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汇编18篇】正文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汇编18篇】》

时间: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8篇)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

最近刚看完一本书,书名叫《雪豹悲歌》,这本书让我开大开了眼界,也让我对动物们的看法发生的极大的改变。

《雪豹悲歌》主要讲的是:一只名叫雪妖的雪豹,由于从小和人类在一起生活,丧失了野生雪豹在野外的生存“绝技”,在野化雪妖的过程中,又因为它不好好学习捕食,每天也住不到任何猎物,只有仗着自己庞大的身体有时去抢别的肉食动物的食物。我不免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被一个大个子男生抢玩具的事情,动物也跟我们人类一样很自私,也会以大欺小。这样的日子继续一天天过去了,雪妖每天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整天心神不宁,就在他快绝望的时候,它的妈妈出现在它身旁,此时的雪妖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怎么都不放手。而它的妈妈每天都会很细心、耐心的教它如何捕猎,但它就是不好好学,靠着妈妈来养活它。读到这,我也想到了我的妈妈,不管是动物还是人类,妈妈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我每天饿的时候也是本能的告诉妈妈饿了,妈妈会把一日三餐都安排得好好的,我以后一定要自己学习做饭,不依赖妈妈。

雪妖这样舒适的日子没过多久,雪妖知道自己的妈妈有了小雪豹,不能总是这样陪着它照顾它一个了,便感到十分的不满,它想:只有把小雪豹全部杀死,妈妈便可以一直陪在它身边了。于是,它悄悄跟踪妈妈,得知小雪豹们在哪后趁妈妈出去捕猎时残忍的把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死了还把它们都扔下了悬崖。不巧,这最后一幕被辅食回来的妈妈看见了,妈妈因为气愤过度而又不忍心杀死雪妖,便离开了它一走了之了。最后雪妖无法在大自然里与命运抗争,死在了贪婪的脚下。假如雪妖能好好跟妈妈学习捕猎技能多好啊,但它不努力,还为了自己的自私残忍的杀害手足,书上说:与其说雪妖是被豺群害死的,倒不如说它是被贪婪和自私害死的。这也是我的想法,它如果不这样自私,多为妈妈着想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读完这本书,我早已十分气愤了。心想:哎,雪妖为什么会如此懒惰,如此贪心呢,本来可以跟兄弟姐妹在一起和妈妈一起生活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可却因为他的贪婪失去了所有,最后也因为贪婪而死。这本书同时启示我,不要因为自己的自私和贪婪去伤害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世界将更加美好。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我读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明白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道理,它表达了慈祥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护、关心和牵挂,这博大的母爱就像春天的阳光,区区小草似的儿女之心怎能报答得了。

母亲每天为我们洗衣、做饭、辅导功课等,非常辛苦!作为孩子,我们应听从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要报答父母对我们的爱。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3

《细米》是曹文轩老师的著作,读了这本书,我感觉像走进了文学的天堂,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曹文轩老师笔下的细米是一个天真活泼、爱脸红的孩子。他和他的表妹红藕从小生活在乡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他们的村子被分到了一群女知青。一个叫梅纹的小姑娘住进了他们家。梅纹以她纯净而温柔的情感与精神力量,使细米这个桀骜不驯的乡野之子步入新的成长历程。

这本著作中优美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乡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自由与快乐。每一句话都在我的脑海里构成一幅画,每一点、每一横好像是画上的点、线、面,在我脑海里重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曹文轩老师的叙述语句带着一个一个问题,使我不禁要再往下探寻问题的答案。这本书让我尝到怎么刻画一个人的外貌特点,还有利用排比句式来描写环境,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的形象等,所以这本书使我受益良多。

文学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好的文章靠的是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刻画,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并学习运用,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4

说到“美”这个字眼,可能很多人眼前都会浮现各种各样的图景,这些是被我们从心底认可的,可能是一幅画,可能是一处风景,也有可能是一首诗词……我们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又各不相同,就像我们在勾勒描绘“美”的时候,往往那些视觉上美的冲击会让我们印象更深刻一点。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哲学家李泽厚先生的著作,书中有太多的精华了。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初中的美术课上,当时老师是在讲中国的美术史,顺带提到了这本书,自己也挺好奇的,课后就去图书室借了这本书。当时读的时候,对李泽厚先生笔下的那些美物很是好奇,所以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但是这一遍并没有让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最多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式地了解了一下,大概了解了全书的大致结构而已。等到现在重读的时候,才懂得先生笔下描绘的是一种何等的“美”。在先生的笔下,“美”是一种生命,是一种赋予物件生命的神圣之物,它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敬仰,是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艺术。

