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道德修养(优秀8篇)正文

《道德修养(优秀8篇)》

时间:

道德它其实是一种良好的选择习惯,像是射箭一样有一个标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样,需要在实践中根据感觉来调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因此,说道德的准则是感觉当不为谬误。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道德修养(优秀8篇)。

道德修养 篇1

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峻;来到虎门才懂得什么叫做雄伟;目览黄河,才知道什么叫做壮阔;游览长城,才体会什么叫做巍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祖国母亲给予我们如此丰厚的物产,同时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难忘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忧患国难而投泊罗江;童稚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长辈的动人故事;三国时的诸葛亮,心胸开阔,七擒七纵孟获;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

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分裂走向统一;挣脱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但是关于公民道德修养的任务势在必行。因为没有伦理道德的社会,将何其混乱不堪!

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一个愚蠢的想法,残忍的将一瓶高浓度的硫酸泼向黑熊的事件。听过这篇报道后,我的心在颤抖,在滴血!我似乎听到了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残存的一只眼睛无助的、黯然地望着一切。不!是仇恨地望着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朋友的人类,为什要如此凶残的伤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动着,不时传来皮毛烧焦的“滋滋”声,它愤怒了,它竭尽全力的站起身来,重重地捶打着上锁的铁门,以垂死的挣扎向人类示威。慢慢的,殷红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带着满腔悲恨昏厥过去。那一幕幕,一声声,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想过了吗?我不断的问自己,这都是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然会有如此不道德的行为,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而人类的道德观念却越发淡薄了。人们置身于高质量的生活中,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便是德。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面对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做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掌握科学文化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那么我要问,对于一个中学生,道德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道德就是宽容、创造、诚信、勤劳、创新、奋斗!

众所周知,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宽容就是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但要真正做到宽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不仅能补先天不足,还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壮大起来的。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业,在困苦中创造辉煌,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立身”

古今中外,无数经验者表明: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

道德修养 篇2

一、中职生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中等职教生的思想问题是有其根源的。众所周知,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是初中考不上高中或者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或高中时因为成绩差往往会被老师暗中放弃,任其自由发展,放任自流,久而久之,这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会养成很多不良习惯。这种现象在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系中很普遍。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放弃就导致了学生的思想落后,于是就出现了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成绩、思想双差的局面。又由于职业学校只培养学生一门技能,忽略了思想教育,所以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在工作岗位上生根,于是产生了前面所说的就业不稳定现象。那么,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呢?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了。

二、提高中职生道德修养水平的理论依据

1.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指导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靠企业,企业的发展靠技术人才,而相当一部分技术人才的培养靠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只有把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水平提高了,将来他们在工作中才能爱岗敬业,才可能成为企业骨干,从而为企业做出贡献。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算是为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作用。

2.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培养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而我们的职教学生恰恰在道德修养这个方面有缺欠之处,那么毫无疑问,我们把它补上。

3. 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指导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一个人生理上的成熟并不代表思想上的成熟,一个人有了技能,也并不代表他有了工作,有了工作,也并不代表他能在岗位上干出成绩。只有他的道德修养水平提高了,才能说明他成人了。再加上他所学的一技之长,我们才可以说他成材了,将来可能会成功。

三、提高中职生道德修养水平的具体措施

1. 明确道德修养指导的教育思想。以面向市场、服务学生、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宗旨。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典型的中华美德故事以及现代企业人才的先进思想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从而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思想内涵由感动到感知,由感悟到效仿,最终达到思想觉悟的自觉提升。

2. 确定道德修养指导的教学目的。道德修养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提升学生的人格。既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要面对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的需求,充分塑造其健康个性,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3. 确立道德修养指导的基本原则。道德修养指导要充分注重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把唯物主义理论观点有机的融入到典型的事例材料之中,做到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用提高的思想指导生活实际行动。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新精神,及时给予正确引导。

4. 圈定道德修养指导的内容。道德修养指导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情感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内容既要涵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要具有时代精神。

5. 选择道德修养指导的基本方法。以开源导流、对比评。价、合作探究等方式作为道德修养指导的基本教学方法。围绕主题,确立话题,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例进行讨论,从中探讨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迹为材料,陶冶情操;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

6. 确立道德修养指导的评价方法。道德修养的评价方法。分为笔试评价和行为评价两个方面。笔试评价以卷面考核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修养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思想成熟过程,感情变化等。行为评价以日常观察了解为主,掌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操行评定。笔试评价和行为评价两者要互相弥补,做到相辅相成。

四、提高中职生道德修养水平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要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企业用人需要和学生思想实际状况进行指导。

2. 要圈定好道德修养指导的内容。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品质方面的漏洞,还要考虑到事迹材料的新颖性和时代性。

3. 要把道德修养指导这门思想教育摆在足够重视的位置上。规定每周课时,要同其他学科一样,做到备课、撰写指导教案、授课、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要有测试和评价,班主任要充分配合。

道德修养 篇3

关键词:道德;共产党员;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D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47-02

胡绵涛总书记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党章》对共产党员明确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作为党员必须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本人从党员的道德修养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道德的内涵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为根,“德”为本,“道”能生万物,“德”能养万物。“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列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以善德放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说明“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简而言之,“道德”是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尺度,人们往往以人格的高低来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德性。这种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为人的态度是否正直诚实;待人的态度是否忠实信义;处事的态度是否公道正义。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们常常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道德还有更深的含义,人们常常把气节视为道德最重要的因素,视为道德构建中的一块基石。

