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最新6篇)正文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最新6篇)》

时间: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酒店服务管理论文(最新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酒店服务质量 篇1

[关键词]酒店前厅;服务质量;顾客满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3-0058-06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酒店业空前繁荣。然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饭店市场竞争主体的不断增多,酒店业竞争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与此同时,中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更显示出酒店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对于我国酒店业来说,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酒店业也在迅速扩张,全球十大酒店集团中的9家悉数进京,越来越多的高档酒店将在北京开业,奥运会的召开将吸引全世界各国的体育官员、运动员、观光者的涌入,入境旅游人数将大幅度增加,酒店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提供令客人满意的高质量酒店服务,才能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增光添彩。

外国酒店集团的涌入,使得酒店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培养了我国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酒店管理方面经验也是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酒店在硬件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高档酒店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星级制度的推行,我国酒店业实现了在服务标准化方面与国际接轨,同时经营理念发生了转变。多年来,酒店行业在标准化问题上下了很大工夫,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逐步转向个性化。总之,酒店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已由原来的地点选择与硬件设备,转换为服务质量的要求,质量已经成为酒店生存发展的决胜要素。

法国雅高(Accor)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旅游和企业服务集团,在90个国家拥有和管理4000家酒店。雅高集团目前在中国的酒店品牌有:索菲特、诺富特、宜必思及世纪酒店,23家酒店分别遍布北京、上海、博鳌、东莞、杭州、成都、合肥、济南、天津、武汉、深圳、郑州及香港。

北京和平宾馆始建于1952年,是历史较长、知名度较高的四星级豪华合资酒店。该酒店位于市中心最繁华的王府井商业区,交通便利,观光、购物、商务往来皆宜。宾馆拥有不同规格的单人间、双人间、双套间、商务套间、总统套房、写字间等近344间客房。宾馆还设有游泳池、健身房、美容厅、迪斯科舞厅、商务中心、谈判间、购物中心、旅行社等,可充分满足客户不同需求,2001年雅高集团接管北京和平宾馆,成为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

通过对该酒店客人进行问卷调查,显示有26%是以商务目的入住酒店,27%是以会议为目的,还有24%是为了休闲度假,其他原因占23%,由此可知,本次调查充分反映出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的顾客是以商务和会议目的为主,证明其作为四星级商务型酒店的目标市场。

本文对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前厅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针对如何提高前厅服务质量给出建议。因此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前厅服务质量评估。(2)中国顾客与外国顾客在满意度方面是否有明显差距?(3)哪些因素或环节对顾客满意度方面起到关键性影响?(4)发现服务的失败点及原因分析。

2、文献综述

2.1酒店前厅服务

服务是企业文化、企业内在品质、企业员工素质最生动而无可替代的展示,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竞争的胜负,是酒店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

酒店前厅部是带给旅客第一印象与最后印象的关键部门,代表了整个酒店的形象。其服务主要包括礼宾司、前台接待、总机、商务中心几大部分。主要功能是预订、入住登记、住店间服务、办理离店和建立客史档案等。本论文主要针对从顾客到达至离店期间前厅所提供的服务,如停车、门卫、行李员、前台接待、CHECK-IN、CHECK-OUT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对于前厅服务,孙喜林…指出,“它既是饭店的神经中枢,又是客人住店离店的集结交会场所和各种信息的会集处。总台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饭店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外部形象”。

哈特里纳等[2](Hartline et al,2003)对酒店不同部门服务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研究,他们结合斯尔沃曼和格罗沃尔(Silvermen,Grover)及凯多第和特济昂(cadotee,Turgeon)关于顾客对酒店服务的感知类型,分为“必要服务要素(necessary cues)”、“希望服务要素(desirable cues)”、“消极服务要素(passive cues)”和“中要素(neutral cues)”。按照哈特里纳等[2]的解释,“必要服务”指顾客认为服务是绝对必要的和关键的,并期望这类服务传递应准确无误。如果缺少这类服务或不能准确传递,顾客将以此对服务质量给予较低的评价,而且质量无法以其他服务来弥补。顾客常以一个或多个“必要服务”为基准来对质量进行评价。如果这一质量满足了,顾客将根据“希望的服务”和“消极的服务”来调整其对质量的总的感知。“希望的服务”指顾客希望在服务中提供的内容但不是必需的,如大厅或天井的特色、室内游泳池和免费早餐等。这类服务也称为“满意要素”,即好的服务会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而取消这类服务也不会导致顾客的不满。提供好的“希望的服务”可能会导致顾客对质量评价基准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取消或不好的服务会让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偏低,但不会导致对总的服务质量评价为不可接受。“消极服务”指顾客认为理应提供的服务。包括停车场、信用卡的使用、热水淋浴等。只要这类服务满足顾客的最低要求,顾客就不会注意到它们,也不会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一旦这类服务失败或不存在,这势必影响顾客对服务的感知。“消极服务”不会带来顾客的表扬,只会带来顾客的抱怨,因此有人称之为“不满意要素”。但只要“必要服务”满足了顾客的要求,“消极服务”的不足不会导致顾客评价质量为不可接受。“中”既不会得到顾客表扬,也不会导致顾客抱怨。它们可能不会引起顾客的注意或一旦出现服务失误,很容易改正。“中”对顾客评价服务质量没有影响。

在哈特里纳等的研究中发现,顾客把前台服务看作“必要服务要素”,把停车看作“希望服务要素”,同时把行李员服务看作“中要素”[2]。在此前 素,本论文以温度、布局、空气质量、环境、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以及处理问题能力作为自变量,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来研究哪些因素对顾客满意度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检验数据满足多元线性回归的前提下,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见表4,表5,表6):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回归的拟合优度较低(R2=0.399),这说明所选解释变量不很全面。但总体显著性是明显的(F显著值=0.000<0.05)。在回归分析结果中,员工处理问题能力和服务态度的相伴显著性值分别为0.018和0.000,均小于0.05,所以可以证明,处理问题能力和服务态度对顾客满意度有着显著性的线性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线性回归方程:满意度=0.423×处理问题能力+0.235×服务态度

其具体含义可以解释为:在服务态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处理问题能力,就能够增加0.423个单位的满意度。在处理问题能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服务态度,就可以增加0.235个单位的满意度。

因此可以看出在酒店管理中应对这两个因素格外重视,这两方面突出往往可以弥补在环境方面的不足,使顾客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4.4酒店服务的失败点及原因

