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校园管理论文范例(精选8篇)正文

《校园管理论文范例(精选8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如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校园管理论文范例(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学校管理论文 篇1

一、明确学校职责,立足教书育人职能

在徐特立的教学理念中,学校的职能就是教书育人,将学生培养成社会栋梁。这就要求学校在职能执行过程之中要摒弃其他思想杂念干扰,统一思想,紧紧围绕培养教育这个核心来工作,从学生德、智、体三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创造性和各种学习能力。从小学低年、年段抓起,一步步将知识悉心传授给学生,最终目的是从学校中培养大批国家需要的人才。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时期,有关学校内部领导是由党领导还是校长领导,曾有过长时间的争论。很多人以为党建立新中国政权,在学校中由党管理一切校内事情理所当然。可徐特立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学术和政治是两种思想层次,是彼此依靠相辅相成。但同时也要有严格的科学界定,在各自领域要各司其职,党政分开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发挥学校搞科研教学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教学方式,并非没有监督,它还需要在党和政府指导下,需要党随时进行检查工作,能够从中发现成绩和不足。在他的理论中,组织领导要在政党领导下,执行教学方针任务,这种执行不含任何强迫与命令,是一种体现公平平等的领导方式[2]58。

二、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民主管理

办学学校的管理并非只有领导一人命令,对于学校的管理要实行民主集中原则,引导教职员工参政议政意识。这样就能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难题。徐特立的这种思想是现实经验的集合,在延安时期成立的自然科学院,院内设立院务委员会,实行的就是集体审核,院长主持,所有教职员工参与的组织领导形式。这种学校管理模式,给延安自然科学院的管理带来了很大便利,能充分发挥集体力量,这种民主管理,就是要避免校长负责形成的独裁现象。校长是学校领导的核心,教职员工是核心的辅助和监督,有众人的集思广益参与,会比一个人设想和发号施令要充实和周到,可以避免和减少犯错误的机会。这种民主意见更能体现大众的智慧。校长的职责并非可以独断专权,他是联系上级和下级的纽带,是搞好同志之间关系和校务安排的保证[3]211。

三、提倡民主、自由的学术思想,贯彻知识分子价值政策

在徐特立的学校建设管理理念中,尊重知识分子劳动,是他一贯的办学主题。徐老先生就是从知识界而来的,他最能够理解知识分子的内心思想变化和人生价值取向。正因如此,在他革命的一生中,始终坚持团结知识分子,调动他们积极的工作热情,正确的执行中央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根据知识分子特点,采取民主、自由的学术思想,推动知识分子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在他看来,解放知识分子的思想就要从行动中体现,在党中央赋予知识分子一系列相关政策下,徐特立都积极推进这些政策的实施。在日常工作中,他深入知识分子中间,认真听取他们对工作提出的中肯建议,和知识分子共同探讨工作方式方法。对有关的好的建议都会及时与众人探讨,在得到大众认可之后,付诸实施。即使有些建议没有被采纳,他也会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对方,并对这些人能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工作给予积极肯定。

四、利用新思想更新传统教育体系

在徐特立看来,传统的教育严重阻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亟待改变,为此他从当时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努力摸索,找到了改变传统、迎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新体系。在干部任用上,对干部的培养教育是徐特立特别注重的地方。1933年,解放区苏维埃大学建成之时,徐特立特地前往担任名誉校长一职,为了培养大批急需人才,徐特立在苏区创办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各种知识人才到大专院校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医药卫生人才、文艺骨干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革命区对人才干部的需求[4]63。在解放区,常年的战乱导致文盲率极高,对社会百姓的扫盲教育,徐特立十分重视。他在苏区当地组织识字委员会,制定消除文盲章程,在县乡组织干部和群众采取拉扶帮对措施,为了扫除文盲,激发群众识字意识,徐特立创造性的发明了新颖的识字方法,夫妻互识,儿子教爸爸、爸爸教爷爷,识字的教不识字的,等等。同时扫盲夜校要村村通,在与敌人对抗的间隙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识字。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苏区文盲脱盲率稳步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在解决社会文盲识字的同时,徐特立对小学教育更是严抓共管,为此他冒着风险,到敌占区南京、上海乃至东渡日本考察这些地方小学教育模式和办学经验。回来后,教育精华,在苏区抓紧实施小学教育工作,在各个县乡兴办小学,动员所有没有入学的孩子入学。为了解决兴办小学出现的教学师资匮乏问题,他用最短时间,联系苏区各大中专院校,开设师资速成培训班。为了解决小学教材问题,徐特立率领有经验的干部组成突击班,经过几天努力,一部符合苏区小学教育的教材就已经开始刊印。在徐特立积极努力倡导下,苏区小学教育如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开展。随着解放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儿童入学率也由原来的百分之几提升到百分之六十,彻底改变了苏区教育严重落后、文盲高的现象。

