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最新3篇)正文

《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最新3篇)》

时间: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最新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 篇1

关键词:山区公路;高边坡;防护治理方案

【分类号】:U417.1

一、工程概况

国电开都河公司察汗乌苏至柳树沟水电站工程永久进场道路(以下简称察柳路)承担着柳树沟水电站施工期外来物资的运输任务,并为电站后期的运行、管理提供交通便利。

本道路起点位于察汗乌苏水电站厂房,终止于柳树沟水电站大坝上游左岸,全线7.898km,设交通洞二段,中桥一座,涵洞12道。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一)气象

工程区位于开都河中游段,周围高山环抱,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105.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10.7mm,多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35.0℃,干燥多风,多年平均风俗1.8-2.3m/s。

(二)水文地质条件

公路位于开都河左岸,该段道路随开都河蜿蜒曲折。开都河左岸主要为基岩高陡岸坡,高度300-400m,坡度40-60°,沿河坎边断续分布Ⅱ级基座阶地,Ⅲ、Ⅳ级阶地零星分布,公路位于高陡岸边坡和Ⅱ级基座阶地之上。

三、边坡破坏形式及原因

道路边坡的滑塌是最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边坡类别、破坏原因和规模不同且类型较多,常见的有滑坡、剥落和崩塌三种。察柳路边坡较大面积塌方多在大风或降雨后,发生于较陡的土质和类似散体的破碎岩土边坡。此外,新疆昼夜温差较大也对岩石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2013年6月至7月,由于连续降雨原因,察柳路边坡多处发生落石、崩塌,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由此可见,目前察柳路边坡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保障道路的安全运行,应尽快进行防护及治理。

四、边坡防护

(一)边坡防护设计原则

1、治坡先治水原则。根据现场实际观察、监测及边坡稳定性分析表明降水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系统防、排水是察柳路左岸高边坡处理的首选工程措施;

2、常规支护、随机支护、新型材料支护相结合的原则;

3、高边坡、岩石强风化或倾倒变形较严重路段结合现场条件增加明洞或将路基向山体外侧平移(库区填路)。

4、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二)边坡防护方案的拟定和比选

边坡治理措施较多,但单从察柳路高边坡的特殊性及现阶段工程施工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局限性较大,因此,初步拟定了以下三类方案并进行比选:1、喷锚、挂网加支挡;2、棚洞、明洞施工;3、填库改线。

根据察柳路地质设计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塌方段边坡地质构造主要分以下二种情况:

a、路堑(全开挖)边坡岩体破碎,表层坡积物松散,碎石土厚度3-5m,基岩岩性主要为板岩夹千枚岩,强风化,岩石边坡倾角为55-70°,岩体倾倒变形较严重,道路内边坡开口线大部分处于强风化层内,由于开挖破坏了原有的平衡,大风天气或降雨后常发生岩石剥落及掉块现象。

表层破坏 碎落剥落 岩石块体、碎屑脱落 嵌补、挂网、喷锚封闭或清理坡面,必要时增加浆砌石护脚或挡墙,也可根据需要增加主动或被动柔性防护,以阻止岩石表面风化发展,防治零星碎落,防止软弱结构面的张开和扩大。

高度小于10米的边坡坡比可用 l:0.5~1:1。高度大于l0米的边坡应分级设平台或放缓边坡。

工程护坡分坡面防护和支挡结构防护两类。坡面防护常用的措施有灰浆抹面、喷混凝土、浆砌片石护墙、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等。此类措施主要用以防护开挖边坡坡面的岩石风化剥落、碎落以及少量落石掉块等现象。所防护的边坡,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于不稳定的边坡则先支挡再防护。

碎屑流 土、碎石、松散碎屑蠕动和流动 骨架或格栅结合植草稳固坡面(因地域性影响多数植被可能较难生长)

b、路基为挖方段,地形起伏,沟梁相间,沟深一般3-5m,间距30-40m左右,冲沟内被坡积碎石土覆盖,岩石边坡倾角为65-85°,基岩强风化层3-5m,弱风化层5-8m,岩体破碎,稳定性差,路基内边坡较高(200-300m),表层岩体倾倒变形破碎,大风天气或降雨后经常发生崩塌及掉块现象。