(1)停车位置紧张

问卷还设置了多项选择和开放式问题,表1中数据显示顾客认为最需要改进的环节包括酒店停车。就停车方面来说主要是酒店停车场过小,造成停车位比较紧张,给顾客停车造成一定麻烦。而且该调查酒店地处王府井地区,导致停车更加困难,因此有非常多的客人(19%)对这一环节进行投诉。

(2)结账时间与入住时间冲突

同时在调查中显示有将近30%的客人认为登记是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需要改进的环节(见表1)。这主要体现为人住过程中顾客等待时间过长,或者没有房间提供给顾客。这些是导致客人认为需要改进的直接因素。由于酒店规定的结账时间是中午12点以前,入住时间是下午2点。而很多客人在办理入住的时候,大部分客人还没有退房,同时当客人集中退房的时候,客房部也没有那么多人力整理房间,所以经常需要客人等待比较长的时间,或者根本没有现成房间提供给客人,结果导致客人投诉。

(3)入住与结账时排队等候时间过长

入住和结账时候排队等候过长也是导致这两个环节失败的重要原因。随着酒店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服务也就越来越成为扩大销售、争夺市场、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在酒店业的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排队现象,如何有效解决排队问题,缩短客人的等候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和客人的满意度,就成为酒店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当某项服务的现有需求超过提供该项服务的现有能力时,排队现象就会发生。在酒店服务中也经常会遇到,如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在餐厅就餐、商务中心服务等常常都要排队。由于酒店服务中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需求波动性的存在是必然的。

排队等待是顾客接受服务过程中经历的一个特有现象。而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有效管理排队现象,正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

(4)员工工作压力大

由于前厅工作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在前台工作的员工都会和赔钱打交道,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加上接触很多现金支票以及信用卡结账,所以每位前台员工一有空就会对自己一天的财务活动做出盘点,总担心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这样往往导致前台员工由于工作压力大,难以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致使酒店前台人员流动频繁。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导致新人过多,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主要是酒店过于强调降低内部成本,一个人完成若干份工作造成的供需矛盾。

5、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顾客对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前厅服务质量的评价较低,各项平均分都低于3.5分,没有达到满意的分数(4分)。这反映出酒店前厅的服务质量总的来说不被顾客所接受,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而顾客的评价也为需要改进的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尤其是影响顾客满意的重要因素,如服务态度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给出如下的改进建议:

5.1改进服务态度

亲切礼貌的服务是酒店对客服务态度的基本要求,其主要表现在员工的面部表情,语言表达以及行为举止3个方面。员工保持微笑服务是最基本的原则,但仅仅有微笑是不够的。为了能使员工有一个良好的服务态度,这就要求酒店定期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可以结合不同的服务场景对员工进行情景训练,并且评选优秀员工加以奖励,以鼓励其他员工。

5.2提高员工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于如何培养前台员工正确处理问题能力,首先当员工入职的时候,就要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然后进行考核,具备一定水平后上岗工作,否则这期间由于不具备岗位能力经常出现错误,造成服务失误。同时要求新老员工经常有机会交流,这样可以相互得到经验方面的补充。同时还应该强化“一次到位”的意识,这一点是与酒店服务产品的特性有很大关系的。由于酒店服务产品与消费同步性,因此酒店就必须强调服务的一次性到位,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许多问题的发生。同时酒店应该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对酒店服务的3个环节:事前、事中、事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事前的管理主要是消除质量发生的隐患,达到预防的作用。事中管理主要是针对质量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加以改善。事后的管理主要是对服务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只有有了这样的标准,才能不断提高员工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5.3处理好排队等待问题

调节服务供应能力,使之更适应需求波动变化的需要。如:可对员工进行跨岗位培训,使之在旺季的时候能够派得上用场。或者增加临时工人数,以解燃眉之急。为顾客创建一个舒适的等待环境,使等候时间变得令人愉快。如专门设立一个区域以供顾客等待,将其布置得宁静、素雅,播放舒缓的音乐等。

5.4要平等对待顾客

本研究发现,总体上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中国顾客与外国顾客在满意度方面没有明显差距,这说明酒店前厅的服务对中外顾客是一视同仁的。而公平也是顾客的一个重要需要,同时这还是产生不满意的一种诱因。根据对北京多家酒店的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地区酒店中外顾客对酒店服务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或许与此有关,至少有顾客抱怨公平对待问题。所以在此明确本研究结果的局限性,望其他酒店对这一问题引起注意。

5.5抓主要矛盾,合理利用资源

根据前面的分析,顾客把前台服务看作“必要服务要素”,把停车看作“希望服务要素”,同时把行李员服务看作“中要素”。因此要在前台服务上下工夫,从而把握质量标准和提供给顾客满意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提高停车服务质量,从而增加顾客的满意度,进而提高行李员的服务水平,避免造成顾客的小方面的不满意。虽然顾客对不同服务的评价存在差异,但顾客总是以体验的方式来评价服务,任一服务接触都会导致顾客的满意与不满意,因此要树立全面质量关。

不同酒店前厅的服务具有相似性,但质量不尽相同。所以本研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他酒店具有指导意义,至少从酒店前厅服务过程和顾客评价方法上看,本文的研究结果值得其他酒店引起注意,并对其前厅部服务进行类似的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收稿日期]2006-10-21;[修订日期]2007-01-09

酒店服务质量 篇2

一、酒店服务质量的概念

酒店服务质量,即酒店以其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为依托,为顾客所提供服务在使用价值上适合和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比如说:接机服务、行李服务、洗衣服务、夜床服务等,这些都是酒店提供服务的能力。程度就是提供给客人服务项目的档次、水平的高低。比如说:接机服务提供车辆的档次,行李服务所提供行李车的干净程度,洗衣服务的时间等。现代酒店出售给客人的产品只有一个,那就是——“顾客满意”。服务是现代酒店业的核心竞争武器与形成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俗话说,客人的满意是星级酒店追求的最高境界,宾客的满意也是评价酒店服务质量优劣的惟一标准。

根据酒店服务质量的定义,酒店质量实际上包括有形产品质量和无形产品质量两个方面。

(一)有形产品质量。首先,酒店设施设备的质量。设施设备是酒店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酒店各种服务的依托,反映了一家酒店的接待能力,同时也是服务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酒店实物产品质量。实物产品满足顾客的物质消费需要,通常包括菜点酒水质量、客用品质量、商品质量、服务用品质量等。再次,服务环境质量。通常要求是整洁、美观、有序和安全。

(二)无形产品质量。是指酒店提供服务的使用价值质量,也就是服务质量,包括礼节礼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及安全卫生等。

二、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意义

(一)提高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发展之本

现代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酒店要从顾客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满足不同顾客在不同时间的各种需要。中国酒店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数量大量增加,但同时,业内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酒店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最为直接途径。从根本上说,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酒店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