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和人格精神由孟子三句格言概括号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富和贵、贫和贱以及威压的情势下,应该具备的一种道德坚持和执着。这种精神造就了众多的道德高尚的优秀人物。他们重气节,轻私利;重气节,轻富贵;重气节,轻生死。如司马迁、班固不避灾祸,秉笔直书、包拯、海瑞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荆轲、秋瑾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岳飞、文天祥赤诚爱国,死而后已;林则徐、关天培抗击侵略,义高云天……这种无私无畏、 “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高尚人格,为时人与后人所敬仰,他们的高风亮节也会光照千古。

道德有高低,有的人豁达开朗,有的人小肚鸡肠;有的人勤劳勇敢,有的人则怯懦懒惰;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则自暴自弃;有的人公而忘私,有的人则损公肥私;有的人坚持正义,有的人则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都面临着道德选择的问题。

一个人选择了符合时代和人民要求的道德模式,就会走向成功,走向幸福,走向美好的未来;如果选择了错误的道德模式,就会走向失败,走向痛苦,走向不幸。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的道德,把完善自己的道德作为做人的根本。

二、道德修养的社会效应

孔子曾说,他最担忧的是“德之不修”即不重视自己品德的修养,提出了“修己以敬、修己已安百姓”的理论。孟子进而指出,人们经过坚持不懈、诚心诚意的修养,就可以产生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一个人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共产党员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

中国古代的儒家就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以后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和发扬和不断完善,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道德修养理论。这一理论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长篇讲话,对提高共产党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起了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包含了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不仅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而且为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修养的社会效应,主要是提高个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道德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可以说是在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引导人们在相互之间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人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三者利益的关系。

三、党员应具有的道德修养

1.党员要强化道德意识

对党忠诚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意识。它首先表现为有强烈的归属意识。其次表现为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党忠诚是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忠诚就是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忠诚,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基本道德范畴,也是衡量人品的基本标准之一。在人们眼里,人偏离了忠诚,就没有资格谈道德、情操、气节。所以忠诚历来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夫妻,还是朋友、员工之间都应该讲忠诚。同样,作为党组织,也要求其成员讲忠诚。忠诚党的事业,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理论上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对党的“忠诚度”。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了,就会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念,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意识。

强化道德意识是以道德责任意识为基础。党员很好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取决于道德责任的强弱。责任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义务和使命,责任使人勤奋、上进、有为。责任意识是一种精神境界。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有了责任意识,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事业;有了责任意识,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有了责任意识,才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佳绩。

2.党员要强化道德自律

道德修养有三种境界:一是遵纪守法,普通公民的道德境界;二是助人为乐,对社会施于益行,良好的公民道德境界;三是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崇高的道德境界。党员讲德行,首先要讲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服务宗旨。党员一定要按中央的要求,按党章的要求,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做出表率,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慎独自律既是党员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当人们离开他人闲居独处时,以为别人看不到、听不到,最容易放纵自己,肆意言行,这时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念头,最隐蔽的不为人知的行为,因为没有人为的雕饰,往往更反映其本质和灵魂。党员要坚持慎独自律,就是要发扬高度的人格自觉精神,真正做到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样,有组织监督和无组织监督一样,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来约束自己,不容许自己萌发任何邪恶念头,始终保持纯洁高尚的道德品质。

3.党员要勇于实践

党员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人民群众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好风气,从中吸取道德营养,才能使自己高尚和纯洁起来。比如当前企业深化改革,不少国企职工下岗,但令人感动的是这么多的下岗职工,却能理解、支持企业深化改革,体谅政府的困难。不少下岗职工,下岗不丧志,走自谋职业的路,为社会作贡献。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从这些职工身上看到一种自强、自立、自重的精神。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变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论是在平常生活中涌现的乐于奉献的无名英雄,还是在抗洪救灾中敢于担当危险的党员、干部、群众,他们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升华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实践、不断解剖自己的思想改造过程。

道德修养 篇4

关键词:道德;共产党员;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D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47-02

胡绵涛总书记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始终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对共产党员明确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作为党员必须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本人从党员的道德修养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道德的内涵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为根,“德”为本,“道”能生万物,“德”能养万物。“道”一般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列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时,“以善德放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说明“德”是一种行为活动,一种力量。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简而言之,“道德”是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尺度,人们往往以人格的高低来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德性。这种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为人的态度是否正直诚实;待人的态度是否忠实信义;处事的态度是否公道正义。就一般情况而言,人们常常从这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道德还有更深的含义,人们常常把气节视为道德最重要的因素,视为道德构建中的一块基石。

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和人格精神由孟子三句格言概括号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面对富和贵、贫和贱以及威压的情势下,应该具备的一种道德坚持和执着。这种精神造就了众多的道德高尚的优秀人物。他们重气节,轻私利;重气节,轻富贵;重气节,轻生死。如司马迁、班固不避灾祸,秉笔直书、包拯、海瑞不畏权贵、铁面无私;荆轲、秋瑾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岳飞、文天祥赤诚爱国,死而后已;林则徐、关天培抗击侵略,义高云天……这种无私无畏、 “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高尚人格,为时人与后人所敬仰,他们的高风亮节也会光照千古。

