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赵朴初:心中有佛功德无量 蔬食养生按摩益寿【优秀3篇】正文

《赵朴初:心中有佛功德无量 蔬食养生按摩益寿【优秀3篇】》

时间:

该页是漂亮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赵朴初:心中有佛功德无量 蔬食养生按摩益寿【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追忆赵朴初大师 篇1

1987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下地宫发掘出土震惊中外的释迦牟尼佛指舍利,邀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先生来陕鉴定。

一天下午,赵朴初先生在人民大厦接见了我和时任陕西省民委主任的李淑贤同志。当时我任西安市副市长,分管民族、宗教工作。他约见我们主要是谈关于西安青龙寺管理体制问题和解决长安香积寺寺院土地被占问题。大师讲,长安县香积寺是唐代有名的寺院,亦是日本净土宗的祖庭。十年来,日本净土宗有60多个访问团来中国访问。他们主要参拜两个祖庭,即山西的玄中寺和陕西的香积寺。净土宗信徒在日本有4000万人左右,几乎占日本佛教徒的半数。他特别强调,这两个祖庭须特别予以重视,但长安县的香积寺在落实宗教政策方面还存在遗留问题,寺院的土地还有一块被邻近村子的小学占用着。虽然县政府已下文要求纠正,但至今仍未落实。希望西安市政府能尽快解决。接着,大师又谈了关于青龙寺的问题。他认为,文物部门应将青龙寺全部建筑物和土地交由佛教部门管理。他还提出,听说空海碑那边有几间房子被一个卖字画的人承包去了,这是很不成体统的,应该统一交给宗教方面管理才是。大师讲完话后,李淑贤主任汇报了有关情况,政府对此都很重视,我也代表西安市政府表了态。我讲,香积寺寺院的土地占用问题,我将在两日之内带领长安县和西安市宗教局的领导专程去现场查看,一周之内给大师一个满意答复。关于青龙寺的问题。我会立即向西安市市长汇报,做好协调、督促工作,并允诺8月以前解决问题。大师听了我的表态感到很满意。

按照行程安排,大师于第二天下午去青龙寺视察。由我和省民委李淑贤主任、西安市宗教局负责人及青龙寺住持陪同,边走边看。大师详细询问了青龙寺的待建项目,还反复询问一块大殿前的石头,因这块石头在“”中丢失了。大师讲,这块石头在青龙寺很有名,许多日本人都知道,一定要想法找到。他还描述了石头的形状和以前放置的地方。大师视察完青龙寺离开时,握着我的手说:明天我要去法门寺,大约一周后回北京。希望在走之前,能获悉解决香积寺的问题。

第二天上午,我带领西安市宗教局的同志,与长安县和镇政府的有关领导在香积寺现场办公,了解情况。事情很简单:香积寺寺院的土地“”时被村子的小学占用,县政府已下文要求纠正,镇政府、村上也已协调好,而且小学的新校址已经找好。未落实的原因是县上拨的搬迁补偿资金没到位。会上,长安县领导表示一周内补偿资金到位。当天下午,由市宗教局将情况报告给了大师。 图1 图2 图3

赵朴初大师很讲交情友情,虽然我与他因落实党的宗教政策而有这次交往,且在他去扶风法门寺后我即去外地出差。但大师在离开西安的前一晚上,还兴致很高地挥毫题写了两幅墨宝书赠予我。一幅写:“虚怀若谷积健为雄”(图2),另一幅是书录的旧作。记载的是他乘飞机飞临西安时的观景和心情:“穿过层阴千百尺,喜看万里晴空,上方境象览无穷,玉峰迎旭日,银海纳长虹,忽见碧虚开下界,白云朵朵,芙蓉俯窥,山色有无中,长安今咫尺,一笑过临潼”(图3)。

