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6篇】正文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6篇】》

时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1

【关键词】地矿科技;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矿产研究

1、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主体专业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包括地质矿产勘查、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三个主体专业。下面叙述这三个专业的主要内容。

1.1 地质矿产勘查的主要内容

地质矿产勘查(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通过地质勘查工程(槽探、井探、硐探、坑探、钻探)的布置和实施来确定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产资源储量;需要研究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特别是要研究确定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也可称为地质找矿专业。

根据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勘查工作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查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如下:

(1)预查阶段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调查、极少工程验证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可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

(2)普查阶段是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一定数量的各项野外工作以及概略研究,确定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估算推断的矿产资源量。

(3)详查阶段是进行系统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估算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

(4)勘探阶段是运行各项系统的加密工作,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估算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并通过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投资决策和设计确定生产方案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1.2 地球物理探矿的主要内容

地球物理探矿(简称物探)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发现物探异常,通过解释评价物探异常来进行找矿。

1.3 地球化学探矿的主要内容

地球化学探矿(简称化探)是从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植物和水等)中系统地采集样品,分析测试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值(如指示元素的含量、元素比值、PH值等),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化探异常,通过解释评价化探异常来进行找矿。

2、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

经过刻苦钻研,笔者建立了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及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2010年7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获得第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相当于省部级学术成果二等奖)。

(2)笔者撰写的三篇论文2011年发表于部级科技类期刊。《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发表于期刊《中国科技博览》,《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探讨》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

(3)2012年元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发表于部级期刊《中国城市经济》。

笔者对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的论述,标志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阐述了地质矿产矿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方式。

3、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

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成矿”研究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大地构背景、成矿环境、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等问题。

地质矿产基础研究的核心是矿床成因研究,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大地构背景及成矿环境等问题。地质矿产应用研究的核心是成矿预测研究,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模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找矿靶区、找矿方向、找矿前景及找矿远景。

化学生活论文 篇2

研究共对教学对象进行过2次问卷调查,即包括授课前摸底调查和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情况调查。授课前调查摸底问卷包括:学生入学前知识基础情况,学习目标情况,对灵活教学的认可情况,对灵活考核的态度等。要求实名填写,以便灵活教学中目标和考核分组的区别对待。课程结束后学习情况调查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满意度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灵活教学的认可情况,对灵活考核的认可情况,对整个教改认可的综合态度调查等。

2设定灵活教学实践的范畴

受到教学改革实验条件的限制,本次教改尝试未能在同年级实行分班授课。灵活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要求和考核变化这5个方面的改变上。(1)教学目标的灵活:即根据学生文化基础情况等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2)教材内容的灵活取舍:一个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其研究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也是在不断充实和变化当中,而反映学科知识的教材为保持其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其内容往往也都比较庞杂,甚至与相邻相关学科多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限制下,面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灵活取舍教材内容是必须的。而且,教学中对教材体系进行适当调整也是必要的。例如:教材第七章营养补充与兴奋剂中,有关运动员的合理营养和兴奋剂两节内容与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理学教学内容严重重复,教学中即可酌情删减。又如:教材第二章人体的无氧代谢供能系统中的第一节人体的能量代谢,讲述的是人体能量代谢概述性的内容,放在第二章下显然有突兀之感,所以在教学中将其提前单独组章讲述,显然更加妥当。(3)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群体是很不够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当时的状态、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条件等,灵活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使授课对象学到必须掌握的知识。即在教学中多采用直观、联系实践和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和语言。(4)对学生知识掌握要求的灵活:对文化基础水平差异巨大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群体提出统一要求,让他们掌握相同水平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理性的作法是要求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掌握不同深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量。例如:在讲授糖酵解供能系统时,要求那些来自高中的理科学生、有一定化学知识基础的学生,要明白1个含有6个碳原子的葡萄糖分子是怎样经过无氧分解最后生成为2个含有3个碳原子的乳酸分子的,并且能够清楚知道在这个过程中ATP是怎样生成的,生成ATP的数量是多少。而对于那些没有足够化学知识的学生,只要求他们知道1个葡萄糖分子在这个分解过程中生成了2个分子的乳酸,并有2~3个ATP分子生成。(5)考核形式和内容的灵活: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成绩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载体。良好的考核制度是要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要能够反映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多少和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灵活教学法的教学成果检验体现在它对试卷设题的灵活、不同学生使用不同难度系数试卷、不同试卷所得成绩相同而最终成绩不同的公平、公正对待原则。即让不同学生自愿选择复习不同难度范围的知识内容,并参加不同难度试题的考试。