(二)提高酒店服务质量是竞争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酒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大家都处于同一个旅游市场,因此竞争日趋激烈,所有酒店竞争的惟一目的是吸引宾客,增加效益。酒店的竞争包含着不同的方面和内容。比如地理位置、外观装饰、宣传广告、服务项目、商品推销等方面进行。但无论怎样酒店的竞争以质量竞争为首。谁能够为宾客提供全面的最佳服务,谁就能占得优势地位。

(三)酒店服务质量的优劣是判断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酒店生产的商品最终是人对人的工作,这就是服务。有良好的服务才能招来并留住顾客,而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被誉为“饭店之父”的斯塔特勒就说到:“饭店出售的商品只有一个,那就是服务。”酒店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使管理的各种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并互相配合才能达到目的。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计划、业务、设备、物资、人事、财务等方面工作的配合,所以说服务质量是饭店管理的综合反映,从服务质量的优劣上,可以判断饭店管理水平的高低。

三、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途径

(一)招聘优秀人才

二十一世纪最贵的资源之一是人才,酒店管理的竞争同时也是行业间人才的竞争。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在一个酒店中,管理者是酒店的灵魂,而员工是酒店对客服务的工作的主体,有优秀的管理者才有正确的决策方向,有优秀的员工才能有好的服务,所以在挑选员工上酒店要选用优秀人才。而酒店人才的标准首先要选择“人材”,这个材是可树之材的材,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情操,虽然他对业务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有良好的素质,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当一个优秀员工的潜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酒店的培训,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个时候他可以完全胜任他的工作岗位。慢慢的,他会继续成长,成长成另一个“人财”这个财是财富的财,他可以为企业带了更大的财富,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员。

(二)做好周期性培训

培训工作是酒店服务质量的基础,酒店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间段对酒店内部员工进行周期性培训。培训不是一时兴起,想起来就培训。培训是一个有计划,有周期,有督导,有反馈的工作。良好而有效的培训可以使新员工尽快的了解并掌握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更快的融入酒店对客服务的队伍中去;对老员工进行工作技巧的培训,服务意识的培训,可以帮助其顺利度过工作倦怠期,以饱满的热情融入到酒店工作中;对酒店管理层的培训,可以开拓管理者的思路,增强各部门的协作能力,接受新的工作方法和督导理念,从而更好的对酒店的运营进行管理。对酒店而言,培训应是一个体系,而不是简单靠几节课就能解决问题,是由众多培训环节构成,环环相扣,不要期待培训会一蹴而就。培训是为效果而进行的,一个优秀员工和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培训和学习。

(三)行之有效的管理

在酒店激烈的竞争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活动是重中之重。而管理分指挥管理和指导管理。指挥管理就是对下属进行适当的工作分配,指导管理就是指导下属如何去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一般督导者要现场观察(也叫走动管理),这样才能更直观地了解员工工作的情况。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提醒,这样效果会更好。在班前和班后要常表扬,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管理者最好能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员工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

酒店服务质量 篇3

[关键词] 酒店 服务质量 对策 研究

一、酒店服务质量概述

假日酒店公司创始人凯蒙斯・威尔逊的名言是:优质服务是构成最终胜利的因素。国际酒店业巨子拉马达公司总裁杰里・马尼昂曾说:“向客人提供卓越的服务是拉马达公司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客人入住酒店,购买的不仅是设施,客人来酒店就餐,购买的也不仅是饭菜,更重要的是购买优质周到的服务。因此,酒店的使命就是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如何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是酒店管理者的共同目标和基本追求。

1.酒店服务定义

酒店服务可定义为酒店员工以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一定的操作活动为内容,以客人需求为目标,倾注员工感情形成的行为效用的总和。

在英文中,“服务”一词(SERVICE)通常被解释为七个方面:微笑(Smile)、优秀(Excellence)、准备好(Ready)、看待(Viewing)、邀请(Invitation)、创造(Creating)、眼神(Eye)。它使服务概念一目了然,更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

2.酒店服务质量概念和内容

(1)酒店服务质量定义。酒店服务质量,即酒店以其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为依托,为顾客所提供服务在使用价值上适合和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2)酒店服务质量的内容。根据酒店服务质量的定义,酒店质量实际上包括有形产品质量和无形产品质量两个方面。

有形产品质量。首先,酒店设施设备的质量。设施设备是酒店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酒店各种服务的依托,反映了一家酒店的接待能力,同时也是服务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酒店实物产品质量。实物产品满足顾客的物质消费需要,通常包括菜点酒水质量、客用品质量、商品质量、服务用品质量等。再次,服务环境质量。通常要求是整洁、美观、有序和安全。

无形产品质量。是指酒店提供服务的使用价值质量,也就是服务质量,包括礼节礼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及安全卫生等。

二、提高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发展之本

现代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酒店要从顾客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满足不同顾客在不同时间的各种需要。中国酒店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数量大量增加,但同时,业内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酒店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最为直接途径。从根本上说,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酒店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其原因如下:

1.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敏感性强

酒店服务质量中的无形服务是酒店产品区别于其他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顾客特别敏感,正是无形服务使客人从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大的满足。无形服务是使酒店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2.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正相关

有顾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而酒店能否赢得并保持更多的顾客,关键在于酒店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能否让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是酒店服务好坏的最终评价标准,也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酒店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推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成为酒店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1.服务质量水平较低

多年来,国内很多酒店员工服务工作缺少主动性,“微笑服务”开展不起来,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先进的设施设备不会操作使用,外语水平普遍较差,能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少等等,都是酒店服务质量水平低的表现。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还不能令顾客满意。

2.部门间缺乏服务协调

酒店服务产品具有综合性,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共同提供的,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程度。在我国酒店行业,部门经理更关心的是如果把自己的部门业绩搞好,而不是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由此造成的障碍最终会把客人赶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主管和一线员工在各自经理领导下进行着内部战争,指责其他部门。顾客成为这些内部战争的直接的受害者,他们会选择不再光顾这间酒店,尽管某个部门在某次内战中获胜,但整个组织却输掉了竞争。

3.服务质量管理效率低

酒店产品服务质量比一般实物产品多了无形服务内容,所以质量控制更难把握。无形服务主体是人,也就是酒店员工,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途径,制定科学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规程,并保证其能够切实、有效贯彻实施是保证酒店服务质量稳定性的主要手段。

我国酒店管理者质量管理意识普遍薄弱,手段和技术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或者是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但执行不力,甚至各项制度过于陈旧,和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有冲突。

