前进街下穿通道等配套工程已进场施工,站前广场地上地下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商合杭客运专线商丘段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0 月中旬由国家发改委组织了评审,项目初步设计已进入编制阶段。连霍高速拓宽改造、商登高速、郑民高速二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沱浍河航运工程夏邑段航道工程施工图,已通过省交通厅评审。商丘机场可研报告批复所需要的土地预审、节能减排、地震评估、环评等前置性文件全部得到国家有关部委批复,项目的地质勘测、总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已委托空军设计研究局编制。

(五)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职责和机构整合,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理顺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依法依规完成了商电铝业集团破产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帮助河南路桥集团脱困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国家、省简政放权各项措施,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45 项。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放宽企业注册登记。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20 .7 万户,比上年增长18 .1 %。扎实推进财税改革,完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关键领域科技创新,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 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 家,争取省级重大科技专项2 项,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2 家,组织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99 .5 亿元,增长37 .7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 个百分点。

(六)注重民生改善。 认真落实省定十项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市各项民生支出284 .8 亿元,增长14 .2 %,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0 .8 %,比上年提高1.5 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50 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7970 元,增长10.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 .7 万人。继续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城区办学条件,商丘幼师新校区投入使用。大运河申遗成功,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和夏邑济阳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舞台艺术送农民”、“百戏进百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完成了年度计划。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95 %以上。新农合全市参合农民617 .2 万人,参合率99 .3 %,人均筹资标准380 元。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 .71 ‰,政策生育率98 %。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65个、82854 套。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淘汰造纸、电解铝、制革、酒精等落后产能,提前一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视信访工作,及时排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确保了公共安全。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全市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总体上看,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从短期看,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大幅下降,房地产房屋库存量有所增加,二手房交易大幅下滑;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回落,煤炭、电解铝等行业和部分企业效益下降、亏损增加;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突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金融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从长期看,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占比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于商丘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全力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促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务实发展、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要按照市委确定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把握“持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 .5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2 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 %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9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6 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 %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必须准确把握新常态这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立足商丘实际,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坚持把握好六个方面的着力点。一要坚持发展第一。商丘是传统农业市,经济总量比较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第一位的任务是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经济转型,推进更高质量的发展。二要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瓶颈制约的根本之策,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和深化土地、户籍、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阻碍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三要坚持优化结构。针对经济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巩固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空间。四要坚持培育优势。适应新常态,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主动作为,扬长避短,培育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力。加快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培育交通优势;发展壮大制冷家电、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超硬材料、环保装备等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发展竞争优势;发挥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市场体系完备的特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商贸物流优势。五要坚持开放引领。要把扩大开放作为应对复杂局面、促进改革发展最有效的综合性举措,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壮大产业集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为招商项目落地和建设提供良好保障。六要坚持创新驱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攻关团队,筹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优势产业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立一批基本技术标准,培植一批自主品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科技实力,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 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进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载体,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和要素集聚,增强后续竞争力。一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各县(区)要立足实际,确定1 个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努力培育成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今年,力争产业集聚区内形成6 个以上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 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超过700 亿元,食品产业集群超过700 亿元。二是做好项目招商建设。“一举求多效”。这几年商丘市经济发展速度能够超出全省发展平均水平,主要是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想保持好的发展态势,优化经济结构,必须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度。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紧盯产业发达区域,创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大引强,重点瞄准国内外500 强、著名品牌、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引进跨国集团、央企、省企、大型民企以及配套服务的中小型企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争取产业集群整体引进,形成带动效应。培育食品、纺织服装及制鞋、机械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一批有望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今年,力争全市产业集聚区新落地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100 个以上,建成投产项目100 个以上,完成工业项目投资850 亿元以上。三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围绕冶金建材、制冷装备、纺织服装、电动车、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企业升级改造,向产业价值高端发展,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环保装备等优势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集中集聚,形成一批先导性、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破解融资、土地、用工等要素制约,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施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普及生产管理智能化和营销服务网络化,推动信息化与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等方面融合发展,提升行业市场快速响应和产品更新换代能力。深化产销对接,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继续筹备针织童装、电动车、食品三大展会,打造新亮点,实现新突破。四是增强配套能力。继续采取巡回观摩点评等措施,聚拢政策,集中力量,强力推进,加快集聚区内道路、绿化、管网、供排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综合服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金融服务、信息咨询、技术研发、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街区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区域性服务业大市。一是突出发展商贸物流业。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商贸物流业基础优势,运用现代技术管理手段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其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发展。加快豫东物流集聚区建设,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努力引进品牌物流企业入驻,积极争取综合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围绕火车站区域改造和高铁商城建设,打造市区北部高档商业圈。二是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以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宣传和推广工作。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把商丘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睢县北湖文化产业园区、王公庄文化产业园区、火店乡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成我市示范产业园区,培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和重点文化企业。做好旅游的宣传与推介,加大A 级景区、星级饭店、星级旅行社的创建力度,力争新增2处以上国家A 级景区。三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完善金融体系,做好股份制银行入驻商丘的协调服务工作,争取交通银行、中信银行进驻商丘;推进村镇银行组建,20xx年消除村镇银行空白县。大力发展保险、证券和新兴金融业态,争取引进3 家以上保险机构。继续做好科迪乳业、中分仪器等企业上市融资工作,争取2 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持续推进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投资类企业、典当行等机构的监管,加大对非法集资行为打击力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四是努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为载体,加快发展科技研发、信息咨询、交通物流、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以电子商务为牵引,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支持建设电商产业园,继续推进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做大做强阿里巴巴? 商丘产业带,力争年底入驻企业突破1000 家。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绿色高效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抓好粮食生产。加快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新建高标准粮田70.6 万亩。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强农业科技和农机指导服务,保证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 亿斤以上。二是抓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抓住国家支持商丘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 个以上,力争形成销售收入10 亿元以上的产业化集群6 个,20 亿元以上的产业化集群2 个,通过集群带动,大力发展果蔬种植、畜牧养殖等优质高效农业。三是抓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电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做好重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强力推进郑阁、王安庄、任庄、马楼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虬龙沟、小堤河、沱河、黄河故道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构建复合型、多功能的水利网络。计划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2 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77 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20 万亩,解决91 .7 万农村居民和16 .9 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围绕40 项创森指标,大力实施生态廊道、农田防护林、平原沙荒造林、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等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全年计划造林15 .4 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计划5万亩。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四是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经营。支持经营性组织参与农机作业、抗旱排涝、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生产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市场化。