3灵活教学改革实验结果与分析

3.1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为了对教学对象有清楚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制订灵活教学改革方案,并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课题组制订了2份调查表。需要说明的是被调查对象中没有现役运动员在册学生。下面是有关调查的统计分析。3.1.1开课前摸底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开课前摸底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各216份,全部有效。主要了解3方面内容:学生入学前知识基础情况、本科学习目标定位和对灵活教学改革的认可情况。(1)入学前学生知识基础情况见表1。从表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烟台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来源复杂,其中大多数为高中毕业生,其次是来自于专业运动队的。而自我认可的真实文化程度,达到高中毕业水平的比例要比高中来的人低近10个百分点。中专毕业和初中毕业分别占到7.9%和12.5%,更有32%的学生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在关系到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与理解的化学知识和生物学知识掌握的情况调查中,达到高中水平的仅占35.6%和41.2%,初中水平的则高达49.5%和45.4%,无基础的也达到了14.8%和13.4%。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在运动训练专业讲授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艰巨性。(2)学生学习目标定位情况见表2。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想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拿到含金量十足的毕业证书,其人数占到了调查对象的56.9%;想全面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也占到了37%;不过想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即可和只需系统了解一下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即可的人则占到了38.9%和39.4;甚至有4.2%的同学只为取得一段大学生活的经历,对能否合格毕业并不在意;对运动生物化学知识只初步了解一些的亦占到了23.6%相对较高的比例。这一结果虽然告诉我们多数同学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亦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所获知识的多少并不太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拿到那块“敲门砖”。这无疑也增加了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难度。(3)开课前学生对灵活教学改革的认可情况见表3。通过对表3的解读可知:2010级和2011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分层教学目标设立、对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而适当取舍教学内容和设立不同难度分卷考试的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也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对上述三项改革措施的认可度分别达到了65.3%、78.7%和70.8%。学生们的认可与支持是本课题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通过对表4统计分析可知:学生们对老师课堂授课的满意度、对老师在课堂上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教学要求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满意和肯定的比例分别高达91.6%和85.3%。在对学生自我评估运动生物化学学习效果的调查中,达到预期和基本达到预期的分别占46.8%和47.4%,只有5.8%的同学没有达到学习预期。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灵活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运动训练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是受欢迎的,是成功的。(2)课程结束后学生对采用灵活教学手段改革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所持态度。表5所列的项目多半是课前问卷的重复,目的是检验学生在开课前、后对灵活教学的认识是否存在变化。从统计数据上看:学生对灵活教学法用于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在结束课程后,对灵活教学的认可高达90%,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综合态度93.7%的支持率;对分层教学目标设立的认可从开课前的65.3%提升到结束课后的95.3%;对根据教学目标不同而适当取舍教学内容的认可亦从78.7%提升到95.3%;对设立不同难度分卷考试的认可从70.8%提升到结束课后的80.5%。这些调查数据证明了学生对这次教改是支持和认可的。

3.2考核试卷成绩比较分析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检验的重要手段,本课题限于教学条件的原因未能在同年级设置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为弥补缺憾这里将近5年即5个年级的考核试卷成绩作一个统计分析比较,以一定程度上印证灵活教学应用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上的适用性,详见表6。需要说明的是,这5个年级学生文化基础、素质水平和学风班风差异都比较大,特别是本次参与实验教学的2010级和2011级学生正是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降低文化课考试成绩比例要求,而强调体育专项测试成绩要占总成绩70%规定后录取的学生。据走访调查,2010级以来的各级录取学生的质量均比之前的各年级都要差上一些。2010级和2011级学生运动生物化学结业考试采用难度差别试卷,试题难度权重值分别为1.0和0.8。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二者之一参加考试。而使用难度权重0.8试卷的考生,考试成绩按卷面成绩的80%计入总成绩。汇入表6的这部分考生成绩已经过技术处理。因为存在着太多的不可比因素,表6所列出的数据只能供参考。统计数据显示2009级成绩最好,平均成绩、中位数成绩、及格率均较其他年级高,说明这个年级的学生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年级。而素质相对较差的2010级和2011级平均成绩与2007级和2008级不相上下,而中位数成绩和及格率则明显高于他们。这一结果可以从侧面说明,灵活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采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特别是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降低难度的讲解和学习要求也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畏惧感和对知识的排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到了他们想学和应该学会的东西。