4.确保服务质量的“硬件”和“软件”不匹配

我国酒店业一直都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费雷德(Fred)曾走访了我国14个旅游城市,考察了各地112家酒店,认为我国大部分旅游酒店的硬件设施己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酒店水平,但从业人员素质、质量管理及服务水平却落后于同行业国际水准。这与我国酒店星级评定标准过分强调酒店硬件设施指标有关,不利于酒店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管理者缺乏战略眼光

(1)对服务质量重要性认识不够。服务质量不能直接创造收益,作用是间接的。酒店管理者往往关注能直接增加酒店收益的内容,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视而不见。认为服务质量管理投入资金大,得到的效果不明显,倒不如把资金投入到可见可触摸的硬件设施上。结果是“五星级的设施,三星级的服务”!管理者对服务质量管理的漠视,对酒店的伤害无疑是致命性的。

(2)对服务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用“虎头蛇尾”来形容目前我国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尤为贴切。酒店管理者开始抓得很紧,一些规范和制度随之出台,效果也较明显。但由于没有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各阶段的计划措施,缺乏对服务质量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时间一久,质量意识慢慢淡化,问题随之出现,服务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2.酒店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1)缺乏规范的行业劳动力水平认证及准入体系。酒店行业员工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市场尚未完成形成,未能成立有社会权威性或政府性质的星级酒店员工培训及认证机构,致使酒店行业招工条件参差不齐,降低了酒店业员工的总体素质水平。

(2)薪酬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工作仍是大多数员工谋生的重要手段。既然是谋生,员工就不得不考虑收入问题。酒店员工,特别是与宾客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工作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更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当员工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成比例时,必然产生不满心理、厌倦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容易流失。而现实中酒店业员工薪酬普遍偏低,使高素质人才对酒店业望而却步,酒店员工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3)酒店内部缺乏对员工持续的培训。酒店管理者往往以为,只要在员工刚入职阶段加强培训,合格上岗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但酒店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顾客需求与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没有对员工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更新就会与时代脱节,员工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3.缺乏严密的质量控制系统

酒店服务产品具有综合性和质量不稳定性特点,酒店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点出错都会影响顾客对整个酒店服务质量的评分。酒店往往缺乏严密的质量控制系统,各质量活动未纳入统一管理,就很容易发生问题。酒店业有一个很著名的公式“100-1=0”,即一个环节、一个人的身上出现劣质服务,整个酒店形象将在顾客印象中不复存在。

五、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可实行措施

1.建设酒店行业服务水平支持体系

针对酒店行业员工准入门槛低的情况,应强化高星级酒店员工的操作技巧、外语沟通能力以及日益普及的信息化系统管理知识。应建设酒店行业员工培训认证体系,对欲从事高星级酒店工作的人实行自愿考证上岗制度。通过科学培训,让新员工掌握一定的酒店行业业务知识。而以目前的薪酬水平,是很难吸引人才的,因此必须提高员工整体薪酬福利水平。

2.酒店管理者要强化服务质量意识

服务质量是酒店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全体员工都要有质量意识,管理人员更要树立服务质量观念。管理者在质量观念上牢牢扎了根,才能在日常管理中把质量真正当成企业的生命线,才能令酒店全员工在思想上、行动上认识到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管理制度和目标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3.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设立服务质量管理组织结构。酒店应设立服务质量管理专职机构,作为服务质量体系的组织保证,建立内容全面、科学合理、控制严密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通过一定的制度、规章、方法、程序等,使酒店质量管理活动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把酒店各质量活动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中。

(2)制订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酒店要对各服务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服务环节明确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使员工服务行为有章可循。对酒店各岗位、各环节的服务过程进行如实记录,仔细分析研究,按照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改进,使之合理化,并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服务程序。服务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既是酒店质量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酒店还应制订服务质量检查程序和控制标准,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收集分析服务不符合标准的原因,提出和实施改进措施。

4.管理控制要对路

(1)实行首问责任制。就顾客而言,到酒店是花钱来买享受的,没有必要也没有兴趣了解酒店中哪个事情该找谁来办,有权利认为任何一个员工都代表着酒店,都应为他们解决问题。为此,应大力提倡首问责任制。酒店的首问责任制是指,凡是酒店在岗工作的员工,第一个接受宾客咨询或要求的人,就是解决宾客咨询问题和提出要求的首问责任者,首问责任人必须尽己所能给顾客提供最佳和满意的服务,直至问题最后解决或给予明确答复的责任制度。具体有几点要求:第一,如是属于本人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要立即给宾客询问以圆满答复,对宾客的要求妥善解决;第二,虽是本人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但因宾客的原因,目前不能马上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向宾客解释清楚;第三,如是属于本人职责范围之外的问题和要求,不得推诿,要及时帮助宾客联系有关部门给予解决。

推行首问负责制的关键是要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或交叉培训活动,让每一名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全面清楚地了解酒店内不同岗位的大致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以及各个服务流程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首问责任制不局限于一线员工的对客服务,也包括二线员工的后勤保障服务。

(2)盯关键时刻。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总裁简・卡尔森(Jan Carkzon)创造出“关键时刻”这一词语。卡尔森认为:服务一线的员工每一次与顾客面对面互相交流接触的瞬间即为关键时刻,他估计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每天有5000个“关键时刻”。卡尔・奥尔布累克特和罗恩・泽门克两位作者将“关键时刻”概念变成一种全新的服务管理方法。他们把“关键时刻”定义为:顾客与组织的任何方面进行接触并对其服务质量产生一定印象的任何时刻。

在酒店期间,顾客对其所经历的各个关键时刻的感知,直接决定了其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是顾客感知价值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的酒店,关键时刻不同,酒店管理者可以召集部门管理者、一线员工以及顾客代表等共同讨论,得出酒店需要关注的所有关键时刻,并列成清单,按照服务流程顺序让所有员工知道。针对各关键时刻,商讨出应对方法,并通过培训,让所有员工都能切实掌握。

(3)对员工授权。美国学者鲍恩和劳勒(Bowen and Lawer)认为,授权是指管理者与处于服务第一线的员工分享信息、知识、奖励、和权力 。员工面对顾客时,需要有足够权力及时去满足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以及处理一些特殊情况和意外事件等。管理者不可能也没必要花所有的时间去控制和监督,放手让员工自己管理和控制一些工作,不仅能让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也体现了酒店对员工的尊重,让员工更有责任感。在提高了酒店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让顾客体验到酒店员工负责、热情、周到的服务,顾客满意度自然也会提高。