大师回北京后,于1987年6月20日给李淑贤主任写了一封信,又于同年7月14日给我写了一封信,询问青龙寺管理体制调整的情况。我回信将当时进展情况告知了大师。

在缅怀大师之时,看着当年留下的几张照片(图1)及大师书赠给我的两幅字,令人思绪万千。作为一位身负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著名专家,大师对落实宗教政策的具体事务关心得如此细致认真,他的言传身教和务实作风,永远值得我铭记和学习。

责编王昆

生活中的赵朴初 篇2

上世纪九十年代,赵朴初有几次到江苏活动,每次时间都比较长。我和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宗教局的同志曾经分别参加接待和陪同。我们和赵朴老一起参观、吃饭、聊天,一起活动。陪同赵朴老来南京的中国佛教协会原副秘书长肖秉权、倪强(后兼任金陵刻经处主任)等也和我们谈起赵朴老生活中的一些情况。赵朴老平易近人,没有半点架子。他对生活的要求也很简单。相处久了,我们便对生活中的赵朴初有了更多了解。他的伟大精神和人格魅力也逐步显现出来。

人们都习惯地称呼他赵朴老或朴老。这是一个尊称。肖秉权告诉我,赵朴初曾对他说过,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是他四十来岁的时候就被人称呼为“赵朴老”了。在中年被称呼“老”,当然不是年龄上的“老”,而是他在那时就是一个处世文雅、办事沉稳、胸有成竹的知识分子,具有老者的风度,而且他也同一些长者共事,所以被同事们、朋友们称呼为“赵朴老”、“朴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步入老年,他的才华也在多方面更加显露出来,为人熟知,令人尊敬。“赵朴老”、“朴老”的称号也就越来越响亮。无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的人,都称呼“赵朴老”或者“朴老”。因此,无论是过去我们与他在一起时,还是现在写回忆他的文章,都用这个既尊敬而又亲切的称呼。

赵朴老与素食

赵朴老从东吴大学读书时开始吃素,直到终生。笔者在江苏省宗教局工作时,知道金陵刻经处的原主任管恩琨和后来筹建灵山大佛的吴国平居士,他们每次去北京看望赵朴老,都要带一些新鲜的蔬菜去。那时北京的新鲜蔬菜还比较少,特别是冬天,蔬菜和茶叶成了送给赵朴老最好的礼物。记得有一次赵朴老对我们说,佛教对出家二众食素是有严格规定的。一是禁五辛,即葱、蒜、韭、薤、兴渠(一种带辛臭的植物,中国无)。佛教认为,这五辛熟食生淫,生食生_,不利修行,所以禁食。二是出于佛教的慈悲教义,禁食各种动物之肉。在佛教传入我国初期,僧人还允许吃三净肉。在上座部佛教国家,由于实行托钵乞食制度,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所以他们可以食三净肉:即未见屠宰、未听到惨叫和不为自己宰杀的动物之肉。在我国汉族地区,由于奉行大乘教义,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大力提倡素食,严禁僧人食一切肉食和五辛。从此全国佛教寺院一律素食,广大在家信众亦竭力效仿,于是在全社会形成了素食的风气。这种风气在宋代以后更为盛行,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也是对出家僧尼一条重要的规定和要求。赵朴老还说,至于他开始食素,倒不是刻意追求。当时在东吴大学读书时,他和信奉佛教的几个同学约定,他们以素食度过今生。没想到后来其他人都退出了原来的约定,只有他一直坚持下来了。至今算起来已有60多年了。他食素不但不食各种动物的肉,也不食五辛。