2、崩塌体前缘掉块、土体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3、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

4、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错碎声 1、截排水,嵌补支撑及锚固约束或清除危岩

2、做好地表排水和防护措施,对不稳定边坡一般采用上部减载,下部压脚或支挡,可用浆砌石护坡、护脚

坍塌 坡顶边缘向上逐渐产生拉裂缝,依次坍落

土质、岩石边坡出现裂缝、错位、沉降,坍塌体四周岩(土)体出现小型掉落、崩塌和松弛现象 截排水、支挡、锚固,或放缓坡度

建议处理措施(方案2) 建议处理措施(方案3)

1、 高边坡、施工难度大、岩石强风化或倾倒变形较严重、崩塌频繁且设支护、栏截措施困难时,可采用明洞、棚洞等遮挡构造物。此方案优点是完全避免了对既有边坡的破坏且安全性较高,与隧道开挖相比较经济,道路运行期无需长期维护。但该方案相对较高的造价与较长的施工周期也是其固有的缺点。

2、 当地形条件有限或道路基础不稳定,不适宜修建明洞、棚洞时可根据现场情况将路基向山体外侧平移(库区填路),料场可沿线选取,此方案较经济,但道路需长期维护。

棚洞施工:

根据结构形式、开挖方式及功能的不同,棚洞可分为多重结构形式,以上是一种结构轻盈、简洁的立柱平板内拱式傍山棚洞,如图1所示。棚洞结构为C30钢筋混凝土,厚度70cm,环向主筋直径25cm,间距20cm,外侧支撑结构为方形立柱,(1m×1.2m),纵向中心间距6m,底部与条形基础相连,上部与顶板相接,顶板与内拱墙后均采用碎石土回填,顶板最外侧回填厚度不小于1m,回填土按1:3放坡。

部分路段路基宽度已填至18―35m,具备外移条件,如图:

k2+245-k2+350

五、结语

察柳路沿线边坡的强风化层状结构岩质、高边坡稳定和变形问题,是边坡防护工程较大的技术难题之一,山区道路大量高填深挖破坏了原始岩土的稳定性,导致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本次设计仅仅是结合现场实际及公路设计新理念在边坡防护设计方面的一个初步尝试,今后如何在不同条件的山区道路及高边坡处理方面做好防护工作还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 篇2

关键词:喷播技术;凤凰山西路;应用经验

中图分类号:U412.366;S68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边坡喷播绿化工程是使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护坡目的的,与单纯的工程护坡相比,不仅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还能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美化公路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大量边坡要求实施边坡喷播绿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公路边坡喷播绿化是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许多地方对稳定石质和硬土质边坡的防护还停留在传统的硬质防护措施如混凝土喷锚、浆砌片石护坡、浆砌石挡墙等。这些传统的工程防护成本高,破坏了公路景观,对生态植被造成永久性破坏。为确保公路边坡的稳定,保护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恢复在公路修建过程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博山区凤凰山西路边坡绿化工程以长期效果为主,采用新兴喷播技术,注重乔、灌、草、花有机结合,立体配置,建设成生态、和谐、自然的绿色通道。针对应用现状,结合实际心得,对喷播绿化进行粗浅阐述,以期对边坡绿化有所帮助。

1凤凰山西路边坡绿化工程条件概况

博山区委、区政府于2009年打通凤凰西路,因道路修建,公路两侧开挖形成软岩边坡,坡比1:0.75,局部达到1:0.2。公路建设中土石方工程数量巨大,施工造成原地貌及植被破坏严重,对高陡挖方边坡、岩质边坡植被恢复困难,防护工程难度大,如果防护和绿化措施不当势必将造成水土流失,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公路与周围环境景观的不和谐。所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本项目的实施方案,第一次采用边坡喷播技术打造绿色通道,通过在坡面上重建人工植被,使原先的边坡得以绿化,受损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同时借助植被的保护作用防止水土流失,高强基质层的加固促进山体稳定。

