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思品课堂论文(最新12篇)正文

《思品课堂论文(最新12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

思品论文 篇1

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育的现状,开展了为期六年的小学思品课“开放—— 连动导学”教改实验。

所谓“开放”,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 程局限,各科相互渗透,联系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育人网络。所谓“连”,就是知识的沟通,使知识由点 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形成知识结构,使单一的教学活动形成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形成和发 展社会性行为。所谓“动”在于学生动起来,让枯燥的死知识“活起来”,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实践,由被动 变主动,让学生“活”起来。所谓“导”,就是导行,按照课文蕴含的观点,提出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 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所谓“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 动地向课本、向家庭、向社会学习一些基本知识,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在道理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提高文明素养。

一、实验目标

建立“开放——连动导学”的教学体系。此项实验是以“开放”为指导,以“喻理”为基础,以“导学” 为中心,以“方法”为主线,以“连动”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争取学生的敬重。必须认真思考思想教育活动的阶 段组织实施工作,增长教育才干。

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学习诱导,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养成习惯,升华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从 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基本框架

中心沟通(主题教育)

│ │

─连├纵向沟通─—横向沟通 │学

开 │ │(系列教育)(各科渗透)│ │

放 │ 发展沟通(迁移扩展) │育

放 │ 课内活动 │人

─动│ │导

社会实践

2、操作方法

以“开放”为指导,以《思想品德课》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 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 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以“连动”为手段,小学德育工作是使小学生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良好思想品德行为的教育活动,利 用《思想品德课》,通过中心沟通即确定教育的主题;通过纵向沟通即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突出主题 教育;通过横向沟通,即各科教学拓展主题教育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导行反馈;通过发展连动 强化主题教育,即迁移——导向行动;扩展——升发境界,通过“学”中“导”、“导”中“学”,最终达到 育人的目的。

中心沟通,就是根据思品课内容确定教育主题,引入观点,拉开序幕,提出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 过程中。纵向沟通,就是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分解、内化,加深理解,体验情感。横向沟通,小学 各学科协调配合拓展主题教育思想,深挖内涵,深化主题。发展沟通,通过以上各条教育途径相互联系,通过 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品行并及时得到反馈,进而强化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品行深入发展。

三、实验运行机制

我们建立了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具体由团队及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实施的运作体系。建立了《思 想品德课》十大教育主题及其各年级施教要点体系,以及教育评价方案。建立了《思想品德课“开放——连动 导学”的备课、上课、系列活动的全程设计,形成了各学科教学协调配合,导行反馈及效果检测的运作方法。

1、实验的教育内容系列

我们根据思品课的内容确立了十大教育主题:①热爱祖国;②热爱中国共产党;③热爱人民;④热爱集体 ;⑤热爱劳动,艰苦奋斗;⑥努力学习,热爱科学;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⑨民 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对这十大教育主题,我们设计其具体内容和各年 级的施教要点。

例:热爱祖国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①关于祖国的标志;②关于祖国的自然常识;③关于祖国历 史和现实的辉煌成就;④关于祖国近代的灾难和人民的斗争;⑤关于祖国发展中的困难;⑥关于自己对祖国的 责任。各年级的施教要点从了解祖国、激发情感、引导实践三方面来规定。

一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首都、国歌、国庆节,认识国旗、国徽 、队旗。②激发情感: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情感,初步的国家尊严感。③引导实践:升国旗奏国歌时能立正、脱 帽、敬礼。

二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祖国的重大节日,认识祖国版图和五旗一徽(国旗、党旗、军旗、 团旗、队旗和国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知道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②激发情感:热爱家乡、班级 的情感;国家尊严感。③引导实践:尊重国旗、国徽和红领巾,学唱国歌,升国旗时奏国歌时自觉立正、脱帽 、敬礼;积极参加庆祝国庆节的活动。

三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了解班级和学校;知道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和民族英雄,知道我国是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保卫祖国,人人有责。②激发情感:初 步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热爱解放军和伟人的情感。③引导实践: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做到肃立 、脱帽、行队礼;热爱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为学校、街道(乡、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学好功课, 争取做一名好队员。

四年级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各族人民要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 助;了解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与成就;知道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 理想是实现四化。②激发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③引导实践:有报效 祖国的愿望,初步懂得理想的实现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争取做一名好学生、好队员;积极参加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各种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

五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了解一些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和巨大变化,知道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好;知道一些祖国在解放前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 实和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业绩;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和保卫祖国人人有责。②激发情感:热 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爱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③引导实践: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国内外大事,学习做祖国的 小主人;积极参加家乡建设的公益劳动。

六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程,同时知道我国在经济、文化 、教育诸方面还很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知道台湾、香港、澳门都是祖国的领土,完 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心愿;知道在祖国改革开放中,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知道当前的学习与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②激发情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爱国的使命感。③引导实践:关心 祖国建设,初步树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以主人翁的精神学习、劳动、锻炼、生活; 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的思想。

