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钱塘湖春行》阅读理解答案优秀7篇正文

《《钱塘湖春行》阅读理解答案优秀7篇》

时间: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你所见过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细心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钱塘湖春行》阅读理解答案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篇1

一、在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人性美

所谓人性美,就是一种求真向善的美,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在阅读《战争与和平》时,我们会为彼埃尔追求人性完美过程中的曲折痛苦的经历深深感动,从而产生强烈的完美自我的愿望。《勇气》中的法国妇女,能两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美国士兵,完全是出于人的善良的本性。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的文学作品中,学生都可以接触到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和我们身边的人物一样平凡,他们也和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在追求和展示着人性的美好一面。在阅读中,和书中人物一同去思索、去经历,无疑能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求真向善的人格。

二、在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的生活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特征”。文学作品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具有巨大的认知、欣赏和美感作用。在阅读中,学生能阅历上下五千年,驰骋纵横八万里,能聆听孔子的教诲,也能和亚里士多德对话;体验了伟人的生活乐趣,再来感受穷人度日的艰辛;从爱因斯坦的成就中可以吸取成功的经验,从一些人的碌碌无为的人生中可以吸取失败的教训。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阅读是思考社会、思考人生的。”阅读是一种体验、一种经历、一种生活。各种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在争名夺利,有人在默默奉献;有人偷奸耍滑,有人大智若愚,各种人物,都展现在我们眼前。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历着历史的兴亡盛衰,经历着欺人被欺、助人被助,与忠奸善恶各种人打着交道,人生阅历也就大大丰富了。只有丰富的经历,才能有成熟的思考,才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敏锐的洞察力,才能不为种种假象所迷惑,坚定自己的人生之路。

三、在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饱览作品的自然美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以看出饱览自然风光和读书对人生修养是同样重要的。屈原被放逐江南,洞庭湖畔,汩罗江边的芳草修竹成了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湘君山鬼或许就是云梦泽的精灵。李白一生都在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作品充满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灵气,成为一代“诗仙”。大自然不但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而且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亲近自然,必然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亲近自然、与自然充分交流的产物,不仅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美景,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特殊感受,是人们了解大自然的重要资料。

在文学作品中,教师带领学生尽览荷塘的幽美月色,聆听小石潭的流水潺潺;出了长江三峡,径奔碣石沧海,追踪徐霞客的脚步,随科考船探险南极,足迹将踏遍世界的每个角落。阅读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将自己完全融于自然之中,汲取大自然的灵气,不但能增加情趣、擦亮自己发现美的眼睛,同时,还会增强探索自然的勇气和信心。

四、在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作品的语言美

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从作品中获得语言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之一。文学作品中一切的美,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学习语言有一个领悟、再现和积累的过程。朱自清笔下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雨,绵密、晶亮,令人产生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心旷神怡。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或熟练老到,或清新自然,或凝练优美,或音韵流畅,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教师和学生一起再现其丰富的内涵,必能在学生心里引起强烈的共鸣,此时积累语言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了。在阅读教学中,务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读、背诵、仿写、造句等,让学生领会、欣赏、积累好的语言,还要激发学生运用这些语言创造美的冲动。

五、在阅读中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人格美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篇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古代诗歌十分注重表达技巧的使用,有时鉴赏诗歌基本上是鉴赏其表达技巧。考生要想准确地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就必须要掌握各种表达技巧及其作用,了解相关修辞,掌握相关术语。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手法,因其具有特殊的要求和内涵,备受关注。

正确理解诗歌中的用典属于“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范畴,表达技巧分为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近几年考查表达技巧,除了单独命题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外,还在主观试题中采用“一题多问”的形式,考查考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多方面的能力。关于用典,常常是考查其作用或分析其蕴涵的情感。

【原题回放】

(2011年高考语文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解析:本题要求评价李白的诗,其实暗含对典故的考查。只有正确理解了何处用典,才能回答出此题。“清新庾开府”用的是庾信的典故,“俊逸鲍参军”用的是鲍照的典故,本来是说庾开府诗风如何清新,鲍参军诗风如何俊逸,结合诗歌的主题是赞扬李白卓尔不群的诗才。作者运用典故,主要是说李白的诗就像庾开府的诗一样清新,像鲍参军的诗一样俊逸。

参考答案:(1)诗坛地位,无人可比。(2)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3)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解题技巧】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典故的使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也给考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考生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的新含意。

一、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1.哀鸿:《诗经・小雅・鸿雁》曰:“鸿雁,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说的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2.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典出战国宋玉的《对楚王问》。

3.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4.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典出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5.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典故。如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即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家人的怀念。