在这本书中,我们感受到的美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的,是从多感觉角度来认知的。全书的脉络十分清晰,共有十个章节,从远古走来,走向文明。不得不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特有的美,无论是龙飞凤舞一般的图腾、陶器,还是行云流水一般的诗作文章,还是琴瑟箫笛一般的宫廷乐器等等,我们难以分出个更美一筹,我们也无需分辨。

我第一次读不懂的地方是第三章,当时不能理解“先秦理性精神”为什么也可以是一种美?直到现在再想起的时候,才懂得精神也可以是一种美,这种美是客观的,需要人去实践感知的。就像孔子和庄子,这种儒道互补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文明的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对“美”的审判。

再往后面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更是横扫历史的艺术佳作,在当时,可能是普遍,不足为奇的。但是,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至今还能留下来,为后人所传诵,那必然是有它“美”的道理的。相信大家都知道“俱怀逸兴壮思飞”的李白,他的诗词有豪放之美,仿佛是时代音;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又是女子的一种美,令人动容……

最后一章的明清阶段,著作甚多,有批判的、有讽刺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都是别样的文明。它体现出来的世态炎凉,体现出来的悲欢离合,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都为文明研究,艺术鉴赏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作为历史的接班人,应当多多发现其中的美学意义,不能仅仅作为旁观者,当然更不能亵渎。

“美”的范畴是无比宽广的,可以是视觉上的,也可以是听觉上的,在这些方面完全是没有定义的。只有有人欣赏,哪怕仅仅是角落里的一朵野花,我们便可以称之为美,至于是哪一种程度上的美,这自然是要看个人的了。有人可以将其画出来,有人可以将其舞出来,形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就不同了。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5

第一次知道老白还是高三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特地抽出了两节课,让我们看了老白在耶鲁大学的那次演讲视频,或许真的在那个时候,仿佛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其他的都会显得多余,我们每个人脑子里其实都充满了许许多多地关于这个世界的看法,或者说小一点,是对中国社会的一些想法,由于这些都是高中课本外的东西,我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去思考,但是我很庆幸我在那个时候听到了老白的演讲,听到了关于他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通过高考,现在能够站在耶鲁的讲台上,与同学们交流的故事。是啊,看起来语文老师是“浪费”了两节课事件,放了一些无关学习的东西,但是能接触到老白对于农村学生如何通过高考,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这样的故事,又何尝不是稳定了我们认真学习的心态呢,这是哪怕花十节课也讲不出的效果,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很感谢,能碰到一个这么有思想的语文老师,让我们接触到了老白,也接触到了这么多高中课本上永远也提不到的,却能够真真切切让我们自我思考的问题。总觉得大学的老师再也没有高中的那些老师看起来“可爱了”,可能大学需要的更多的是导师,而不是老师。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自己能够,把老白在耶鲁的演讲视频,带给自己曾经带过的学生们……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6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党的光荣传统,而且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学习又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一种责任、一种享受、一种能力。

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学习又是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善于学习的人,就会增大成功的机率。自然,这也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种快乐。书本的知识也许会有穷尽的一天,但生活中的真知却永远不会枯竭。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本事,人通过学习唤醒潜能,并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快乐。

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们,其实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最直接的学习,所以应该怀着一颗学习之心来面对工作。其实工作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么,怎样才能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信仰、一种责任、一种享受、一种能力呢?一方面应明确学习目的.,主动向身边的人学习。没有学习目的,学习就会陷入误区,茫然不知所措,从而使自己的学习优势逐渐丢失。向他们学习,不是因为他们是领导,而是因为他们优秀。因此,向他们学习,将会对自己今后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再一方面应加强提炼总结,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世上所有的经验,都是由“事情”积累而来的。

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次极好的、最直接的学习机会。实践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而所经历过的“事情”体现出来的,就是实践。所以应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通过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古诗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从“事”中学习知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方法,万事皆有可学,事事皆有学问。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有意识地从这些事情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增长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提高自己的才干和能力。