2、评价方案

十项内容中每项内容分值为10分,并再根据各项要求分解分值。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大分值,由班主 任、科任教师、辅导员进行随时观察考评,评出最后得分。知识掌握占总分的40%,笔试与口试结合。各项指 标综合得分85分以上为“优”,75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差”。对学生的德 育考评重激励,对优良学生给予鼓励,并指出不足,对差生给予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实验过程

教育过程包括备课、上课、活动设计、各科渗透、效果检测、补救提高。备课首先确立中心教育内容。如 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首先教师要明确内容结构和要求,明确年级施教要点,培养学生什么习惯,采用 哪些方式,开展哪些活动,效果检测的方案。上课,根据中心教学内容和计划施教,注重因材施教,注意学生 习惯的养成。围绕中心教学内容,安排设计突出中心教育主题的系列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切忌花架子。深化 中心教育,与其它学科协调,渗透主题教育思想。效果检测,按年级施教要点进行检测,不提高标准,不降低 要求,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补救措施。补救提高,对中差生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提高认识,培养 习惯,对优生可适度提高要求,使之得到升华。

四、实验成果

此项实验成功地把思品课教学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向性,达到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统一 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实验提高了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老师懂得此项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改革目标、改革设 计,形成较科学、完整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体系,并能机智地对学生进行系列的养成教育。在全区《 思想品德课》教案展评中,我校囊括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取得南充市二等奖,代表全区出席了省德育研讨会 。

思品论文 篇2

“由外而内法”。所谓“外”,是指插图的外露信息,包括环境、景物、人的神态和行为表征。所谓“内 ”,是指插图人物的内在本质。采用“由外而内法”,就是审视插图,先从外露信息入手,进而领略榜样人物 内心世界。例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人教版”第8册)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上海海运局“长柳号”海轮停 靠码头后,作为服务员的杨怀远为旅客挑运行李的事。他的面部表情显得异常兴奋。尾随其后的七位白发苍苍 的老爷爷、老婆婆,也乐呵呵的。教师抓住这些外露信息,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上的人物为什么会高兴?七 位老人的笑和杨怀远的笑又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两个问题的牵引,学生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就会发现,七 位老人的笑,是得到别人帮助后而感发的。他们遇到了杨怀远这位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热心人的关心和帮助 ,解除了下船后拿不动行李的忧虑。因此,老人们的笑,既是对助人者的感激,也是对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称颂 。杨怀远基于为旅客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困难,尽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他的高兴,是其“助人为乐 ”心理的反映。像这样借助插图的外露信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

“由内而外法”。所谓“内”,是指插图内涵的意蕴;所谓“外”,是指课堂外的现实生活。采用“由内 而外法”,是运用“由外而内法”的继续和扩展。它要求从画内移到画外,与现实生活紧密挂钩,以充分揭示 插图中道德形象的社会意义。例如《关心他人》有三幅插图。第一幅图是炎热的夏天,身患骨癌的刘玲带病打 来凉水洒在教室里;打来开水凉着,为的是让同学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后能感受到“清凉”。第二幅图是在公 共汽车上,刘玲宁肯拄着拐杖站着,也要把座位让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第三幅图是在病房里,刘玲一瘸 一拐地走到生病阿姨的床前,轻声唱歌,为的是让阿姨减轻痛苦。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从这三幅图上感受到刘 玲无微不至地洞悉和满足别人的需求,千方百计地给他人带来愉悦的美好心灵,而且要用插图中的人物道德风 范去观察比照现实社会生活,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刘玲高尚的美德,这对于弘扬集体主义精神,优化社会风气, 鞭斥极端利己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由小显大法”。所谓“小”,是指插图的“画眼”。虽然所占篇幅很小,却能牵动整个画面。所谓“大 ”,是指插图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情感。采用“以小显大法”,就是抓住“画眼”,从小处入手,以揭示和把握 整幅插图的意蕴。例如《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第一幅插图,居画面中心位置的是杨怀远,他头戴海员帽,上身 着白色海员服,右肩上一条小扁担挑着两个大行李包,扁担被压得弯弯的,左手还提着一个行李箱。插图中的 这条扁担就是“画眼”。教师让学生观察、认识扁担虽为平凡之物,几十年来却为旅客挑了数十万件行李,由 于长年累月负重,新的挑旧了,旧的挑断了,断一条又换一条新的。杨怀远先后换过十几条。教师借助画面上 的这条小扁担,牵引学生的思维拾级而登,就能让他们感悟到杨怀远的“扁担精神”。