6.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7.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坚守约定,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此喻坚守信约。

8.碧血、化碧: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9.冰雪、冰心:高洁的心性,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10.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11.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人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12.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做书信的代称。

13.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14.辞第: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此喻为国忘家。

15.雕虫:典出汉代扬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16.豆蔻:典出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二、解题步骤

在答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做题: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具体分析掌握典故本身所涉及到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其次,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确定答题的方向;第三,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用典的意图,分析作者用典的作用;第四,答题时既要概括典故本身的内容意义,又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现实目的。

典故本身具有一种古朴久远之美,考生在欣赏诗歌时,不要仅停留在眼前的层面上,而应从纵向作时间上的回顾,这样所获得的感受就更深刻、丰富了,对把握诗歌的意象、主旨也都很有帮助。

【答题误区】

有的考生在答题时,由于知识面狭窄的原因,找不到诗歌的用典之处;有的虽然能找到用典,但是根本不明白典故本身的内涵;有的考生无法正确理解作者用典的真正意图,从而只写出典故本身的含意;还有的考生对用典手法理解不正确,甚至理解得与作者原意相反等。

【同步突击】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放 鱼

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

作者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用意?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黄 河

罗 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本诗第五句“高祖誓功衣带小”运用了什么手法?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维熊佳梦,释氏老君亲抱送。壮气横秋,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谢无功,此事如何着得侬!

这首词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怎样表现的?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木兰花令

黄庭坚

当涂解印后一日,郡中置酒,呈郭功甫

凌台上青青麦,姑孰堂前馀翰墨。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这首词用了与你学过的哪首词相同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请对“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一句进行赏析。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应天长

周邦彦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藉。

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情景?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双井茶送子瞻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①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②。

[注]①(wèi):小石磨。②五湖:太湖的别名。相传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苏轼贬谪在黄州时,由于政治上失意,也曾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的退隐思想。可是此时他还朝,荣膺重任,正处在春风得意之际,并深深卷入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旋涡。

本诗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怎样表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过永乐①文长老已卒

苏 轼

初惊鹤瘦②不可识,旋觉云归③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④,葛洪⑤川畔待秋深。

[注]①永乐:在今浙江嘉兴西北。文长老:即文及,嘉兴本觉寺住持。②鹤瘦:比喻生病。③云归:比喻圆寂。④圆泽:唐人袁郊《甘泽谣》载,圆观与李源相友善,曾与李源相约,卒后十二年,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十二年后,李源如约来到寺前,听一牧童口中作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⑤葛洪:东晋人,字稚川,号抱朴子。始以儒术得名,后好神仙导养之术。

请对本诗结尾两句用典的好处作简要赏析。

第34期参考答案

《文言文之分析综合》

同步突击

一、1.B(句②是述说作者自己外出,句④是轿夫述说寻访时的状况,句⑥是说太常、布衣不知道隐者姓什么,这三项都不能从侧面说明王隐君雅人深致,有此三项的选项应排除。)2.A(A项中“作者并没有与这位隐士见过面”错,从文中得知,作者与这位隐士见过一面。)

二、1.B(句①是说纪昀官职的调动,句④是说纪昀上疏的内容,句⑥是说纪昀死后皇帝对其的赏赐,这三项均不能说明纪昀学问精通,有此三项的选项应排除。)2.D(D项中“没有门户之见”错,依据原文材料,应为“有门户之见”。)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我在外祖父段先生的废纸篓中,看到一首诗,不能忘掉;在西湖一个僧人的佛经箱中,看到《心经》一书,被虫蛀了将近一半,就像(当初)见到废纸篓中的诗,也不能忘掉。春日里的一天,我走出螺蛳门,和叫戚猫的轿夫说话。戚猫指着一片荒坟说:“这里有人家,段先生每次来杭州,一定要出城寻访此处,回来也不对人说。段先生不能走路,我抬轿前去,只有我和此地姓吴的轿夫知道这件事。”沿着荒坟到了一座木桥,遇到一个九十岁左右的人,穿着短袖粗布衣服在太阳底下。向他问路,他告诉我他是聋子。我心里一动,向他作揖并慢慢地说:“您是一位真的隐者。”他回答说:“我没有印章。”这是由于“隐者”和“印章”发音差不多。太阳快落山了,戚猫催促我。我怅然地回去了。

第二年冬天,一个姓何的百姓来我家,谈论古代的刻字,他说:“我有李斯郎邪石上刻字的宋代拓本。我得了心病,大夫治不好。城外有一个老头来了,说能救活我,服了两剂药就痊愈了。老头说:‘我专门为了这个拓本而来的。’

