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优秀10篇正文

《论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优秀10篇》

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敬业的小编阿青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10篇论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欢迎参考。

英语教学论文 篇1

一、折中主义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1.教学方法坚持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并存的原则

所谓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具体以母语进行教学,侧重于讲授英语语法,并辅之以翻译的教学手段,以练习作为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而交际法是新型的功能型教学方法的代表,注重将真实的交际语境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交际中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有平台将语法知识加以实际运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2.教学模式坚持教师与学生双中心的原则

教师和学生谁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直是教学中的争议之一,当前的教学一般主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重心,教师站在辅导者的角度,帮助学生自我学习。但由于我国近年来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班级授课中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英语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有着其特有的优越性,教师能够从宏观上有组织地、科学地把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是十分有效的。

3.教学重点的把握坚持准确与流利兼顾

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的严谨和口语的流利是学习语言的两个重要目标,表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对英语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的把握。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根据折中主义的原则,小学英语的教学重点要坚持准确与流利兼顾。准确是指在英语发音、语法规则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掌握上要准确掌握。

二、折中主义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折中主义教学法在“听”中的具体应用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的学习时培养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折中主义教学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渗透和具体应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从宏观的角度讲系统的听力技巧教授于学生,使学生在理论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以学生为教学的重要主体,在听力基本技巧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来选择适合自身的听力方法。这里我们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需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这是进行一系列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3)教师自身需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高,这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2.折中主义教学法在“说”中的具体应用

“说”是一门语言的最终学习目的,在英语教学中也一样,能够流利准确地讲出英语,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愿望。但基于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分析,我国英语教学过于注重英语语法、写作的学习,在口语上的侧重稍显不足。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关注于学生“说”英语的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多开口讲英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英语交流平台。

3.折中主义教学法在“读”中的应用

阅读是帮助学生学习词汇、语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阅读主要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阅读技巧,也需要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予以教授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掌握完备的阅读方法。教师在阅读中设置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媒介。而问题的设置需要遵循两个原则,即适中性原则和广泛性原则,适中主要强调了题目难度的始终,广泛则强调问题设计最好涉及多个层面,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4.折中主义教学法在“写”中的具体运用

写作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面,它既是学生运用语法技巧和平台,也是提高表达能力,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途径。写作的教学需要技巧和能力并重。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补充写作相关技巧之外,也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表达自我的情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多年来在教学方法与模式中的探索,是不间断且不断进步的。折中主义教学法作为其中有效的英语教学法,在理论与实践中都体现了充分的优越性。上文中我们从折中教学法的概念、特征、教学原则和具体实施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对折中主义教学法的实际运用进行创新和突破,结合教学实际,不断磨合英语教学和折中主义,使二者在英语教学中更加统一、融合,相辅相成。

英语教学论文 篇2

摘要:运用幽默艺术是是创设英语教学愉快情境的一种方法,它能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并能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幽默艺术 英语教学 教师

运用幽默艺术是是创设英语教学愉快情境的一种方法,它能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并能融洽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何才能做到幽默教学呢?

一、涵养幽默心态,形成趣味思考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幽默水平,必须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一是宽松的幽默心态的涵养非常重要。一个性格开朗的教师不但能笑对生活,更应心胸开阔,有勇气笑谈自己的天地、谈自己的失误,使学生感到教师同样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二是形成“趣味思考法”。因为有趣的往往不是举动本身,而是在于人们用属于自己的、有趣的方式去看它。有了这种幽默感,我们在教学中,才会产生风趣和欢乐,并把欢笑带给我们的学生,感染我们的学生,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笑对人生,这样就可以将素质教育渗透于外语课堂教学之中。

二、顺应时代潮流,编制幽默笑话

我们在使用幽默时,不能落伍过时,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教师身上存在的、学生身上发现的、周围其他人身上看到的、社会日常生活中涌现的“趣闻轶事”、俏皮话等,充分利用起来。对于这些“活”的幽默资源,教师需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由于熟悉这些素材,很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这样的幽默更会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会很受学生欢迎的。

三、活用文科教材,拈来艺术手法

现行文科教材中存在着许多可以利用的绝妙的幽默素材。如唐·吉诃德的与风车大战,泼留希金的“守财”,奥楚蔑洛夫的“变色”,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令人忍俊不禁、终身难忘。还有漫画、喜剧、相声、笑话、幽默、名言警句、滑稽小品、趣联、顺口溜、快板书、歇后语绕口令、打油诗、哑剧、诙谐曲、谜语、文字游戏等,无不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有时顺手拈来,便可获得良好的幽默效果。

四、巧用动作表情,传播视觉幽默

幽默的最高形式应该是形象的,而不仅仅是语言的,像卓别林的奇特的举止就常常让观众忍俊不禁,喜笑颜开。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富有魅力的模仿动作,让学生领会到形象的幽默。学生在欣赏幽默时不仅听到教师熟悉的声音,而且看到了教师亲切的面部表情。这些动作、表情和姿态,都能不同程度地传播相应的信息,让学生更确切地理解幽默的内涵。

五、利用现代技术,涉猎各种书籍

教师在运用幽默时,可以借助于幻灯片、多媒体、漫画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一边听教师的讲解,一边欣赏那些幽默、夸张的图片。学生得到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受后,记忆效果自然会增强。还可以通过广泛阅读书报、杂志,从书中、网上汲取营养,寻找各种幽默题材,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幽默选编或笑话大全上,应尽可能多地涉猎各种课外书籍。