(4)走动管理。酒店服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酒店内的各个营业地点,服务现场发生的事情,大多数时间只有顾客和提供服务的员工知道,管理者想要真实了解前线情况,不能总坐在办公室,应把部分工作时间用于服务现场的督导工作。这样既可以在现场处理客人投诉和突发事件,也可以征询客人意见和建议,还可缩短和员工的距离。

5.提高酒店内部协调性

(1)加强沟通管理。部门合作以沟通为基础,没有沟通,人与人之间会陷入一种相互隔绝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形成默契的配合。酒店沟通包括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部门内人员之间的沟通等。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促进酒店内部沟通,如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一起用餐、设立员工意见箱等都是实现内部有效沟通的具体方式。

(2)推行岗位轮换制度。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岗位的工作重复劳动量非常大,很容易导致员工出现过度疲劳或迟钝倾向,需要管理者采取岗位轮换方式进行有效调节。这有助于开发员工潜在工作能力,打破不同部门间的隔膜,为协作打好基础。

(3)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的最重要内涵和外延。酒店文化的形成,它反映的是酒店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在其基础上,酒店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就会形成一个合作、团结的整体。好的酒店文化能够提升员工的服务意愿,发自内心为顾客服务,而消费者在接受这种服务、感受这种企业文化的同时会提升对酒店服务质量的认同感。

6.加强员工管理

(1)员工招聘。要根据经营发展需求,结合酒店实际情况,调查各部门岗位分布、人员安置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合理、科学的岗位人员编制,根据编制,采取不同形式的招聘方式,吸收有经验的管理人才及有朝气的大中专毕业生加入酒店。严把员工进入质量关,酒店的服务质量才有保证。

(2)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当务之急,培训能够起到好的作用。培训方法可多种多样,但有两点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一是培训员工技能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知识性培训。只有将技能培训与知识培训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与技能,也才能真正提升其服务品质;二是培训应该是伴随员工职业生涯的连续活动。

(3)提高员工满意度。组织行为学家马奇(March)和西蒙(Simon)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员工对工作是否感到满意,是决定其是否辞职走人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员工流失对酒店而言,损失无疑是惨重的,服务质量首当其冲。根据美国马里奥特(Marriott)酒店集团曾在旗下两家酒店所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如果员工流失率降低10%,顾客流失率就可以降低1%~3%,营业额就可增加5%~15%;此时节约的费用几乎可超过利润总额,酒店的服务质量水平也得到稳定的保证。

员工对酒店的满意度,除了公平合理的待遇之外,还包括工作安全感、以及酒店支持他们实现发展的愿望等等。因此,酒店要适当提高员工薪酬,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当酒店与员工之间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时,将极大地提高员工对酒店的满意度,从而对员工队伍稳定和团队精神建设都有帮助,进而会对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带来正面促进作用。

7.加强顾客管理

(1)管理顾客期望。客人期望过高或过低对酒店服务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期望过高,容易造成客人的失望;期望过低,则对客人失去吸引力,导致无客上门。客人期望的形成主要受广告、他人口碑、企业形象和先前经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酒店可以通过强化对部分因素的控制来让客人对酒店的期望恰如其分。

(2)加强顾客信息管理。酒店应建立顾客计算机数据库,存储每位顾客尤其是重要顾客和常客的客史档案。根据顾客办理入住酒店手续时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人员在顾客住店时的观察,把客人的爱好、习惯、消费项目以及旅游目地等信息储存起来,进行处理、分析,以便服务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和超前服务,令客人满意。

(3)引导和管理顾客行为。不可能全部客人都了解酒店全部服务的程序和要求,如果不对顾客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就会产生许多额外的服务问题。因此,酒店必须尽可能告知客人酒店所有服务的知识,通过图片、语言、标识及示范等服务引导手段,让客明白自己的职责,提高他们配合员工的能力,完整地享受到服务的乐趣,从而更积极参与服务过程。

另外,酒店要求客人遵守的酒店规定,若发现客人的不正确行为,也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其他客人的消费感受,消除客人之间的不良影响。

六、结语

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酒店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只有将酒店服务的三个黄金标准(凡是客人看到的必须是整洁美观的,凡是提供给客人使用的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酒店员工见到客人都必须是热情礼貌的)真正做到了,做好且做出色了,才会有高的顾客满意度,酒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参考文献

[1]翁钢民:现代酒店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蒋丁新:酒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美)Robert H.Woods Judy Z.King 李昕等译:酒店业质量管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付钢业:现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5]伍 进:论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基本方法[J].甘肃科技纵横,2005(6)

[6]丁玉平 王 :浅谈授权对酒店提高服务质量的意义及实施技巧[J].商场现代化,2007(4)

[7]刘 慧 詹 丽 张伟涛:从构成因素谈如何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J].时代经贸,2007(8)

[8]张 艺:酒店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的有效整合[J].科技创业月刊,2006(8)

酒店服务质量 篇4

关键词:酒店 服务质量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酒店是服务性企业,其生产和销售的主要产品是服务。服务质量是酒店的生命线,它直接关系到酒店的客源、声誉和经济收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宾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升酒店企业的服务质量,尽可能的满足客人的需求,这成为酒店企业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

1 酒店服务质量的概念和内容

1.1 酒店服务质量的概念 酒店服务质量是指酒店以设施设备为基础,为客人提供实物产品和服务在使用价值上适合与满足客人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1.2 酒店服务质量的内容 酒店服务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涉及饭店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总的来说,酒店服务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有形服务(有形产品)的质量,另一个是无形服务的质量。

1.2.1 有形服务的质量 酒店有形产品服务的质量包括几大方面。首先是设施设备质量。设施设备是饭店经营的依托,是饭店赖以生存的基础。饭店设施设备不仅要有达到水准的使用价值,还要有外观美感和风格特色。客人可以通过设施设备的布置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酒店实物产品质量。实物产品质量是满足顾客物质消费需要的直接体现,通常包括菜点酒水质量、商品质量、服务用品质量、客用品质量等。再次,安全状况质量。安全状况是饭店服务质量的关键性问题,顾客的安全是饭店经营的立足之本。不管饭店其他方面的工作做得有多好,一旦安全出了问题将会前功尽弃。最后,服务环境质量。服务环境质量是饭店服务质量的组成部分,服务质量是由建筑、装饰、陈设等因素构成。良好的服务环境可以给客人带来感官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

1.2.2 无形服务的质量 是指酒店提供服务的使用价值质量,也就是服务水平,包括礼节礼貌、职业道德、服务技能、服务态度、服务效率等。其目的是塑造酒店优秀的市场形象,给客人营造高享受的氛围,给客人以深刻的印象,使客人提升信任感和满意度。