于是老头进屋拿了拓本径直走了。”后来有一天我见到马太常(太常是官职名),告诉了他姓何的人的话。马太常低头沉思,突然抬起头捋着胡子说:“对了,对了!我的外甥锁成,曾经迷了路进入一户人家,从厨房灶台后边出来。突然看到一座大院,满地铺的都是松化石。循着读书声,很快进入一间房子。房子四壁都挂着古代的锦囊,锦囊里边放着刻有文字的金、石。桌案上有《谢集》,向主人求借,主人不答应。主人说:‘写一本送给你。’过了一个月去看,他写的字像虞世南(唐朝书法家)的字体。问主人说:‘你养着善于写字的书生吗?’主人说:‘没有。’主人指着墙下锄地的人,说:‘是他替我写的。’出了这家院门,遇到一棵梅树,正在开花,偷偷地背了一块松化石回来。他们两人(锁成和何布衣)的遭遇,不都是一样吗?”

我不认识锁先生,太常、布衣都没有说对方(老头和大院主人)姓什么,而吴姓轿夫说:“(你遇到的那人)好像姓王。”西湖僧人的徒弟拿《心经》来我这里,说是王老先生所写。对照推测一下,此人姓王确定无疑了!可惜不知道那个锄地而且会书法的人姓什么。当初,木桥外有大小两棵树相互依靠耸立着,一棵是杏树,一棵是乌桕树。

二、纪昀,字晓岚,是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庶吉士一职。三年后又考,成绩优异,任翰林院编修。两次升迁为左春坊左庶子。考察京城官吏,纪昀被授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因为纪昀学问突出,加授四品官衔,留任庶子的官职。不久破格提升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获罪,纪昀和他是亲家,因为提前泄漏了机密被撤职,发配乌鲁木齐戍边。被释回京,皇上临幸热河,(纪昀)在密云迎接皇上的车驾。皇上面试纪昀诗文,让他用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作为题(作诗文),非常符合皇上的心意,又被重新授予编修的职务。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编修馆,大学士刘统勋推举纪昀和郎中陆锡熊为总编纂。纪昀从《永乐大典》中搜集散失的篇章,阅读了全部的各行省所进献的书,给它们排列了顺序写了《提要》呈给皇上,被提拔为侍读。皇上又命令他编辑《简明书目》。因为他的二儿子纪汝传累次拖欠官赋被诉讼,交由官吏审议,皇上宽恕了他。不久纪昀升迁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朝廷建造文渊阁收集藏书,命令纪昀管理文渊阁的事务。纪昀后多次升迁,官至兵部侍郎。《四库全书》编成后,上表给皇上。皇上说:“表一定是纪昀写的!”命令给他加倍赏赐。升迁为左都御史。又升迁为礼部尚书。后又做了左都御史。京都周围大灾,饥饿的百姓大多来京都要饭。按照旧例,从十月到三月,要在京城的五城分设饭厂。纪昀上书请求从六月中旬开始,饭厂每天煮三石米,十月每天再增加煮米二石,仍然在次年三月停开饭厂,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又升迁为礼部尚书,但是仍然在左都御史官衙办公。上奏章请求乡会试停止从胡安国《春秋传》中选题,用《左传》里面的原文作题目,参考借用《公羊春秋》《谷梁春秋》两部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嘉庆元年,调任兵部尚书。又调任左都御史。嘉庆二年,又升任礼部尚书。上奏章说妇女即使遭到,受到玷污,也仍然应该酌情给予表彰。嘉庆十年,成为协办大学士,加封太子少保。死后,朝廷赐给白金五百两治理丧事,谥号文达。

纪昀学识渊博,学问精通。撰写的《四库全书提要》,评论褒贬历代各家的著作,深入探讨,仔细寻查,都深得各家的要旨,自始至终条理清楚,蔚为大观。苦于明末讲学所流传的习惯,宋代五位理学大家的书为人所重视,不敢明显表示不同的看法,而对于南宋之后的各位大儒,非常苛刻地痛加批驳,不能说没有门户之见。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社论》

针对训练

一、1.A(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2.C(与原文中“今后完全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个案:推倒某个高级官员的原动力来自互联网”不符合。)3.示例:面对网络舆情,官员应不回避,不掩饰,不压制,不打击。尊重客观事实,积极回应舆情;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引导舆论;提高执政能力,坚持树立官员公信力。

二、1.C(“城市化建设完全体现了官员的权力意志”不符合原文,属主观臆测。)2.重视历史建筑的保存工作,能保留的必须保留,无法留存的应设法集中“活化”;加强新城区社区居民的文化归属感建设;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蕴涵草根气息的朴质乡歌》