那么,参加宴会怎么办呢?我们怀着好奇心问赵朴老。他笑着说:“那就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就从盘边夹点‘肉边菜’(肉菜里的蔬菜)下饭吃了。我每遇到一些会议或俗宴场合,就选肉边菜吃饭,实在不能选就只有不吃菜,光吃饭。”光吃饭不吃菜一般人难免会觉得吃不下去。赵朴老却说:“没什么,真正饿了,光吃白饭也香。我主要是长期食素对荤菜不习惯了。我不管到什么地方都是以青菜和豆制品为主。”长期在赵朴老身边工作的倪强讲了一个“一桌两制”的故事。他听赵朴老说,1990年9月,赵朴老到厦门迎接新加坡的宏船法师。厦门市的领导在悦华酒店设宴款待赵朴老。开席前赵朴老悄悄问福建省宗教局的同志宴请是不是素食?对方马上把悦华酒店的老总请来,一问才知道宴会全准备的荤食。因马上就要开席了,改素食已来不及了,于是赵朴老对在座同志及酒店老总说:“我从20岁开始吃素,已吃60多年了,今天我也不破戒,你们荤食照吃,就给我准备一小份素食就行了,我们来个‘一桌两制’吧!”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席了,酒店为他准备了小玉米等。当问他还要什么菜时,赵朴老说:“挺好,挺好。”

从此,“一桌两制”在江苏佛教界也传播开来。当年笔者出差到常州、苏州、南通等地,松纯、安上、月朗等大和尚陪同我们吃饭时,也是“一桌两制”,法师们有几道素菜,其他人荤素两便。

以俭养德

赵朴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注意节俭。他家里的生活日用品有的已很破旧仍在使用。他经常穿带补丁的衣袜。他把省下来的钱捐给他人和灾区。中国佛教协会的工作人员说,他的个人捐款累计有两百多万元。

赵朴老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国有句名言:‘俭以养德’。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定要注意勤俭节约,不要浪费,要时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对奢侈挥霍浪费的作风。”他要大家节约用纸,平日写材料或佛教协会里互相间写的东西,信封或办公纸可两面用,能节约的尽量节约。

他特别注意节约用水,要大家树立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意识。“要坚持一水多用,洗碗、洗菜的水,可浇树、浇花或冲厕所。日常洗澡、洗衣以及其他用水,应尽量节约。”他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对陪护的工作人员讲,每天打的开水喝不完,不要随便倒掉,要留着晚上洗脚,洗完脚再冲厕所,做到一水多用。

1984年,赵朴老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有关部门给他调整住房,他始终不同意,仍住在北京西城区和平门内普通居民区中一个小四合院里。院子小,胡同窄,汽车进出很不方便。院落中的砖路由于年久失修,地面坑坑洼洼,行走不便。1994年,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人员对赵朴老说:“这院子高低不平,走路不方便,容易摔倒,还是整修一下吧!”赵朴老笑着说:“我走慢点注意些就行了,不必为维修再花钱麻烦人,谢谢你们的关心。”赵朴老在这个陈旧的小院子里一住就是几十年,直到去世。笔者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曾去赵朴老家拜访过他。这座极其普通的小四合院,路过这里的人一般都不会想到,这就是连任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的住宅。

赵朴老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后,有关部门按规定要为他换汽车。赵朴老说:“我现在坐的汽车(当时坐的日本丰田车)很好,就不要更换了。”有关部门按规定要给他配警卫员,他坚持不要。赵朴老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后一不换住房,二不换汽车,三不配备警卫员。人们从心里佩服他,称他为“三不副主席”。

“待将赊欠付来生”

赵朴老的诗词和书法是一流的,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由于他对江苏佛教和寺庙特别关心,特别厚爱,江苏的很多寺庙,留下了赵朴老的题诗和墨宝。比如,赵朴老先后为常州天宁寺题写了“天宁禅寺”、“天王殿”、“藏经楼”、“法云丈室”、“九莲阁”等匾额。1985年,还特地为天宁寺大雄宝殿撰写了一副《修多罗文》中的集句抱柱楹联,联曰:“如如不动,具足圆满,普为利乐众生界;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恒不忘失菩提心。”1993年2月8日,赵朴老视察常州天宁寺,松纯大和尚热情接待。他又泼墨题诗一首:“耄耋初来堪自庆,阳湖不独擅文章。排除万难天宁寺,拔地凌云仰栋梁。心持半偈瞿秋白,纪实西游恽逸群。莫道党人唯斥佛,向来为学贵求真。”