4结论

化学生活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方法;内容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小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内化过程。让德育工作内容服务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使知识转变成为行为,才标志着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真正的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而不是将正确的观点强加在学生生活。倡导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理念,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改革与创新。

一、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方式的生活化改革

要促进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改革,就要传统的德育教育形式,让小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成长。成功的教育,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积极去想。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看他们想看的事物。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去做、去体会。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与传统的讲解式德育教育活动相比,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更有教育意义与生活意义。从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生活进行了解,发现小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总是与大人顶嘴,做不到尊敬长辈,家庭教育的收效甚微。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孝顺父母这一点出发,设计一个“不与父母拌嘴的一天”或者“孝顺父母的一天”。鼓励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和谐与父母共处,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德育教育落实在生活中,能够让小学生自己去体验德育内容的正确性,而不是在教师的灌输下死记硬背一些正确的道德标准。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形式,有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革

将现实生活视为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料库,从生活中提取有利于德育教育活动实施的资源,能够让德育教育满足小学生的生活所需与成长所需。首先,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道德榜样。在过去的德育教育中,教师会从思想品德课本中寻找一些道德榜样,或者利用雷锋、这样经典人物。这样人物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不利于榜样作用的发挥。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发现榜样,并引入课堂,能够促进德育内容的生活化。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内抢着干脏活、累活的学生作为事例,树立劳动榜样,让德育内容更加活灵活现,使学生找到更加具体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德育教育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给学生一定的表演任务,促进生活小事件在生活中的再现。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上公交车不刷卡的情境,让一人表演司机,四人表演乘客,其中一人没有刷公交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自由发挥,给大家演一出戏,让学生对这件事情进行评论。这样的情境能够将诚信问题突显出来,促进小学生快速理解,也让师生互动更加自然。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作用的生活化改革

生活,是小学生体验的重要来源,更是检验小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在小学德育生活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去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发现美好事物的同时,建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利有生活体验落实德育教育,会让小学生在体验中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道德体系,明确个人道德标准。比如在讲解爱护自然这个主题时,教师在课堂中反复强调,也不如在生活中让小学生体验一次。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内或者附近的公园去观察植物,让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植物的哪些美。连着欣赏与赞美两到三个星期,促进小学生建立欣赏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再让学生了解一些破坏自然的事件。用情感上的反差,引导小学生选择爱护自然这一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小学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生活品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观点,也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来源。让德育教育成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的一种手段,促进德育教育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的准则,才能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改革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让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让小学德育更有价值。

作者:黄金双 单位:四平市北体育街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冬英。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37-39+66

[2]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38-39+41

化学与人类生活论文 篇4

[关键词]都市文化;儿童教育;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61-05

[基金项目]2012年度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基于人类学的都市文化中的儿童教育研究”(12B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向辉(1983―),男,河北邢台人,硕士,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当前,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更新和文明的进步,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方式和个体存在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市作为人类文明和人类聚居的一种高级形态,代表了当前和今后很长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聚居形态的发展方向,往往被视为高级的社会群落。都市化这种发展趋势当前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伴随都市化进程而产生的都市文化也以强势、先进的面孔影响着都市人的生存和生活,都市儿童所处的文化环境深受这种时展的影响。加上计算机、手机、网络等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当代都市儿童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与以往社会大不相同。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新思想观念的酝酿和发酵都对“认识儿童”这一命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入都市儿童群体,了解都市儿童生存和生活的真相,展现当代都市儿童生存的真实面貌,认真分析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儿童观是当前儿童教育的迫切要求。但这一领域却并未引起太多重视,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分散。