六、注意平时积累,留意生活趣闻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内所发生的事情,机动灵活的改变原有设计,因地制宜,即兴发挥,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体验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变化无穷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善于积累个人各方面的素材,不断总结提高,创新发展,并逐渐形成个人独特的幽默风格。

七、把握最佳时机,优化幽默效果

幽默的思路总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之下就飘然而至,幽默的谈吐都具有抓住契机、反应迅速的能力。因而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适时适地地“幽”它一“默”。只有铺垫和渲染得充分时,再恰到好处地抖出“包袱”,才能优化教学幽默艺术的效果。这样,讲述幽默的速度、音调、时间控制等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当然,幽默也会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成为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就会变成“耍贫斗嘴”的替身,或者成为“油腔滑调”的代名词。适时、适度地运用教学幽默,避免为了幽默而幽默,乱说一气,才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使教师的讲课更具魅力,学生更易接受。只要教师把握分寸、掌握原则,幽默就一定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发出夺目的光彩。

教无定法,提高课堂教学活力,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广大教师切实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遵循教学原则,讲究授课方法,优化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活力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英语教学案例 篇3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投影片。

3、教学录音磁带。

4.6个地点场所的图片及单词卡片(师生各自准备)。

5、第25课交通工具及交通设施图片及单词卡片(师生各自准备)。

6、游戏用汽车站牌、交通工具头饰、售票员胸牌、乘车票等。

教学内容

A Look, listen and talk.

1、本部分利用图画引入单词。

2、学生通过看、听、说,学习5个地点场所的英文表达。其中school和zoo两个单词虽然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但是并未作为正式的单词出现过,此次正式列入生词表中,作为生词出现。

3、本部分单词的要求是:学生能将单词的音和相应的图形联系起来,并能看图用英文说出单词。

4、本部分学习内容的难点如下:

(1)book store词组中失去爆破的读音;

(2)地点及场所单词词义的辨认。

5、初步练习用“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语句,询问某人要去哪儿和表达自己要去的地方。

6、初步练习询问某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并能回答。

7、本部分重点学习地点及场所单词的音、形、义,对语句的学习仅要求能初步感知,在B部分教学中应注意进行语句的巩固练习。

8、本部分能够涉及到的复习内容是:询问某物在哪儿的语句及表示方位的词。此项复习内容为第27课学习指路和问路做了铺垫。

B Let's play and say.

1、本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模拟角色表演。

2、学生通过用语言做事情,熟练掌握所学地点场所的单词和询问某人要去哪儿的问答语。

3、本部分有一首关于开着车去某地方的歌曲,此歌曲配合学生模拟活动,不要求学生会唱,可以在今后的复习巩固中要求学生逐步学会此歌曲。

教学建议

1、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对第25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看图并听录音。听第一、二遍录音时,教师根据录音指出相应的图,听第三、四遍录音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录音指出相应的图。学生指图时,建议先由一位学生指教师出示的教学挂图,然后再两人一组指书上的图。

3、教师用“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问句,帮助学生练习说表示地点场所的单词。

4、教师帮助学生做巩固单词的练习。如:

(1)教师发指令,学生用单词卡片做反应。如:a.Show me.。.。 b.Put the park next to the zoo.Put 。.。

(2)学生看图,根据听到的音标出序号。如:T: Find the school.Write No.1 under the school.Find the hospital.Write No.2 under the hospital.。.。序号标好后,学生两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馈练习。如:A: No.1.B (Ss): School.

(3)看图问答。如:T: Where is the zoo? S: It's next to the park.T: Where is.。. ? S: It's.。.。

5、教师采用多种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询问某人正要去哪儿”交际用语的使用场合。如:根据学习内容拍摄的录像片,根据学习内容制作的电脑课件,出示相应的图,教师用英语介绍情景并听录音等。

6、教师设置相应的情景,帮助学生学习“Where are you going?”的问答语。如:将教室的一角布置成街道,在“街道”上设置一个公共汽车站。教师边演边说:Today is Sunday (出示日历)。I a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走在“街上”,指着超市的图片。)教师可以指着其他地点图片问学生:Where are you going?帮助学生回答:I'm going to.。.。教师应注意让尽量多的学生回答这一问题;在大多数学生能回答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说问句。然后,帮助他们做初步的问答练习。

7、教师利用同一情景,帮助学生学习“By taxi ?”的问答语。教师拿交通工具的图片或玩具实物,站在“公共汽车站”旁说:I go to the supermarket by bus.并问学生:How do you go to the supermarket? By bus?然后帮助学生回答Yes. / No.By subway.由于教材中没有其他的语言来支持此问答语的。练习,建议采取如下办法帮助学生练习此问答语,教师说问句“How do you go to the.。. ?”学生之间问答:By bus? Yes. / No.

8、在两组问答语基本练熟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四个话轮的对话练习。这项练习不要强求所有的学生都会,要顺其自然。

9、让学生听歌曲,目的是稍微休息一会儿,为做角色扮演游戏做准备。

10、游戏方法如下:由几位学生头戴汽车(bus, van, taxi, subway, car)头饰扮演汽车司机;由另几位学生扮演售票员(手中持有不同车型的车票);再由6位学生手持地点的图片,站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其他学生扮演乘客。游戏开始后,“司机”站在全班面前,“售票员们”走到“乘客”中间,进行下面对话:

售票员:Hi! Where are you going?