党员读书交流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让我受益匪浅,感触最深的就是学会了做人要从感恩开始,始终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于一切值得感恩之人,感恩的同时享受感恩给自己带来的回报。作为一名党员,今后要更加积极地参加这样的活动,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7

我们老师给我们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希腊神话 》

令我最感动的是《太阳之子的悲剧》,因为太阳神阿波罗太爱戴自己的孩子,让他骑上了太阳车,结果他被火烧死了。阿波罗事后肯定会想 :如果我不让骑太阳车他骑,也不会他会被火烧死。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8

这本书是妈妈给我买的,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告诉了我许多道理。

《小公主》这本书的主人公叫莎拉·克鲁,她是一个十分聪明、爱幻想,并且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的小女孩。她的妈妈是法国人,爸爸是印度人,虽然她住在印度,可是她会一口流利的法语。在莎拉7岁那年,她的爸爸就把她送进了优等女子学校。在学校里,莎拉有着高于常人的待遇,每一天都穿着十分华丽的衣饰,成了很多人又羡慕又嫉妒的对象。读到那里,我不禁也有点羡慕莎拉优越的生活了。可是她不仅仅有着公主的外表,还有着一颗公主的心。

校长明钦小姐是一个势利的人,虽然她不喜欢莎拉,可是她想要莎拉爸爸的那一笔巨款。

莎拉11岁生日那天,传来了一个噩耗,她的父亲死了,并且没有给她留下一分钱。因为他把所有的钱全都投资在钻石矿上,结果一无所获。莎拉一下子从公主变成了人人都能使唤的小女佣,可是她还是坚持着公主的心态。她并没有向明钦小姐低头,每一天都以微笑应对困难。

有一天,她捡到了一枚无人要的四便士,想要买面包填饱那几天没吃东西的肚子。可她在面包店门口看见了一个比她还落魄的小女孩,便把六块面包中的五块给了女孩。多么善良的孩子啊!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之后,钻石矿赚了大钱,和她父亲一齐合作的伙伴收养了她,她又成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公主。

小公主经历了坎坷的命运,她身边的一切都变了,但仅有她那高尚的品德,永远都不会变!要想成为公主,不是光有容貌和财富,更要有高尚的品德,这样,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能成为真正的“公主”!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9

只在电视及新闻报道中见过白岩松。之前一直不太喜欢他,总觉得这个人惺惺作态、夸夸其谈、喜欢说教。因此我是抱着批判的眼光来看这本书的。看完后,我才知道自己太武断了。

要了解一个人,就得走进他的内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研读他的作品,那里面的一段段文字就像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演绎着人内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旋律。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老白涉猎广泛,小到个人荣辱,大到家国情怀。这或许是因为他是一名资深媒体人的原因吧,新闻嘛,‘’社会种种,人生百态‘’。但让人惊讶的是他不仅涉猎广,所涉每个领域还很有深度。这可能就不能简单的划为职业因素了,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很难把问题看得如此通透、深邃。

这本书里有一个词不得不提,“人性”。其实不管是个人荣辱,还是家国兴衰,都离不开这两个字。大如我们这个国家,不也是由十几亿个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思想的人组成的吗。

人性是复杂矛盾的!人可以在有重大灾难发生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也会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因为抢一个座位,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加。

不能简单的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彼之蜜糖,此之砒霜”,这不是一个对立的二元世界,而是一个辩证的多元世界。就像老白书里说的“活着不是非赢即输;得失不是非有即无;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进退不是非取即舍;真相不是非此即彼”!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0

《西游记》是我最爱看的书,它是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西游记》讲的是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唐僧的和尚与他的三个徒弟一起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唐僧的三个徒弟,分别是:猪八戒孙悟空、沙僧。我和大家一样,最喜欢孙悟空,孙悟空神通广大、乐于助人,有着一双火眼金睛。其次是猪八戒,他鼓着个大肚皮,成天好吃懒做,背个大耙子,以前在天上号称“天蓬元师”。猪八戒是个好人,没有害人之心,并且坚持到了最后。沙僧老实厚道,总是背着师徒四人的东西走在最后面。

总之,师徒四人有长处也有短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长处,哪怕是他们的短处也必须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存在,如果有的话,要努力改正,克服缺点。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西游记)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的人一起分担。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广交朋友,互帮互助。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1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和《汤姆大伯的小屋》,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1811—1896)。比彻·斯托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曾经做过教师。她在辛辛拉提市住了18年,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河之隔,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逃亡的黑奴。奴隶们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