1.1 气候条件

博山区大陆度为61.3,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气候,温度适中。年平均气温12.8℃, 1月份为-2.6℃,7月份为26.1℃,全年无霜期20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94mm,分布不均。春季空气干燥,降水少,温度回升快,多西南大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量集中且多雷雨大风,秋季气温下降,雨量突关,天气晴朗稳定;冬季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多北向大风。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

1.2 地形、地貌及地质

淄博市博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南、东、西三面中低山环绕,中间低山、丘陵、山涧、河谷排列,北面为丘陵河谷地带。地势总变化在130~1100m。南、东、西三面中低山区面积为334.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9.1%。本项目路线海拔高度在6O~110m,沿线土质主要是粘质砂土为主,间夹砂砾层。

2凤凰山西路边坡喷播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

2.1边坡喷播绿化简介

边坡喷播绿化是90年代末期从日本引进中国的一新型绿化技术。边坡喷播绿化技术是利用活性植物材料,结合土工网等工程材料,在岩石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生长能力功能的系统。利用植生基质专用喷射装置将搅拌均匀的植生基质按设计厚度均匀地喷射到岩石边坡面上。通过前期的草本和后期灌木的根系及土工网形成的网络系统进行固坡的一门新技术。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混合物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以达到景观近似于自然绿化目的。

2.2凤凰山西路边坡喷播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

由于凤凰山西路边坡是陡坡面,而且局部地质松软,所以采用混凝土植被喷播绿化方法。基质层采用混凝土植被技术,使原坡面及局部松软面得以加固形成一整体结构,从而促使原本松软坡面得以稳定,再通过后期植被根系对原坡面缝隙的灌入、固定,结合混凝土植生层,在坡面形成一个牢固的、长久的生态固定系统。固坡、绿化两者科学、合理地融合。这样就确保了坡面的稳定和植被的高覆盖率,从而达到预期的固坡及绿化景观效果。在恢复边坡植被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在坡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景观性绿化,施工时,原坡面带有自然面块石让其自然,因地制宜的营造景观效果。坡面植被以乔灌植被为主,并保证每年6~10月份,满坡有五颜六色的野花。

3凤凰山西路应用边坡喷播技术的经验总结

3.1凤凰山西路边坡喷播绿化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程质量标准:优良。

2)锚杆规格:直径φ12螺纹钢,长30~100cm,弯头3cm。

3)镀锌网规格:直径2.0mm,孔径50mm。

4)喷播厚度:13~15cm。

5)基材要求:材料组成为种植土、复合肥、有机腐殖土、保水剂及特殊绿化材料。

6)植物种子:以高羊茅等为主的草本植物和以紫穗槐为主的灌木,播种总量为50~70g/m2。

3.2凤凰山西路边坡喷播绿化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

1)修整清理边坡:对凤凰山西路坡面不平的石块进行机械修整,对局部的危石及浮石进行清理。

2)植生袋、锚杆的安装:在坡面局部坑凹处及强视觉区域安装植生袋,在植生袋上进行彩叶花灌木的种植,丰富坡面景观效果。在坡面安装锚杆,锚杆采用φ12螺纹钢,安装好的锚杆角度与坡面夹角应在45°~60°,以防镀锌网脱网,锚杆间距为1.0~1.5m呈梅花形排布。

3)坡面排水系统的安装:在坡面水流汇合处设排水沟,以防暴雨对坡面的损害。

4)基质层的喷播:基质层喷播前,按比例将基质与客土进行调配,充分拌匀。在坡面均匀喷播一遍植生层,喷播厚度为7~8cm。在喷完一遍料后安装镀锌网,规格为2.0菱形镀锌网,并用火烧丝固定在锚杆上。喷播二遍基质层,厚度为6~7cm,将网子全部覆盖在基层下面,喷播后的基质层厚度12~13cm。