一、被边缘化的主流:都市主流儿童教育研究的缺失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集聚在城市及其周边,都市文化生态日益成为城里人生活和发展的主要背景和影响因素。一方面,都市文化本身呈现多元化面貌,在都市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深刻影响着都市人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都市文化作为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日益“强势”,与之相应的乡村文明受到挤压而日益萎缩,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土壤。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文化传递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教育必然需要做出回应。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都市文化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并逐渐发展为一门以都市文化为研究目标的学科――都市文化学。上海师范大学还成立都市文化研究所,并有计划地招收研究生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随着各种科研项目的进行,都市文化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同时引介和翻译的一系列的国外都市文化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都市文化研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内都市文化与教育的相关研究也有了起步。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发展与高等教育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是都市文化与教育研究的主要关注点,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刘铁和邬大光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发展为例,对城市化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1]孙伟胜、滕越就山东省城市化进程对教育结构的调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阎光才通过分析高校群落与城市互动关系,指出高校群落和名校效应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都市文化中边缘群体的教育问题研究

这突出表现在数量众多,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文化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研究,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研究。如段成荣、梁宏2004年对城市流动儿童状况的研究;范先佐对城市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进行的研究等。除此以外,还有少量对城市儿童饮食,家庭教养,活动空间等方面的研究。如姚鑫等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调查研究。[2]值得一提的是,上官子木专门对城市早期儿童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当代都市儿童是被设计的一代,表现出单一化和共性化的特征。[3]

除此以外,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所2006年专门组织了关于都市文化与教育的专门学术研讨活动,并出版了论文集。但这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上两个方面。[4]

(三)人类学视野下的儿童研究

台湾的詹栋梁在上世纪出版了《儿童人类学:儿童发展》一书,是目前能够检索到的中文儿童人类学专著。在该书中,作者不仅对儿童人类学研究的源起、需要性、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儿童教育所采取的方式以及儿童人类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等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和论述,而且提供了不少欧洲方面的相关新知,对汉语读者了解儿童人类学的发展历史,相关理论以及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价值。

祖国大陆虽然没有以儿童人类学命名的著作,但也有相关的零散的研究成果。这其中,华东师大的钱雨在其博士论文《儿童文化研究》中,对儿童人类学的儿童文化观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做了部分阐述,在研究方法上,作者除了借助现象学研究和自传研究之外,还通过批判人种志和行动研究,深入考察了学校尤其是课堂中的儿童文化。[5]其后,在《儿童人类学的发展及其教育启示》一文中,钱雨梳理了儿童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和哈德曼等人的观点。她认为如何迎接真正的“儿童的世纪”,把对儿童与童年的理解融入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去,将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以“儿童”和“儿童教育”为主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等方面也借鉴或直接应用了人类学的方法及其相关理论。这包括以下研究:王冬兰、刘彤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分析了藏族传统社会宗教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简要阐述了文化人类学有关儿童社会化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藏族宗教文化按物质性、活动性和精神性因素次序简述其存在样态及分布状况,并结合藏族宗教文化的特质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6]李红婷对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文化差异普遍存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由于家庭背景与早期的文化习得与城市学校文化之间存在异质性和不连续性,当他们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时,必然面临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冲突与压力。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果学校采取措施不当,将加剧学生心理调适上的困难,并导致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出现障碍。杨宁在研究中认为人类个体发展最重要的是其个体发生发展过程的延长与全方位的不成熟,从身体和生理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的不成熟,到行为、认知乃至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不成熟,也就是说,人类个体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童年期(不成熟期),这在所有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如何看待人类童年期的延长与不成熟,童年期的延长与不成熟在个体发展中有什么样的适应性价值,对于认识童年期的本质,理解儿童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随后几年的研究中,杨宁发表了一些与儿童发展、儿童教育有关的人类学意味的文章,这包括《进化、发展与儿童早期教育》《再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儿童游戏:行为种系发生与个体发生之间的桥梁――三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中的动作和运动问题――四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对我们认识儿童与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他的还有对一个江西村落中的留守儿童的人类学研究。张新立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采用文献法、田野工作和访谈法、文化人类学的比较方法,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探讨。涂元玲对一个西北村庄传统儿童养育活动进行了教育人类学研究等。