她本人也去过南方,亲自了解了那里的情况,《汤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此书于1852年年首次在《民族时代》刊物上连载,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人们无与伦比的欢迎,仅第一年就在国内印了100多版,销了30多万册,后来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评论界认为本书在启发民众的反奴隶制情绪上起了重大作用,被视为美国内战的起因之一。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托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

故事从一个奴隶主与一个奴隶贩子的讨价还价中开始。美国肯塔基州的奴隶主赛尔比在股票市场上投机失败,为了还债,决定把两个奴隶卖掉。一个是汤姆,他是在谢尔比的种植场出生的,童年时就当伺候主人的小家权,颇得主人欢心,成年后当上了家奴总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维护主人利益。另一个要卖掉的奴隶是黑白混血种莉莎的儿子霍雷,当莉莎偶然听到主人要卖掉汤姆和自己的儿子后,就连夜带着儿子往加拿大逃奔。她的丈夫乔治伺机逃跑,与妻子汇合,带着孩子,历经艰险,终于成功地抵达加拿大。汤姆却是另一种遭遇。他知道并支持莉莎逃走,但是他自己没有逃跑。由于他从小就被奴隶主灌输敬畏上帝、逆来顺受、忠顺于主人这类的基督教说教,对主人要卖他抵债,也没有怨言。他被转卖到新奥尔良,成了奴隶贩子哈力的奴隶。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汤姆救了一个奴隶主的小女儿吉林?克利亚的命,孩子的父亲尚德、克利亚从哈力手中将汤姆买过来。

当了家仆,而汤姆和小女孩建立了感情。不久小女孩突然病死,尚德、克利亚根据小女儿生前愿望,决定将汤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当还没有来得及办妥解放的法律手续时,尚德、克利亚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杀死。尚德、克利亚的妻子没有解放汤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将他们送到黑奴拍卖市场。从此,汤姆落到了一个极端凶残的“红河”种植场奴隶主西蒙手中。西蒙把黑奴当作“会说话的牲口”,任意鞭打,横加私刑。汤姆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仍然没有想到要为自己找一条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着做一个正直人的原则。在这种植场有两个为了求生,决定逃跑,她们躲藏起来。西蒙怀疑汤姆帮助她们逃走,把汤姆捆绑起来,鞭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但是汤姆最后表现出了他对奴隶主的反抗,什么都没有说。

在汤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过去的主人赛尔比的儿子裘奇赶来赎买汤姆,但是汤姆已经无法领受他过去的小主人迟来的援手,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裘奇就地埋葬汤姆,回到家乡肯塔基后,裘奇就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并对他们说:“你们每次看见汤姆大叔的小屋,就应该联想起你们的自由”。《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清楚的让我了解美国两百年前的黑奴制度。其中描写人性的部分特别深入,不管是白人黑人都一样有感情、有思想,也有善良或邪恶。作者用心刻画出忠诚的黑奴汤姆,表现出他不屈服威胁,坚持自己良知和信仰的精神。故事中对于黑奴在拍卖站所受的,以及遭受种种不人道的对待,都描述得极为生动。黑人和黑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也显现出人性的光辉。

为什么有些人会存有种族的偏见呢?我们人类在生物学上不管是黑人、白人、黄种人学名都是一样,为什么要因肤色而互相汙辱呢?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2

说起曾国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清朝的政治风格和政治成就。但其实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官,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清理了政治作风,提倡向西方学习,开始以同样的精神进行统治,使得即将覆灭的清朝延续了六十多年,成就无人能及。年轻的时候,我曾经说过:“亲近人是愚蠢的,要单独为曾文正服务。”可见曾国藩的影响力很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自己一生只为曾国藩服务。蒋介石还用《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进行道德教育。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给儿子纪泽、季红和弟弟们的家书中。曾国藩书信330余封,是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封。全书共分10大类,包括家庭管理、修养、劝导、理财、应急、交友、用人、行军、旅行、杂务。曾家一向很严,很守纪律。曾国藩受家风影响,对子女要求很严。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有很多优点。比如在教孩子学习、学习、勤劳、朴实、自力更生、持之以恒、修身养性、当官等等。他们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学曾国藩,经商学胡雪岩。"这是近代仁人志士公认的名言。曾国藩被近代以来的政治家奉为官场楷模。他熟悉中国历史,深谙官场之道,积累了一整套“守寡”的官方绝学。“穷是保官之道,穷是行善之道”,这是他的信条之一。应用到中国官场,是无敌的。他写了一副对联《养一个春天,养两个穷骨头》,激励自己,做一个清官清贫的好官,“公务员不贪钱,武官不怕死”。从家书上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让父母安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导和照顾好弟妹,善解人意;曾国藩是一位慈祥的父亲,也是子女的好榜样。

