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冬虫夏草怎么种植【优秀7篇】正文

《冬虫夏草怎么种植【优秀7篇】》

时间:

冬虫夏草,又被叫做夏草冬虫,简称虫草,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冬虫夏草怎么种植【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虫夏草的贮藏方法 篇1

虫草受潮后要化苗,即虫体成空过壳,捏后变扁,但虫草质量降低。若用白酒喷撒虫草(每千克用250ml酒),喷后再喷水,用硫磺熏,可保几个月不化苗。发现虫草受潮后,应立即曝晒。若生虫,可用硫磺熏之,或用炭火微微烘焙,事后筛去害虫虫体与蛀屑。虫草保存不宜过久,过久则药效降低。

虫草的储藏要点是防潮、防蛀和防虫。如果量很少,而且储藏时间也很短的话只需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或将其与花椒或丹皮放在密闭的玻璃中,置冰箱中冷藏,随用随取。如果量大或者需要放置较长时间最好放虫草的地方放一些硅胶之类的干燥剂,因为,刚买来的虫草都有些潮而且久置容易发霉、生虫。

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应用了除氧保鲜技术,并应用于冬虫夏草的保管。

研究表明,采用除氧保鲜养护的虫草,在长达2年的贮藏期内,品质完好,无虫蛀、无损耗。与氯化苦熏蒸法相比,有很多优点,不但虫草粗蛋白质总含量较后者为高,而且无毒、无害,杀虫灭菌迅速彻底,不影响虫草的有效成分和商品质量,还方便贮藏与检查,安全性强。

冬虫夏草的药用成分 篇2

冬虫夏草中含水分10.85%,脂肪8.50%,粗蛋白25.3%,粗纤维18.55%,碳水化物28.90%,灰分4.80%。脂肪含饱和脂肪酸13.00%,不饱和脂肪酸82.2%。此外,还含虫草酸约7%,是奎宁酸的异构物。又含冬虫夏草素,是一种淡黄色结晶粉末,在试管内能抑制链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及葡萄状球菌的生长。另含维生素B120.29μg/100g。

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 篇3

种植方式

1、瓶栽:瓶栽适合于家庭栽培,采用普通罐头瓶洗净后,在瓶内先垫2.5-3cm的细沙土,土质含水量达60%,然后将感染菌液的幼虫放在上面,每瓶放两只为宜,要求两只幼虫之间不要靠拢,腹面向下,放伸,上面再盖细沙土3cm,稍压平表面,为了保持湿润,再用塑料薄膜封口,放入室内外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管理,避免阳光直晒。

2、箱栽:箱栽也适合于家庭栽培,可利用大小木箱、木盆、塑料盆进行栽培。木箱底部和四周要有塑料薄膜防止水份散失,先将细沙土铺5-7cm厚,再均匀地放入菌虫,每只虫之间相隔2-3cm,上面再盖沙土3-5cm,表面用塑料薄膜拱起保湿,为了节约场地,还可将木箱重叠起来。

3、床栽:床架栽培是进行大批生产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宜室内,可充分利用室内室外进行层架栽培,节约场地,床架宽1米,长根据自已的房间设计,采用竹、木制作,每层四边高12cm用于挡土,栽培时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倒细沙土5-7cm,放入菌虫,距离按箱栽,上面盖沙土3-5cm,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持相应的空间。

4、露地栽:露地栽是指室外栽培,室外栽培关键要选好场地,首先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做到能遮阴、能排水、能防旱、能保温、能防人畜践踏的环境。栽培方法可进行平地式或畦式两种方法;平地式栽培是将一般平地、坡地、荒地铲出表土15cm,宽1米,长不限,然后填上5cm厚的沙土,按上述方法放入菌虫,再盖细沙土5-7cm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要有排水沟,上面要有树林或阴棚遮阴。

5、畦式栽培:畦式栽培可避免阳光和高温,既防旱又保湿,适宜广大农村栽培,畦式宽100cm,深50cm,长不限,四周同样能排水,栽培时在畦部先铺5cm厚的细沙土,再按述方法放入菌虫,然后又盖细沙土5cm,畦旁用竹拱弓,最后覆盖塑料薄膜两端通风,上再盖草莲遮阴和降温。