选文1:

1.这段心理活动写出了郑大宝对亲人的思念、不能回家的痛苦,也凸显了他的善良、淳朴以及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无奈。2.郑大宝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民工,他为了生计常年在城市打工,坚忍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的痛苦。

选文2:

1.这些话语都是刘高兴在幻想美好的前景或者受人轻视时对自己的鼓励,不难看出这些话有着类似阿Q“精神胜利法”的意味。刘高兴的这种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的方法显示了刘高兴的聪明与乐观。2.示例:对于五富而言,城市那种以个体为单位,不依赖于他人,完全靠自己的独立性来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压力以求获得生存的方式是难以适应的。五富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刘高兴的后面。(言之成理即可。)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篇3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1、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6、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7、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8、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⑴开元盛世 ⑵贞观遗风 ⑶贞观之治A、⑴⑵⑶ B、 ⑶⑵⑴ C、 ⑵⑶⑴ D、 ⑵⑴⑶9、"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靺鞨1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11、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12、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13、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14、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15、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16、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17、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18、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A、选择题 B、问答题 C、作文题 D、填空题19、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2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2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22、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①雕版印刷的普及 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23、中国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A、秦 B、唐 C、元 D、清24、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C、为高官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5、《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26、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27、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28、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29、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是(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30、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A、商周时期 B、西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31、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3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3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唐“开元通宝” B、交子 C、会子 D、关子34、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35、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A、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 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 ( ) D、朝廷大兴“文字狱”36、"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37、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38、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39、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由北而南的正确排序是:( )A、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D、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40、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41、618年,贵族李渊父子以关中为根据地,起兵反隋,建立了_____,定都_____,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李渊就是_____。42、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____",他就是历有名的_____。43、唐太宗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 _____;武则天统治时,继续实行唐太宗政策,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史称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_____。44、_____是吐蕃历杰出的政治家,_____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45、_____是日本政府派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唐玄宗时高僧______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太宗时高僧______西行天竺求取佛教精义。46、960年,__发动陈桥兵变,建立 ____,定都___,即今天的开封。47、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 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历称为南宋。4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_____,它最早出现于我国_____(朝代)的四川。三、材料题(40分)4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请回答:(1)这是谁的诗句?(1分)(2)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2分)(3)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2分)(4)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1分)(5)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1分)(6)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3分)50.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①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2分)②简述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2分)③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为什么?(6分)5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以上摘自 《贞观政要》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何在?(3分)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2分)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1分)52.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阅读后回答:①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②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1分)什么朝代逐渐完善?(1分)③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④唐朝时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2分)⑤获得第一名的叫什么?(1分)什么朝代被废除的?(1分)⑥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的是谁?(1分)⑦这种制度有什么影响?(3分)一、 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D C D B B A C A C B A D C B D D C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A A C C B D C D B C C C B D D B B C C B二、填空题:41——48略三、材料题:49、①杜甫; ②开元盛世; ③唐玄宗;安史之乱; ④诗圣; ⑤诗史;⑥“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贞观遗风”;50、(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对此持否定态度。(2分)(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此基本持肯定态度。(2分)(3)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 但是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众多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6分)51. ①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3分)②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2分)③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1分)52. ①科举制度(1分); ② 隋朝(1分); 唐朝时期(1分); ③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④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2分); ⑤状元(1分); 清朝(1分)⑥封建统治者皇帝。(1分)⑦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人们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3分)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篇4