“由静趋动法”。所谓“静”,是指插图的静态构形;所谓“动”,是让插图上的东西都“活灵活现”。 采用“由静趋动法”,就是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活”插图上的人物、景观和物态,让有生命和无生命 的东西皆“含情脉脉”,仿佛要跃出画面,向人们诉说心中的衷曲。例如《珍惜劳动成果》(“人教版”第6册 [!])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大江和虎子。大江睁着眼睛,责怪虎子把他用了半天时间画的画弄脏了。而扫视地面, 就能发现被大江扔掉的许多半截铅笔和铅笔屑。对此要特别加以关注,因为被扔掉、被损坏的铅笔是劳动成果 。上课前可把插图放大为挂图。执教时先指着挂图中被扔的东西设问:“这是什么?是谁扔的?”当学生看清 图意,作出明确的回答后,教师又将事先准备好的“折断了腿的铅笔人”贴在图中的半截铅笔处。然后进一步 追问:“同学们,你知道这些被折断腿的‘铅笔人儿’,会向大江说些什么呢?”此时,一个个铅笔头站起来 ,瞪着眼睛,摇摇晃晃向大江走来。当画面由静态趋向动态时,学生的情感也随之掀起波澜。他们同情铅笔的 遭遇,会语重心长地劝说大江:“你知道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其实,损害别 人的劳动成果,别人一定也很伤心;损害任何一种劳动成果,人民都心疼啊!”通过插图的活用,激起了学生 极大的情趣,使教学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魅力。

思品论文 篇3

主要从汽车品牌领域、饮料品牌领域、以及日用品和化妆品品牌的译名来展开。

(一)汽车品牌

BMW(BavarianMotorWorks)宝马、Mazda马自达这些汽车品牌在译名成中文时都用了一个“马”字,在中国文化中马是奋进的象征,象征前程似锦。因此,很多汽车品牌在翻译成汉语时用“马”完全是为了融合中国文化,这样可以让人产生好感,同时,古今中国都把财富称为“宝”。这样将“宝”、“马”二字结合起来不但可体现中国交通工具的马,而且可寓意该车主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较好的译名。LANDROVER(路虎)这个译名很好。虎被称为百兽之王,体现了该车的地位。古人认为,虎是“山兽之君”,是威猛勇武的象征,人们常借虎以助威和驱邪,保佑安宁。由此可见,翻译成“虎”完全可以融入中国的古代文化之中。实际上将ROVER翻译成“罗孚”才能体现这一品牌的真实含义。Rover是北欧的一个民族,由于罗孚民族是一个勇敢善战的海盗民族,所以罗孚汽车商标采用了一艘海盗船,张开红帆象征着公司乘风破浪、所向披靡的大无畏精神。但如果那样翻译就不能融于中国社会,因为很多中国人对罗孚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少。而将其翻译为“路虎”对中国人而言就一目了然了,同时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以上轿车品牌的翻译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即国际汽车品牌被翻译成汉语都是采用音译的同时在遣词方面进行考量,是完全融于中国古今文化之中的,同时也结合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体现中国的文化理念。

(二)饮料品牌

CocaCola这个品牌对于全世界人来说都不陌生。将CocaCola翻译为“可口可乐”,体现了这种饮料的口感,这与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完全吻合。中国数千年的饮食文化表现在色、香、味、形、滋、养。将Coca译为可口首先就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味。二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生活丰衣足食、幸福快乐的愿望。因此,可口可乐是一个完全融入中国文化的品牌译名。无独有偶,美国另一大饮料公司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将其品牌Pepsi� 中国古汉语经常用“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约数。其中尤其以“百”最值得一提,因为这个字不仅可以表示约一百,如:百团大战;而且可以表示很多,如:百姓、百万雄师;再者,还表示任意一个,如:百事大吉(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桃符获罪》:“宜入新年怎生呵,百事大吉那般者”)。百事大吉即一切顺利、平安无事。因而将Pep-si翻译为“百事可乐”也是从数千年中国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是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的。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品牌翻译中大家都可体会出这两个国际品牌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依赖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来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并由此为他们的经济利益服务。

(三)化妆品和日用品品牌

AVON这个国际化妆品牌被译为雅芳,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译名。“雅”和“芳”这两字经常被用作女孩的名字,而且这两字都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雅”的含义有:正确;合乎规范。“芳”的含义有:对人的敬称、美称。LAUDER(雅诗兰黛)、L’OR•AL(欧莱雅)、NIVEA(妮维雅)等。再看一下美国一个重要的日用品生产商———安利(Amway)。Amway被译名为“安利”有很多优点。按照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安”有安稳、安定、安全的意思。而“利”的含义则为有利的、利益好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安利”这个译语能够向国人展示这种产品安全且有好处。NIKE这个国际品牌现在是家喻户晓,NIKE原来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芳名,译名中文为耐克,及表达了运动服装应具有经久耐磨的特点,又包含了牵制克敌的寓意,这也与原来的胜利女神不谋而合,和符合中国的文化。成立于1887年的美国Johnson&Johnson公司是经营医疗卫生保健品和护理产品,品牌名称是公司创始人三兄弟的姓氏,但是在译为汉语品牌名称“强生“时,译者考虑了品牌市场定位,增添了中国消费者群体积极认知的文化意义,易于产生美好联想“强壮生命力”,和该公司的卫生保健和健康护理产品相联系。法国的Brandy和英国Whisky,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却有很大差异,据统计前者的年销售量达350万瓶,而后者仅是前者的20分之一。主要问题在于中文译名,Whisky的译名威士忌很难诱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反而容易使人望文生义为“威风的绅士都忌讳”,而Brandy的中文名称“白兰地”,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在白玉兰盛开的地方畅饮名酒,这是一幅多么富于诗情的画面啊!值得一提是,本文从品牌文化角度探讨品牌名称翻译策略,并非意味否定从语言学出发研究品牌名称翻译的意义。但就品牌名称翻译而言,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成果最终还是要通过文化关卡的检验。