综上所述,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当前的对都市儿童及其教育的关注呈现以下特点:首先,研究对象上缺乏对都市文化背景下主流儿童的关注。在空间和地域选择上,相当一部分研究者都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少数民族或者乡村儿童,很少有对都市儿童童年生活的研究,虽然也有诸多研究者关注城市边缘儿童,如流动儿童在都市文化中的教育问题,但缺少对都市文化背景下大部分主流儿童教育和生活的研究。其次,研究内容上缺少对都市儿童教育与都市文化背景的研究。对都市文化与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上,对都市文化同儿童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研究很少。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思辨法,缺少置身式的访谈和调查。多数对儿童生活和教育的研究仍采用的是思辨的方法,在普遍意义上寻求对儿童教育的理论指导,缺乏置身式的访谈和调查,对具体儿童群体童年生存与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的呈现与反思,尤其是对都市文化影响下儿童教育生活的研究比较薄弱。

基于此,有必要进行都市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在研究中,需要关注时展带给人们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即使我们怀有一颗公平之心,在给予少数群体关注的同时,也不应该放弃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都市儿童。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儿童将生活在城市之中,无论从社会发展现实性考虑,还是就具体教育问题的考量,都市儿童的教育必将是一个难以忽略而且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二、都市主流儿童教育研究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研究的问题导向与都市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问题的隐蔽性

进行教育研究是教育学学科的内在使命,但研究什么,即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长期以来存在诸多争议。有的研究者在研究中梳理了我国教育研究对象的发展轨迹,即建国后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历经了“教育说”――“教育现象说”――“教育问题说”――几种观点并存等四个阶段的发展轨迹。[8]直至今日,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说法仍莫衷一是,但尽管如此,问题导向的教育研究却一直为各方学者所认同,“问题意识”也是教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问题导向的教育研究必然将研究者引向典型性的教育问题,同时,从“小处着眼”的教育研究习惯也使得研究者在选题的时候趋向于“小题大做”。而都市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文化,与之相关的教育现象往往以一种“优势”面貌呈现,问题却并不明显,同时,都市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教育更具普遍性和根本性,其呈现的教育问题多种多样,研究者在对这些教育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往往只是将都市文化的影响作为影响因子,这就造成对都市文化影响下的儿童教育缺少整体的研究,都市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就被遮蔽了。

(二)教育研究的价值立场与都市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状况的优越性

关注公平,是各种研究的应有之义,作为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教育自然追求的是公平和公正。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是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中秉持的基本价值取向。除了关注典型性的教育问题外,关注弱势群体也是教育研究应有的伦理追求。相对而言,处于相对优越地位的都市儿童的教育状况就被忽略了,导致这样一种局面:当城市儿童与乡村儿童的教育问题相遇的时候,很多研究者关注的是乡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当城市主流儿童和城市边缘儿童的教育问题相遇的时候,研究者大多关注边缘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对城市主流儿童的生存处境、教育遭遇这些更具一般意义和普遍意义的主题缺少深入的思考。

(三)教育研究的学科视野与都市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研究的复杂性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之眼”,审视同一问题,理论视野不同,关注角度不同,所得结论也不同。尽管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一些交叉学科日益兴盛,但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两个单个学科的交融,可能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做背景。人类学视野下都市儿童教育研究就是这样,需要人类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的诸多理论基础和知识,研究问题涉及都市儿童生活状态、教育状态、都市文化对儿童教育的作用机制、产生的结果等等。因此,教育研究的单一学科往往很难适应这么复杂的研究,而人类学的研究旨趣又不在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主流儿童研究,都市文化学研究在国内也是近几年才兴起,发展也不够成熟。这就造成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

三、人类学视野下都市儿童教育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在理论上,人类学视野下都市儿童教育研究有助于对儿童形成新的认识,构建符合时展特点的儿童观。借助人类学的理论和视角对生活在都市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进行研究,对正确认识当前社会以都市文化为生活背景的儿童群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一方面,人类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整体思维方式为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避免了脱离儿童所处文化环境,主观构建儿童观的可能;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教育学研究方法一直徘徊在思辨和实证之间,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人种志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深度观察、理解教育现场和教育现象,还能有效弥合思辨和实证的鸿沟,对于我们深入地了解儿童、认识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践价值

在实践上,人类学视野下都市儿童教育研究有助于从人类学的视野深入了解都市儿童生存和生活的现状,以及成长和教育中的问题,进而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儿童赖以成长的文化环境对儿童教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开展都市儿童研究有助于揭示都市文化变迁的脉络,呈现都市文化的现状和特征,利用深描的手法如实反映都市儿童生存和生活的现状。这种现状呈现和分析,因为采用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和置身式的观察,一方面可以获取大量直观、丰富的儿童都市生活的材料;另一方面,人类学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必然在分析问题和呈现问题时体现时代的特征,提出特有的问题。因此,其对认识都市儿童教育现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助于解决当前都市文化背景下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而促进都市文化背景下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促进相关学科发展