乘客:I'm going to the zoo.

售票员:By bus?

乘客:No.By car.(“售票员”给“乘客”一张小汽车票。“乘客”走到“小汽车”面前。)

小汽车:Get on, please.(“乘客”上车双手即搭在“司机”的肩膀上。上其他车同此。)每辆“车”都有“乘客”后,“司机”开车带“乘客”去要去的地方。此时放歌曲,“汽车”在歌声中开到“乘客”要去的地方(走至手持地点图片的学生身边)。到地点后,司机说:Here's the.。.。 Get off,

英语教学案例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朋友”这个话题开展各项活动,所涉及的日常交际项目有介绍,告别等。其中以“介绍自己的朋友”为重点内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以活动来支撑课堂。把每一项教学目标看成本课时的主要任务,精心设计,巧妙铺垫,在教师示范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归纳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读、会说goodbye, my friend, he’s, she’s.

2、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交际用语Goodbye,… He’s/She’s… He’s/She’s my friend.

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对话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表演对话。

4、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交际用语与人告别,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熟悉所学字母。

2、分清he’s/she’s的读音以及所包含的意思。

3、能熟练应用所学句型。

4、能将句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PPT、动画课件

五、教学过程

Setp1: class opening and revision

Free talk

T: Good morning, class.

Ss: Good morning , Miss Tang.

T: Hello, Are you …?

S1: Yes, I am. /No, I am not. /Yes, you are right.

T: ok, now I have some cards. You should read them quickly and loudly.

(出示字母卡片,复习旧知。)

Setp2:Presentation

1、let’s enjoy a song

2、there are two person.(出示人物卡片)he’s Mike. He’s Joe. Mike is my friend and Joe is my friend too. So they are my friends.(出示板书,教授新词friends我的朋友们)出示单词卡,巩固发音。

3、So today we will learn unit 3 My friends.(引出课题my friends)

4、展示PPT,there is a person, but I can’t see her clearly. Can you guess who she is?S2: Yang Ling

T: Yes, she is Yang Ling. (板书she’s …她是…。) 同桌反复操练句型。

(同理出示Mike图片,教授he’s…她是…。)同桌反复操练句型。纠正读音。

We have many friends, we are all friends. For example, she’s … She’s my friend.

Pair work

let’s introduce your friends

he’s …。he’s my friend.

She’s…she’s my friend.

Setp3: story time

1、 Watch and answer

Q1who’s Mike’s friend?

Q2How does Mike introduce his friend?

2、 Listen and underline

3、 watch again

重复播放故事录音,组织学生一边指着对应的英文句子,一边模仿跟读。

4、read in different ways

5、play in roles

Step4:interesting practice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Step5:homework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板书设计

Unit 3 My friends

我的朋友们

Friend/friends

He’s xxx. 他是xxx。

He’s my friend.他是我的朋友。

She’s xxx. 她是xxx。

She’s my friend.她是我的朋友。

英语教学案例 篇5

一、 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外研社小学英语新标准三年级起始第一册Module 6 School, Unit 2 What’s this? 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于本期刚接触英语,对学习英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渴望获得更多的英语信息和知识。经过本模块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询问并识别物体的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心理状态为本节课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让学生能听、说、认、读pen,pencil,book,bag等单词。

(2) 通过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 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2、学习技能目标:

(1) 能听懂Let’s do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如Point to the …

(2) 根据图片或在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乐于模仿的良好习惯和主动竞争的竟识。

(2) 让学生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

(4)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自由参与与创新,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新单词 pen,pencil,book,bag ,能正确认读。

2、巩固已学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并能用 It’s a…作出相应的回答。

五、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单词的物品图片;实物pen,pencil,book,bag;魔法包;奖品(贴画)。

学具准备:单色物品的图片(学生课前画好)

六、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这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模仿力强、表现欲旺盛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 小组活动学习法

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两行为一组),分别用数量单词命名,并书写在黑板的左边或右边。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均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二) 情境教学法

给学生不断创设各种真实的场景,促使学生说英语。

(三)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课上恰当使用激励性评语和奖励个人贴画、小组奖红旗(画在黑板上)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老师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七、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

1、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兴奋起来,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景。因此,在热身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演唱歌曲“Plese stand up ”,并做上相应的动作,这样的导入能很快吸引住学生,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同时,歌曲中的物品也可勾起学生们对已学物品单词的回忆,对复习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作好铺垫。

2、复习旧知,培养自信

教师出示Tom的图片,谈话向孩子们引出本节课的新朋友:“It’s Tom.” ,并让学生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告诉学生们他是Amy的弟弟,今年才三岁。小Tom有些物品不认识,由于刚和大家见面,有些害羞,要老师代问,让孩子们帮帮他。孩子们对帮助他人都比较热心,反应都很积极。于是老师拿着Tom的图片,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随意拿起一件物品或指向一件物品,向学生提问:What’s this? 或What’s that?让学生作出相应的回答。适时还可用What colour is it?进行询问,借以复习表示颜色的单词。大力夸奖乐于助人的娃娃。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渲染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会话导入新知,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是放松的,敢于说、敢于参与教学。教师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充满活力。因此,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教师拿着Tom的图片继续指向教室里的物品,向学生提问。课前教师在离讲台较近的墙壁两侧和较远的后墙两边分别贴上pen,pencil和book,bag的图片,分别使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向学生提问,学生可用中文来回答。教师引导用“It’s a…”来回答,自然引出新单词,进行单词教学。