道德有高低,有的人豁达开朗,有的人小肚鸡肠;有的人勤劳勇敢,有的人则怯懦懒惰;有的人积极进取,有的人则自暴自弃;有的人公而忘私,有的人则损公肥私;有的人坚持正义,有的人则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都面临着道德选择的问题。

一个人选择了符合时代和人民要求的道德模式,就会走向成功,走向幸福,走向美好的未来;如果选择了错误的道德模式,就会走向失败,走向痛苦,走向不幸。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的道德,把完善自己的道德作为做人的根本。

二、道德修养的社会效应

孔子曾说,他最担忧的是“德之不修”即不重视自己品德的修养,提出了“修己以敬、修己已安百姓”的理论。孟子进而指出,人们经过坚持不懈、诚心诚意的修养,就可以产生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道德修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一个人应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事业。共产党员要有“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思想觉悟,始终把党的利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

中国古代的儒家就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以后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继承和发扬和不断完善,形成了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道德修养理论。这一理论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长篇讲话,对提高共产党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起了重要作用。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包含了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不仅划清了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而且为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修养的社会效应,主要是提高个人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进行的教育。道德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可以说是在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引导人们在相互之间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人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三者利益的关系。

三、党员应具有的道德修养

1.党员要强化道德意识

对党忠诚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意识。它首先表现为有强烈的归属意识。其次表现为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党忠诚是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的集中体现。忠诚就是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忠诚,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基本道德范畴,也是衡量人品的基本标准之一。在人们眼里,人偏离了忠诚,就没有资格谈道德、情操、气节。所以忠诚历来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夫妻,还是朋友、员工之间都应该讲忠诚。同样,作为党组织,也要求其成员讲忠诚。忠诚党的事业,就必须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理论上的“认同度”,直接影响对党的“忠诚度”。从思想上真正接受了,就会进一步坚定对党的信念,强化对党忠诚的自觉意识。

强化道德意识是以道德责任意识为基础。党员很好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取决于道德责任的强弱。责任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义务和使命,责任使人勤奋、上进、有为。责任意识是一种精神境界。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有了责任意识,才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事业;有了责任意识,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有了责任意识,才能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创造佳绩。

2.党员要强化道德自律

道德修养有三种境界:一是遵纪守法,普通公民的道德境界;二是助人为乐,对社会施于益行,良好的公民道德境界;三是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崇高的道德境界。党员讲德行,首先要讲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服务宗旨。党员一定要按中央的要求,按的要求,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做出表率,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慎独自律既是党员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当人们离开他人闲居独处时,以为别人看不到、听不到,最容易放纵自己,肆意言行,这时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念头,最隐蔽的不为人知的行为,因为没有人为的雕饰,往往更反映其本质和灵魂。党员要坚持慎独自律,就是要发扬高度的人格自觉精神,真正做到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样,有组织监督和无组织监督一样,严格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来约束自己,不容许自己萌发任何邪恶念头,始终保持纯洁高尚的道德品质。

3.党员要勇于实践

道德修养 篇5

汉代儒家的代表董仲舒总结先秦时各家人性理论,试图调和孟荀对立的人性理论,并从神学目的论出发,首倡性三品说,把性归本于天,人副天数,人性只是天性的表现。认为天把贪与仁赋予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性。一种是纯善无恶的“圣人之性”,一种是可善可恶的“中民之性”,还有一种是有恶无善的“斗筲之性”。据此,董仲舒提出了由绝对至善的圣人制礼作乐,教化可善可恶的中民,以引导他们向善,而对有恶无善的斗筲之民则以刑赏制裁的模式。与董仲舒观点极相近的是王充,他认为“性本自然,善恶有质”(《论衡·本性篇》),人之善恶是由于所禀受的元气的精粗厚薄不同所致“,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论衡·率性篇》)。根据禀气的不同,王充把人性分为三等,其上者为极善之性,其中者为可善可恶之性,其下者为极恶之性。虽然王充也承认上下之性非复习所能移,却又认为极恶之性也可以进行教化。董仲舒和王充的人性论观点否定了先秦人性平等的学说,在人的本性中设定等级差别,以此为新的社会等级制度提供人性论依据,以论证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它们在人的本质上制造人的分裂与对立,并否定一部分人具有道德完善的可能性,但在理论上还是论证了道德修养的可为性,毕竟社会中具有“圣人之性”和“中民之性”的大有人在,这种人性论虽然与元典儒学所提倡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相矛盾,也不利于人的道德修养能动性的弘扬,但确实为道德修养在善化“中民”上的可为性提供了理论根源。

此外,宋明时代,理学家们在保持孟子性善论的前提下,论述了人性的双重性。如张载首先把人性划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他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太虚之气化生而成的,宇宙间只有一气流行,但气有“散写作论文”与“和”两种状态:散则为万物阴阳二气,和则是作为本来状态的太虚。人性就是气的两种状态的统一。人的气质之性由阴阳二气凝成,这阴阳二气有清浊,它凝成详细的人的形质后,其性有善有恶。程颢、程颐则以“理”为核心,把“天地之性”上升为“理”,以“理”定性,把人的天地之性规定为义理之性,而以气质之性为人欲,提出“性即理,所谓理,性是也”(《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义理之性是天地本体道德精神的表现,纯粹至善;而气质之性则是人的自然属性,善恶相杂,是人性恶的渊薮。朱熹以“理一分殊”的理论论证了人之性同具一理,但又各有不同。朱熹认为人性本于天理,是人对天理的禀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以为天,地得之以为地,而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朱文公文集》卷70)在程朱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理的现实表现形式,并以理为自己的本质,人性就本于天理。性是理,性之善本于理之善:“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孟子集注》卷11)。