五、徐特立对学校管理的民主措施

徐特立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非常注重发挥群体力量,注重采用民主管理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严格禁止粗暴体罚学生现象。在他看来,纪律源于自觉,是要让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遵守,而不是靠严酷体罚来实现。要学会尊重人格,对犯错的学生采取宽容态度,给对方以时间,对积极改过的学生进行鼓励加鞭策,以这种仁爱的教育之风,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会并加以改正。徐特立的育人之道,结合了古人温厚“诗教”特点,对于出现做法有失偏颇或表现优异的学生,徐特立用特有的古体诗意语言,在黑板上进行点评。他的古体诗句在风趣幽默中不失风格押韵,每每成为学生为之驻足,评品聚集之地。他的这种评价之道,在指点学生品格的同时,也将传统文化艺术魅力进行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爱惜公物,节俭理财也是徐特立教育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浪费粮食,他都会及时制止并开导教育。就是一些很小的粉笔头,他都会捡起来,在课堂上使用。在学校建设上,徐特立特别重视执行民主,从政治思想到行动都要求有各方进行广泛参与。在苏区建立的苏维埃大学,参与讨论制定了学校规章制度,组织学生成立自己的组织———学生公社。让学生在学习之外,能够参与学校的经济管理建设,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劲头高涨,学习使命感更强。在徐特立为中国教育奔波时刻,正值敌我双方严重对立之时。资金物资的严重匮乏、经济的滞后,都给学校经营管理带来极大考验。特别是在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时期,徐特立没有任何工作经费,没有办学场地、桌椅。所有的一切都靠借贷形式由他一人筹措。为了办学,他到湖南一师等高校请求捐献旧书桌,在没有教职员工的情况下,徐特立广邀知识界的亲朋好友,来义务授课。徐特立亲力亲为,他除了在校担任校长、授课之余,校内一切杂事他都亲自动手,为了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他带领教职员工在学校周围空地种植蔬菜、圈养家畜家禽以改善学生伙食。他的这种因陋就简的办学理念和方式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颂,为推动苏区教育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六、教师培训与教材的管理设置

徐特立在管理学校过程中,除了注重教学理念的实施之外,对教师的培训也严格要求。在他看来,办好学校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力量,这样才能将新的教学理论进行贯彻,学校才能出成果。在他选聘的教师队伍中,作风正派、有专业素质之人堪当重用,他认为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除了给学生传道解惑之外,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如果教师仅仅为了教学生识字,忽视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培养,这就是教育的失败,只有将知识与思想同时传达给学生,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徐特立曾告诫教师,要想完成传道解惑职责,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熟悉了解掌握多门课程,他身先士卒,语文、数学、地理、几何、历史等学科他都教过,展现了一代教育家的博学多能。在教学教材的编撰和管理上,徐特立采用三项标准,教育内容、科学知识、趣味原则。这些有着前瞻性的理论,对苏区教材编撰和人才培训产生较大影响,正是在徐特立教育思想引导下,苏区教育教学能够不断完善和发展进步,学校管理科学有效,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培养了大批知识人才。