2、游戏——变一变。

老师先出示魔法包,把实物pen,pencil,book,bag一件件地特意让学生看到后,再把它们放进“魔法包”中,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从“魔法包”中握住一件物品,让其余学生猜是什么。若猜对了就把物品拿出来,并让另一名学生上台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全班进行单词练读。学生们对“魔法包”充满了好奇,而所学的单词又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文具物品,从而学习起来非常带劲,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通过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看口形猜单词等多种形式的操练,孩子们能十分轻松地掌握单词的认读。对读得对、读得好的个人和小组要给以及时的`鼓励,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呈现新知,合作互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紧张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动机,引发他们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

1、游戏——Say and Point

请四位学生上来,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手里分别拿着实物pen,pencil,book,bag再请一名学生发出指令:Point to the…其余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以达到对新单词的熟练掌握。这个活动完全由学生来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演一演。这个部分由学生导学。指派一生扮演Tom,在教室随意走动,指向任一物品,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进行询问,其余学生扮演Amy作答,以答到操练句型的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多抽几名学生扮演Tom练习。这个环节主要是操练学生能正确使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来提问。对能正确使用this和 that来询问的学生要加以大力表扬和奖励。

3、小组活动:Ask and Answer

以学习小组(四人)为单位,摆出pen,pencil,book,bag等文具,可故意将其中的一件放远一些。然后指派一人分别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进行询问,其他学生作答。依次轮流进行,借以达到熟练掌握句型的目的。若组内成员不懂,其他成员帮助,团结一心,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课文 What’s this?

(1)学生打开书,结合课文插图,听课文录音,理解文意。

(2)再听录音,生逐句模仿读。教师适时正音。

(3)趣味操练——多种形式赛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小组赛读。优胜者分别奖个人贴画、奖小组小红旗。各种方式的赛读,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1、完成运用任务(1):赛一赛——将SB24页的activity 3设计为一个抢答赛。

教师出示单色物品,用What’s this?询问,学生抢答。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加上颜色作答。不仅巩固了新知,也复习了旧知。这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多加诱导,多给孩子思考的余地。通过努力,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完成得很好的。对答得对的要大加赞扬和奖励,比如说:呀,你真了不起!能说那么长的英语句子了!太棒了!

2、完成运用任务2:将SB 25页的activity 5设计为小组活动——Show and ask

学生展示出课前画好的单色物品图片,在小组内互相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来进行问答。提醒学生在问时把图片拿出来,做出合适的动作;在答时尽量加上表示颜色的词,教师巡视指导。

此任务的设计,重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师生,生生,小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 课堂小结和课堂延伸

1、总结小组的战利品,(包括个人的贴画和黑板上小组的小红旗)学生掌声祝贺并鼓励未获胜的小组继续努力,为激发下节课的学习气氛打下基础。

2、布置课外作业——我来当当小老师。

将所学的单词或英语句子教教你的家人或朋友。并将你当小老师的情况在下节英语课上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此环节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孩子的家人和朋友也来分享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更加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欲望,真切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功带来的喜悦,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八、设计说明

本节课不论是新知的呈现,还是游戏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全员积极参与到课堂,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充分让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感悟、游戏巩固,是一定能圆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

附:板书设计

Module 6 School

Unit 2 What’s this?

What’s this?

It’s a red pen.

yellow pencil.

What’s that?

It’s a blue bag.

green book.

英语教学案例 篇6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动物的一般习性之后,所设置的一部分巩固操练的内容。课文从听、说方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前一单元的理解,并进行升华,使学生能够结合本模块的核心句型、结合情景内容替换其中部分信息。

学情分析:

经过Unit1的学习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些关于动物的喜好的表述方法。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对动物世界的一些奥秘会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在本课的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准确运用“like”与“love”。

2、掌握句型:They love 。.。、What are they/is it? Do.。.like.。.?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学会在情境中理解词语的不同意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及求知欲。

2、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我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运用句型:They love 。.。、What are they/is it? Do.。.like.。.?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学会在情境中理解词语的不同意义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Warm-up

1 、播放歌曲《Old Macdonald has a zoo》

2、提问What is your favourite animal?

3、出示动物图片,提问动物名称。

二、Presentation

1、教师扮作动物园饲养员,出示实物图片若干“水、竹子、鱼、太阳、阴雨”等,给动物分食物

2、扮演熊猫引导学生区分“like”与“love”。

3、出示天气图片,通过对天气的喜爱程度,引导学生运用“like”与“love”。

三、Practice

1、听活动一录音完成动物特征和喜好表格。

2、依据表格进行谜语创作。

四、Consolidation

1、播放录音,让学生体会语调。

2、引导学生小组设计一组就动物习性进行的谈话,用准确的语调展示。

五、Summary

引导学生整理本模块内容,介绍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Module7 Unit2 Pandas love bamboo。

Snakes love the sun 。

What are they? Elephants like the water.

They are.。. Pandas love bamboo.

Dogs play with children.

Cats like fish.

