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优秀5篇)正文

《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优秀5篇)》

时间: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整理的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1

问题及整改措施

问题1.招采职责权限及制度建设有欠缺。

整改措施:根据工作实际由经管部进一步整合、划分各部门、各专业职责,以便实现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设立考核奖罚机制,规范管理过程,对违反公司规定或业务主管部门要求的单位予以处罚。

问题2.计划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计划严肃性不强,有时还存在着朝令夕改的现象。

整改措施:利用信息化系统,规范计划管理,坚决杜绝无计划采购,对计划反复更改的单位及负责人予以通报及处罚。

问题3.合格供应商管理缺少过程管控,尤其是在供应商评价体系方面缺少真正的履约过程跟踪。

整改措施:做实合格供应商评价体系,将过程风险防控的理念引入供应商过程管理。对不按规定收集统计汇总相关信息资料的单位,在资料上报齐全前停办一切业务;并对该单位予以通报及处罚。

问题4.价格管控方面已采用的赊销成本分离的模式,但缺少前期供应商评价关联,同时资金使用与赊销成本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材料付款随意性大,造成赊销成本逐渐加大,从比价结果上看,同等时长的赊销成本已翻倍。

整改措施:健全价格管理体系,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明晰成本组成,进行过程管理。

问题5.现场材料验收过程管理还有待加强,现场材料过程管理数据与实际报表数据脱节,存在滞后或后补现象。材料管理力度不足,或多或少还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现象。

整改措施: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现场管理工作,制订考核奖罚制,不定期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抽检,奖优罚劣,使物资信息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问题6.现场库存管理流于形式,无法真实反应过程管理中真实数据,造成全处资产状况摸底不足,帐面数据与实际数据不相符。

整改措施:强化物资管理基础工作,使各环节相互关联,真正将库存盘点数据与经营管理成果挂钩,根据不定期抽查结果对相应单位和人员进行奖惩。

问题7.EPC项目统筹能力不足。问题处理、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设计、施工、采购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很大程度产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最终导致项目建设被动。整改措施:加强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沟通联动,根据生产组织状况、人力配备情况、材料供应周期等情况提前考虑,结团集采制度及市场行情,确保采购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施工进展。

质量问题范文 篇2

一、提高问题的质量

问题要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提高问题的质量,是提问的有效性根本保证。

1. 问题要有思考性

思考性是问题的本质特征。 有问题就必有思考,只是不同问题的思考性程度不同。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对学生现在思维水平来说有思考性的问题。 如:我在教学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完成如下3道题:31.2 ÷ 2 = ( ), 10.8 ÷ 9 = ( ), 5.4 ÷ 12 = ( ),学生因刚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所以这3道题学生完成的很好,我再给出16.8 ÷ 0.12 = ( )这道题让学生算,学生动笔算时才发现与前面的几题不一样,一时不知从何入手。 这时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16.8 ÷ 0.12这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2)你在计算16.8 ÷ 0.12时遇到的困难是什么?(3)你能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吗?怎样转化?这三个问题都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且层层递进,把学生思维聚焦到“除数是小数如何进行转化”的本质问题上来,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2. 问题要有适度性

问题的适度性指的是问题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及恰当问题数量。 为此就要考虑两个方面:问题的质与问题的量的问题。

问题的质就是问题有质量,能促进学生思维,理解掌握知识,感悟思想方法,简言之就是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不敢思考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得的懈怠之感,而是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跳一跳,能摘到”。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感到思考的困顿,又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学生猜测3的倍数特征的数,它个位上的数应是3、6、9,教师不急于评判,而是出示33、156、789等数字让学生验证是否是3的倍数,经过验证得出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正在学生欣喜之时,教师提问:“那同学们再验证一下这几个数:43、56、239,看看它们是不是3的倍数?”结果学生一算都不是3的倍数,教师:“刚才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正确吗?3的倍数到底有么特征呢?”这个问题质量就很高,它引起了学生认知冲突,促使他们要另辟路径,放弃“看个位上的数”来判断的思路,从而促进学生更有质量地思考,进而得到3的倍数的特征。