种植条件

1、菌种:冬虫夏草的栽培首先要有优良的纯菌种,目前全国的品种很多,一是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菌、无老化的菌种;二是要选择感染力强,菌种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对昆虫迅速感染得病死亡的品种;三是要选择适应范围广,特别是对环境湿度变化和其它杂菌感染要有一定的抵抗能力的品种。

2、昆虫:昆虫主要利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主,也可利用桑蚕、柞蚕作寄主,幼虫要求必须是活的,个体大、肥胖的较好,数量多少根据自已的栽培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需幼虫1000克,母种一支,细沙土50公升。

3、环境: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无论海拔高低都可以,关键决定于温度。冬虫夏草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繁殖适宜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只要能满足这个温度范围,就可以栽培。

4、栽培季节:利用自然气温,一年可栽两季,春季3-5月,秋季9-11月,若在室内人工控温一年四季均可栽培,而且还可缩短生长期,充分利用自然气温,撑握好栽培季节,可降低生产成本。

种植管理

1、温度: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零下40℃都冻不死,但高于32℃就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需要20~25℃有利生长。

2、湿度: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湿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射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阴林、人工搭阴棚、草莲覆盖等方式遮阴。

4、空气: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时应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 ,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采收加工

采收方法:用竹、木杆轻轻刨开沙土,将冬虫夏草拣出来,放在筐内,注意不要把虫体与子座弄断,更不要把虫体或子座刨伤,采收后用水冲净泥沙,及时放在太阳下晒干或烘干。

保存:冬虫夏草易受潮,必须充分干燥,干燥后立即装入塑料袋或瓶中封闭,防潮保存销售

种植冬虫夏草的原料 篇4

菌种:种植冬虫夏草要用优良的菌种,要选择纯度高、无杂菌老化的、感染力强,有较强生命力的品种,而且要适应范围广。

昆虫:一般是用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的寄主,也可以选择其他,这里不一一介绍,要求必须活体,健康强壮。

环境:环境最关键的是温度。菌丝生长繁殖适宜温度是5~32℃,最适宜12~18℃,菌核和子座形成10~25℃为宜。

季节:3月-5月,9月-11月。

种植东冬虫夏草的养护方法 篇5

1、温度: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先低后高,但宁愿过低、生长慢,不能过高受影响,菌丝生长12~18℃为好,温度低长势慢,但杂菌少,成活率高。一般在零下40℃都冻不死,但高于32℃就死亡,在后期子座生长阶段需要20~25℃有利生长。

2、湿度:湿度管理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关键,虫体内的营养和湿度基本能满足它的生长要求,它不需要外来的营养和湿度。只需要外界物能保持虫体本身的湿度不易干燥,因此随时保持沙土的湿润,要求含水达60%为宜,如果干燥可喷少量的清水保持相应的湿润。

3、光照:冬虫夏草栽培不需很强的光照,以避光为好,后期子座发育时以散射光为好,但不能让太阳直晒,特别是室外栽培应采用阴林、人工搭阴棚、草莲覆盖等方式遮阴。

4、空气:冬虫夏草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不重要,子座快要出土时应即揭去塑料薄膜,增加空气,以利子座的生长,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95%左右,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冬虫夏草的作用 篇6

免疫作用

1、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可明显增加小鼠脾重并拮抗强的松龙与环磷酰胺引起的脾重减轻,还可使小鼠胸腺缩小,肝脏轻度肿大,主要是通过增大肝FFER氏细胞体积实现的。

2、对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的增强作用。

3、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虫草在体外可直接刺激小鼠胸腺细胞增殖,刺激作用与剂量相关。

4、对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虫草或虫草菌能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5、对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的增强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虫草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2、对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能增加小鼠皮下注射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和拮抗苯丙胺的兴奋作用。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