再比如,1993年2月9日,赵朴老视察镇江金山寺。当晚赵朴老即在宾馆为金山寺题字。赵朴老为金山寺题的字大家都很喜爱,有关部门很希望收藏,这使金山寺方丈慈舟很为难,他不得不写信给赵朴老,请求他再写一幅。赵朴老尽管工作十分繁忙,还是抽空又写了一幅,寄给了金山寺。大家对赵朴老诗词和墨宝的喜爱可见一斑。赵朴老还为金山寺题写了“东晋古刹”、“金山寺”等。1990年金山寺大雄宝殿落成,赵朴老为大雄宝殿撰写抱柱联:“大江浪,应梵钟,诸天听法沧茫际。千里云,开宝殿,万佛垂光紫翠间。”

笔者家乡如东县,落实政策以后重建了国清寺。县佛教协会负责人汤成刚居士(2014年已由松纯大和尚剃度出家)托我请赵朴老题写“国清寺”庙名,不久就收到了赵朴老的墨宝。如东县正大集团负责人闻之对汤成刚说,如果他能请赵朴老给正大写一幅“正大光明”四个字,正大集团将为复建国清寺出资做大功德。汤成刚又将此事托付我。我知道赵朴老从来不写酒店之类的招牌字,但“正大光明”四个字可能会写。当我说明缘由,慈悲的赵朴老很快寄来“正大光明”的墨宝。在灵山胜境筹建期间,赵朴老为江苏、为灵山先后撰写诗词十六首,书写匾额等数十幅。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朴老体力日渐不支,而向其求字者却有增无减。求字者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赵朴老也很觉不安。1996年暮春他写了一首题为《文债》的诗:“漫云老矣不如人,犹是蜂追蝶逐身。文债寻常还不尽,待将赊欠付来生。”赵朴老自注:写字、为文,无论自愿,他求,皆债也。这首诗感情真挚,对求字者表示今生“还不尽”的歉意,只有将“赊欠”寄托“来生”。有一次,赵朴老对中国佛教协会的工作人员说:“各地佛寺要我写匾额的不少,我一般是答应写的。现在觉得写得太多了,一则须防滥,应该限制;二则自己年老事繁,应接不L。今后写字由教务处掌握,你们认为可写的,送给我,帮我挡一挡。”赵朴老给人题字时常盖“无尽意”三个字长方形小印章。他说,佛教有《无尽意菩萨经》。在《妙法莲华经》中,有一位菩萨因行愿无尽,故号无尽意。赵朴老题字曾用过“无尽意居士”落款。他的书斋名字叫“无尽意斋”,日常用的便笺也印有“无尽意”三个字。它表明赵朴老为国家、为佛教、为人民行愿无尽的伟怀和报国家恩、报众生恩无穷尽的真诚心愿。

养生和健身

赵朴老一生屡经磨难,饱受沧桑。他20岁患过肺结核,40多岁得了冠心病,以后又得了糖尿病。他说:“一个人不怕身体底子差,关键是个人要注意养生,既要注意多活动,不断健身,又要注意修养,不断净化心灵,做好养心。身体再好,自己不注意保养,不懂得养生也不行。”在长期的生活中,赵朴老养成了独特的养生之道,并一直坚持。

一是挥毫写字。赵朴老说,坚持写毛笔字有很多好处,它有益身心健康,这是他几十年的体会。“平日我们学习书法,从临摹碑帖到书写作品,甚至连磨墨、涮笔等都是在运动中完成的。而且在书写时头要正,身体要直,肩要松弛,呼吸深而均匀自然,精力集中,全身处于一种运动状态,指、腕、臂、腰和四肢肌肉都得到锻炼,尤其是写大字,笔要大,用力也大,非经全身用力是不能完成的。所以对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身体是很有益的。”他还说,提笔聚精会神地写字时,各种烦恼和紧张很快就会忘却,心情变得平静、舒畅,这对身心健康很有好处。书法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给人高尚的美的享受!我国著名书法家大都健康长寿。颜真卿活76岁,柳公权活88岁,欧阳询活85岁。写《夫子庙堂碑》的书法家虞世南活89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里,他们算是高寿了。