学校管理论文 篇2

修业学校秉承“修德敬业”的校训,创新师德教育载体,开展了“平凡的收获,朴实的情怀”月度人物评选活动、师德讲座,借用教师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修业人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创新修业学校每年一度的“最佳形象教师”评选方式,以每一次督学来校督导检查时的电话访谈、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结果为依据,评出了最佳形象教师之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最具协作精神教师、最受学生青睐的教师,让老师们懂得欣赏、认识自己,悦纳别人。修业学校还开展了“让办公室文化成为教师幸福生活的一部分”的办公室评选活动,将良好面貌、优秀典型进行宣传推荐,营造了教师良好的工作氛围,树立了老师们良好的工作形象,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在“督”下坚持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为标准,倡导制度与文化并重

1.督导下规范办学行为

修业学校坚持民主集中和职代会制度,巩固校务公开评级和党务公开试点成果,长期设立了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专栏。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从2011年开始在全区率先采用国有资产电子化管理,规范教学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完善借用登记,所有新添置的教学器材和图书做到及时录入,账物相符。严格规范招生和收费行为。保证本学区适龄儿童全部免试入学,学区范围内流动人员子女全部实行免费入学。从不拒收具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入学。学校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一直保持在100%。严格收费纪律,认真落实“0”收费制度,学生校服、直饮水和按规定配备的学习资料全部免费(由政府埋单)。学校对收费标准、监督电话长期公示。学校做到了多年无一例违规招生行为,更未出现过任何乱收费现象。学校在校门显眼处悬挂了全区统一的督学责任区公示牌,公布了责任区督学姓名、工作邮箱和监督举报电话;设立了全区统一督学责任区工作信箱,广泛收集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这样的举措促进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意识,保证了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让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少走弯路。督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随机督导,针对学校教育的常态管理和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如“暑期成建制补课行为”、教师落实师德规范的情况、学校落实“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情况、落实“减负提质”的情况、落实“零收费”政策情况、考察课程开设和执行情况等。通过问卷调查、电话随访等形式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评价指导,落实“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检查整改成效。督学深入课堂,倾听老师和学生的心声,给老师们讲自己优秀的育人经验,鼓励青年教师坚定从事教育的决心;参与学校办学特色研究,与学校管理者一起探讨学校发展方向,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2.督导下探索良好的管理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实施“层级管理”,每位管理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职有权。坚持了校务会成员每周五的例会制度、重大事情的商议制度;实施了学校日常管理巡查制度,即行政人员每天进行教学常规巡查、德育巡查,分别对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天候管理。学校工作无论大小,大家全力以赴,同心同德,以最大的激情、最优的绩效、最无私的奉献精神完成工作。

3.督导下塑造良好的制度文化

学校创新和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通过职工大会对《修业小学教职工绩效管理考核方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严格实行教职工出勤、业绩、师德等考核机制,考勤结果一月一小结,与绩效密切挂钩,为教师评先评优、晋升职称,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绩效管理考核方案的制订,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制度上有对应的,按制度办事;制度上没有穷尽的,校务会秉公商议,并及时补充制度。

4.督导下塑造良好的特色文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各自办出特色。”因为,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改变“万人一貌”的状况,培养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只有办出学校特色,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千校一面”的单一学校模式和畸形发展。由此可见,办出学校特色与实施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办学特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修业学校是省市体操传统项目学校,体操也是学校特色立校的战略发展项目之一。督学经常与学校行政、特色教师共商特色项目的发展壮大方针策略,学校拟订了特色教育的原则:即立足普及,使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这是修业学校体操工作开展的基本做法。建立了特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学校的特色教育。实施了特色教育激励机制。对特色教师的教学、带队指导、课外指导记入教师工作量,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每学期对在特色教育中做出贡献的,在市、区各类竞赛中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使体操教育工作成为教师的工作职责,推动了学校特色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修业学校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平台,让体操队的孩子们走出校园,充分展现自己,获得成功的喜悦。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和体操特色项目,开展了“激情绽放,快乐起航”之阳光体操领操员资格测试竞赛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共选拔了52位领操员,由学校统一颁发领操员资格证书和领操员校标,并将其分成若干批次,担任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操员。2011年10月29日,修业学校百余名阳光少年参加了“长沙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大会暨展示活动”。展示活动中阳光少年激情表演、精彩纷呈,赢得现场阵阵喝彩,并获得“最佳展示活动”奖。2013年八运会上,修业学校选手更是取得了3金6银6铜的佳绩。为推动体操特色可持续性高端发展,根据课题“‘走进修业’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的规划和学校的项目发展情况,我们对特色项目课程的开设进行了调整:在1~3年级学生中开设体操校本课程,新开发《健美操》校本课程,作为体操校本课程的延续和发展,在4~6年级学生中开设,2011年上半年已初步实施。该课题得到了教科中心领导、全体教师、家长的重视与支持。有目的的研究,关注实效的探索,促使学校的体操特色逐步呈现“广参与”“重科学”“高水平”“出成果”的良好态势,促进了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学校管理论文 篇3