2 酒店服务质量在酒店经营中的重要性

2.1 高质量的酒店服务能赢得更多的客户 国际酒店业巨子拉马达公司总裁杰里・马尼昂曾说:“向客人提供卓越的服务是拉马达公司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酒店的对客服务不是企业的短期行为,而是长远的、持续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酒店服务能使客人满意,从而使这种满意在人与人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进行信息的传播,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客人。

2.2 高质量的酒店服务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当今社会,酒店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产品质量的竞争和价格的竞争发展为服务的竞争。酒店吸引客人的不仅是一般对客服务,而是能为客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所谓一般对客服务,是指酒店行业都有的服务,这种服务只能满足客人的共性需求。酒店还应根据客人的个性需求,随机应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酒店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起好的品牌形象。

2.3 高质量的酒店服务能提高酒店经济效益 酒店作为一种典型的服务企业,是通过向客人提供食宿及相关服务来获得经济效益的经济组织。酒店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会拥有一批稳定的高价值、高忠诚度、高回头率的客人,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 我国酒店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3.1 酒店整体服务意识淡薄 服务意识是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立命之本,然而我国酒店业整体服务意识淡薄是制约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酒店的管理人员思想上没有灌输真正的服务意识,把心思都放在如何提高酒店的收益上,对服务意识和质量管理漠不关心。由于缺乏来自管理层对服务意识的重视和要求,使得员工在“微笑服务”、“热情服务”等服务方面流于形式。从而出现服务态度差、对客人应付了事的现象,严重影响服务质量的水平。

3.2 缺乏稳定的高素质酒店员工队伍 酒店服务是服务人员与客人高接触的服务行业,酒店产品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良好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技能。酒店拥有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但目前酒店业的员工队伍却存在严重不足。首先未树立牢固的专业服务理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从事服务行业是伺候人的工作,很多人不愿从事这个工作。即使部分人才选择了酒店工作也是权宜之计,并不想把酒店服务工作作为自己长久职业来考虑,流动性极大。其次敬业精神不足。酒店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岗位的工作重复劳动量非常大,很容易导致员工出现过度疲劳。加之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使得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身心疲惫,易产生离职想法。这就导致了酒店员工的高流失率。再次,我国许多酒店现有的薪酬制度激励作用不足。酒店行业员工的薪酬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很难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产生吸引力,这使得酒店业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酒店业很难拥有稳定、充足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从而较大地制约了饭店业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

3.3 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不及时 酒店是以建筑物为凭借,通过为客人提供住宿和饮食而取得经营收入的旅游企业。酒店对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够重视,认为配备了齐全的设施设备就能满足客人的需要,却忽视了对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由于缺少必要的维修和保养,酒店的电梯、空调、热水设备等容易在客人入住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给客人营造舒适的住宿环境。这就容易降低客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让客人对酒店服务质量产生不满。

3.4 缺乏规范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许多酒店尚未建立规范有效的服务管理体系,管理手段和技术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来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保证服务质量的规范与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老套,不能满足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又不能持之以恒的去执行。酒店管理者初期制定了一些规范和制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的专注管理,时间一长,问题也随之出现。

4 提高酒店服务质量的策略

4.1 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它的定义是: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的、皆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所有的程序、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对酒店提高管理水平,改善酒店素质,加强饭店基础,做好对客服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酒店全面质量管理,是指酒店的全体员工和各个部门,把酒店视为一个整体,以提供最佳服务为目标,通过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组织员工自觉的遵守服务规章制度,从而提高饭店服务质量。酒店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酒店服务质量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进行全企业管理,强调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不局限于质量管理部门,要求酒店各部门都要参与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共同对服务质量负责;进行全员管理,要求把酒店服务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关心酒店服务质量。

4.2 强化酒店员工的整体服务意识 服务质量管理是酒店日常管理的重心,全体员工都应具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意识,这将直接影响酒店经营活动。酒店员工应该树立积极的质量观念,在思想上把质量管理作为酒店的生命基石,加强服务意识的学习和培训,使服务意识存在于每个员工的思想认识中,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实现。同时,酒店员工在行动上也要认识到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服务质量管理在酒店实践中的应用,将服务意识的培养与具体的岗位实践结合起来;另外,酒店的管理者还应坚持换位思考,提高服务意识就是要多站在宾客的立场来考虑需求,站在员工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才能更加有效地强化酒店的整体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4.3 组建优质客户服务团队 对于酒店来说,人才是一切管理的基础,不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和高度责任心的优秀人才,服务质量的管理就无从谈起。酒店的服务最终通过员工提供给顾客,员工素质的高低和服务技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优劣。因此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学习型的员工队伍,对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组建高质量的服务团队,首先在员工招聘方面,应重视被聘人员的实际才能,按不同岗位要求选用适合的人员;其次重视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技能。第三,建立团结协作、负责的组织环境,吸引优秀员工。现代社会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工作环境,在饭店或部门内部建立一个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坚定员工对饭店和部门的信心,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第四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找准员工的实际需要,应用多种激励方法,如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环境激励、晋升等激励方法,以挖掘员工的潜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打造一支优质的服务团队,将更优的服务带给宾客,从整体上提高饭店质量水平和顾客的满意度。

4.4 注重满足客人的个性化需求 个性化就是在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客人的要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由于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消费者对酒店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日益追求个人关注,希望享受到与众不同的、可以满足自己特殊需求和兴趣的酒店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的灵活性、差异性和随机应变性能让接受服务的顾客有满足感与自豪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酒店通过对客史档案的建立,记录每一位顾客详细资料,包括顾客的姓名、年龄、生日、信仰、性格、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掌握顾客的信息以便顾客下次来消费可为其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有助于培养客人的忠诚度,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服务质量。

4.5 加强酒店设施设备的配备和保养 酒店设施设备是饭店经营的依托,是饭店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饭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前台设施设备是直接提供给客人使用的。如大堂电梯、计算机设备、复印机、打印机、商务办公桌椅、茶几、沙发、擦鞋器等。配置这类设施设备时,应确保设置合理、配置齐全舒适美观、性能良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而对于生产性设备,如制冷供暖、锅炉设备、电话总机设备等。应注重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保证各类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障对客人服务高效成功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陈乃法,吴梅。饭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杜建华。饭店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李国冰。客户服务实务[M].重庆大学出版社。

[4]蒋丽娟。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性[J].中国商界,2009.7.

[5]黄旭。酒店企业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6]陈瑞霞。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业学校学报。

[7]赵亮。提升我国酒店服务质量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0.8.