问题的量就是指恰到好处的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数量适当,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不能提问不断,否则学生将无法冷静有效地思考。 因此每一个提问后,教师都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问题考虑得全面周到。

3. 问题要有渐进性

逻辑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逻辑就没有数学。 提问作为一种数学的教与学的方法,也应具有严密的逻辑。 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如在教学“通分”一课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① 怎样比较同分数的大小? ② ■和■能直接比较大小吗?为什么?③ 怎样才能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④ 什么是通  分,通分时应先求什么,然后怎么办,根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些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思考解决,学生不仅了解了通分的意义,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而且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用好提问的策略

1. 优化氛围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 要有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问”为“学”服务,学生回答欠佳时,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体谅他们,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更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回答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要改变观念,提出问题并不仅只是为了获取正确答案,提问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创设学生思考问题的环境,让学生没有害怕回答错误而被批评或嘲笑的心理压力,而是放松心灵,却紧张于思考问题之中。

2. 学会等待

研究表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和学生回答后,进行等待,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就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一是学生会作出更长的回答,他们的答案容量会随着回答问题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二是会有更多的学生自愿回答问题,一些后进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次数会增加,三是学生回答会更有针对性,创造性和评价性,并且学生会出示更多的论据,会提出更多的说明;四是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有所减少;五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老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 一是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被提问的学生答不上来时,不要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是等待3~5秒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二是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也等待3~5秒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再提出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3. 把握时机

学生在思考的进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之后,教师要进行引导点拨,促进学生能有效深入思考。 但在点拨时机上却是有讲究的,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进行引导点拨,学生思维虽然得以顺利地进行,但思维的含量便大大降低,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学生在思考遇到困难之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提示或答案,而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办法解决,学生的思维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愤悱的状态,这时教师通过提问进行引导或点拨就是最好的时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 面向全体

质量问题范文 篇3

【关键词】砼;质量;控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砼的质量对建筑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砼对建筑有一定的承载力,如果砼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安全,对工程的施工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砼的选材施工就应该十分注意规避各种不良因素,避免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保证施工的安全以及工程进展。

二、材料对于砼质量重要性

混凝土是由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与水配制的胶结材浆体将分散的砂、石经搅拌粘结在一起的工程材料。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因此施工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用水的要求

按照有关规定:砼拌和水要求不含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油脂和糖类。凡是pH值小于4,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都不宜使用。当对水质有怀疑时,可将该井水与洁净水分别制成砼试件,进行强度对比试验,如该水制成的试件强度不低于洁净水制成的试件强度,则该水为可用水。

2、水泥

在砼中,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砂粒表面并填充砂粒间的空隙而形成砂浆,水泥砂浆又包裹石子并填充空隙而形成砼。水泥是砼中的胶凝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砼的强度和耐久性。由实验结果得知,水泥合格,满足规范要求,因此,不会引起砼质量问题。

3、石子用量

用砂含泥量超过标准一倍以上,导致泥粒总面积大幅度增加,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同时,泥粒本身强度低,降低了砼的强度。另一原因,砂子偏细。在重量相同情况下,表面积大大增加,需要更多的水泥浆包裹。否则,将有部分砂粒和泥粒不能被水泥浆包裹,而形成砂团,没有强度,大大降低了砼的强度。

三、砼裂缝问题的分类与剖析

产生裂缝的因素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所引起的裂缝;二是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够而出现的裂缝。以某厂区道路砼质量问题为例做具体分析如下:

1、施工冷缝

在混凝土浇筑时正值高温季节,混凝土运输车在运输时出现100分钟堵车的时间间隔,已经浇筑完毕的混凝土终凝,后续混凝土虽然虽然尽力振捣,但是无济于事。这两条裂缝在施工完毕后40小时出现,通车两个月时间内经过不问断观察,该裂缝没有扩展的迹象。针对这种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在后续施工时,采用了施工期间开辟两条施工通道,与商品砼公司保持20分钟间隔的电话联络,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就近设置正确的施工缝,并留置连接杆件。混凝土供应间隔在40分钟左右时,两次混凝土接缝重新振捣,振捣拉伸长度每边不少于1.0m,振捣棒落棒间距不大于25cm。通过这一做法,避免了施工冷缝的出现。