要想做好校园管理,首先就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务,让在校教师明确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校园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尽量提出宽松的管理要求,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对于年轻的教师则要加强管理培养力度,打造活力型校园,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在校园倡导文明之风,让教师带动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学习,改善学校风貌。对于优秀骨干教师则要发挥其典范作用,让其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带领在校教师努力为校园管理以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动员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带动学校进步。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不少教师常年生活在乡镇,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个乡村,而一些教师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师在乡镇小学教书,有的甚至父辈、亲戚都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分配教学教育管理任务时的混乱。除此之外,乡镇学校的学生自小生长的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其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差异化特征,不少学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学习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兴趣,而在校园管理中对于校园综合素质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必须平等接受制度的约束,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要想管理好乡镇小学校园,除了要做好教师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教师管理,在管理校园时做到全方面考虑,既要将教师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还要重视起乡镇教师关系中的乡情和亲情,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来配合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好自身职责工作,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基础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关教育责任制,激发教师教育责任心,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在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前,对其成长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家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有的家庭因为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来说,学生所接触的层面越广,其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一旦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人生之路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学校通过家庭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由抗拒学习变为热爱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工作,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四、总结

总之,要做好乡镇小学管理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巨大的工程,特别是对于乡镇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要想改善乡镇小学教学管理现状,除了要贯彻实施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和和路线,还要抓好乡镇小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让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真正为校园发展做出贡献。

校园管理论文 篇4

在危机事件中,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收集,对校园危机管理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确定网络危机舆情收集的范围。网上舆情收集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各媒体新闻网页中关于危机新闻的报道;二是各主要网上论坛和BBS中关于危机讨论的信息,网上新闻报道和网上论坛共同构成了网络舆情。其次,借用各种网上舆情收集工具和方法。目前,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陆续推出了网上信息收集系统和软件。网上舆情收集工具可以自动搜索各相关网站的危机新闻,还可通过主题词定向收集关键主题的帖子,并记录回帖内容和数量,以及发帖人的IP地址。

2构建基于网络媒体的信息公开机制

学校通过网络媒体将权威信息及时传递给全体师生和社会公众,可有效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杜绝谣言产生。首先,构建以学校官方网站为主体的网上信息公开系统。面对危机,学校的官方网站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抢先给出信息报道,这是网络媒体沟通应对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点。学校在信息中应当克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报喜不报忧的信息,二是危机时刻的“失语”和信息延迟。其次,培养适应网络媒体要求的新闻发言人。应根据不同的校情,建立不同层级的新闻制度,培养符合网络媒体要求的新闻发言人。在危机发生后,让网络媒体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有效工具,成为化解危机的“润滑剂”。

3重视基于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

在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结合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有效的网络媒体舆论引导来还原事实危机的客观性,有利于重塑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信任。首先,重视网络媒体“议程设置”理论的运用。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学校可以积极地运用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塑造舆论,引导舆论。学校应当与网络媒体合作,共同设置危机新闻的内容和排序,来引导师生和社会公众对危机的看法。其次,危机中“权威意见”的运用。危机发生后,争取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出面为自己说话,是危机公关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第三方”,指各权威机构,如政府部门、主管部门等。可以是一些权威人士,如行业专家。也可以是权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一旦这样的网络媒体刊登了某方面信息,往往很容易被其他媒体转载,成为“新闻通稿”,这样效果较好。