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也是首先关注人性问题的思想家,他“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命题开启了中国儒家人性论的先河。继孔子之后,孟子明确地主张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之性就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本质规定性,即“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性,只有道德才是人所独具而动植物所没有的本质属性。所以,在孟子这里,人性就是人的道德性。其次,孟子还从孔子的仁学出发,肯定人具有善良的本质,这种善良的本质,就是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的仁义礼智,即“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并非由外部灌输、植入人们的观念之中,而是人们内心先天就具有的,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故称之为“良知良能”。当然,他认识到人们天生具有的并非现成的道德观念,而是这些道德观念的萌芽,孟子称之为“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也就是说,这些同情心、羞耻心、谦让心和是非心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善端”。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肯定每个人都具有现实的善,而是强调每个人具有一种可能为善的本性,或者说,天赋的人性是一种可能的善,是善的本原。正是由于每个人的人性是一种可能的善,因此,通过认识主体的道德修养达到人性的至善,完全是可能的。这就为道德修养提供了可能性根源。

荀子的性恶论,其逻辑起点是对性的解说。荀子指出,人性并非人的道德性,而是人的自然本性,把人性规定为人的自然本质,“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集解·正名》),“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集解·性恶》),也就是把人的自然欲望视为人性,并且认为这种欲望不加约束,任其发展就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他认为人性本恶,其善是后天社会教化的结果。此即所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荀子看来,人的自然本性是求得自己的生存与舒适,其发展的倾向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相冲突,故具有恶的道德价值,不能任其发展,而应施之以礼乐教化,引导其向善。荀子也对“化性起伪”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他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荀子·儒效》)可见,荀子的“人之性恶”并不是否定善,而恰恰是强调通过道德主体的修养克服、改造人自然本性中的“恶”,“化性起伪”以巩固人道德本性中的“善”的必要性。一言以蔽之,荀子的性恶论为社会道德提供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根源。

理善而欲恶,即人性中的理欲对立成为宋明理学道德修养论的又一个理论根源。宋明理学家的人性论将善与恶同时植根于人性之中,强化了道德主体自身的紧张,这种紧张并非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压迫感,也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是主体自我的理欲交战。这就在传统道德的范围之内最终确定了人的道德完善的内在超越之路。二、以躬行实践为本质规定所谓道德修养,也就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和民族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自觉地通过学习、磨练和自我涵育、修正,确立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水平,从而成就完善其德性的道德活动过程。道德作为是一种社会规范行为,不能离开社会实践。道德修养是一种精神———实践活动,实践性是道德修养的本质性规定。“儒家工夫虽然包括精神上的追求甚至是形而上的超越,但是,这种精神追求与形上超越总是要落实在日用常行的实践之中。儒家的精神追求与形上超越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而道德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要求虽高,但并非海市蜃楼,“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害是要笃实躬行。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能凭其言论,要看他的实际行动是否做到言行一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弟、信、仁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道德规范,孔子把履行这些道德看得比学习文化知识更加重要,足见他对道德实践的重视。孔子以后,孟子强调行就是养气、寡欲。养气即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指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达到的一种境界,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贱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而妨碍养气的是人们的欲望,人的欲望压抑了人善的本心,要保存仁义之心而不丧失,必须克制、减损欲望,即“养心莫善于寡欲”。仅此还不够,还要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荀子也极为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也就在于行,《荀子·儒效》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将行作为学习这一与道德修养相关的道德活动的最高阶段,认为行高于知,因为通过行,使所知的东西更加明确,此即所谓“行之,明也”,“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同时,荀子认为道德实践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只要有恒心,一点一滴地积累善行,便可达到圣人的境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而且,荀子把是否“行之”作为区分“君子之学”和“小人之学”的标准之一。荀子认为,所谓“君子之学”就是“入乎耳,出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而“小人之学”则是“同样入乎耳,出乎口”。[2]宋明时期,不论是主张“知先行后”的,还是“行先知后”抑或是“知行合一”的,都强调行的重要。王廷相第一次提出“实践”这一范畴,指出“实践”就是“力行”。王夫之提出“行可以兼知,知不可以兼行”,认为道德修养中行比知更具积极性、主动性。程颢说:“人只是一个习。今观儒臣自有一般气象,武臣自有一般气象,党戚自有一般气象,不成生来便是如此?只是习也。”(《遗书》卷18)朱熹“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朱子语类·答曹元可》)他还反复对学生说“:讲学固不可无,须是更去自己身上做工夫。若只管说,不过一两日都说尽了。只是工夫难。”(《朱子语类》卷13)“小立课程,大作工夫”(《朱子语类》卷8)“自早至暮,无非是做工夫时节。”(《朱子语类》卷8)可见,朱熹所说的“工夫”不是纯粹的知识形态的研究、学习,而是一种身心一体的实践性活动。另外,朱熹还把种种工夫归结到“知”与“行”的问题,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的“格物致知”、“道问学”、“穷理”、“进学”均可以归结为“知”的工夫,而“正心诚意”、“尊德性”、“居敬”、“操存”则可以归结为“行”的工夫。他认为工夫论“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朱子语类》卷9)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朱熹强调“行”才是它们的“本原”,从而保持了实践工夫的“第一义”的本原意义。他总是说:“主敬,穷理虽二端,其实一体。”而这个“一体”显然就是他所强调的力行,“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卷13)