英语教学案例 篇7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以过去和现在为话题,重点学习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学校设施和部分动词及动词短语。本单元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说唱歌谣、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处于轻松、快乐、趣味十足的学习氛围。

单元教学目标:

1、听说认读star,easy,race,felt,trip,woke,会听说读写gym,ago,cycling,badminton.

2、能够熟练运用There be句型描述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

3、能够掌握询问某人的变化的句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4 A Let's learn备课人:上课人:

教学目标:

1、听说认读单词:dining hall,gym,grass,…years ago,…months ago,last year,lastmonth.

2、学习句型:There was/were…We didn’t have…及其一般过去时态的具体运用。

3、学生会根据具体年代判断与之相符的事物。

4、学唱歌曲《Changes in me》

教学重点:

过去时间状语的运用。教学难点:

句型There was/were…的具体运用。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图片第几课时:period 1

探索流程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Learning steps(学习步骤):

Step 1.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1、 Go over the phrases of Unit 3: ate fresh food, went swimming, tookpictures, bought gifts, rode a horse, rode a bike , went camping, hurt my foot ,went fishing

教师说短语的第一个单词,学生说出短语,并造一个句子。如T: took. Ss: Took pictures, I took pictures lastweekend. (边做动作边说)

2、 Free talk.

T: How was your weekend?

Ss: It was fine.

T: Where did you go? 、

Ss: I went to 。.。

T: How did you go there?

Ss: By 。.。

T: What did you do there? Ss: I went fishing. / 。.。

Step 2.新课内容展示(用时15分钟)

1、教学单词dining hall, grass, gym, ago.

(1) Show the picture of grass. T: What’s this? Ss: It’s grass.板书grass并教读。Chant: Grass, grass. Play football on the grass.以同样的方法教学dining hall,gym. Chant: Dining hall, dining hall. Have lunch in the dinning. Gym, gym. Playbasketball in the gym.

(2)教学单词ago及词组。.。 years ago, 。.。 months ago.教师先说几个句子让学生感受。T: I wentfishing three days ago. I went to Beijing two years ago.板书并教读ago。让学生说出。.。years ago, 。.。 months ago的意思并造句

2、出示两张新旧学校图片介绍并板书:There was no gym in my school twenty years ago. Nowthere’s a new one in our school.教读。学生学说句子,描述学校以前和现在的样子。如:There was no computerroom ten years ago. Now there’s a new one in our school.

3、 Play the tape of Let’s learn.学生仿读。

Step 3.合作交流:(用时10分钟)

1、小组读单词,开火车读单词。

2、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单词句子。

3、完成Find the mistakes.学生先自己读句子,然后小组合作找出错误的地方。

4、学唱歌曲《Changes in me》

Step4、达标检测(用时9分钟)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Unit4 Then and now h

dining hall, gym, grass, ago, 。.。years ago, 。.。 months ago

There was gym in my school twenty years ago.

Now there’s a new one in our school.

1、抄写并背诵dining hall, gym, grass, years ago, months ago, last year, lastmonth

2、用本课时句子写一个对话。

英语教学案例 篇8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本课的核心词汇:air, everywhere , alive, smoke,factory, smoke, dirty,clean, plant

2、能熟练掌握核心句型:It keeps them high in the sky.

3、读懂描述空气污染的对话。

重点难点:

1、能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

2、能用句型It keeps them high in the sky.描述空气的作用。

教学用具:

录音机、自制课件、照片等

教学过程:

StepⅠWarm up and revision(热身与复习)

1、 Greetings.

2、 Guessing game.

Step Ⅱ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自主探究)

1、生词关

T: Please write the meanings on your paper

air______ smoke ______ factory ________ dirty________ clean ______

alive _________ everywhere_______ important ______

2、 Learn the new words.

T: Let’s listen and say the new words.

Ss: read these words after teacher.

3、 Work in groups to read the new words. Recite the new words, and thenrecite in groups。

4、 Watch the screen and learn to say the sentences.

5、 Ask pupils to talk about the famous cities of the world in groups 。

Sept ⅢLearn the story (文本学习)

T: Here’s a riddle. It’s very long one.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and guesswhat it is. What is it?

Ss: Air.

T: Yes, What do you think of air?

S1: Air has no colour.

S2: Air has no smell and taste.

S3: …

T: Yes. We can’t see it,but we can feel it. Air is important to

all living things.

T: Can you talk about air? Work in groups 。

Ss: talk each other.

Tasks the pupil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Page 69.

Step ⅣConsolidation(拓展延伸)

Think and say:模仿课文,介绍一样。

教学反思:

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本课的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型,小组讨论,谈一谈对空气的认识,学生积极踊跃,大胆表达,教学效果较好。

英语教学案例 篇9

Module 1 Unit 2 Heroes Lesson 1 Modern Heroes

说课教案

(一) 教学内容

1. 本课是Unit 2 heroes Lesson 1 Modern Heroes 的第一课时。本单元分别介绍了National hero, History makers,Sports stars 和 Superhero。这几篇文章的主题都是hero,但涉及的领域不同,它们融会贯通,承上启下,融为一体。

2. 本课是介绍National Hero,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前部分需要介绍杨利伟和神舟五号,让学生掌握有关词汇;后一部分是介绍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情况。

3. 本课文出现了较多的定语从句,还有生词较多(有些单词表没有而初中又没有学过),在这样的困难前提下,我引导学生通过 culture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结合课本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宽学生对航天知识的了解,让学生了解航天英雄的成功之路,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生分析