诗词,特别是古代诗词,寥寥数语,浓缩了语言之精华,是价值极高的“营养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笔者认为在诗词教学中若能“读”“画”结合学诗词,以诗还画,以画明诗,帮助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诗词,可以在顺利达到理解诗情诗里的目标,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对品析语言,揣摩意境,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读”“画”结合学诗词立足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所创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听诗揣意说画卷 诗词理解中,“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西施”。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掌握大意。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想象应该有些什么景物,再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些景物?答案不要求唯一,这样,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如《钱塘湖春行》一文学生听完后很容易罗列出下列景物:小山、云、莺、燕、花……这时,学生在自主发现的过程中就大致了解了春意。就此一点,教师加以适时的引导:你认为还有哪一些?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就可以说出许多。再问:为什么作者选取了这些材料?引导学生去揣摩文义,与此,为进一步加深,还可以引用《天净沙·秋思》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比较,找出其中的景物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在揣摩比较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得更有效一些。 二、读诗明意勾轮廓 学生在揣摩比较之后,教师引导作关键词的欣赏,体味用词的精妙,离不开学生的诵读。学生根据听诗的范例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完成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这样读?(2)为什么这里写这种景物,另一种景物在另一处?(3)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学生在自主发现的过程中找到景物安排的理由、“画”的细节及色彩搭配,重点的确立也就迎刃而解。如《钱塘湖春行》中,春意融融,春水涣涣的景物分布等,学生的理解就会呈明显的个性色彩。在作画的过程中,诗中的细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或增或删。然后在小组共同欣赏评议,学生个人阐述理由,小组成员作出评议,在小组中修改,在讨论中去明晰。 三、品诗析意添细节 教师为启发学生的联想,引发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发现诗与“画”的绝妙搭配,引举“踏花归去马蹄香”、“野渡无人舟自横”、“深山藏古寺”等一些诗画的绝妙搭配,品诗析画,品画名诗,让学生对诗画有浓厚的兴趣。在看自己的诗画有哪些尚不如人的地方进行分析探究:我这样画来表现诗是最好的吗?还有没有更好的表现方法?为什么呢?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之后,再在细节上下功夫,让学生在独特视角中发现诗的意蕴,明白诗人通过这么一幅画或几幅画想表达什么,诗情也就凸现出来。而且学生自由组合,共同完成真正的画,配上诗句,成功的自豪感自不待言。 四、借画还景品诗情。 诗情画意,画意诗情。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他们结合自己的体验逐步理解诗情的过程。用绘画的方式学诗词,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空洞的评述,放飞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因为学生的体验不一样,所以绘画的内容也有差别,理解也会显出不同的色彩。在品的过程中,由个人创作到集体合作,一品诗,二品合作的快乐。在快乐中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篇5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根据拼音,写出合适的词语。(5分)

武夷山的九曲溪畔,yìlì ( )着挺拔jùn qiào( )的玉女峰,山顶qīng cuì( )

的树木犹如piāo yì ( )的秀发,山间云雾liáo rào( ),宛如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2.请根据提供的情境填上不同的成语,每空一个。(6分)

面对这场考试,你做了充分的准备,感到很有把握,用一个成语来描绘:( ) ;来到考场,每个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你此刻的心情是( ) ;看看你的监考老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她)的外貌( ) ;再看看你周围的同学,他们个个埋头答题,好像答得很顺手,你想到了成语( ) ;这时候,你也该集中注意力,( )地答题了。不管考试结果如何,你会做到( ) 。

3.回忆读过的古诗填空,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1)劝君更尽一杯酒, 。 (2) ,天下谁人不识君。 (3)黑发不知勤学早, 。 (4)湖光秋月两相和, 。 (5)水光 ,山色 。 (6)纸上得来终觉浅, 。 ①第(1)(2)句中的“君”分别指 和 。 ②与第(3)句表达相同意思的诗句是“ , 。” ③第(4)(5)句描写的风景名胜分别是 和 。 ④第(6)句告诉我们 。 4.根据要求写句子。(3分)

⑴例: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

小池里,荷花摇曳,青蛙鸣叫。 ⑵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一个人学会了与别人合作。 一个人能获得找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⑶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改成被字句)

5、综合修改。(标点1处,错别字2个,语病3处,在原文修改。 ) (3分)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飘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象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讯即蹦跳着逃入草丛„„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涌现的一幕。黄海滩涂这片宽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放养的理想野生场所。 6、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一句话。(2分)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如果你是 ,就给 ;如果你是 ,就给 。 7、联系学过的课文填空(6分)

社会和大自然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所以说,“ ,行万里路”。气势磅礴的长江,

的三亚落日,威武雄壮的烟台的海,让我们真正领略到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西游记》中有一则故事叫“三打白骨精”,我们还知道四大名著中带“三”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刘备 ,《红楼梦》中刘姥姥 。其实,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样会让我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看到“锄头”,我们就会想到古诗“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吴国少年借“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我也会想到这样寓言故事类八字成语“__________ ”;读到“孙悟空、太上老君、炼丹、踢翻”等词,我会联想到成语“_____________”。 在书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人:被日本人民

称为 “ ”的聂荣臻将军;揭开蝙蝠夜晚飞行秘密的意大利科学家 。法国保护情报的

一家;

8、我们盐城有许多特产,如森达皮鞋、阜宁大糕、大纵湖的螃蟹等,又是文化名人施耐庵、宋曹的故乡。作为骄傲的盐城人,如果让你用广告的形式宣传盐城的特产和旅游业,你设计的广告词是: 。(2分)

9、小芳的阿姨因工作不顺利,老是抱怨自己没有遇上好的机遇。小芳想劝劝阿姨,请你帮小芳想一条这方面的名言: 。(2分) 10、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列。(5分) ⑴云开雾散之后,凭栏四望,武夷山水尽收眼底。 ⑵天游峰海拔1400米,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