二、国外跨国公司品牌译名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思品论文 篇4

一、依本据标,巧妙设疑

“疑”为学之始。思品课如何巧妙地设疑,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疑若设得巧,则妙趣横生,使学生为其所吸引。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在认真分析、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教材内容,依本设疑,启迪思维。如在二年级上《捡到钱包心里想》时,引趣揭题:拿来一个“百宝盆”让同学们猜老师送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结果会大出所望,其实盒里是大家拾到交给老师的铅笔头、小刀、橡皮,还有一支钢笔等,称之为“宝”是因为它们能映出金子般的水晶心),自觉不自觉地就被引入了“疑官”。又如在给六年级教《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时,若对小学生滔滔不绝他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会使学生犹如坠入五里雾中,昏然欲眠。要是设计这样一幅漫画:依标设疑,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生动化、形象化、乐趣化,又使教学过程序列化。

二、适时激疑,引导达标

夸美纽斯指出:“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思品课设疑之后,关键在于如何针对施教对象之特点,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尽可能把矛盾聚为一个中心焦点,使学生兴致勃勃,心里想做。常见的激疑法有以下几种:(1)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激发和启迪。如我教《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时,将当年大生产运动的场面制作了系列幻灯,并录制歌曲《军民大生产》。热烈的场面、雄壮的歌曲催人奋进,启迪人们去思考,使学生聚焦点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2)课堂交流故事和名言,犹若指路的明灯,给人以力量,能激励学生的拼搏精神。如教《从小立志,长大有为》一课,讲了少年英雄赖宁的事迹后,大家群情振奋,决心像赖宁那样,从小立志,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3)从感悟中受益。那个“6”与“9”的争议问题,可让学生从两个角度去实地观察,自然就会领悟到“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这个通俗的哲学道理。又如教《团结就是力量》一课时,展示“10=1”这个在数学中不能成立的等式,使大家疑点顿生。这时,可让学生带着疑点作位稻草的演示,10根稻草一根一根分开拉,结果都断了,“10=1”,10根和1根的命运不是一样吗?怎样才能不易拉断呢?

于是,又让学生把10根稻草拧成一根,再试拉,就不易拉断了,大家从中悟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思品论文 篇5

一、设置悬念,激发“明理”欲望。

悬念本来是文学作品、影视、戏剧中为吸引读者、观众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联系实际,巧设悬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明理”的欲望。如在教《珍惜集体荣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星期一下午学校进行卫生大扫除检查评比,当检查人员来到四(2)班门前时,王小红发现墙角还有垃圾未倒,连忙用畚箕遮住;后墙上的几点墨水眼看就要被发现,李小华眼疾手快,赶紧用身体去挡祝结果他们班得了“最清洁”。第二天晨会上,老师却出人意料,严厉地批评了他俩。这是为什么呢?他们错在哪里呢?怎样才算珍惜集体荣誉呢?这样一问,造成悬念,学生产生了学习主动性,“明理”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创设情境,放缓“明理”坡度。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德内化的动力。《大纲》明确指出思品课要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情载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创设一定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为帮助学生“明理”作铺垫。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听录音、看幻灯、演小品等。如教学《学习、做事讲效率》时,学生光从书上的例子中寻找如何讲效率的答案比较困难,我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两张课桌的桌面上乱七八糟的放满了书本、文具。我请两名同学上台整理一下(让一个同学事先进行训练),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我喊开始,按下了秒表,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只见经过训练的那位同学先打开文具盒,把零散的橡皮、小刀、铅笔等小件物品迅速放好,接着把书一本一本摞好,最后再把作业本从小到大收拾起来,动作麻利快捷,有条不紊,看看时间,才用了45秒;另一位同学则洋相百出,书本、作业本一起收,中途才想起分类,又不小心把橡皮碰到地上,忙得头上冒汗,足足用了一分多钟才把散乱的东西整理好。学生们看得很过瘾,自然而然地明白做事讲效率除了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外,还应采用科学的方法。