酒店服务管理论文范文 篇5

(一)“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对现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扬弃

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多种培养模式,如“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管理渐进、全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1+2零学费”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但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过多地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即“岗位人”的培养,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二是重视利用酒店企业(第三课堂)培养人才,但对学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利用和改革创新研究不够,并且对于这三种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到位;三是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使得学校和酒店双方的职责不够明晰,致使校企合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三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二)“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酒店行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和素质要求而定。通过对武汉、广州、深圳等地数十家酒店的岗位设置调查得知,高星级酒店的纵向岗位职级一般设有八级岗位(按由低到高排列):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其中,领班和主管属于基层管理人员,部门副经理和部门经理属于中层管理人员,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和总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调查显示,目前高星级酒店对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量最大。高星级酒店的横向岗位群包括前厅、客房、餐饮、康乐、营销与公关、行政管理等。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前厅、客房和餐饮三大岗位群,也有部分毕业生从事会展、餐饮专项服务(如调酒师、茶艺师)。

对10余家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星级酒店“招聘酒店员工最看中的素质”专项调查表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职业道德与礼仪、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应变能力。在调研过程中,许多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提出,当前就业的大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社会责任感,并建议学校在加强应用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貌、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中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康乐企业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娴熟的职业技能,能够胜任酒店一线服务接待及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所谓“三课堂”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即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课堂(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必然产物[1],其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公共课、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素质拓展方面课程的教学。第二课堂是指学校教育情境中除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2],包括学生日常班团活动、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责任心、自信心、吃苦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第三课堂是指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酒店企业,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在酒店的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及其他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三课堂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学校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时在师资、场地、技术、情境等方面的局限性,目的在于依托社会力量共同培养学生,推动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零距离”就业。三个课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一课堂侧重于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主阵地;同时,理论课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职能。第二课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舞台;同时,通过开展“学风建设”等活动提高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三课堂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训练,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同时,第三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在实践锻炼中也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三个课堂教育并没有明显的学期划分,而是将专业理论教育、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生“理论+素质+技能”的一体化发展。这一模式体现了酒店管理专业职业需求的特性,突出了综合素质的全程培养,实现了学校环境与企业环境、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双结合。

(一)加强第一课堂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注重职业素质的渗透培养

随着服务业国际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的加深,酒店行业对人才的专业理论基础提出更高要求,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学校以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第一课堂”课程体系,将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分为公共平台、专业平台和拓展平台三个教学模块。其中,公共平台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平台侧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质,而拓展平台侧重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素质。三个平台依据所培养的素质与能力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课程,见表1。

在“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中,专业平台课程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它为“第三课堂”的校外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相对接,突出职业性和开放性;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运用情境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课堂实训环节,教师应增加创造性技能培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自觉进行知识迁移和创新运用。例如,在使学生掌握酒店前厅、客房和餐饮服务的标准操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项目考察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对策,如菜单设计、酒店宴会组织与策划等项目,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第一课堂”教学除了课堂授课外,还有讲座、网络平台学习系统等形式。

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在第一课堂教学中还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质理论教育,使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相结合。如在《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职业技能课程教学中进行微笑服务、礼貌服务、酒店服务原则、服务人员职责、服务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教育;在《酒店服务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酒店职业活动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学生牢固地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顾客、奉献社会的酒店职业道德;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并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使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由此,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结合课程标准及目标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实施或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加强。

(二)创新第二课堂形式,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为了彰显第二课堂的特色,学校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特点开展常态化的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引导学生以一种“准员工”的使命感自觉学习和实践。

首先,在班级管理中引入酒店管理机制,增强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氛围。在管理形式上,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入校后,班级统一定做制服,参照酒店制服的式样,并统一佩戴校徽和姓名卡(中英文),班级成员间需用英文名称呼。同时,将酒店管理班级的班干部按酒店人事编制命名,如班长为经理,副班长为副经理,各项委员为各部门主管,如学习主管、体育主管、生活主管、劳动主管、文娱主管等,组长为领班[3]。经理定期召开班务会议,及时向辅导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在班级中营造一种酒店管理的氛围。在管理内容上,根据酒店工作人员规范要求,提倡微笑服务。学生的寝室管理采用星级评定方法,辅导员和班干部参照星级酒店的评定内容,共同制订学生宿舍的评定方法和评分细则,每学期进行星级宿舍的评定。同时,为提高学生实操技能,依据酒店行业职业资格的标准和酒店企业评定优秀员工的方法,不定期地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通过礼仪课教学和实训演练,使学生掌握酒店从业人员的礼仪规范和服务技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求学生注意仪容仪表,按酒店的礼节规范要求自己。

(三)提高第三课堂职业技能培养成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酒店服务质量 篇6

【关键词】精品酒店;服务质量提升;研究分析

1.相关说明

1.1精品酒店

“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1]源于法语的“Boutique”一词原指专卖时髦服饰的小店,最初是指起源于北美洲的私密、豪华或离奇的酒店环境,以高贵、奢华和细腻的设计,并融入丰厚的文化底蕴,追求高档私密的定制服务,有别与大型连锁的星级酒店。建设经营成本高于一般酒店,适合精致化小规模经营。精品酒店的小而精;市场定位高端;服务人员数量与客房数量之比为3:1或4:1甚至是5:1的“管家式”服务;设计风格独特等特点为酒店行业注入新鲜而强劲动力。

1.2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含义:《怎样赢得顾客并永远留着他们》(How to win customer and keep them for life)[2]一书中,迈克尔。勒伯夫(Michael leboeuf)归纳为:光临一家饭店、一家餐馆或任何一种营业机构的时候,在每个顾客的头脑中都有一个天平,将他得到的服务与他的期望值进行比较,如果得到的服务大于期望值,顾客心中的这个天平偏向“正”的一侧的值越高,顾客感知到的服务水平就越高,相反,顾客感知到的服务水平就越低,如果得到的服务等于期望值,这个天平保持平衡,顾客感知到的服务水平一般,这个观点被酒店业内人士普遍认可。因为酒店是“人对人”,“face to face”[3]的行业,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顾客在享受服务的同时,参与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再者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所以,服务质量是一种既要注意结果又要注意过程的产品销售过程,控制起来难度大,标准模糊。服务质量的提升成为整个服务行业面临的难题,酒店行业亦不例外。精品酒店作为酒店行业的新生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更是具有研究价值。