5)种子层的喷播:种子在喷播前消毒杀菌并催芽,本坡面采用草种品种为:节水草、护坡卫士、紫花苜蓿、结缕草及少许黑麦;灌木种子:紫穗槐、胡枝子、沙打旺、荆条等品种,并添加一些野花组合,增添坡面的景观性。草种用量:30g/m2,灌木种子用量:80~100g/m2。种子处理完后及时喷播到坡面,种子层喷播厚度在1cm范围内。

6)保墒材料的铺设:喷播完工后,在坡面盖上帘、无纺布进行保墒。

7)苗木的补植:完工后的坡面及时补植金叶女贞、黄栌、火炬、扶芳藤、爬山虎等彩叶花灌木。

8)养护:工程完工后,安排工人专门养护,及时观察坡面的潮湿度及时补水,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4绿化效果 凤凰山西路边坡采用边坡喷播技术喷射草种16天后,草种发芽,两个月后,节水草、护坡卫士、紫花苜蓿、结缕草等覆盖80%坡面,三个半月后,花灌木浓密茂盛,100%覆盖坡面,随后三年来经历十几场大雨的冲洗,边坡未出现植被混凝土脱落,达到边坡防护和绿化要求,公路主体和周围环境充分协调,创造一个“车在画中行”的良好行车环境,解决了公路边坡绿化难的问题。

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技术;锚杆施工;喷射混凝土;浆砌石防护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4-0014-02

边坡防护形式与边坡稳定状况、破坏类型及规模、工程经济、环境保护、施工方案、工后维护等多种要素密切相关。在工程应用上,如何把那些成熟的经验准则予以定量化,或者转换为半定性半定量的防护决策模型,具有现实的工程指导意义。

一、工程概况

公路穿越山区地段,地层复杂多变,地质构造复杂。大量开凿石山削坡,形成众多人工边坡。其中K861+800~K862+020、K921+460~K921+660等处上边坡因开凿爆破和风化以及强降雨作用,部分边坡坡面及坡眉线附近常有岩块崩落,严重影响高速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需及时防护,以确保安全。现分述如下:

1.K861+970~+990右上边坡:该边坡下部采取了浆砌片石加固防护措施,但上部仍有风化碎块分布,现部分已经松动甚至掉落,威胁到下方公路安全。

2.K921+460~+660左上边坡:该边坡下部已做浆砌片石加固防护处理,上部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在长期风化及强降雨作用下,边坡有崩塌落石发生。

3.K926+680~+722右上边坡:该边坡为土石混合边坡,在长期风化及强降雨作用下,边坡岩土体发生崩落,具有继续发展潜势。

二、边坡防护决策

边坡防护与边坡类型密切相关。边坡分类方法很多,按照边坡物质组成类型,公路边坡可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和复合边坡等三种。其中,岩质边坡根据其完整性和结构效应,一般可分为完整岩石边坡、破碎岩质边坡和受优势结构面控制的岩体边坡等三类,优势结构面控制岩质边坡稳定性;土质边坡按照土层均匀性和宏观结构面发育特征,大致也可分为纯土质(均质土坡、非均质土坡)和类土质边坡等两类,其中类土质边坡是一种受宏观结构特征控制的非均质土坡,在公路工程中,类土质边坡包括残坡积土质边坡、风化土边坡、崩塌(滑)堆积土边坡和复杂结构土质边坡等,其破坏模式既有土坡特征,又与岩质相似,受宏观结构面工程性状的控制影响。复合边坡是公路工程最为常见的边坡,其坡表通常为土质边坡,下部坡体为岩质结构,具有多种复合破坏模式。

三、加固防护设计方案

都安至南宁高速公路穿越山区地段,地层复杂多变,地质构造复杂。大量开凿石山削坡,形成众多人工边坡。其中K861+800~K862+020、K921+460~K921+660等十一处上边坡因开凿爆破和风化以及强降雨作用,部分边坡坡面及坡眉线附近常有岩块崩落,严重影响高速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需及时防护,以确保安全。