3、抗惊厥作用。

4、对毛果芸香碱引起流涎的影响。

5、对正常动物体温的影响:可显著降低体温。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静脉注射人工虫草菌丝体醇提液使家兔心率明显减慢并维持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静脉注射虫草浸剂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在降压时使呼吸振幅加大与频率增加。但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对血压无影响。

2、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可明显对抗T波直立上升,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

3、抗心律失常作用。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B-脂蛋白作用,对血脂升高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虫草具有显著的促生血作用,提高造血功能。

2、虫草可使脾巨核细胞增殖,血中血小板数升高。

对平滑肌的影响

对兔离体回肠呈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但对豚鼠离体肠管抑制作用较弱,对未孕离体豚鼠子宫也呈抑制作用。有明显扩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对氨雾引咳有很强的镇咳作用,无明显的平喘作用。

其他作用

1、抗炎作用

2、抗菌作用

冬虫夏草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鼻疽杆菌、炭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对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泡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抗肿瘤作用

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需要大量的腺苷,而冬虫夏草以其结构与腺苷相似的特征,通过识别错误,代替腺苷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另外,冬虫夏草的抗肿瘤活性成分通过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或葡萄糖跨膜转运,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影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冬虫夏草多糖类成分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分泌,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通过宿主介导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4、对核酸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虫草和人工培养虫草菌丝(简称菌丝)能使脾脏重量显著增加,同时能使3H一TdR、3H一UR、3H一Leucine掺入脾脏的DNA、RNA、蛋白质的量增加,对脾脏中的DNA含量无影响,RNA含量有增加,蛋白质含量有降低。对肝中DNA、RNA、蛋白质的掺入量及含量均无影响,对血清的蛋白质含量及掺入量亦无影响,菌丝有类似的作用。

5、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虫草和虫草菌水提液有明显扩张支气管作用,但对组织胺引起的气管收缩无对抗作用。另有报道,低浓度虫草及虫草菌水提液有收缩离体豚鼠气管作用。也有祛痰平喘作用。

6、雄激素样作用:虫草具有一定的雄激素样作用和抗雌激素样作用,对性功能紊乱有调节恢复作用。

7、延缓衰老作用

人工虫草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浆非必需氨基酸有所降低,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上升,可能与补充必需氨基酸,使氮利用率提高有关。对大小鼠脑内MAO-B活性呈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该药对延缓衰老和老年保健具有一定的意义。

冬虫夏草相关

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 篇7

草菌绝大多数都寄生在昆虫体内,其生长繁殖的地区性。周期性极为明显,•一般集中分布在高山绝顶以及雪绒以上,或在较为寒冷的地区。但在热带地区也有虫草的足迹,多见于春秋两季。由于虫草生命力强,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强,加之所寄生的昆虫种类较多,以及寄生昆虫大部分是以植物的叶、根为食,所以在森林和草木中虫草发生最多。因其分布广,故其名称有所不同。例如冬虫夏草,四川、甘肃均称之为虫草或冬虫草,云南则称之为夏草冬虫,西藏习惯称之为雅杂滚布,•我国也有些地区把冬虫夏草叫春虫夏草的。

研究表明,在虫草中含有丰富的虫草酸,虫草素以及各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扩张血管,镇静,抗各类细菌,降血压的功效。现在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老人胃寒,虚弱,产妇及老人贫血虚弱,遗精阳萎,盗汗,腰酸症,神经衰弱,病后久虚,吐血等病症,冬虫夏草剂还可治斑秃等。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把虫草可以用来提高人体抑制肿瘤的能力,以及加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虫草已经普遍注目的抗癌物质一。

虫草的生物及生态特征

1、虫草的形成及生物特征:虫草属子襄菌。它的菌体成熟后可形成子襄孢子。孢子散发后随风传播,落在适宜的昆虫体上,特别是幼虫的虫体上,•便开始生长形成菌丝体,菌丝体一面不断的生长,一面开始向虫体体内发展,于是昆虫就被这种真菌感染。昆虫如果吃了带有这类真菌的叶子,真菌也可通过昆虫的口器进入到虫体内,•以虫体体内组织和各器官作为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来源,•最后便将虫体内部全部分解,从而至该虫于死地。真菌的菌丝体经过不断发育和分化,•最终成熟并伸出虫壳的外表,而形成一种真菌与虫体外壳共存的生物体。由于真菌的外生部分很像草故取名称为"虫草"。