三、讨论辨析,增强“明理”感受。

理越辩越明。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道理如果只是凭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印象仍不会太深。只有让学生自己介入其中,畅所欲言地谈观点、说看法,理才能明得透。如在教《拜佛不灵》时,我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讨论:(1)奶奶为什么带“我”去拜佛?(2)佛祖为什么不能保佑“我”身体健康?(3)要想身体健康、成绩优良,该怎么办?通过讨论,逐步引导学生明白“佛祖”是不存在的,拜佛是一种迷信活动。奶奶相信迷信,是因为她没有文化知识。要想身体健康、成绩好,必须肯锻炼、勤学习。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要想人生旅途一帆风顺,靠相信迷信是没有用的,只有勤奋学习,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懂得许多科学道理才行。

四、当堂演练,强化“明理”效果。

“明理”的目的是为了“导行”,对道理的理解只停留在口头上和字面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实践证明当堂演练,能促进道德观点内化,强化“明理”效果。如教学《要有警惕性》接近尾声,我用幻灯打出两幅图:一幅画的是一个小朋友手拿一个钱包,面对前来认领的失主,显出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第二幅图画的是一扇门,门里有一个小朋友,满脸惊诧,屋外是一个陌生人在敲门。我让学生为画上的这两个小朋友解围,许多同学踊跃举手,献计献策。这样一来“要有警惕性”在学生头脑中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教《批评别人要诚恳》时,我安排一个同学上台演一个在公共场合乱抛果皮的细节,分别请四个小组派代表上来批评,假戏真做,妙趣横生,个别同学不光批评的语气诚恳,表情态度也很诚恳,令人信服。

思品论文 篇6

一、纵向与横向结合。纵向,就是上级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才规格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横向一是树立身边榜样,即“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刻苦学习”、“拾金不昧”等学生模范;二是走向社会,请有特殊贡献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老党员、老干部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教育。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榜样,从细小的心灵里孕育为祖国繁荣而发奋进取的良好品质。

二、家庭与学校结合。把儿童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心愿。与家长密切配合可使班主任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做法有三:1.扬长补短。

与家长谈话在充分肯定学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2.对品德较差的学生定期与家长联系,不断变换教育方法,做到因人施教。3.学期中间进行学生操行返家,广泛征求家长意见。这样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就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小学的班主任肩负着既教知识又造就人才的双重任务,因而在完成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也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通过讲《小珊迪》、《年关》等在学生中开展“三对比”,即新旧社会对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对比、我与旧中国、资本主义儿童对比,使儿童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课外,设法为学生创造一 个良好的德育环境,结合儿童的爱好,通过演唱、跳舞等形式歌颂老前辈,歌颂社会主义祖国,歌颂英雄人物,使学生在欢乐中受到教育。

四、显型教育与隐型教育结合。班主任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分析不同时期学生的思想素质。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即显型),通过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对学生中偷东西,看黄色书刊等问题(即隐型),以个别谈话为主,了解其思想形成的根源,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自觉抵制。

思品论文 篇7

我们在搞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深入贯彻“深”、“厚”精神的同时,还反复体会“宽”的蕴义,努力拓宽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成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了全方位育人的环境,达到了整体优化的效果。

一、贯彻“深”、“厚”精神,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

所谓“深”,就是实事求是、有的放失、有针对性地教育好学生;就是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深入浅出、讲求实效;就是要把大纲吃透,把教材吃透,把学生的情况吃透,把大纲用活,把教材讲活,把学生教活。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引导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挖掘教材。设计好问题与习题。实践证明,只有挖掘教材,才能理解教材中的观点。只有理解教材中的观点,掌握要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所设计的问题和习题才能符合教材要求,具有针对性;才能触及学生的思想实际,达到统一认识、提高认识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教师吃透教材、更深刻地认识理解教材中的观点呢?

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组织教师学习大纲。大纲是讲课的依据和遵循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在每学期开学伊始,都组织教师认真地学习大纲,为把思品课推上一个新台阶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第二,抓住备课这一关。给时间让教师自己备课,找时间让教师集中备课。把共性问题和疑问提出来共同研究探讨,这样能深刻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如,在研究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拾金不昧》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大家研究:“拾到一分钱或巨款交还失主或交公,应该表扬谁?”“拾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拾到十元钱或更多的钱交给爸爸,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由于教材掌握得好、道理讲得明白,使得课堂气氛活泼,收到了良好效果。

2.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辩是非,自己教育自己。”这是大纲对思品教学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思品课上采取了故事启迪、情景激发、行为辨析、示范训练、录音录像、幻灯图片、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运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正面教育。少年儿童具有模仿性强,可逆性大的特点。我们运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对少年儿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向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其一,选择榜样要注意典型性、针对性和可接近性。思品教学中,我们在贯彻“深”的精神的同时,还贯彻了“厚”的精神。由于每课教材都反映了大纲的一个教育要求,但因篇幅所限,都不够“厚”。因此,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几个小故事,或让学生搜集更多地反映课文中观点的事例,使得说明观点的材料更加丰富。比如,我校教师在教学《拾金不昧》一课时,为了使这一课“厚”起来,组织学生表演了《归还飞机票》的小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气氛活跃,加深了对本课观点的理解。我们还采取了演课本剧、小品、歌咏舞蹈、参观访问等使课文内容丰富起来,以求得学生对教育观点的深刻理解。