⑶当雨过天晴、晨曦初露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欣赏云海奇观,有时还可以看到奇妙的“佛光”。 ⑷它位于武夷景区中部,峭壁千寻,高拔于群峰之上,常驻有云雾缭绕。 ⑸因为游客登峰巅、观云海,犹如遨游天宫,所以这座山名曰“天游”。 正确的顺序: 、 、 、 、 。

11、写出一个最近发生的、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 正如顾宪成所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 。”(3分) 二、阅读理解(23分)

A、《广玉兰》 片断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用“——”划出能体现“数世同堂”这个词语意思的一句话。(1分)

2、这段文字从 、刚刚绽放时、 和 这四个方面描写广玉兰花开时的不同形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广玉兰的 之情。(4分)

3、短文为我们学写一种植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读了这段话,你能学到哪些主要的表达方法(写作技巧)?请写出两种。(2分)

(1) (2)

B、你的微笑是最美的花

①绵阳,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

②一些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人,平凡的细节,就如同这个季节常有的毛毛雨,看似漫不经心,却常常把你的心灵濡(rú)湿。

③一天晚上,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空气中偶尔飘来桃花的幽香,我和妻子拎着大包小包,在百盛商场门口等出租车。刚有一辆空车驶近,一位抱孩子的妇女就急匆匆地奔了过去,等拉开车门,却发现忘了带钱包。“糟糕 ,”妇女有些尴(ɡān)尬(ɡà) 嘟囔着说 只顾抱孩子上医院 急糊涂了 妻子一听,二话没说,赶紧把自己的零钱递给妇女。妇女正踌躇,旁边又有人掏出零钱递过来,她更是左右为难。出租车司机一看,笑起来:“谁没点儿难事啊,上车,免费送你。”这一来,掏钱的人尴尬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愣了好一会儿,又“扑哧”一

声笑了起来。 ④这样的细节,缀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无须刻意寻找,只要怀着同样的真诚,不管在何处,你都会与它邂(xiâ)逅(hòu)。

⑤就在第二天,我驾车去办事,在富乐路口等红灯。同行的朋友说,这里曾经是绵阳第一个女子岗亭,值勤的女警可漂亮了,一道风景线呐。可惜呀,如今的漂亮女孩,都经不起日晒风吹雨淋,不愿去当马路天使。正说着,黄灯闪亮了,我松开手刹车,准备起步。不料,年轻的女警却微笑着打了一个缓行手势,随即,又笑容满面地向斑马线跑去。

⑥原来,一个年轻的孕妇正走在斑马线上,汽车发动的引擎声,让她有些慌乱。女警搀起她的手,轻声说着

什么,年轻孕妇立刻笑了起来。两个人神态自若地从等候的汽车前面走过,像贵宾检阅仪仗队,又像至亲至爱的两姐妹在私家花园里悠闲散步。仿佛一道(灿烂 绚丽)的彩虹划过,我和朋友都被女警(灿烂 绚丽)的笑容怔住了。我们突然发现,笼罩在连绵阴雨中的城市,(果然 居然)也如此美丽。

⑦朋友说,一个灿烂的微笑,就是一朵美丽的花。每一次绽放,都是一次感动,温暖了别人,也温暖着自己。这么说,笑容绽放的绵阳,不就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吗?行走在这座城市,我常常想起冰心写的那段话:“爱在左,情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事实上,有很多绵阳人都爱读这段话。读这段话的时候,大家都在想,冰心老人描写的,是不是我们自己啊?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2分)阅读时,遇到“踌”字不认识,可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踌躇”一词在字典里有这样两种解释:①犹豫不决;②得意的样子。联系语境,“踌躇”在本文中应选第 种解释。

2、给短文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补上所缺的标点符号。(2分) 3、划去短文第⑥自然段中不合适的词语。(3分) 4、回答问题。(9分)

(1)初读短文时,我知道本文所讲的事发生的时间是 季,地点在绵阳的 。(2分)

(2)再读短文时,我知道短文围绕“绵阳,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城市”这句话写了两件事例:一是

二是 。而第 自然段在文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分)

(3)精读短文时,我发现文章多处写到了“笑”,每一处“笑”都能体现当时人们的心理活动,比如第③自然段中“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愣了好一会儿,又“扑哧”一声笑了”,这时大家内心想的可能是 ; 再如第⑥自然段中“女警搀起她的手,轻声说着什么,年轻孕妇立刻笑了起来”,这时年轻孕妇内心的感受是 。而无论文中哪一处的“笑”,都有一个共同点,用文中的话说,那就是“ 。”(3分)