2.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提升服务质量研究关注度较高,目前还没有针对精品酒店服务质量提升对策方面的研究和论述。广泛认同和应用的理论依据如下:(1)美国学者PZB提出的SERVQUAL模型[3];(2)鉴于顾客期望的不易测量性,美国学者Cronin和Taylor摒弃了期望-实绩的差距模型,直接测量顾客对实际服务经历的评价,开发了SERVPERF模型,他们认为SERVPERF比传统的SERVQUAL模型效率更高,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和效度鉴于SERVQUAL量表在产业服务背景下的不良表现[5];(3)Gounaris在2005年提出了Indserv量表,并且在希腊国内的不同行业中对此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获得了很好的测评实践效果;(4)鲍尔定、卡罗拉、史德林以及约瑟曼(Boulding, Kalra, Staelin and Zeithaml)的研究发现服务质量与重复购买行为及推荐意愿呈正相关[5];(5)格罗鲁斯(Grnroos)为代表的“比较所得服务质量”,这种观点认为服务质量是顾客通过比较前期所期望的服务质量与实际所感知的服务质量而得到的结果。

2.2国内研究现状

在服务质量提升研究中,刘春济、高静[6](2006)调研发现国内旅游者对国内导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评价远低于其期望值,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还需较长时间;马耀峰(2006)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测量了东西方旅游者对导游服务评价的差异;1998年,郑贵容在对服务质量评价时,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数学模型应用于旅客对民航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处于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提高的状况,服务行业的共性决定了提升服务质量对策的相似性。目前,服务行业内部竞争的焦点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服务质量也是该行业生存的根本。但是,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事情,涉及到诸多因素,酒店行业中出售的产品就是服务,酒店行业服务质量问题就是制造业中产品质量问题。

3.实证研究分析

3.1实证研究选取酒店情况说明

选取上海外滩花园酒店浦东店和上海外滩花园酒店新华花园作为研究点。上海外滩花园酒店位于汉口路河南中路口,地处南京东路外滩地段,交通十分便利。建于1928年的两幢红砖古宅,由当时沪上著名的巴马-丹拿建筑事务所设计。窗套、入口和墙面装饰表现出哥特建筑特征。保存了1928年的原始物件,如磨损的甬道楼梯及一具当年的蒸汽锅炉等。上海外滩花园酒店新华花园是一幢具有德国式居民风格的别墅建筑,建于1925,距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很有特色的平瓦双坡屋面,棚屋型老虎窗,白色的水泥拉毛墙面,衬着山墙上半露的明黑色的木构架,简洁、素雅,十分赏心悦目。经历了近一个世纪风雨沧桑的这幢别墅经过修旧如旧的修缮,成为了一家以拥有私家花园的精品酒店展现在世人面前。

3.2实证研究方法和步骤

笔者带领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在上海实习,实习酒店就是上海外滩花园酒店浦东店和上海外滩花园酒店新华花园,在实习过程中对这两家精品酒店在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做了调查分析,为本文完成奠定基础。主要以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酒店员工采用座谈法,针对服务过程中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进行研讨,就员工方面、客人方面问题进行询问整理;住客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调查工作(满意度调查卡见附件1)针对消费方式、住客基本情况、整体满意度等多个问题来了解精品酒店的发展状况和服务质量受影响的因素。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精品酒店服务质量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此寻找适宜评价上海市精品酒店服务质量的理论依据,确定目标客源,从客人的的满意度来提升服务质量,对于客人的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寻找客人来到酒店的期望值,力求满足或超过客人的期望值,提供优质服务。

满意度调查卡

您享受到的服务与您所期望的服务相比较

A大于期望值 B和期望的一样 C小于期望值 D其它

您觉得本酒店应该在下面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A关键时刻服务 B提供个性化服务 C提供人性化服务 D员工整体素质 E服务衔接

您对本次服务满意度为?

A大于等于100 B满意 C基本满意 D一般 E不满意

3.3实证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对上海市精品酒店的现状进行整理分析,按照精品酒店的含义界定及前人调查的结果,分类进行整理:主题含义、装修风格、地理位置、客房数量四个方面列出上海市精品酒店特色,为相关部门提供管理资料。

(2)依据上海外滩花园浦东店和外滩花园酒店新华花园实证分析精品酒店的顾客满意度,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为研究酒店销售部门提供建设性意见。在实证研究分析基础上,推广相关做法。

(3)对满意度调查卡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顾客期望值与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异,围绕以顾客为中心,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

4.研究成果和相应对策

4.1研究成果

(1)介绍了上海外滩花园酒店的概况:地理位置、组织结构、经济效益等;对于精品酒店进行了宣传。

(2)针对上海外滩花园浦东店和外滩花园酒店新华花园服务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为客服务热情有一定作用。

(3)根据上海外滩花园酒店浦东店和外滩花园酒店新华花园服务质量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精品酒店服务质量提升的对策。这样有助于改进酒店日后的经营管理工作。参阅了其他资料之后,对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上海外滩花园酒店这样的精品酒店提出宝贵参考意见。

(4)为精品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4.2相应对策

依据评价的分析和调查结果,对上海外滩花园浦东店和外滩花园酒店新华花园酒店服务质量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服务质量提升对策。

(1)招聘员工是应该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考评。大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优先。

(2)加强员工培训,尤其建立客史档案,提供个性化、针对方面,同时,培训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定期针对VIP接待案例组织学习,剖析接待案例,取精去粗,不断完善和提高员工服务质量。

(4)VIP接待前做好充足准备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来客自然情况、性格、癖好、背景等资料,做到有备无患;必要时,接待前可以进行接待场景预演。

(5)接待过程中强调“关键时刻”[10]服务到位,力求各个岗位无缝衔接。

(6)建立完善的顾客回访制度。在回访过程中了解顾客服务质量满意程度,征求顾客意见和建议,筛选回访意见,根据意见,结合自身实际,提高服务质量。

5.总结

酒店各部门上班时间不一致,开座谈会和访谈障碍重重,另外预设的调查满意度调查卡收发工作有难度,大部分顾客是高端人群,来去匆匆,时间紧张,调查工作不能按照计划进行。

参考文献:

[1]崔立新。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6.

[2]克里斯廷・格罗鲁兹。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詹姆斯・F・赫斯克特,厄尔萨塞。服务链利润。华夏出版社,2001. 344.

[4]罗兰・T・拉斯特。驾御顾客资产-如何利用顾客终身价值重朔企业战略。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23-41.

[5]李晓光。全面质量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35.

[6]Parasuraman A,Zeithaml ValarieA.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marketing, fall1985.

[7]弗雷得里克・F・赖克尔。忠诚法则。中信出版社,2002.186.

[8]彼德・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蓝天星翻译公司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注:

基金项目: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项目(ZZP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