二、狠抓系列化活动,拓宽思品课的教育空间

由于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实践为基础的,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的过程逐步形成发展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光靠思想品德课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思品课的教学内容,采取了系列化活动向学生进行多渠道的思想品德教育,做为思品课教学的补充。

1.注重思品课的社会延伸。我校在抓好思品课课堂教学的同时,非常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社会延伸。如我校思品教师董秋梅在教学《在集体中想着别人》一课时,在总结全课内容时有这样几句话:“同学们,在我们集体中关心别人一次、两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想着别人,主动关心别人,把方便让给别人。雷锋叔叔之所以受到大家的爱戴,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向他学习,就是因为他能始终想着别人。希望你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关心别人。”董老师这番话,不单单是本课教学内容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思品课的社会延伸,突出了导行的持久性和永恒性。在老师的激励下,我校黄涛等8名同学主动坚持常年照顾翠竹小区的孤寡老人,受到了学校及社会的好评。在他们的影响下,全校学生开展了净化、美化一条街活动,定期清扫红梅小区部分居民楼环境卫生,得到了小区居民的称赞。目前,全校学生争做好人好事已蔚然成风。

2.根据思品课内容,结合学校特点,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的学生来自天南地北。由于各地教育的差异,造成了每个学生的道德水平及行为习惯都有很大的不同。针对这一实际,我校思品教师在教学《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一课后,向学生进行《楼内规则》、《红梅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纪律卫生具体要求》、《校园秩序管理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的教育,使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逐步的形成。目前,我校学生都能自觉地遵守校内外各项规章制度,文明、守纪、团结、友爱、勤奋、向上的校风已经形成。

3.根据思品课的内容,结合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去年是大连开发区建区十周年。我校思品教师在教学《祖国在我心中》一课后,与少先队大队部联系,开展了“我爱家乡——开发区”的系列活动,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这个系列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1)祖国——我爱您。(2)开发区,您好!(3)开发区的发展——父辈的建设。(4)开发区长大我长大。在开展“开发区,您好”这项活动中,我校每个中队的队员,在思品教师、中队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自编自演了20余项文艺节目。这些小队员抽业余时间,围绕着“开发区,您好”这个主题,查找资料,采访先进人物,排练文艺节目,讴歌了大连开发区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所取得的举世中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次活动,尤其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4.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校具体抓了以下两点:

思品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学教育;思想品德;教学方法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在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其它方面的能力,潜移默化的促进其它能力的形成。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之前要对每一个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对学生身心各个方面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德育教育,采用适合的德育方法。例如,在日常的思想品德课程上,注意学生的主题性的发挥,抛弃传统的专制型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精神。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同时让学生对我有所了解,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了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心理上接纳教师。这样,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对于学生品德形成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

热爱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后,才能更为努力的学习,更为主动的探索知识,德育工作也应该如此。在日常的思想品德课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读,发掘其中的内涵,逐渐培养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直接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时,引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象,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培养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间接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三、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的行为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低年级的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对于教师理论型的教育无法很好地理解,更容易对于一些具体的行为进行模仿,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去做出一些良好的行为,强化学生的品德行为。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统一,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同时,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放松,思维比较灵活,教师良好的行为更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进而学习,因此,教师要注意生活中德育的渗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基础上进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

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的重要场所。将德育知识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可以丰富德育内容,让德育内容有更多载体,通过更多的形式进行呈现。例如,在学习自然学科的知识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像那些科学家一样,严谨、仔细、认真,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到完美,培养学生在探索真理时的顽强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决心。在学习历史人文学科时,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和理解,对于名家思想情感的把握。这样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德育的形式和内容,对于知识的学习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之,教师对于学生透彻的了解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始,也是德育工作进行的基础,激发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催化剂,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动力,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减少德育工作的难度,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丰富德育形式内容,让学生品德得到质地提升。德育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更新德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参考文献

[1]刘志勇.论如何增强农村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8,(24).

[2]李蕊.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7,(34).