(4)再细细回味短文,我品味出文章末尾的一句话表达了“我们” 的思想感情。(1分) 三、作文。(30分+3分)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

六年级语文课堂练习2012.5(参考答案)

一、书写 (酌情给分) 二、积累与运用

1.屹立、峻峭、青翠、飘逸、缭绕

2、胸有成竹/成竹在胸 心平气和/七上八下 慈眉善目/眉清目秀 游刃有余 全神贯注 心中有数/宠辱不惊(提示答案不唯一,符合句意即可)

3.(1)西出阳关无故人 (2)莫愁前路无知己 (3)白首方悔读书迟 (4)潭面无风镜未磨(5)潋滟晴方好 空蒙雨亦奇 (6)绝知此事要躬行

①元二、董大(董庭兰)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③洞庭湖、西湖④书本知识的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4.⑴略

⑵一个人只有学会了与别人合作,才能获得找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⑶他身上被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淋得湿漉漉的。 5、标点:“林茂草丰。”中的“。”改成“,”。

错别字:“象水塘边走去”中的“象”改成“向”。“讯即”中的“讯”改成“迅”。

语病:“涌现”改成“出现”。“宽阔”改成“广阔”。“ 是麋鹿放养的理想野生场所”改成“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6、略7、读万卷书 美妙绝伦 三请诸葛亮 三近大观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火眼金睛 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伯诺德夫人 斯帕拉捷 8、9、、略10、24135 11、略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三、阅读理解 A

1、1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 2、4分(每空1分)含羞待放时 盛开时 凋谢了 喜爱

3、2分 (每空1分)总分总结构 比喻、拟人 (其它如先概括后具体、抓住事物的特点写 列举数字等均可) B、

1、2分 (每空0.5分) 部首 足 7画 ① 2、2分 (每空0.5分) , ,“ , 。” 3、3分 (每空1分) 划去灿烂 划去绚丽 划去果然 4、9分 (每空1分)

(1)春 大街上(或马路上或百盛商场门口和富乐路口)

(2)路人和司机热心帮助抱孩子的妇女 女警搀扶孕妇过马路(意对即可) ④ (3)原来不仅仅是我愿意帮助别人,我们身边的人都乐于助人。 十分感谢女警察 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或冰心说的话也可 (4)喜悦 自豪(意对即可) 四、习作表达

《钱塘湖春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6

二、阅读理解(共57分)

(一)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11-12题。(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3分)

1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答案:

二、阅读理解(共57分)

11.水面初*、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3分)

12.示例: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②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任答一点给3分)

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篇7

千万富翁书中出

今年30岁的李允出生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新沟镇办事处四大队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12年前从部队退伍后,李允决定和弟弟一起养殖鳜鱼。满怀创业的冲动,兄弟俩拿着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11万元,开始挖鱼塘、盖棚屋、购鱼苗。李允本想好好挣一笔,不料当年夏季, 一万多条鳜鱼全部缺氧窒息而死。

看着鱼塘里白花花的死鱼,李允并没有气馁,他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边向亲戚朋友借钱继续从事鳜鱼养殖。可是,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到2004年底,李允累计亏损30多万元。“那年春节,三十晚上,全家别说吃肉,就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有个债主直接抱走了他家唯一值钱的电视机。

可喜的是,通过不断摸索,李允的鳜鱼养殖技术有了突破。2005年,李允的鳜鱼养殖亩产达1250公斤。但是由于鳜鱼养殖技术难度高、风险性大,接下来几年,他的事业进展并无大的起色。

2008年的一天,李允发现大队新增了一个“农家书屋”,就走了进去。在书屋的农业科技书柜前,李允看到了一本由湖北省水产局、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编写的《湖北渔业科技入户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翻开一读,李允注意到了一个品种:黄颡鱼。通过阅读,李允发现黄颡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于是李允决定尝试养殖黄颡鱼。

此后,只要遇到养殖难题,李允就骑上摩托车到大队农家书屋翻书找老师。通过阅读《水产健康养殖手册》《无公害名优水产品养殖技术》等书,李允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年底干塘,10亩水面的黄颡鱼产量竟达8000多公斤,纯利润逾10万元。初次养殖黄颡鱼就取得成功,再加上鳜鱼收入,当年李允就打了一个翻身仗,还清了所有债务。