陆九渊虽然在修养方法上倡导采用“发明本心”,但他并不是将道德修养的工夫看作是完全的闭门修养,反身内求。他同样重视道德践履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道德修养要在“日用处开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对“本心”之理的体证,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他说:“圣人教人,只是就人日用处开端。如孟子言徐行后长,可为尧舜。不成在长者后行,便是尧舜?怎生做得尧舜事,须是就上面功夫。”(《陆九渊集·语录下》)这里,陆九渊认为,人的道德观念、道德修养的提高,均需要在日用生活中开始,作为理想道德人格的圣贤,也均是通过日用生活中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可见,陆九渊关于“就人日用处开端”的修养方法也具有重视道德践履的特点,这与儒家一贯强调的道德修养须躬行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三、以慎独自省为修养方法

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学非常强调道德修养中的克己自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荀子继承了儒家的这一修养方法,并作了独特的发挥。荀子提出:“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荀子·劝学》)人要不断地学习广博的知识,而且要运用这些知识常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只有这样,才能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去恶从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只有常常地运用这些知识常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保存和发扬长处与美德,修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达到理想的人格。

孔子最先提出内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孟子继承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学说,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使孔子的道德修养学说向“存心养性”、“求放心”、“养浩然正气”的“内在工夫”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脱离外在实践的、封闭的自我反省的道德修养学说。[3]尽管孟子的道德修养论脱离了外在实践走向封闭的自我反省之道,有其偏颇之处,但他重视道德修养的内在工夫却是丝毫不为过的。因为道德实践很少依赖于外在约束,而是主要取决于内在的自律自觉。儒家学者深明于此,因此对慎独与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非凡重视。《大学》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然后厌,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之,如见其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一人独处,往往是放纵自我的好时机。儒家却提醒人们在此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可见慎独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实践。

自省是指自我反省和剖析。孔子说:“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要做到自省是很不容易的。孔子曾感叹万分地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自省尽管很不容易,但并非无法实践。曾参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孟子也提出了“自反”“、反诸己”的思想。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岂宜至哉?其自反而仁也,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己矣。“”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陆九渊以“明心”、“立心”为道德目标,肯定“心即理”,故而在道德修养上,倡导“自存本心”的“简易工夫”,即通过反省内求的方式,发明自我本心的内在之善,以实现自我的道德精神人格。他认为,道德修养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不需要繁琐的程序,道德修养的要害在于主体的“自觉”。他教导学生说:“汝身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悌,本无少缺,不必他求,在乎自立而已。”(《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二程提出:“一身之上,百理具备,甚物是没底?”(《遗书》卷15)“学者不必远求,近取诸身。”(《遗书》卷3)“人皆可以成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已者,皆自弃也。孝其所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遗书》卷25)认为每个人成为圣人都是可能的,而最切近、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做起,即“近取诸身”,“孝其所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4]

四、以圣贤君子为人格目标

儒学的道德理想人格的设计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系统,有:君子人格、豪杰人格和圣人人格三种。[5]这三种人格代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君子、贤人与圣人。尽管这些理想人格在本性上都是与普通人同类的,即“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但像圣人一样能做到道德完善的却廖若晨星。在孔子的思想观念中,圣人全备天德、博施济众、行仁安民,具有与天一样崇高而伟大的美德和功业。首先,圣人法天立道。圣人德合于天,故能法天之意建人极、立人道。“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圣人见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应万,类之治也。”(《春秋瀪露·天道施》)圣人能知“天命成败”之本,与天合一故能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弊,能化天道为人道。其次,圣人是“人伦之至”“、百世之师”。圣人是道德的化身,是道德极致完善的人格典范。圣人的一切行为,无论是有意无意,都是其内在道德本质的自然流露,都可以达到“与天地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再次,内圣外王。儒家的内圣与外王是内在关联、一体并存的。儒家思想认为,完善自己虽然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从内向外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出发点,治国平天下是终点,是归宿。圣人承担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须有博大的胸怀,能博施济众、行仁安民。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圣人如此高贵、神圣,即便是在孔子的心目中,也是不可企及的。因此,在儒学思想体系中,君子作为一种理想道德人格形象更具代表性、普遍性,也更有感召力和现实性。假如说,在儒家的道德文化中,“圣人”这种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只有对君主而言才有意义[6],理想中的圣人就是现实中的君主的话,那么,从《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论说,可以看出,君子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个“道德之称”,它指称具有一定道德品性的个人。[7]因为,君子具备的一些特征使它能够广泛地体现儒家道德修养的普遍标准。首先,君子求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大力张扬君子风范,极力推崇的君子人格。《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说:“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及者,此则君子也。”《荀子·不苟》中认为,“君子者,治礼义者也,非治非礼义者也。”孔子认为,君子之志在终生求道而须臾不离道,行而不苟。在儒家道德论中,“道”具有鲜明的伦理特征。这可以说几乎包括了儒家所推崇的一切美德,如所谓礼道、仁道、孝道、善道、忠恕之道、中庸之道,都是以一种详细的德来体现道。君子一生所思、所想、所学、所实践,都应该是紧紧围绕这种道进行的是君子做人、做事、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儒家理想人格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其次,君子崇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谓仁,指的是社会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仁者相人偶”,相人偶就是人与人相处。仁的思想就是将个人看成是社会中的人,是社会中的一员,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个人的一切言行都要顾及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原则就是“仁者爱人”“,仁者兼爱”,其方式就是“忠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是包括君子在内的一切人的精神原动力,是其他道德人格的基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作为人格典范的君子,更应当对仁推崇倍至,以此作为自身道德的内在精神和人格基础。再次,君子重义。孔子认为君子应当重义而轻利。孔子所说的“义”指的是一种道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君子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应当以义为重,见利思义,见义忘利。所以“义”是君子判定得失的价值标准。在这种义利观下,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正是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义就成为君子为人处世的原则,成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君子的人格修养中,孔子十分强调重义,把义看作君子人格内在修养的本质。“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道德修养 篇6