二是打太极拳和按摩。赵朴老说,他打太极拳几十年了,他现在身体这么好,这与多年打太极拳有很大关系。打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有一定要领,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很好的锻炼。每打一次拳即一身汗,刚打一会儿身上就发热了。打太极拳动中有静,不只养身,还可养心。赵朴老还坚持每天起床前做自我按摩,揉肚子。他认为一个人的五脏六腑要加强活动,每天起床前他都揉肚子,用右手顺时针揉300次,再用左手逆时针揉300次。这样长期坚持,对强健内脏很有好处。赵朴老在医院里也坚持运动锻炼,上午走3000步,下午走3000步,晚上还要走3000步。他说不锻炼不行。人越呆越懒。老年人健身方法很多,但总离不开腿脚的走动。所以人们说“走为百炼之祖”,“走得远,活得长”。

三是凝神数息。赵朴老送沈尹默的一首诗中写道:“运腕不违辩证法,凝神自是养生方。”凝神是禅宗的要诀之一,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目的是血行保持正常通畅。静坐凝神的时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部(下丹田),排除各种杂念。杂念排除,就会出现无念境界。练数息,一呼一吸叫做“一息”。将两眼轻轻闭合,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使精神自然集中,这叫做“心血相依”,同时意守下丹。呼吸的气息逐渐延长,达到小腹。

四是淡泊名利,净化心灵。赵朴老历尽艰辛,但始终心平如镜,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他说,一个人自私的思想少一分,自由就会多一分。不要被自己捆住。“一个人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对生活中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要太计较了,看得太重了,更不能呕气!”

赵朴老长期养成日课的习惯,即每天提笔写字,每日诵经吟诗。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他也欣赏坡的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乐更无方”。安心即乐,再无他方。1999年初,赵朴老还写了一首诗:“九十三翁挺腰脊,日课步行六百米。仰天常柱一枝藤,白云苍狗皆随喜。人间万事须调理,跃跃壮心殊未已。”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赵朴老于1907年11月5日,出生于安徽安庆天台里,4岁时随父母回到安徽太湖县祖居寺前河状元府,直到1920年离家外出求学。1996年1月,赵朴老曾写一首诗:《口占――大病几殆》。诗中写道:“一息尚存日,何敢怠微躬?众生恩不尽,世世报无穷。”表现了赵朴老只要一息尚存,就应工作,不能懈怠。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精神是打起来的。像水桶打井水那样不停地打水,井水才能上来。“一个人就得这样,不要迁就自己,要不断地给自己打精神,给自己鼓劲。”赵朴老年近九旬多次到江苏,为了海峡两岸佛教事业,为祖国统一大业,为重振佛教宗风呕心沥血,天天打起精神奋力工作着,作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非凡业绩。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纵身大化,不喜亦不惧。1996年10月,赵朴老在北京医院曾立遗嘱:“遗体凡可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以上偈语书于遗嘱之后,充分表达了赵朴老不惧生死、来去自在的高尚境界。2000年5月21日,赵朴老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以“如来使者,救世菩萨”八个字来概括赞颂赵朴初大德的一生。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赵朴老是觉悟了宇宙真理实相具有大智慧的人,是品德高尚乐于奉献的人,是极具人格魅力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在他逝世以后,人们不断地怀念他、学习他、效法他,包括他生活中的许多优秀品质和点点滴滴。一个人的魅力和气质是内心修养和外在形象的融合,不是故意修饰出来的。赵朴老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大德风范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赵朴初:心中有佛功德无量 蔬食养生按摩益寿 篇3