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人类学视野下都市儿童教育研究有助于促进本土化儿童人类学的发展。尽管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当前我国本土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已经取得诸多成绩,教育人类学译著的引进,国内学者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已呈现一定的规模,这种研究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新的方法和新的提问方式,对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研究却对儿童教育影响有限,尽管国际上儿童人类学或童年人类学发展越来越成熟,为人们认识儿童和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但国内鲜有儿童人类学和童年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少数的儿童教育研究虽然涉及儿童人类学研究,但无论在研究对象的选择,还是研究方法的应用上都缺少人类学意味。在这种形势下,开展都市儿童的人类学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有助于国内儿童人类学的起步和发展。

四、人类学视野下都市儿童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都市文化变迁对儿童教育与生活影响的历史纵向研究。

都市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进而对生活在都市之中的儿童生活和儿童教育产生影响,造成不同历史时期都市儿童生活和儿童教育的不同存在形态。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呈现不同都市文化形态下的儿童生存和生活样态,为都市文化与都市童年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二)当代都市文化对都市不同群体生活影响的横向比较研究

比较都市文化对不同都市生活群体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人群对都市文化的适应特点,同时采用人种志研究方法,深入都市的现实生活之中,着重揭示当今时代都市文化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儿童生活和儿童教育的影响,从日常生活和学校教育,器物和理念,显在与隐匿层面探究都市文化对儿童的作用方式,以及儿童对都市文化的适应特点

(三)当代都市儿童面临的文化遭遇与教育应对研究

基于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都市儿童生活与教育中呈现的成长困惑和教育困惑进行分析,通过对都市儿童生活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描,呈现并分析都市儿童面临的成长困惑与教育困惑。并对都市儿童生活和教育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结合都市文化发展趋势、表征、特点及其与都市儿童童年生活和教育的作用机制,提出都市儿童教育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邬大光,刘铁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与高等教育的互动[M]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姚鑫,杨玲,王龙海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调查研究――以天津市儿童活动空间为例[J]华中建筑,2007(6)

[3]上官子木被设计的一代――当代中国城市儿童的早期教育现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

[4]田蔚风,李和兴都市文化与教育:2006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主题论文集[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5]钱雨儿童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6]王冬兰,刘彤藏族传统社会宗教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一种文化人类学视角的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化学与生活论文 篇5

论文摘要:附录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高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等多个知识体系,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本文试从课堂教学、习题命制与研究性学习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利用与开发的研究。

附录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涉及高中化学的大部分知识体系。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i)教材中零散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如“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基本操作与气体发生装置”;(2)为某些抽象理论提供必要支持的科学原始数据,如“人体内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等;(3)课本某些内容的补充、延伸,如“几种常见塑料的外观”,“常见合金的组成、主要性质及用途”。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或教师对教材附表的使用仅停留在浏览、查询的最初阶段,而忽略了附表所蕴含的丰富教学资源。本文试结合具体的操作,举例说明此类资源合理开发的若干措施。

一、苏教版化学教材附录(或表)的统计与分类

i.统计:本文共统计了我省正在使用的七套苏教版教材,附录共计32个。

2.分类:按知识体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据上可知:附表中涵盖了高中化学中基本概念与理论、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等多个模块的知识体系,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注定它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二、附表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一)立足本位,让附表成为课堂教学辅助资源

教学片段:

《化学与生活》专题2:“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中的“人体必需的元素”部分。

师:元素周期表中112种元素的发现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人体本身就是一座蕴含大量元素的宝库,真有些犷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人体中含有哪些元素呢?必需的元素有多少种?按照其在人体内的含量,又是如何分类的呢?请查阅课本后附表4“人体内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含量”,结合相关内容讨论后回答。

学生活动:查表,讨论。

生:人体内含有的元素有印种以上,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7种。含量高于0.01%的有11种,称为常量元素;含量低于0.01%的有16种,称为微量元素。

师:缺乏必需元素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日常饮食来补充必需元素。许多常见的食物中富含各种元素,请结合课本附表5“一些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说说缺钙、缺磷的患者可以多吃哪些食品。b_break]