4注重基于网络媒体的恢复作用

危机处理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校园危机管理过程的终结,而是危机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危机的善后处理阶段。学校管理者应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后续报道,做到危机过程的“有始有终”。并通过便于查询的事件回顾,为师生和社会公众展示完整的危机事件过程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使公众冷静地产生理性思考,挖掘危机事件的原因,寻求今后避免此类危机和改进政策的方法。同时,通过网络媒体的正面宣传与公众有效沟通,实现形象的重塑,甚至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总结

学校管理论文 篇5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对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管理的理念起着关键的作用。

1.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2.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

随着教育资源观念的引入,大教育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管理,我们的视野也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开放性地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了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仅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学校要引导师生向校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优化社会资源;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够各自为战,自我封闭;要采取开放、整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借助“他山之石”以达到“攻玉”的目的。

3.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

由于学校课程的开发,将彻底打破“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多样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个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二、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落实,要求学校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因此,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建学校的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模式,几年来,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校情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1.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和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把校内各种资源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协调、兼顾,使每个群体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制度的创新建设首先要从制定目标开始。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学校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为统筹兼顾各管理层次关系,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制定分层次管理目标和职责,切实落实目标的分级推进,以确保学校整体目标的稳定和提高。

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淡化教师的身份意识,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学校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结合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出台岗位竞聘制度,大胆地实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课教师双向选择”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此举一下子实现了教职工校内动态流动,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内部潜力,形成了竞争机制,增强了内部活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逐年提高。

2.落实人本理念,增强民主意识

在所有的制度建设中都始终坚持师生“知行合一,完美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营造宽松、和睦、平等向上的人际环境。把学校工作和教职工的个人幸福、尊严以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追求和体现人的终极价值,让广大教职工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成功的喜悦和个性的尊严。如在进行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的改革时,就事先考虑到老年教师在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对他们的量化考核标准就相对降低一些。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由各处室按照部门岗位标准进行第二次聘任,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端正态度,找出  差距,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培训提高,以应对下一学年度的竞聘。所以说,制度建设创新是为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为了全体师生。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才是学校制度建设创新的真正内涵。

三、激发教师群体的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学校教师群体活力的激发,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努力工作,是学校管理有效性的重点所在。学校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管理客体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发挥其管理效益。

1.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现代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因此,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地、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学,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培训,大力开展先进教育思想交流会等活动,制定各类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和行为准则,使得教师在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人的发展。

2.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教科研意识淡薄的现象,学校通过设置考核制度,大力开展教改实验,实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意识和教学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渗透各种教改思想,大胆实践,细心探索,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3.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当今世界,计算机、电子邮件等现代技术运用于中小学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得到迅速发展。“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它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开展各种先进教学技术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先进理念的兴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运用到教学中去的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和谐氛围

校园既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又是文化传播的诞生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育人的需求,还直接影响和改善、调节社会文化的大环境。因此,努力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营造校园的和谐氛围。

1、美化自然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无声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文明而得体。

2、优化人际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据权威调查表明“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和“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及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帮助、关心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3、净化心灵环境。在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及学生自然受到影响。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净化学生的心灵环境,青年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其动之以情,晓知以理。

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工作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才能在全校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人心凝聚、安定团结、师生和谐的大好局面。

学校管理论文 篇6

教师是实施教学工作的主体,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保证学校管理正常运行和建立和谐学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环境是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可以充分展现出教育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时候,必须以人文关怀创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在规范学校管理的时候,应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展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施教行为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利用创新意识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二、建立和谐的校际关系

1.构建和谐的师师关系。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师师关系和谐,可以使学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教师之间协调工作,团结一心,增强凝聚力,可以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时候,必须加强师师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进而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也没有成形的理论。实际学校管理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意识的制约以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但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然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学校管理中,必须逐步改变教师的传统意识,多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紧张感;另一方面,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后顾无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

人与人的交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也有正常的交际圈子,小学管理中必须正确引导生生关系。很多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生生之间的关系紧张脱不了干系,所以,要采用科学方法建立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生生关系的管理。鼓励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健康的交际关系,既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对提高小学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现代教育必须实现网络化才能保证小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立体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小学学校管理要提高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构建和谐校园。