赵朴初,1907年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的“四代翰林”家庭,从小素有慧根,后来更是与佛一生有缘,为我国的宗教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赵朴初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等职务。2000年,赵朴初病逝于北京医院,享年93岁。

朴老能够享有这样的高寿,同他正确的养生很有关系。1999年,他曾在一封信中透露过自己的养生之道:

弟今年九十有二,在同辈人中,堪称健者。蔬食已七十年,每日两菜一汤,饭二两左右;每晨起床前摩腹二百次左右,消化系统良好,所谓养生之道惟此而已。近有诗云:“不知肉味七十年,虚度自渐已九十;客来问我养生方,无他奉告惟蔬食。质诸姚先生或亦暗合道欤。”

综观朴老的养生之道,有人总结为三点:一是蔬食,二是按摩,三是“梦想”。正如养生学家姚品荣先生所说:“这三条养生内容很实在,很全面。按摩是运动,蔬食是营养,梦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撑。”

佛教信仰引领一生

朴老的梦想很多,但作为他精神支柱的无疑就是一生都无法割舍的佛缘了。自20世纪20年代他到佛教净业社当文牍,在上海佛教会当秘书,兼中国佛教会的文书工作开始,至2000年5月21日逝世,七十多年中他的生活与佛教紧密相连。他的一生都是和中国佛教事业联系在一起的。

朴老曾表达过他所信仰的人间佛教精神,他曾说:“信,先是对佛的信赖,然后是对佛的理解,再将这种理解付诸实行,最后得到证悟。这样一个信、解、行、证的过程循环往返,日益达到更高的境界。”对于朴老来说,佛法中“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无我利他,度生无倦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都是他的信仰所在。曾有人问朴老:“我见到天坛大佛妙相庄严,自是肃然起敬,但不肯下跪,要不要紧?”朴老说:“不要紧,心里尊敬就可以。”六祖惠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正是这种对佛教的理解,朴老一生都是在以“出世”的佛法去行“无我利他,度生无倦”的世间法。有了这种精神支柱和动力,朴老就有了自己生命的寄托,因而产生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的巨大力量,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成为一个自由自在、健康快乐的人。

信仰是一副良药,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信仰任何一种主流宗教的人,不论男女,其平均寿命均比其他人要长;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也比其他人的好;他们的血压比其他人的低;他们患中风、抑郁症、心脏病和产生焦虑不安情绪的可能性也比其他人的小;他们自杀的可能性更是远小于普通人。有虔诚的人,借着宗教净化心灵的力量,使得心灵得到慰藉,精神有所寄托,尤其是在挫折的情况下,宗教更能显示其增进健康与安心净意的力量,进而使人类领悟生命真谛,从牺牲与奉献中,体现生命的不朽之道,这种永生的坚强信念与希望,增进了人生的广度与深度。

朴老一生都在践行自己人间佛教的理想,他心中有佛,在对佛的理解下,又付诸行动去印证佛法,有了这种精神支柱,自然福寿康宁了。

赵朴初从小就与佛结下渊源,自幼便对佛教慈悲的情怀充满敬仰。不满十岁时,他随母亲去家乡的廨院寺,主持以庙中火神殿为题出一上联:“火神殿火神菩萨掌管人间灾祸”,慧根颇深的赵朴初当即以庙中观音阁为题应一下联:“观音阁观音大士保佑黎民平安”。这种佛缘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无私奉献宽心自得

在佛光普照下,朴老一直生活得宽心自得,1999年,92岁高龄的他曾写下了一首表达自己心境的《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心中向佛,慈悲为怀。朴老自己甘于清贫,而把金钱无私的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宗教和慈善事业。其诗:“一息尚存日,何敢怠微躬。众生恩不尽,世世报无穷。”就是他高尚慈善之心的写照。