2.表面裂缝

这类裂缝属于早期微裂缝的扩展。由于早期混凝土收缩形成未反映到表面的微小裂缝,使用一段时间后,受行车荷载及温度应力的双重作用,部分裂缝逐渐增长变深,以至造成面板断裂。

3.横向裂缝

在本工程通车一个月后,在主要道路上出现6条沿着半幅路面(6m宽,20 an厚)宽度方向的贯通裂缝,裂缝到达面层底部,通过对比分析和现场测量切缝深度,半幅路面端部和中间切缝深度均不足4cm(即不足面板厚度的1/3~1/4),由于混凝土面板的纵向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强度,切缝起不到削减应力的作用,导致出现了贯通整个混凝土板底的横向裂缝,更有一处横向裂缝的位置位于涨缝一侧50cm的地方。

四、砼蜂窝现象及防治措施

1、蜂窝问题

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6)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五、脱皮和露骨问题及处理措施

1、脱皮和露骨问题

大面积脱皮露骨的质量问题,常常聚集在涨缝结合部位和切缝交叉部位,经过总结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过大,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聚集的砂桨增多,降低了面层强度;水灰比过小,影响提浆抹面,便向面层洒水补充,导致面层强度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多,而且容易产生塑性裂缝、温度裂缝。(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好,特别是坍落度过大的情况下,漏振或过分振捣。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这样会造成面层骨料分布不均匀,产生收缩裂缝。(3)搅拌不均匀、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混凝土拌合物搅拌时间不够,水泥砂浆未完全裹覆到碎(砾)石粗骨料上,粘聚力不够,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在通车后混凝土路面易脱皮露骨。搅拌时间过长,致使骨料破碎,混凝土中空气含量发生变化,混凝土的和易性也发生显著变化,也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4)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或流动性降低。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摊铺时发生离析,大量的砂浆聚集在混凝土表面,因砂浆的干缩变形要比混凝土的大,强度比混凝土低得多,故经车辆磨损路面混凝土易脱皮露骨。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间过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偏低,可能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2、脱皮露骨问题的处理措施

在道路通车之后,由于养护天数不够或者施工管理不到位,混凝土表面(特别是切缝部位)由于汽车快速行驶冲击造成的脱皮露骨现象处理较为棘手,具体措施如下:(1)将脱皮露骨部位划出一个施工面;放样,用记号笔画出修补区域;(2)用切割机沿损坏部分切出5-7cm深的槽;(3)用风镐等混凝土破碎机械对修补区域进行破碎(不能用挖掘镐头机破碎,防止对周边混凝土产生次生灾害),深度同切缝深,修补区与地面保持平齐;(4)填嵌所选择的修补材料,振捣、压实、抹平、压纹;修补材料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比道路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必要时适当加速凝剂。抹平时采取多次抹平,尽可能淡化接缝;

六、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1)设计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

(2)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建筑中易产生裂缝的部位,尽量避免结构形状突变防止产生应力集中在结构转角和洞口处增设构造钢筋。

(3)设计时合理控制构件的尺寸。墙板和楼板厚度的增加,外墙延长米的增长,混凝土浇筑面积的增大都将增大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2、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1)根据混凝土流动性大的特点,施工采用“分层定点、一个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斜面浇注方法,以缩小凝土暴露面积及加大浇筑速度(要求每小时供应量满足需要)以利缩小浇筑时间。

(2)合理选择混凝土的浇筑和捣实方法,在浇筑柱、梁、板等相互连接的不同深度构件时,如果不能在高度差处设置施工缝,则宜分层浇筑,比如先浇筑到梁底面,待沉降稍稳定后再往上浇筑。