四、结语

学校管理论文 篇7

(1)要有谦虚的态度。

学校管理者要具备冷静、谦虚的态度,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不能浮躁、不能急功近利。不能认为向他人请教很丢面子。管理者需要听取学生与教师的意见,多向他人请教,更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让管理者的个人人格魅力尽显,增强管理者的威信,树立校长的良好形象。

(2)要具备宽阔的胸怀。

学校高层管理者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不仅需要虚心接受他人的赞赏,还要多听听他人批评和反对的声音,针对部分忠言逆耳的话语,管理者不应心生不满、打击报复。应感谢对方的热情大胆、坦诚直率,管理者只有学会倾听、多融入基层,才能够了解到更多更真实的信息,听到更多中肯的意见。

(3)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学校管理者要多听听他人意见,对于部分学生、教师、家长各说其词的情况,管理者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明辨是非,不要好心办坏事。这还应该具备独特的思维、敏锐的眼光,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处理好每件事,对于事件所涉及人员的话语仅供参考,通过实际情况来正确、科学地解决问题。

二、对学校管理中倾听管理的几点思考

(1)创设良好的倾听环境。

领导者在听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适宜倾诉与倾听的环境,因为环境对人的心理与听觉都是有着极强影响力的,良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管理者更好的倾听,还有利于倾述者敞开心扉的讲话,不会受到周围嘈杂声音的影响,倾述者和倾听者都不会转移注意力,以致整个双向过程不会出现信息的缺损,只有选择良好的倾听环境,倾诉者才不会有威胁与压迫感,才会敞开心扉地为倾听者讲述自己的烦恼、苦闷。

(2)在倾听中适当提问。

当领导者与学生、教师沟通时,不能仅仅让倾诉者独自在旁倾诉,还应该适时给予反应、适当提问。在提问时不要选择对方正激动的时候,待对方心情稍微平静之时,即可提问,提问时语速要适中,不宜太快或者太慢,倘若是倾诉者误解了某个问题,倾听者也应该在其情绪稍微稳定时为其解释,所解释的内容最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要因为倾诉者误解了某个问题就很激动地告诉倾诉者:“你错了,怎么能这么认为,你这么想/这么做不对……”这样反而会让倾诉者对倾听者产生不满情绪。所以,领导在倾听时也要学会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提问,提问时忌语速过快或过慢。总之,科学倾听、科学提问,能够提升倾听效果和质量。

(3)掌握倾听技巧。

①回顾自己的倾听习惯,是否有总是打断对方说话,自己在此说个不停?是否存在当倾诉者在倾诉时,自己在旁一味地责备倾诉者?②倾听者要学会适时闭嘴,不宜讲话的氛围里千万别说话,耐心、仔细地倾听讲话者所讲述的内容。③用局外人公平、公正的思想态度来倾听,消除自己对人对事的偏见。④倘若要发表言论,一定要让倾听者将想说的话语讲完,不要过早地肯定某个事情或者还未弄清倾诉者的意图就过早下结论。⑤对于倾诉者所讲述的内容,一定要学会抓重点。⑥对于倾诉者所讲述内容有疑问时,要选择正确、适宜的时机。

(4)有效倾听。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校领导者,做好学校管理,首先就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并且在此过程中多与学生、教师谈话,学校这个读书育人的地方,最适宜的还是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只有全面掌握了倾诉者所讲述的信息,及时地听取他人意见,并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证实、评估,作出正确的回应,掌握说话人的语气、语调、表情等,在配合倾听者的肢体动作、在倾听时态度要冷静,不可当成儿戏,要让倾诉者将自己看成朋友,将自己的不满与难处尽量诉说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倾听,才能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校园管理论文 篇8

在数字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中需要考虑到以下方面:①对优质资源、先进技术等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整合现有的资源,积极构建先进、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②开发与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立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同时确保该平台的开放性、灵活性,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③为了培养、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④建设和应用网络教学资源库,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对于数字校园来说,从功能模块来看,需要以云服务为支撑,积极构建智能化校园管理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同时对其进行应用。以整合资源为中心,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将其融入到教学、学习、管理等领域,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教师、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教师为中心,积极建立和完善网络教研系统、网络备课系统等应用系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工作的信息化。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系统、自主学习系统等,通过远程学习和异地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网络信息化。