(四)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按照中央和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一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引领调控作用,完成《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30 )》编制,严格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以郑徐高铁商丘站区、市商务中心区和古城区域改造为重点,带动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宋城路(紫荆路~归德路)、商都大道等17 条新建道路,打通长江东路、胜利东路、香君西路等12 条断头路,改造提升金桥路、归德南路(北海路~高速南出入口)等20 条道路。实施宋城路、长江西路等19 条道路、134 条背街小巷亮化工程。抓好园林绿化,加快推进汉梁文化公园、华夏游乐园建设和金世纪广场升级改造工程,做好包河和28 条道路的景观带和廊道绿化。加强城区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完成6条河道违建拆除任务和清淤扩容,实施蔡河、运河、中水河贯通工程。完成第五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开工第六(原包河)污水处理厂、第八(食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完成主河道两侧管网建设。二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产业、工农、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把示范区建成工业、服务业和都市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复合型经济发展区。县域城区要加快新城区、商务中心区或特色商业区等功能区开发,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强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能力。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分级管理、权责统一、重心下移、以区为主”的工作思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继续开展“六城”联创活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加大巡查、督查、督办和考核力度,促进工作常态化。积极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实现市区两级平台和市直部门终端平台的网络对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加强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基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强交通基础支撑。对在建项目持续开展现场督导活动,确保郑徐客运专线、连霍高速拓宽改造、商登高速、郑民高速等项目按时完工。加快推进商合杭高铁、沱浍河航运工程夏邑段、商丘机场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二是加强信息基础支撑。以国家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城乡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进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普及生产管理智能化和营销服务网络化,力争2 年内,打造6 个市级“两化”融合试验区、3 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三是加强能源基础支撑。积极推进商丘市2?35 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做好国电民权电厂二期2?100 万千瓦机组项目前期工作。加快电网升级改造和西气东输豫东支线二期工程,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发电、生物柴油等新能源,完善能源支撑系统。四是加强人才支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用工需求,灵活设置相关专业,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创造集聚人才条件,引导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五是加强项目基础支撑。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强力支撑,围绕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工作。今年全市第一批计划安排省、市重点建设项目210 个,总投资2208 亿元,比上年增长12 .3%;当年计划投资802 亿元,增长7 .2 %。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促进意向项目保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赶进度、竣工项目早投产,确保万宝家电年产120 万台冰箱冰柜、金锐金刚石产业园、中原佳海国际商贸城、古城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等重大工业、商贸物流、城市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加强项目谋划,计划入库项目1000 个以上,总投资4000 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投资3500 亿元以上,为我市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坚持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工程,重点鼓励和引导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孵化中心等各种创新载体,支持科研机构、高校、检验检测机构、大企业集团在产业集聚区设立研发中心,提升产业集聚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二是着力培育和提升科技创新主体。支持引导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施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和装备更新。强化提升已经建立的国家级、省级科技孵化器功能,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5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115 亿元,增长15 %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 %。三是着力推动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市场竞争力。组织申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 ~2 项,培育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四是着力推进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战略科技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支持他们在我市建立成果转化基地、技术研发基地、人才培训开发基地。

(七)认真抓好重点领域改革。 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我市第一批改革事项。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制定“三定”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围绕简政放权,继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清理和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学习“五险合一”经验,实现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一站式”服务,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围绕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兼并重组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做好商电铝业集团依法破产工作。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机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认真研究新预算法,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推进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四是深化价格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水、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阶梯电价、水价政策,适当提高排污费标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五是深化农村改革。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谋划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六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围绕实施市定十件实事,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职工安置工作。全年新增就业6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 .1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300 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签订率达到82 %。力争全年发放小额贷款5 亿元,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管理机制。将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80 元提高到320 元。二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商丘博物馆陈展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工建设大剧院、科技馆、群艺馆、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在商务中心区新建1 所标准化幼儿园。加快完成县级数字影院建设任务,实现年底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全覆盖。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做好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建设工作,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2138 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2061 套、棚户区改造20xx7 套。扎实做好扶贫工作,对100 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确保12 .5 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相挂钩的联动机制,继续清理涉企以及民生等领域不合理收费。三是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好新《环保法》的贯彻落实,继续实施“三大工程”行动计划,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认真实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对工业企业75 蒸吨燃煤窑炉和20 蒸吨以上锅炉实施脱硫脱硝治理,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城市施工和道路扬尘。实施重点河流环境综合整治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林七、吴屯、任庄、郑阁水库及湿地等重点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为100 %。继续开展“美丽商丘? 整洁村镇”活动,探索建立村庄垃圾、污水处理和村镇道路、供排水、绿化、美化等公用设施建设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畅通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重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劳资纠纷、环境污染、征地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强化社会危机管理,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今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健是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一件事一件事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