1. 组成情况

职业高中高一学生年龄都在14-16岁之间,大多数学生由于初中的知识基础打得不扎实,而且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自学能力差,对学习没有持有探究性和方向性,也没有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所以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2.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职业高中招生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甚至连音标都不会读,词汇的掌握范围狭窄,影响了阅读,听力和作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是停留在比较低级的水平,面对每幅图片或某个主题只能说出一两句话,而且在阅读上,未能掌握泛读和精读的技巧和方法,课后的预习和复习能力较差,缺乏总结归纳的能力。

3. 学生已掌握的学习策略

尽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一般,但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训练后,他们还是掌握了pair work, group work, using the culture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的阅读技巧。

(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快速阅读文章,学生能够对每段文章进行归纳总结,准确地把段落主题与所给的headings联系起来。

2. 通过仔细阅读,学生能够回答关于文章的细节问题。

3. 通过进一步阅读,学生能够学生能用英语对采访自己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并尝试复述课文。

(四)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使用交际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表演的形式,完成各种任务,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

(五) 教学过程

第一步 导入

T: Good morning, Everyone! Do you like watching movies? Do you know Jet Lee (李连杰)?Do you know one of his famous movie called HERO? What does ‘hero’ mean? Who are the heroes in your heart? Do you know Yan Liwei, our national hero?

第二步 介绍文章人物

T: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100 and 101. Let’s read two passages about Shenzhou V and Yang Liwei.

Shenzhou V is China’s first manned spaceship. It lifted off at 9 a.m. on Wednesday, October 15th, 2003 in Jiuquan, Gansu Province. It was carrying Yang Liwei. It was launched very successfully and landed in Inner Mongolia safely.

Yang Liwei is China’s first astronaut. He was a pilot in the army. He was chosen from 1,500 other army pilots and started training for his space flight in 1998. During the 21-hour space flight, he circled the earth 14 times. When the spaceship was doing its seventh circle, Yang Liwei showed the flag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expressing the wishe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explore and use space peacefully.

介绍文章时,展示文章中的生词,让学生猜测词意,带读并加以巩固。

第三步 阅读文章

(1) Fast Reading

呈现六个headings,让学生快速阅读,要求归纳每段的主题。

a. Astronaut lands safely

b. Welcome home

c. International good wished

d. An exciting lift-off

e. Introdution

f. During the flight

学生单个回答并集体讨论改正错误。

(2) Careful Reading

学生通过fast reading,完成了headings后,基本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呈现出五道问题,要求学生再进行第二次阅读,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1、 How did Yang Liwei feel duing the flight? How did he feel afterwards?

2、 What did Yang Liwei do during the Shenzhou V’s seventh circle of the earth?

3、 How many circles did the spaceship complete while Yang Liwei was sleeping?

4、 What were helicopters doing as Yang Liwei returned to the earth’s atmosphere?

5、 What did Yang Liwei do when he came out of the spaceship?

第四步 巩固练习

通过两次阅读让学生对课文熟悉,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解题技巧,最后通过ask and answer in pairs,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并强迫他们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语言运用打下基础。

第五步 语言运用

为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让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语言知识,对自己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进行模拟采访。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同学扮演“杨利伟”,其他同学为全国各地新闻媒体记者,他们自由设计问题,对“杨利伟”进行采访。

教师巡视课堂,发现表现出色的小组,让他们到台前表演。

教师总结评价。

第六步 布置作业

让学生准备复述杨利伟的故事,要求说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A Teaching Plan for Unit 3 Celebration Lesson 1 Festivals

HUANG SHUI PING

General objectives:

1.To read to learn the main Chinese seasonal festivals and their history origin and meanings.

2.To help them learn some phrasal verbs and functional items about the topic and try to use them.

Language aim:

1.Phrases:

Be celebrated by, fall on , mark, be decorated with, tradition/traditional, serve, take part in, get together

2.important sentence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The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I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hottest season of the year.

Ability aim:

1)。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getting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specific information from reading a text.

2)。 Using own words to describe some important Chinese festivals.

Emotion aim:

To promote students’ qualities of a patriotism(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心) by learning the main Chinese festivals and learn their history origin and their meanings。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1)。To get information from reading

2)。To talk about festivals freely in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Brainstorming,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 group work.

Teaching aids:

a recorder, a computer, and blackboar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Greeting and reviewing.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sk: what we can celebrate in our life? Get students to answer using the key words in warming up. eg,

Graduation, a birthday, Christmas, passing an exam, winning a scholarship, a sporting victor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New Year, a wedding, Hallowee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Step2. Leading-in.

Show students many pictures of different seasons on the screen , asking: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 Help students answer using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already learned. Then ask: What festivals happen during your favourite seasons? Show more pictures about different festivals on the screen to help them to answer.

Students can work togeth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Eg,

T: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at festivals happen during your favorite season? ( have a discussion)

(S1: I liker summer. There are Children’s Day, Dragon-boat Festival and Mother’s Day.

S2: My favorite season is winter. They are Spring Festival and Lantern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S3: ……

T:Well done. Thank you.

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ay and Festival.

Step3.While-reading

Activity1.Fast-reading

Get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quickly, match the pictures with the festivals.

Activity2. Guessing.