[3]闫庭光,孙桂萍.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设计[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思品论文 篇9

一、运用“换位”体验,加深感知

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以感觉和知觉开始的,通过感觉和知觉,就能使我们认识客观世界中的种种对象和现象,获得对事物的感性知识。在思品课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材如没有良好的知觉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感性教材。而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便会发生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换位”体验,可使学生加深感知,提高教学效果。

对残疾人要同情,见到他们有困难要尽力帮助。这是《同情和帮助残疾人》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上课伊始,我指名学生蒙住双眼,从后排走上讲台取书后叙述自身感受。生说:“我蒙住双眼,眼前一片黑暗,走起路来似乎地是高低不平的,踩上去高一脚,低一脚,非常害怕自己会跌倒或是撞在身旁的桌子上。我好不容易才走到讲台,又不知书放在何处,摸了半天才摸到了书。”

我让该生想象如眼睛真的失明了,永远看不见世上的一切,将会有什么想法。生答:“如真的看不到周围一切美好的事物,不但在生活上非常不方便,在精神上更是痛苦极了”。至此学生通过换位体验,体会了残疾人的艰难及心理感受,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二、运用“心理换位”提高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以道德这种客体对象之必然的或现实的事实现象的形式呈现,也即是说它是体现道德客体尺度的一种意识形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是思品课的任务之一,运用“心理换位”可以有效地提高道德认识,优化课堂教学。

《不讥笑他人》一课中,金金患了斑秃病不肯摘帽子,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林林在同学面前摘下了金金的帽子,金金哭了。我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金金,患了斑秃病会有什么想法?如有人像林林那样对待你。你心情怎样?以此问题启发学生从心理换位的角度去感受被人讥笑后的那种难过、痛苦、自卑、气愤的心情,引导学生懂得讥笑别人是伤害他人的道理。学生经“换位”后,很容易地提高了道德认识。

三、运用“心理换位”指导道德行为

思品课教学中。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将所学道理付诸实践,进行行为指导,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恳切期望家长和老师节约讲说的功夫,能不讲就不讲,必须讲的时候也只画龙点睛似地点几句;腾出功夫来在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的方面多想办法多花力气。”运用“心理换位”正是遵循这一训导,老师尽量少说,充分引导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进行自我教育。

思品课教材中,课后有很多练习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延伸。在讨论时,有些题目运用“心理换位”更能达到巩固所学的道德知识,加深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的目的。

思品论文 篇10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练习作业设置形式是多样的,在不加重学习课外负担的前提下,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

一、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就是围绕教材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给学生设置纲领性的预习内容。恰当地设置思想品德课的预习作业,可以使学生上课时任务明确,学习积极主动,使教师教学有的放矢,富有成效。如:在教授《我代表我的祖国》一课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事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徐悲鸿是怎样一个人?他为什么能为中国人争气?这就为讲授课文时让学生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这一道理铺平了道路,使学生受到徐悲鸿全国精神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

二、口述作业。

口述作业是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讲台上或放学回家之后进行讲述,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更重要的,通过口头讲述巩固课堂所学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如,设置《人民的孩子》一课的口述作业时,要求学生在讲台上讲述雷锋故事,并要求回家把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姐妹听。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启发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三、行为作业。

行为作业是一项课外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是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的行为训练,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能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如教授《宝贵的一分钟》一课时可设置这样的作业:放学后试试看,你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你打算怎样珍惜一分一秒时间,勤奋学习?并要求在课堂上汇报给老师和同学。这样使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惜时、守时习惯。

四、阅读作业。

阅读作业是围绕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读物,以深化学生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思维能力的作业。如讲《要读好书好报》一课,教师可提供有关读物,开展每人读一本好书、订阅一份好报的活动。通过阅读可丰富学生知识,同时巩固和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判断是非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

五、讨论作业。

讨论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课文内容重点,给学生设置一定数量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的作业,是使学生深入领会和反复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这一作业较其他作业,有以下特点:1.可以把教材所讲内容系统地理解。

可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授《珍惜集体荣誉》一课时,教师结合课文重点内容,设置讨论思考题:1.我们生活在集体个,哪些言行、举动都和集体荣誉相关?2.怎样取得集体荣誉?3.怎样珍惜集体荣誉?4.为取得集体荣誉都做了些什么?这样经过思考讨论,对学生进行了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了他们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珍惜集体荣誉的良好品德。

六、调查作业。

调查作业是学生根据教材特点,进行有目的调查活动。学生从家庭、社会这两个课堂中探求真理,以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实践的自觉性,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感。如讲授《社会主义好》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课时,教师设置专题,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家庭的今昔变化,深入社会了解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知道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好,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七、摘抄作业。

摘抄作业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摘抄课文中名言的作业,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指导学生言行,使 如教《从小立志》一课后,让学生摘抄周恩来同志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铭记这句名言,懂得学习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从而立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发学习。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设置多种作业,注重多种形式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使他 教学中首先应要求正确。四 则混合计算由于综合性强,计算步骤较多,正确率往往不高。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某一环节上出现了差错,导致后面跟着错;要找出错误的症结,就必须了解并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演算过程,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由于草稿在展示学生计算过程中作用确实不小,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将每页课堂作业统一分为二,计算的主要过程及其对应的草稿各占一半。

草稿同样要求学生书写整洁、有序,便于师生检查。当然,能口算的尽量口算。

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搞,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毛病;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的原因,帮助学生订正,调控以后教学。