2修订和完善与数字校园系统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重塑流程

在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非技术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倡避免重技术轻管理、重开发不重维护、重功能不重组织行为和管理流程的现象,需要对决策者的重视和参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意向、教育管理机制和流程变革、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因为,决策者重视和参与在一定程度可以协调并确保资源到位,对管理流程进行疏通,对于信息化项目来说,这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通过建设高校数字化校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新的信息技术下,经过多年教务信息化建设的摸爬滚打,可以避免乃至超越以前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本身需要以技术为核心,而信息化管理通常情况下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这是实施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从本质上说管理不能被技术本身所取代,并且技术需要管理的配合,信息化与管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健全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融入到信息化中,进而充分地体现管理思想和理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重塑教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流程,在核心层面推动教学体制改革,进一步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修订、完善教学日常运行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建设,修订、规范、完善教务运行信息的相关管理制度。从教务日常运行管理制度的层面推进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降低教学运行管理的重心,扩大系(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权限。健全与优化教学运行监控机构以及具体实施细则,将重要教学和管理信息都准确及时汇总到该体系中,使教学运行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行为都有“据”可依。

2.2进一步优化教务运行管理信息流程

梳理原来处于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离散的教学运行监控信息,将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实现集中式数字化管理。进一步精简工作环节,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教学运行质量监控,提高管理效益。项目基于网络环境,构建适应日常教学管理的运行系统的信息化流程,有效地规范了教学管理行为,利用网络技术提高了服务、管理质量,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日常教学运行信息获取、管理并监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提供一个面向校系(二级学院)两级教学管理的网络基础。

3技术实现手段与管理思想需紧密结合

3.1管理理念与思路创新

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改革势必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现代信息管理的先进管理理念,把原来处于离散的教学运行监控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实现了集中式数字管理,促进了教务管理从经验式管理到标准化管理的转变。①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鼓励广泛的对等评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评价体系,也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教与学的评教体系进行完善,并且对其进行量化,一方面对专任教师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另一方面激发专任教师的积极性和,以及学生评价的客观性。②爱师爱生。对于教师来说,其主要职责是传授知识和启发学生的心灵。结合人事信息化培养师德,建立和完善鼓励、约束机制,一方面提高教师应用信息的水平,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更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③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平台,为了打通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空间,需要承认多元化、保持宽容,进一步重塑人文学科教师的角色意识,彻底解决人文素质教育教学难度大、成本高的难题。④加强组织领导、鼓励探索创新、加强督促检查、制定配套政策、提出实施方案。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3.2技术应用创新

构建信息化校园,实施数字化教学运行监控体系,势必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学校教学运行管理实际,充分利用技术开发公司丰富的数字化校园实施经验,对先进网络技术广泛加以运用与创新。目前数字校园实施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是:软硬件结合的使用率较低;各级应用系统整合难度大;原创和创新性优质资源匮乏;网络教学创新调整难度高;办公自动化管理期待加快进程。大多数公司的数字校园产品设计功能涵盖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智能排课系统功能初步完善,但是缺乏教师多维评价系统,而且国家对于教师评价没有相应的规定标准。产品对硬件方面无整合,许多公司的解决方案中也没有相关硬件整合功能的描述。对学校的情况管理,需要借助云服务saas平台进行支撑,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多级的管理;从中间件和数据库的情况来看,在硬件资源方面,学校的系统往往要求比较高。在技术方面,可以从四个角度解决思路问题:①凭借开源精神,采用合作的开发模式,在设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吸纳教师与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要确保其可靠性、安全性。②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教务数据中心,结合数字校园平台、各职能系统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应的访问接口,为教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奠定基础。③通过数字校园平台的社区网络建设,集成教务信息以推送技术和Web3.0技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多元化和多彩的展现与交互形式互连管理者与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系统与系统、系统与人、教师与学生,从而促进学风建设。④通过建立和知识库、教学资源库等,以及提供多媒体视频制作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应用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缓解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矛盾,进而促进教学相长。加强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建立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源普及共享。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