Show some describing sentences on the screen to let students read and guess the names of the three festivals 。

Activity3. Careful-reading

This time let students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ge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to fill in the table of exercise3 on page36.

Ask some students to report their answers to the class.

Step4. Practice

Play the tape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nd ask them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he text.

1.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ppens in September or______. it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a special _____ for family.

2、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ooncakes ____ fruit, coffee, chocolate and so on.

3、 The ____ ____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4.The Dragon boat race marks the _____ of the hottest season of the year.

5.________Festival marks the end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

Step5. Post-reading.

Let students discuss with a partner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ich festival in China is most important for children? Young people? Old people? Women and men?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give a report.

Step6. Homework.

1、 do the exercise 9 on Page 37

2、 remember the new words in Lesson One.

3、 use your own words to describe a festival that you are familiar with.

Step7. Blackboard design.

Lesson 1 Festival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by Chinese people.

The Lantern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I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hottest season of the year.

英语教案怎么写

范例

I. Teaching books: Project English--- Unit3 Topic3 Section A.

II. Teaching tools: tape recorder, word cards, Powerpoint.

III.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as a whole, visual and situational method, and team cooperation.

IV.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Get familiar with the food vocabulary.

2、 Learn the use of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

3、 Learn how to entertain guests to dinner at home and the response.

4、 Key sentences:

eg: 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drink? -- I’d like some …

Would you like some …? -- Yes, please. / No, thanks.

V.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Organization and revision:

1、 Task presentation.

2、 Get familiar with the food vocabulary.

3、 Learn the use of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

4、 Learn how to entertain guests to dinner at home and the response.

5、 Listen to the song of ABC. While listening, get students find out food words from the song.

6、 Check how much students have learnt about the new words:

Ss show pictures to partners and ask each other to spell the words.

Consolidation: Teacher review new words with the whole class (show pictures)。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arn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nouns.

2、 Classify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into countable and uncountable groups:

[C]: egg, vegetable, noodle, cake

[U]: fish, meat, rice, chicken, tea, milk, water

3、 Play a game:

S1: water S2: some water, vegetable S3: some vegetables, milk S4: some milk …

4、 Consolidation: Practice those words with sentences.

eg:I like …(s) very much. J I don’t like …(s) at all.

( Students work with partners, then make a report. )

5、 Ask and answer:

1)Review some words with students. (show word cards)

2) T:Suppose you invite some classmates to dinner at your home, hat should you say? First let us learn some key sentences:

eg: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drink? -- I’d like some …

Would you like some …? -- Yes, please. / No, thanks.

(Ss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the key sentences, then act out the dialogues.)

6、 Activity 1a:

1)Listen and understand.

2)Listen again, then read after the tape.

3)Point out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eg: What about you, ××? -- I’d like some …

May I have some …? -- Here you are.

Help yourselves.

7、 Activity 2 :

1)S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Check the answers.

2)Point out useful expressions:

eg: Why not have some …? -- Good idea! Thanks!

Step 3: Consolidation and Practice

1、 Work in groups and study the conversation in activity 1a and activity

2、 Then work out to make a similar conversat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Teacher is guide;Ss review the key sentence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they just learned together before they get to make a new conversation.)

3、 Act it out in class.

Step 4: Project

Summary: Check out whether Ss finish the tasks or not. (Briefly review the words, sentences and grammar we’ve learnt today.)

Step5: Homework:

1、 Finish your exercise sheet.

2、 Write down the countable nouns and uncountable nouns you learn today.

3、 Make a survey of students in other groups about foods they like and dislike. Then write a new conversation of “Entertaining guests to dinner”。

4、 Make a menu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 daily menu, may look up dictionaries for new words, put some beautiful pictures in your menu)。

VI.教后反思:

希望能够帮到楼主

如何分析别人的英语教案, 分析哦,不是写教案。希望专业人士能给个范例。

分析英语教案,建议步骤如下:

一。基本教学步骤是否齐备,即 导入,讲解,总结,练习,作业

二。备课准备是否充分,即详案,简案不仅是工作时间的长短的标志,更是备课是否充分的标志

三。教案书写是否美观

四。详略得当的程度

英语教学案例范文哪儿有

26个英文字母:

大写:A小写:α印刷体:a读音:ei(拼音)(一声)

大写:B小写:b读音:必

大写:C小写:c读音:sei(拼音)(四声)

大写:D小写:d读音:弟

大写:E小写:e读音:义

大写:F小写:f读音:癌父(轻声)

大写:G小写:g读音:之一(连读)(四声)

大写:H小写:h读音:ei(拼音)(二声)尺(轻声)

大写:I小写:i读音:癌

大写:J小写:j读音:zhei(拼音)(四声)

大写:K小写:k读音:kei(拼音)(四声)

大写:L小写:l读音:癌奥(连读)

大写:M小写:m读音:癌木(连读)

大写:N小写:n读音:恩

大写:O小写:o读音:欧

大写:P小写:p读音:屁

大写:Q小写:q读音:kiu(拼音)(四声)

大写:R小写:r读音:啊(二声)

大写:S小写:s读音:癌死(轻声)

大写:T小写:t读音:替

大写:U小写:u读音:优

大写:V小写:v读音:微

大写:W小写:w读音:达不留(轻声)

大写:X小写:x读音:癌克死(轻声)

大写:Y小写:y读音:wai(拼音)(四声)