思品论文 篇11

拼图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人亚森等提出,迄今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每一代的拼图式合作学习都强调学生都是有“潜能”的,赋予每个学生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是积极教授某些知识给同组组员,以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换言之,是让各小组组员负责学习教学内容中的某一部分,并在所谓的“专家组”内进行相关信息的讨论、研究与交换后,再回到各自小组内,将所学到的内容传授给其他组员。这种合作学习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语言学、文学等教学中。近年来,国内一些教育者尝试将这种合作学习方式用于历史、政治、地理等概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且根据实际对拼图式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调整,实践证实效果良好。与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相比,拼图式合作学习强调在完成整个学习任务过程中,小组成员个人努力和贡献的作用,要求学生全面应用听、说、读、写等技能,自主学习,互相倾听,彼此分享,使之在集体完成任务中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这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动机水平,有利于学生合作观念与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互动的课堂等不谋而合。

二、拼图式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以思品教学为例

1.学习小组自学。

将学生分为10个组,每组4名学生,分别编号为A、B、C、D,代表不同的学习能力、水平。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节内容分为四块,A解释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B懂得人口问题的实质;C确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要求与意义;D描述我国人口国情及特点。将这四块学习内容分别安排给每组编号相对应的学生,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学生明确自己负责的学习内容后,在学习目标引领下自主阅读,做学案。通过自学,掌握自己所负责的学习内容基本知识或找出疑惑。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下发一些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2.专家小组学习。

原小组分开,编号相同(即学习相同内容)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组(即专家组),负责同一块内容,共同讨论、答疑解惑。教师把各部分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变为探究问题,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引导专家组讨论。专家组A:用实例说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专家组B:解释人口问题的实质;专家组C:结合材料说明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专家组D:举例说明我国人口特点。讨论过程中,各“专家”需认真做好记录,回到原小组才能为组员讲解明白。在此过程中,教师并非无所事事,应穿梭于各专家组间,参与他们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3.回原学习小组报告。

专家组学习完毕,每位同学对自己负责的学习内容都进行了深入和精致的加工,有较好理解。学生回到原学习小组互相教自己在专家组内讨论的内容,如编号为B的同学将自己在专家组B内讨论研读的“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讲解给组内另外三人并解答听者的疑问。

4.教师点拨。

经过学习小组的互教互助,学生基本掌握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容。这时教师应向全班学生就该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一些提示或拓展等,用知识结构图将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整体上掌握本节课内容。

5.达标检测。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便于激励小组合作。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份涵盖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试题,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互相批改,对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或奖励。在学习结果评价基础上还要结合学习过程评价,以求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做出个人努力且小组内成员建立互助合作的良性机制。

三、拼图式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拼图合作学习之前,应让学生明白“自己会不是真的会,教会别人才是真的会”,引导他们克服被动接受知识的心理倾向,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信心。有了合作学习的意愿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特别是倾听、提问、给予解释等能力,否则会影响合作学习效果。

2.实践发现,拼图合作学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课堂的嘈杂和混乱。

教师经常会感觉课堂有点失去控制,所以这种合作学习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吃透教材,把握好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外,还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和评估。

3.拼图学习的重要载体是拼图小组,其组建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4-6人为宜。

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可做适当调整,尽可能使性别、个性、学习风格、成绩档次等特征在各组分布均匀,以便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互补,同时使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小组间公平竞争。拼图小组可保持固定,也可根据学习内容等进行调整;小组内学生应根据成绩、能力等进行分层,便于安排恰当的学习内容,比如难度大的内容分给每组的A同学,难度小的分给D等,这样可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学得到,体会到自学与合作学习的乐趣。

4.将学习任务进行分割时,尽量让各部分相对独立而又有一些联系。

思品论文 篇12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还都在成长,没有是非观念,并不能准确的分辨出对的和错的。这时学生们很容易受到一些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比如互联网传播的一些暴力、色情、凶杀等不良文化。小学生们很容易受到这种腐朽文化的侵蚀,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坏的影响。思想品德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受到腐朽文化的侵蚀,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践行温、良、恭、俭、让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树立起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力量,小学生关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十分必要。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学生们会学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知识,论思品课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塔尔气小学王淑梅为日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品课堂论文(最新12篇)

四、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小学生处于个性发展可塑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各项能力的关键期,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当代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蜜罐中长大,全家上下都把孩子当成宝贝,无论孩子说什么大人都顺着,生怕孩子不满意,这使孩子们娇惯的不像样子。大多独生子女的交际能力都很差,不会用适当的方式与人交往。在学校中,经常有学生相互之间因为一些小事起争执,甚至是大打出手,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从小就在一家人的娇惯中长大,不懂得宽容和谦让。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们平时娇生惯养的习惯,学会谦让和包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在遇到和同学摩擦的时候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去处理,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