生:缺钙,豆腐等豆制品、牛乳等乳制品;缺磷,花生仁、卿鱼、鸡蛋等。……

点评:附表的存在,为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信息检索提供了可能。师生之间通过一问一答形成了有效的互动,学生为寻找正确答案所做的查询、比较、归纳等活动又使其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

除了作为教材补充资料的可查询、可检索的基本功能,附表还有一定的规范指导功能,如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事故处理、基本操作与气体发生装置、误差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等。

(二)挖掘内涵,让附表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命题资源

例:以下表格摘自《化学反应原理》教科书附表n、m.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i)在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的溶液中,逐滴加人mgcl2稀溶液,刚开始生成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考查要点: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2)25℃时,agci, agar, agi三种盐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_____。

考查要点: 与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3) 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考查要点:水解原理、离子反应问题

点评:本题为信息题,涉及水解原理、离子反应、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点,综合考查了考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和整合信息与所学知识的能力。原本我们熟视无睹的教材附表在重新组合设计后,隐藏的知识点一一显现。正所谓“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学生通过类似练习,可以逐渐养成钻研教材的习惯,完成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能力飞跃。

(三)拓展外延,让附表成为研究性学习资源

1.直接作为课题使用。

如:根据《化学与生活》附表6“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笔者与学生共同拟定的研究性课题为:食品添加剂的副作用调查。

2辅导性资料。

化学生活论文 篇6

【关键词】活动设计 文化历史理论 学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45-02

一、问题提出

学生文化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及个人素质的形成和塑造起着重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各种精神营养。

现有文献中从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看学生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多,本文尝试运用文化历史观点分析学生文化建设,以合理的学生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文化建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分析学生活动设计。美国学者艾尔。巴比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社会研究都会探讨某个议题”[1]。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学生活动设计是学生活动成败的重要环节。

三、主要概念

(一)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2]。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为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普遍共识的积极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而进行的详尽、系统规划

四、学生活动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学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多层次性,多系列性,多侧面性和多形态性[2]。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类型的学生活动设计:即仪式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

(一)仪式活动

本文中的仪式活动是指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设计学生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和变化,人们看待社会问题从教条单一向灵活多元发展。人们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学者刘旭东认为“教育是以如何促进人类成长、个体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为依归的”[4]。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善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分出好坏。

对于仪式活动的开展,各学校在形式上要通过共同点来体现仪式活动的严肃性,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学生活动设计就要详细,从仪式中各项活动起讫时间的流程安排到场地物品的式样摆放规划,再到参加人员的着装与行为规范都应考虑到,力求达到仪式应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园活动

这里说的美化校园活动,是指在学校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前提,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装饰品美化校园。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系列性,设计学生活动时应包含学生行为和思考等多个维度。研究表明“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5]因此,设计好美化校园活动便尤为重要。

美化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生作品被用于校园美化后,会不断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对作品的评价,从而丰富学生的想法,增加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喜爱校园。

美化校园活动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6]。因此学校应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设计一个积极的思想核心做导向,将其体现在整体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发挥却不散漫无序,张扬个性而不凌乱嘈杂,让每个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处处都在散发自己喜爱的气息,在快乐愉悦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

本文所说的社团活动是指拥有鲜明观点和风格的学术派别活动。学生的学派活动可以是现有各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讨论的学术活动。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侧面性,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时要重视传统文化和学术素养的建设。鼓励学生用文章的形式开展论辩,使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能够使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7]。

设计社团活动,要注意用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8]。

(四)校外活动

本文所说的校外活动是体现爱国精神的扫墓踏青活动和体现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社区公益活动。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形态性,设计学生校外活动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适合学生的校外活动可以驱动学生与社会环境对话。校外活动可以丰富并补充学生的生活,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社会现状,了解自己的由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现实的动态的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

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还要关注师生交往。校外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机会,了解整个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9]。

根据以上分析表明文中提到的四类学生活动基本涵盖了学生文化建设的要素,帮助我们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考虑的更周全更详细,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 课题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J].教育研究。2004(12)

[3]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旭东。教育学的困惑与生机[J].教育研究。2005(11)

[5]张冬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6(5)

[6]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三[J]外国教育资料。1999.5

[7] 刘谦。学校育人过程中文化自觉性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