1981年,朴老获日本“传道功劳奖”,奖金连同贺礼208万日元。1985年他又获得“庭野和平奖”,奖金2000万日元,包括多年国内外给他的一份份捐款,他都分文未动,全部交给中国佛教协会,用于救济、弘法等。有人统计,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朴老个人共为社会捐助人民币240万元。

而与此对照的是,朴老自己过的却是令人难以想像的简朴生活。凡到过赵朴老家的人都知道,虽然他位居要职,住的房子却普通而陈旧。组织上曾多次分给他好宅,但都被谢绝了。古旧是他家里的一切陈设的特点,家中使用的热水瓶,还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铁壳子。空调、电视也都是旧的掉了牙。一只用来盛水的塑料盆,竟然打了十多个补丁。客厅里的一把白茶壶,还是当年从上海带过来的。赵朴老在生活上还非常节俭,凡他私人所用信封等,都向会里交费,别人寄来的信封,他翻过来再用,或动手制成书签,写上一些警句送给友人。他说北京缺水,为了节水,他一水多用,先洗脸,再洗脚,最后用来冲马桶。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给社会捐助了几百万元的党和国家领导干部居然过着如此清贫的日子。这种修为、这份慈悲就是心中有佛的赵朴老的高风亮节。

2000年5月21日,赵朴初圆寂,他留下了1996年就写好的临终偈:“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开花落,流水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朴老就是那鲜花流水,朴老就是明月清风,给人生与死的灵魂涤荡!

蔬食清淡延年益寿

蔬食是佛教的教义要求,蔬食也是朴老享有高寿的一大缘由。

朴老从二十多岁起就坚持蔬食,一生从未间断。朴老对自己的蔬食养生是极为注重的。1997年,张梦白曾撰文回忆他和朴老抗日战争时期的交往,在文章中提到朴老在那时还吃点肉丝。朴老看了文章后郑重其事地说:“梦白的文章写得很有趣,但说我少吃肉丝,是记错了,我70年不吃肉荤,曾经在别人家误喝肉汤,饭后还要吐掉,已经习惯了吃素啊!”在养生信中,朴老也把吃蔬食作为自己长寿的原因之一。赵朴初还曾为十方斋题词:素食养生,延年益寿。可见,一生吃素对于朴老养生的重要性。

俗语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人类所得之大部分的疾病是由饮食而引起。吃素食不但符合佛家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教义要求,而且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对素食养生深有体会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就说过很多关于素食对养生益处的话:

“中国人所常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食料,为今日卫生学家所考得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坏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赵朴初居士圆寂后出现了两颗舍利子:一块眉骨和一颗牙。虽然目前佛学和科学界对舍利子的出现原因尚有争议,但素食这点已差不多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常年素食者的人死后火化出现舍利子的几率是很高的。朴老圆寂后能得留下珍贵的舍利子,也是和他一生素食分不开的。

按摩健身不用开药方

按摩是朴老养生得享高寿的第三大原因。他每天早上起床前都要摩腹二百次左右,这对于身体具有极好的保健作用。

腹部是人体上下联结的枢纽,也是许多经脉循行汇聚之处,更是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营养,均靠腹部水谷之精微供给。因此,有“腹为万病之机,治疗万病全在治疗腹部”之说。腹部按摩,古代称为摩腹、摩生门。腹部按摩的保健养生原理是调整人之阴阳气血,改善脏腑功能。

腹部按摩不仅局部起到治疗作用,而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调节、促进之作用,是整体的治疗方法。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的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这对老年人尤其需要。经常巧妙地按揉腹部,还可以使胃肠道黏膜产生足量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过多,并能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揉腹还可以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腹部按摩一般应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清双手。按摩的方法是:平卧床上,亦可边散步边按摩,先用右手掌心贴附在肚脐部,左手掌心叠在右手背做顺时针方向按摩约120次,由脐部逐渐扩大到全腹,然后再逐渐缩小按摩范围,回到脐部,右手重叠压在左手掌部,依前面的方法做逆时针方向按摩12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