论文摘要〕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裨益。

“修养”一词本为“修身养性”之意。《孟子•尽心上》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宋代程颐后来将“修身”与“养性”结合起来,提出了“修养”这一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学识、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陶冶和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所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达到的境界。因此,修养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理论修养、技艺修养等等。道德修养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道德情操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其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色。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一个人之所以要进行自我的道德修养,其目的在于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孔子那里,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在孔子看来,只有尧舜这样的圣德明君才算得上是圣人,一般人是很难达到圣人之境的。所以,在个体的道德人格追求上,孔子充分认识到如果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事实上是很不现实的。于是,孔子从现实可能性的角度指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上非常务实,主张“圣人若不可求,可求君子”,一个人若能达到君子之境亦可也。那么,圣人之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它与君子之境的差异又在哪里呢?孔子认为,圣人之为圣人,其关键在于他能够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统一,从而对现世乃至后世以积极的影响,所以圣人能够做到不朽,即所谓“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而君子则不同,孔子认为君子的人格应当是“智、仁、勇”的统一。所谓“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能够知仁愿为而不惑,知仁善为而无忧,知仁勇为、知仁敢为而不惧,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话,就算是君子了。孔子的期望是:“圣人之境”要追求,“君子之德”是基础。那么,一个人应当如何努力才能培养自己的“君子之德”,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圣人之境”呢?孔子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即欲成德,先修身,强调只有通过自我的道德修养才有可能铸大德、成大器。孔子将如何进行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称作“为仁之方”,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欲仁得仁”。即在道德修养问题上,个体自身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内在欲求,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主体自己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对“仁”的追求,那怎么能够“成仁”呢?自己首先要“欲仁”,没有这个前提,什么也实现不了。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同时,在成就自我的道德人格方面,孔子一直主张“道不远人”,即道德的追求并非遥不可及,“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自己有这个欲求,有这个决心,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二是“善学知仁”。孔子认为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善恶、辨是非、别美丑、明事理,故“唯善学者方能知仁也”。孔子非常强调“学”与“思”的统一,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善不善“学”,关键看会不会“思”,只学不思枉学也!在学与思的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应该多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在社会生活中“多见”、“多闻”,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另外,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向有德性的人学习,时刻注意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他们相对比,主动地“见贤思齐”。他特别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感知“仁”的存在,真正把握“仁”的本质。

三是要“克己为仁”。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并不是一条坦途,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能够战胜自我,排除各种杂念,克制各种欲望,抵御各种诱惑,即必须“克己”才能“为仁”。为了让自己的身心少受外界的侵扰,孔子主张人们应当主动地以“礼”克己,最好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外在的诱惑小了,内在的杂念少了,一个人就更能把持住自己。所以,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四是要“内省思仁”。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必须不断地反省自我,他将这种反省称之为“自讼”,主张每个人都应当“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在“自讼”的过程中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多从自身找原因,严格要求自己。要能够通过“自讼”以“仁”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内省思仁”的方式寻找自身的不足。自我道德的完善以“知不足”为前提,只有“知不足”方能“思过而改之”。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只有内省吾身,改之为贵,方能成就自我。孔子说在自我道德修养方面,自己最大的担心就是唯恐“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五是要“力行近仁”。在个体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活动。在他看来,道德修养必须身体力行地去努力,才能越来越接近乃至达到“仁”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力行近乎仁”。所以,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切忌“空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一定要身体力行地去做,方能成气候。他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做任何事情都应当笃实躬行,言行一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只要身体力行地去做了,那么“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六是要“磨炼成仁”。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修身乃人终身之事。他称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道德修养需要终身的反复磨炼才能成大器。在这方面必须态度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必须按照《诗经》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方式追求自我在道德上的至善;必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永不放弃。在孔子看来道德修养“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住也”(《论语•子罕》),所以必须持之以恒。

二、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在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人格境界上,孟子的认识与孔子不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所以,孟子指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愿意并付诸努力,那么“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认识与他的人性论密不可分,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四个“善端”,据此,人人都能够成善达仁,成为圣人。所以,成就圣人之境关键要“存心保善”,“寡欲养心”,通过“反求诸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孟子看来,现实社会中之所以很多人不能成为圣人,关键就在于他们为外在的名利所惑,不注重心性修养,从而使得四心皆失,而不能成为圣人。