(3)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4)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合理把握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在施工时模板应支撑牢固,确保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并使地基和模具受力均匀。拆模时如发现表面微裂缝、蜂窝、麻面、露筋,要及时补抹水泥浆。杜绝过早拆模和过早上荷载。

(5)在制备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预拌混凝土。另外,对品质、种类相同的混凝土,原则上要在同一预拌混凝土厂订货。如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预拌混凝土厂订货时,应保证各预拌混凝土厂所用主要材料及配合比相同,制备工艺条件基本相同。

七、结束语

砼质量问题在近几年处于多发问题,本文围绕着砼在建筑工程经常出现的裂纹,脱皮露骨,蜂窝现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切实可靠的解决方案,并就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以读者一些启示,尽量能够规避一些常见的问题,保证工程质量。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志勇。砼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中的分析及改进[J].辽宁建材,2006.

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4

1.问题:政治理论学习方面还不深入,理论联系实际做的较差,勇于担当意识不强。整改措施:(1)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科学指导工作

2.问题: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意识不高,有浪费现象发生的问题整改措施: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时刻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政治本色。

3.问题:纪律意识淡薄,执行纪律标准不高,抓纪律教育力度小。整改措施: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二贯彻落实中央改进作风规定整改措施。

4..存在问题:观念守旧,创新意识不强,不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执行;在遇到困难和问题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的问题整改措施:积极转变观念,突破畏难思想,树立敢于争先的意识,树立追求卓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的政治素养

5.问题:宗旨意识不扎实、不牢固。在具体落实上有偏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衰退,引领事业发展的责任意识有减弱。整改措施:牢记党的宗旨意识,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放下思想包袱,坚持原则,从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方面去认识为民服务的重要性。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质量问题范文 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工程;质量

1.存在的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投资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2007年上半年,《南方周末》报导四川一市整条街所作的整体仿古挑檐在几秒钟肉,由街头到街尾全部坍塌。此类问题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诸多不便和不安全因素。

2.原因分析

2.1施工方面的原因

2.1.1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3,而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受过建筑施工的专业培训。据统计,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自有工人真正能到现场规范操作的只有4%;建筑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用这些农民工可以使房屋建筑中的人工造价降低,可其技术水平也很低。不少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2.1.2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

2.1.3施工管理混乱。例如预制空心楼板吊装后不经拨正就进行灌缝,所用混凝土的碎石粒度不加控制,造成天棚和地面开裂。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2.2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

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防水工程沥青品种的选择,油毡的质量和品种,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有的石膏板质量低劣,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受潮,因此形成石膏板顶棚出现变形,板块中间出现下垂、板块翘角等质量通病;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份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2.3设计方面的原因

2.3.1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选用空心楼板,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

2.3.2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在设有进深梁楼盖上,进深梁的上方不加设辅筋,多数均在此处发生大孔隙裂纹。

2.4工程造价过低

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保证,如当前铝合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合金型材的厚度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材质不均匀,表面防腐层质量差,很短时间内就氧化,密封绒条太小,窗锁与走轮质量差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材料不能选用档次较高的新型防水材料而多是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等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天面防水层耐久性差,容易产生渗漏:在室内装修部分,如吸顶灯不选用玻璃或瓷质的灯罩,而是选用塑料灯罩所以就出现了塑料灯罩末等交付使用,即己老化,稍碰即碎。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由于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压低造价的影响,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5现场监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3.防治措施

3.1制订治理质量问题方案

从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起来还具有一定难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分期分批,有重点有目地来控制治理质量通病。当有些质量通病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时,还要通过协调或组织力量攻关,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3.2消除设计欠周出现的质量问题

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治理。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应详细地向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为了使设计切合实际和避免差错,设计人员不仅要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外,还应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人员应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如果设计考虑周到,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可以使有效地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3.3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困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3.4对治理难度大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攻关;对不配套,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制止推广。

3.5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

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要采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流入社会。

3.6适当提高质量通病的易发部分工程的造价

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出发,国家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还是比较低的,有的工程造价也比较低,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存在困难,但对一些由于造价较低而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有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杜绝一味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