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三伏天养生的六大禁忌是什么6篇正文

《三伏天养生的六大禁忌是什么6篇》

时间:

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这次为您整理了三伏天养生的六大禁忌是什么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伏天这些养生谣言,不要信! 篇1

俗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意思是伏天养生做好了,一整年都会少生病。但有些养生谣言,不可信!

谣言一:伏天不能碰冰镇饮料

三伏天能不能碰冷饮,要看体质,热性体质,可以适量地喝冰水或凉性饮料,虚寒体质,热天应尽量喝温水或凉白开,但是过分喝冷饮都会影响脾胃健康,喝冷饮也需要小口慢喝。

谣言二:伏天养生应以热制热

三伏天的“以热制热”指夏季养阳,在阳气最盛的节气里乘胜追击补养阳气,但“以热制热”并不是一味热着,可以把冰镇饮品换成温或常温凉茶,用温水洗澡而不冲凉水澡。

谣言三: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并不用于防中暑,而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因热天夹杂湿气而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等。

谣言四:“夏练三伏”适合所有人

夏练三伏指在夏季最热之时,通过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耐热性,预防中暑等。但“夏练三伏”需要技巧:选择清晨或傍晚温度相对凉爽时最好,地点选择在有遮阳的地方,运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江南、华南等地多35℃以上高温天气,高温日数一般有7~9天,且湿度较大,体感闷热,注意防暑降温!

2023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篇2

一个完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

初伏:2023年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2023年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2023年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伏天是指什么意思? 篇3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三伏天之所以最热,是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加上平均风速较小,雷雨之前气压较低,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三伏天是按农历计算,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伏天养生注意要点 篇4

别太贪凉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饮食开胃

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身体祛湿

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

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

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

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

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伏天通常是什么季节? 篇5

三伏天通常是在夏秋两季,每每到了这个时刻,不仅温度高得吓人,很多地区更是出现了降雨天气,所以在此期间我们一定要多多注意不要喝生水,以及冰冻的东西,要多喝温水,多吃西瓜等解暑水果,安全舒适度过三伏天。

伏天如何养生调理 篇6

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改善生活作息、运动锻炼、物理预防等方式进行养生调理,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盲目调理。

一、饮食调节:

1、适当补水:三伏天温度过高,机体失水多,要及时补水以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分少量多次补水,必要时还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

2、丰富饮食:三伏天炎热,空气中的湿度较高,体内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也会变差。因此此时饮食应清淡、好消化,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可适当多吃爽口开胃的蔬果,如黄瓜、苦瓜、西瓜、西红柿、杨梅等,其味道清爽还可起到补水的功效。此外,中医认为还可适当进食绿豆、冬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有助于养生。

二、改善生活作息:

在生活作息上要注意固护阳气,这样才能巩固冬病夏治的作用,因此可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熬夜,早睡早起,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养成规律作息等,同时建议不要贪吃冷饮、冲凉水澡。

三、运动锻炼:

1、种类选择:不适宜选择剧烈的运动,更适合选择活动量较小的活动,如游泳、瑜伽、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尽量避免在户外高温下活动;

2、运动时间:要避免高温的时间段,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的中午进行户外活动,选择凉爽、阴凉的环境进行活动,且要控制运动时间,避免高强度运动引起中暑症状。

四、物理预防:

1、三伏贴: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通过皮肤吸收渗透、经脉气血运行传输直达病所,以达祛病强身,病祛体安之功效,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

2、热水泡脚:三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3、艾灸:由于三伏天气温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精力旺盛,此时通过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进行艾灸,容易引导药物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的效果,但应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避免私自操作。

除以上调理方式外,在三伏天还应设法避暑、调节情绪。如果在三伏天出现中暑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中医科就诊,通过医生的辨证论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