冬虫夏草的子实体是指延伸于昆虫体外,由菌丝分化而成的,肉眼可以识别繁殖器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虫体,子座,子襄壳。子座是简单的杆状或丝状,子襄壳散生或密生于其上部的种类,被认为是原始的种类;子座分为头部和杆部,•在盘状或球状的头部产生子襄壳的,可以认为是比较高级的种类。在后者当中,•子襄壳生于组织中的种类可以认为是比子襄壳生于头部表面的种类更高级,因其种类繁多,子实体的大小优劣不尽相同。在子襄中可以形成无数个子襄,在子襄中生长着8个子襄孢子,这些孢子又由许多细胞(短节)组成,这些细胞一个一个的分化断裂后,被称为次生孢子,孢子成熟后,从子襄壳口部飘风散落,有些则还附着在孔口成粒状。

2、虫草的生态学特征:虫草的生态较为复杂,但主要取决于寄生昆虫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以及其它很多自然和人为因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详尽的考证和调查虫草的生态环境,对于人工引种训化和人工栽培虫草极为重要。在北半球,大多数虫草多发生在6-8月间,常见于向阳背风的出生林或次生林内,在虫草发生场所内光照比较充足,空气和土壤湿润,•虫草的产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又随着山地坡度的增加而相对减少。要阳光充足,•排水量好而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植被中,于立夏到夏至这段时间内,最易采收到虫划草。

二、虫草寄主昆虫的人工训养和接种我国于1983年详尽的调查了冬虫夏草寄主昆虫情况,为饲养提供了丰富的实际依据。冬虫夏草菌丝体寄主昆虫是属于磷翅目蝙蝠蛾幼虫,该虫一般生长在海拔 3650米至4250米的高山草地地带,这一带在虫草生长期间气候多变,常有雨;气温在0--23度,20厘米深处的地温度是5--7。5度,空气相对湿度为50--75%,•土壤湿度为40-60%,环境是潮湿的。在整个寄主生虫生活史中,幼虫期最长,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才可化为蛹,7月中旬幼虫化蛹达到最高峰,到8月初又大多化为蛾。一般分布于土壤10厘米深处以内,在每年的5月下旬幼虫开始部分变成蛹,一般出生于6-7月下旬为黑色斑块。雄蛾平均寿命72小时,一生仅交尾一次,活动力强;雌蛾增均寿命100小时,一生可交尾1-2次,活动力弱,产卵较为集中。寄主虫于6-7月产卵于土表面,两个月后卵化入土,幼虫经过5-6次脱皮两年后成熟,这昆虫的天敌主要是一些飞鸟及细菌,放线菌类。半人工栽培虫草,可在虫草产区建立野外饲养室,•在虫草昆虫食用植物的环境中,人工制成一个面积为10-12平方米的塑料棚,并使这类植物大量繁殖其内,以便在人为的观察和控制上掌其生长繁殖情况,并有利于搜集和不断扩充这类昆虫的来源,寄主虫在化蛹和羽化时,都需要30%的空气相对湿度和40-60%的土壤含水量,饲养昆虫的食物,除让其自食外,可采用人工配制的各种饲养料,并保证有充足的寄主昆虫幼体让虫草菌感染。人工接菌时,先将冬虫夏草的子襄孢子制成较为浓的孢子悬浮液,利用微型施雾装置把子襄孢喷洒在寄主虫身上,可获得广泛的感染机会。还要在幼虫的食物中混入冬虫夏草的菌丝体。幼虫感染菌数天后,虫体的外壳就会出现极为明显的退色现象,即由深灰色转为浅黄,凡已感染菌液的幼虫,动作逐渐迟缓,以致最终全身满是灰白色菌丝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