尝到甜头以后,李允成了书屋的常客,村里很多养殖户也纷纷向李允取经,几年下来,李允带出了20多位徒弟。此后,李允在农家书屋阅读《合伙时代——合伙经营成功指引》一书后,产生了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想法。2009年8月,李允正式成立了“武汉锦军水产专业合作社”,并被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如今,该社社员不仅有东西湖的农民,还有新洲、黄陂、汉川、仙桃、监利等近10个周边区县市的养鱼专业户,仅黄颡鱼一项年产量就达200多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李允本人通过养鱼成了千万富翁,社员年收入少则3万元,多则近百万元。李允说:“这一切,我不能不感谢农家书屋,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

维权意识书中来

倘若不是弟媳妇的一个电话,湖北襄樊张集村村民崔光明或许也不曾想到,今天的自己居然会对农民工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了解得那么透彻。崔光明的弟弟今年50岁,瓦工活干得不错,一把瓦刀养全家,还供养出一个大学生。在外当瓦工盖房已有20多年。去年春节后,崔的弟弟、弟媳两人到河南省镇平县一个建筑工地粉墙。一天,崔光明接到弟媳电话,得知弟弟从腐朽的脚手架上摔下,造成腰部骨折,正在镇平医院骨科治疗。崔的弟弟曾向建筑队老板反映过,只是老板一直未解决。

接到电话后,一筹莫展的崔光明急匆匆跑到张集村农家书屋查找资料,翻阅了半个小时,当他看到《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便立即向书屋管理员交了押金,登记后拿回家细细阅读。回家后,崔光明把《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翻了好几遍,书中对工伤的认定赔偿有详尽的讲解,其中第185页提到:“农民工进城务工,在工伤保险上与城市职工享受同样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参加统一的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定期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18号文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农民工的工伤权益应得到维护。”

通过阅读《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崔光明逐步了解到: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当出现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情况时,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针对弟弟的工伤事故,崔光明在《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中找到了更贴切的答案: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文件还规定:“发生工伤地的劳动部门是受理农民工工伤案件的部门。”

弄明白农民工工伤事故维权后,崔光明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很快,他把《工伤事故全程操作索赔》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看法告知了弟弟和弟媳,建议他们在当地农家书屋中租借此书研究,通过当地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的鉴定,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在崔光明的协助下,弟弟和弟媳终于解决了这个麻烦事,最后顺利向建筑队老板索要了合理赔偿。

崔光明意识到,原来再麻烦的问题,只要找到问题关键,也是能够成功解决的。“感谢农家书屋解决了我们看书难的问题。”崔光明说:“这是一件真正的好事、实事!”

书屋圆了编戏梦

湖北省鄂州市的林波樵是一个只念了5年书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奋斗了大半辈子,他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给裤腰带松绑,过上富裕日子。虽然念书不多,闲暇时候,林波樵还是喜欢读点书。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林波樵成了书屋的常客。说起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林波樵思虑再三,坚定地回答说:“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我学习阅读的最大功臣。”由于只是小学水平,林波樵在阅读中一旦遇到生字、生词,只得求助于《现代汉语词典》,通过拼读音、看注解,他才慢慢认识了不少字。

除了认字,林波樵没有想到,农家书屋还给自己带来了惊喜。林波樵所在的村庄就有一个戏班子,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逢年过节排演传统小戏。林波樵是老戏迷,加上他以前在村小学代过两年课,戏班的班头老余坚持要林波樵帮忙编新戏。“老余哪里晓得,他这是在难为我——拿铲挥锄我是把好手,舞文弄墨不是我的强项。”但好面子的林波樵有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嘴上拒绝着老余,心里憋了一口气:一定要编个戏!

为了学习编戏曲,林波樵每天端着茶杯在农家书屋泡上了。在书屋,林波樵一直搜索阅读跟戏曲相关的书籍,尤其是鄂州市拿过文华大奖的童话京剧《小凤》,更让他茅塞顿开。同时,波樵还想法设法通过在鄂州市文化局供职的一位亲戚,拜访了鄂州市有名的艺术家秦湘麟先生——《小凤》的编剧兼导演。

至今,林波樵还记得秦先生说的一句话:生活就是一本活字典。“这话说得太精辟了,写戏就是写人,就是写生活,不能拘泥书本,要向生活这本字典学习。”

2009年夏天,林波樵写成了第一个小剧本《老酒戒赌》。戏里的人物原型就是同村村民,以前他好,输了不少钱,弄得家贫如洗,老婆抱怨、孩子受苦。说起来,老酒也是农家书屋的受益者。林波樵听老酒说,有一次他输了钱怕挨老婆骂,躲在农家书屋里“避风头”,结果他无意中看了一本关于胡柚种植的书,老酒此后就不赌了,这几年他承包了村后的荒山,靠种胡柚发了财。林波樵觉得老酒的故事很有意义,就编成了一个小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