孟子从其性善论的思想出发,认为道德修养的“成仁之道”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存心保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人都具有成圣达仁的潜能,因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既然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那么,人人就都应当具有成圣达仁的可能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因此,道德修养的首要任务是要“存心”,即保持自己“善端”的本性不变。在孟子看来人人都可以成尧舜,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做到“存心保善”。他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所以,圣人“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

二是“寡欲养心”。孟子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保持自己的“善端”,就是因为受到各种欲望的引诱,因此,要做到“存心养心”保持本色就必须寡欲,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杜绝各种杂念、欲望、诱惑对自己心灵的侵扰,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唯有清心寡欲才能做到操守自洁,不为物役。在孟子看来,社会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缺德不善之人关键就在于他们没有将自己的“心”养好。不能“养心”,怎能“存心”?不能“存心”,又如何能够“保善”呢?所以对于善者和恶人,孟子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后来的李翱和杨简继承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李翱认为要“养心”就要去思绝虑,以此来保护“本心”,他说:“弗虑弗思,情则不生,乃为正思。”(李翱《复性书》)杨简则提出“不起意”的主张,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凡事不起意念,善之本心就不会失落。他说:“孟子明心,孔子毋意,意毋则此心明矣。”(《绝四记》,《慈湖先生遗书》卷二)

三是“反求诸己”。孟子认为既然人性本善,那么道德修养就只须切己自反,发明本心即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所以,成仁之道关键在于个体自己的主观努力。只有意识到了自己所具有的善知良能,并有意识地去努力“求”之,才能够“得”之。而这种“得”并非获得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它不过是将自己本身的“善端”开发光明出来了而已。可见,孟子所主张的道德追求是一种“内求”,而不是一种“外求”;是一种“内得”,而不是一种“外得”。

四是“尽心知性”。孟子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指出,“反求诸己”的关键是要“尽心”,只有“尽心”才能使自己的善端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也,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只有“尽心”方能“知性”,若“知性”则能“安身”;同时只有“知性”方能“知天”,若“知天”则能“事天”,能“事天”方能“立命”。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唯有如此才能将自己的“心性”与“天性”统一起来,从而寻求到“安身立命”之根本。孟子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浩然之气”,一个人若能将“心性”与“天性”统一起来,那么就能使“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常存于胸中,从而为自己培养起一种“至大至刚”的天地之性。

五是“动心忍性”。孟子认为,要达到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就必须经受得住磨难,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动心忍性”就是指要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不怕艰难困苦,无论外界怎样动摇其心,都应该以坚强的意志力坚忍其性。所以,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要想成大器大德绝非易事,必须经得住外界的各种考验和诱惑,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要坚忍其性、坚守其志,只有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才能称之为大丈夫!

六是“以义求仁”。道德修养是自我“求仁以成仁”的过程,如何“求仁”?如何“成仁”?孟子主张“以义求仁”、“以义成仁”。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只有以“义”为路径,才能寻求到自己“仁”之本心和“善”之本性。既然如此,“义”就应当成为为人处事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始终坚守这一“做人”的准则:以义取利,以义谋名,以义畅欲,以义成德。正因为如此,所以孟子主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三、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由上观之,可见孔孟思想之异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孔孟在道德修养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定位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相对而言,孔子“圣人若不可求,可求君子”的主张比较务实一些,孔子对人们的道德期望是希望大家“做人”最起码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更倾向于对如何“做人”的一种低维度方向的要求。而孟子的“人皆可为尧舜”的道德理想则将“圣人”平民化,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只要愿意,只要努力,就能够成就自我,所以,孟子的主张更有利于增强人们的道德信心,更有利于调动人们内在的进取欲求。因此,孔子的“圣人”高不可及,远不可达,而孟子的“圣人”不仅可敬,而且可亲,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次,在如何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路径上,孔子更倾向于“外”的实践锻炼,孟子更倾向于“内”的心性修养。孔子一直主张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所以,道德修养必须笃实躬行,言行一致。君子应当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要“听其言”,但更要“观其行”。必须能近取譬,近处着手。孔子认为道德修养要求虽然极高,但却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从近处着手,一步步地去做,就一定能达到“仁”的境界。必须态度诚实,反复磨炼。在实践中不断地琢磨领会,不断地切磋提高。必须强力而行,力行近仁。只有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地去做才是通往至高境界的真实路径,等等。这些都足以显见孔子对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视。孟子则从他的人性论出发,建构了一条与孔子不同的道德修养路径。在他看来,每个人的“善”与生俱来,不假外求。所以,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加强自我的心性修养。因此孟子才提出要尽心以知善性,要反求以开善端,要寡欲以养善心,要忍性以保善根。唯有如此,方能避免自己的“善端”丢失,以成尧舜之德。

再次,在道德修养的人格追求上,孔孟都特别强调“修身在己、成德在我”。他们认为道德修养的本质乃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理想的支配下,为了完善自身所进行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选择活动。它应当完全由个体自由的意志所支配,没有丝毫的外在强制性。所以,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为仁由己”与孟子提出的“反求诸己”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均对“修身在己”的道理予以了非常清晰的说明。不仅如此,孔孟还认为个体人格境界的高低从根本上讲也是自我成就的结果,为什么有的人其人格境界让人景仰,而有的人其人格境界遭人鄙视?关键就在于个人的欲求不同,既然道德修养是通过“为仁由己”、“反求诸己”的方式实现的,那么一个人对自身“理想的我”的设定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理想的我”是做一个圣人,那么也许你真的就可能成为圣人;如果你“理想的我”是做一个君子,那么也许你真的就能够成为君子。相反,对于一个自甘平庸的人,我们是很难想象他会成就多高的人格境界的,这就是孔孟所言的“成德在我”。