根据上述边坡的危害性调查,为防止边坡土体及危岩崩落,经分析计算,采用锚喷、挂尼龙网喷射砼的加固防护方案,各边坡加固防护方案见表1:

四、防护加固技术要求

(一)锚杆施工要求

1.先清理坡面危岩、松动石、浮土等。用凿岩钻机或锚杆钻机在先定出孔位处采用干作业法成孔,孔深按设计要求,且穿越破碎岩石和不稳定层,进入稳定岩层。孔位及孔深变更需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签字确认。

2.灌注水泥(砂)浆:注浆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100~300mm处,浆液自下向上连续灌注,且确保孔内顺利排水、排气且浆液应足够。注浆材料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宜选用灰砂比1∶0.5~1∶1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浆液应搅拌均匀并在初凝前用完。

3.锚杆体制作、存储按设计要求,制作前钢筋应平直、除油和防锈。

(二)喷射混凝土施工要求

1.采用干法喷射混凝土,其水泥、砂、石重量比宜为1.0∶4.0~1.0∶4.5;水灰比宜为0.4~0.45。干混合料宜随伴随用,无速凝剂掺入混合料时,存放时间不超2小时,掺速凝剂后,存放时间不超过20min。

2.喷射混凝土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也可依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3.喷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不掺速凝剂时为30~70mm,掺速凝剂时为50~100mm。

4.经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超过终凝1小时后喷射,应先用风、水清洗喷层表面。

5.喷射混凝土后应养护,喷射砼终凝2小时,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遇雨天可适应减少喷水养护次数。

(三)浆砌石防护

本工程仅局部浆砌石防护,按浆砌石工程要求进行。

(四)挂尼龙网喷射砼防护

坡面相对平整且岩石较完整的边坡采用该防护方案。首先清除坡面危岩、松动石及浮土,然后挂ML-1.86×6尼龙网,并采用φ10 mm,L=12cm的钢筋按1.0×1.0m固定,入坡面深度0.1m,然后喷射C20细石砼,厚度5cm。挂网及喷射砼范围应超出坡眉线不少于1.0m。图1给出了采用挂网喷射砼防护的K868+500下行线边坡防护断面图。

五、质量要求及验收

1.为控制工程质量,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对主要原材料进行取样和试验,进行施工检查和工程验收。

2.钢筋、水泥和砂子等按相关要求进行检验。

3.施工中应对锚杆位置、孔径、孔深和角度,锚杆长度和杆体插入长度进行检查。对浆液配合比、压力、注浆量等进行检查。对挂网顺直、搭接、固定等进行检查。

4.宜根据喷射混凝土现场,每个施工段或每喷射50~100m3应制取1组样进行评价其均匀性和平均抗压强度。评价标准见《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质量检验要求。(1)所有本工程使用原材料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2)锚孔位置、深度、角度;挂网范围、面积;喷砼范围、厚度等施工检查结果满足要求。(3)防护后,在其防护范围内无岩块崩落至路面及边沟。喷射混凝土后养护满足要求。

6、工程竣工后,应按设计要求和质量合格条件下进行工程验收,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六、结语

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控制工程质量,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对主要原材料进行取样和试验,进行施工检查和工程验收;钢筋、水泥和砂子等按相关要求进行检验;施工中应对锚杆位置、孔径、孔深和角度,锚杆长度和杆体插入长度进行检查。对浆液配合比、压力、注浆量等进行检查。对挂网顺直、搭接、固定等进行检查。锚孔位置、深度、角度;挂网范围、面积;喷砼范围、厚度等施工检查结果满足要求。

防护后,在其防护范围内无岩块崩落至路面及边沟。喷射混凝土后养护满足要求。工程竣工后,应按设计要求和质量合格条件下进行工程验收,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SarmaS.K,Stability Analysis of Embankment And slopes [J].Geotechnique,1973,23(3).

[2]李荣伟,侯恩科。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西部探矿工程,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