大写:Z小写:z读音:跟“在”类似,但是舌头伸出来发音(牙咬着舌头)(四声)

单词:

English……英语、英国人 读音:英哥类是(轻声)

Book……书 读音:不可(轻声)

I……我 读音:癌

You……你 读音:又

He……他 读音:黑(四声)

She……她 读音:shei(拼音)(四声)

It……它 读音:义特(轻声)

Yes……是的、太好了 读音:叶死(轻声)

No……不是、没有、不要 读音:nou(拼音)(四声)

Is……是 读音:义子(后面这个音跟“子”类似,但是读的时候牙咬着舌头)

Are……是 读音:啊(四声)

Am……是(用在I后面) 读音:按木(轻声)

a……一个 读音:饿(轻声)

OK……好的、可以 读音:直接读出字母(欧kei)

英语教学论文 篇10

一、英语翻译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语言形成过程的不同给英语翻译带来了麻烦,文化差异也让翻译产生很大的难题。在对英语翻译时如果对文化差异理解不够透彻,即没有掌握了解外国文化,弄清楚语言间所表达与流露的感情色彩基调,就很容易对其造成误解。对中英语语言与我国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化相匹配时,就不能找到确切的表达,使语境和语义发生曲解,这需要我们在翻译时不但要深入了解外国的文化,还需要对我们传统文化了如指掌,然后才能准确再现这些语言表达的信息。比如西方宗教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文化内涵就相差甚多,所表达的文化感情色彩明显不同,有本质的区别。英语中的“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磷,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怪物、魔鬼与凶残的象征。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祥瑞动物,代表着吉祥、神圣、高贵、权力,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中国人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例如人中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

其次,俚语的翻译也造成不小难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语言总结出很多具有地域色彩,生活化通俗易懂的俚语,这些俚语方便了人们的交流,美国的俚语表现了美国勇于创新开朗活泼的民族特征,使用俚语可以使交流达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拉近人们之间的感情。比如在美剧中使用的很多俚语就需要根据语句情景,连贯上下发展线索与全剧的主题,在对俚语表达寓意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再进行翻译。有的英语一个词表达的意思有时很难用汉语去描述。俚语虽然和我们传统的成语不完全类同,但有的时候翻译成成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语境更加优美有文学内涵。另外,西方人名以及地名在翻译时也带来困难。早年间这些都是纯音译,后来人们根据乡俗人情给这些起好听的名字,入乡随俗,使得人名和地名都洋气起来。还有很多如在不同行业里面专业学术术语的翻译也给我们带来很大挑战,这要求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从业者来完成这些工作。英语翻译里面还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是表述时间问题上的时态语法,在汉语中对不同时间点不同时态发生的事情不像英语一样有很多特有词语来确定,这使得英语文学名著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丧失她原来表达的那种美感,使作品由于语境缺失读起来拗口。

二、对英语翻译过程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第一,提高自身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理解原文。为了很好的理解原文我们要注意理解语言现象,根据上下文衔接理解原文的句子结构,表达习惯;理解逻辑关系,包括理解原文的语言逻辑、作者的思维逻辑等等;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东西,像典故的来源、专业术语、文化背景等。在进行英语翻译时需要对文章进行透彻的理解,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能够对译文进行透彻清晰的表达,翻译要求对每一词弄清意思,对每句话的语境和情感深入了解,不能粗心大意,只有理解准确了,才能表达明白贴切。做到理解语言现象、逻辑关系和涉及到的事物,有时译文里使用的词汇因为在特定的语境,一个词、一个短语及一句话表达的并不是平时熟知的意义,可能是引申含义或者反义,这时需要反复推敲仔细琢磨确定语句想要表达的意思。还需要去理解译文中涉及的典故风俗,风土民情,文化背景等,这需要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来帮助理解。

第二,翻译中行在理解了原文意思后还要注重汉语的表达。通过简洁的描述使翻译做到通顺易读,表达时要符合汉语使用习惯与规则,把握句子的正确语序,语句贴切地反映出原文描述的意思。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在有些场合思维表达不同,这时就需要在了解英语原文的前提将译文表达成我们熟悉的汉语使用结构,要符合汉语的特点和使用规范。比如一位母亲给女儿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女儿开开心心地穿着裙子出去玩,这时母亲会说“keepitclean”,如果直译的话是“保持裙子干净”,听起来十分别扭晦涩,因为用汉语我们会说“别把裙子弄脏了”,这样更符合汉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是地道纯正的汉语。

第三,多看一些关于西方文化、历史、经济、政治方面的书籍、首先对西方文化的发展有透彻的认识,了解西方文化的风俗民情,增大阅读量,平时多看外国的期刊以及杂志,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阅读传统文化精华,加强自身知识水平修养,因为在翻译的表达时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是与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分不开的,并影响个人的判断能力。在阅读的同时横向与纵向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文化联系体系,广泛的阅读是使翻译能表现的贴切与自然的前提。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感受与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四,加强对英语语言专业的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的规律和特点,仔细辨识英语在使用中的语法结构和词意变化,分析长难句中主从句、时态及语态的使用方式,熟练掌握句子的拆分与解析。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获得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素养,使得翻译中理解更加贴切,对文章的认识提高一个档次,为翻译出好的译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翻译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翻译在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推进历史的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翻译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更能将中国的先进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翻译的学习,为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