道德修养 篇7

关键词: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基本理念

近年来,国家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形势,这些成绩的获得不仅仅和每一个公民的努力付出有密切的关系,更与领导干部的英明指挥及决策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国家如何健康地发展下去,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而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更是关键所在,本文笔者对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必须坚持的四个理念进行阐述,并指出了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具体标准。

一、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坚持四个基本理念

“道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虽然不同时期、不同群体对道德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但道德的内涵始终传承未变,概其精髓,并通过自己多年的体会感悟,我认为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理念和要求。

1.1 坚持“以民为本”的基本理念。以民为本,改善民生是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因为如此,共产党才能得道多助,由小到大,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唤起工农千百万”,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以民为本,改善民生,既是我们的政治理想,也是发展经济的始源和归宿。温家宝总理九八年视察渭南抗洪工作时曾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求各级干部首先要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常思民众之忧,多办利民之事。以民为本是为官从政者的道德基石,任何职务、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离开这一基石,必将远离群众。是否能以民为本,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1.2 坚持“勤政务实”的基本理念。勤政务实,就是要以事业为重,勤勉敬业,真抓实干。领导干部肩负着推动企业发展,造福群众的重任,干不干事、是不是真干事、干实事,直接关系着职工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能否提高。勤政务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基本原则,更是为官从政应遵循的基本素养。因此,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鼓实劲、使真劲、求实效,不搞数字游戏、虚假增长、形象工程等职工群众深恶痛绝的东西,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职工群众检验的实绩,才能真正得到职工的拥护。

1.3 坚持”公正廉洁“的基本理念。西安碑林现存的《官箴》刻石,相传是清代颜伯焘来陕西任职前其父所赠,上刻有三十六字“史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刻石距今虽已有700多年历史,但“公生明、廉生威”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现实要求的结合,体现了我们的党性原则和社会公德的贯通,体现了做人之本和为官之道的统一。权力是把双刃剑,能否正确使用权力,是领导干部自身道德素质高低和表率作用强弱的重要标志。只有公正公平,才能保证自己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看问题,才能不带个人感情色彩,才能保证更客观、更科学地决策:只有保持廉洁,拒绝腐败,没有贪心就没有私欲,无欲则刚,才能维护自身形象。出于公,才能认准方向,唯有廉,才能抗拒腐蚀,公正廉洁方能以德服人。

1.4 坚持“严于律己”的基本理念。领导干部是群众行动的标杆,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周围职工群众。领导干部更是一面旗帜,如果领导干部能够以良好的道德形象要求自己,就会对职工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严于律已,自我约束,自我鞭策,时时不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带头树正气,大事讲原则,小节讲风格,从细微处着眼,严格要求自己,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真正做到“律已足以服人、量宽足于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自古贤人重自律,历代清官正自身,只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理直气壮地管好自己,带好队伍,用好人才,才能树立公道正派,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让职工群众心里感到踏实。

二、领导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具体标准

领导干部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实践、加强修养,也就是常说的“修德养性”。首先要恪守自己的人品,注重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声誉,维护自己的形象,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以正直、守信、宽厚、友善的人格魅力赢得职工群众的尊重:其次要有一心为公的工作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以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毅力,一抓到底的干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甘做铺路人,甘当栽树人。三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做人有德成在心境”,要淡泊名利,做到得意时谦逊,失意时淡泊,高风亮节,主动抵制各种低俗诱惑,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四是要不断塑造大气包容的品格。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所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唯厚可以载物,唯宽可以容人。领导干部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魄,见人所不能见,容人所不能容,待人处事彰显精英素质,努力成为干部楷模。五是与人为善,博采众长,“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只有广泛接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心齐气顺的干事氛围,必能推动事业不断发展。

三、总结

道德修养 篇8

心理健康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心理健康的基础就是人的道德修养。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标准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美丑、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来支配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品行,良好的心态,促进人体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帮助神经细胞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方面的营养保健,却忽视了身心精神方面的修养。因为心理不健康的人,身体会受到多方面的破坏和影响,最终结果还是损害了自身。精神方面的营养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有良好的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平衡的心态、乐观盼情绪……这些都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维持。

在加强精神营养的基础上,还要有心理的锻炼,对于愉快或愁闷的情绪,都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特别要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是称心如意,评职晋级、岗位调动、家庭变故等,心理脆弱的人就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从很多案例中可以看出,一些官员在贪污受贿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日夜处于恐惧之中,食不知味,寝不安席,再好的营养也保证不了身体的健康。

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精神状态能促发癌症,也能抵制癌症。心态犹如控制癌症的阀门,在恶劣情绪的冲击下,人们头脑中的一个程序会出现错误的编码,可引起体内细胞的变形。一个不正常的细胞,经过1~5年时间成倍增殖20次以后,就会导致癌细胞的集结,因此产生癌症。相反,人的心胸敞快、豁达、乐观,则利于正常细胞的活跃代谢,使癌细胞缺少集结、扩张的空间。

实践告诉我们,人体如长期处于消极状态或是受到较大的精神刺激,就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降低肌体的免疫力,诱发各种疾病。所以,加强心理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内在基础,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则是人生的永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