他的家书,强调的是人生理想,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这是今天的人无法企及的。现代社会,亲情越来越淡漠,邻里关系变得陌生,人在陌陌的感情也是物欲横流,认真阅读《曾国藩家书》,具有劝世改俗的价值,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于今天富二代的教育,确实值得一读。

自古以来,大多数官员的家都没有繁荣过三代,大多数官员都因为这位老兄的“文官爱钱,武官怕死”而失去了世袭的阴影。然而,曾家一代又一代人才辈出,涌现出曾纪泽、曾广钧、曾约农、曾宝孙、曾宪植等一批著名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知识素养深厚,是个“办事(干事业)、传道(留下思想理论)的人”,非常准确。他一生苦学,推崇儒学,强调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孟朱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他对桐城派文论进行了创新,其诗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文坛,可谓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一年前我在__,搜索曾国藩关键词的时候,有一个推送:曾国藩多可怕。说起曾国藩的自律,令人叹为观止。从此,我开始阅读曾国藩的相关书籍。《曾国藩家书》是写给我的父母兄弟的,也是写给我这一代人读书帮助世界的。文字里充斥着一个沧桑老人的人生感悟和一个古代圣人的谆谆教诲。

如今,社会的发展迫使我们告别了信件,同时也告别了纸张的独特温暖。读《曾国潘家书》感觉很亲切。它让我们看到了曾国藩的另一面,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亲人朋友的关怀、照顾和关怀。每一句都感受到了做爸爸做哥哥的深情。曾国藩也不忘关心他的弟妹,是的,他的兄弟;忙的时候不忘教孩子,是个善良的父亲;尴尬的还不忘帮人,对,亲戚朋友。

曾国藩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等方面,都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兄弟的学习状况,从中可以看出曾公对学习的重视。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物质极度发展的今天,文化的匮乏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这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中国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更强。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才是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素质的关键。

曾公在一封信中有写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学问无尽,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之看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为兄弟们设立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诗到经,从读书到修身,详细至极。在曾国藩的家书中真正体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在330多封家属中,他讲求人生道理,道德修养,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我们的教育似乎太重视“才”,忽视了“德”的教育,若想成才,必要加强道德修养。我们定当思考一味的追求技能,而不懂何为“孝”,何是“任”,如此何以“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3

美国人凯普的《没有任何借口》,可能更为大家熟知。而我却认为他的《自驱力》更值得一看。我觉得,对于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来讲,搞清楚以何种态度对待工作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自驱力》给出了系统的分析和最佳答案。

凯普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三种,各位不妨对号如座:一种人每天工作的很辛苦,但却不知为何工作,得过且过;一种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谋生,活得很痛苦;一种人则享受工作,认为工作是他生命成长的契机、机遇,会激发他所有的毅力、坚忍力和高贵品格,因而孜孜不倦,全力以赴。

通过这三种人的比较,凯普很清晰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不要仅仅为报酬工作;不计报酬而报酬更多;目标决定了你的高度;工作态度决定了你的成就;改变态度,从行动开始;卓越是你最好的工作保障;你的表现会说话;去工作就是去跑起来;主动寻找机会脚下多垫一些砖头;工作没有限制;乐在工作”

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七年,七年中公司由隶属于下面有四家分公司的上海公司的子公司发展到下设六家子公司的总公司,从最初的六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五十人,目睹了公司人才的进进出出,可以说深谙凯普之道。

那时济南的办公自动化行业薪水不高,刚招聘的人一般在五六百元,其间来了两位同事都是以前从事医药销售的,他们办公无定所,平时的工作大多是陪着医生类所谓的客户逛超市商场,底薪三千块左右,加上提成能拿到七八千块,月底发工资时到上岛咖啡聚聚顺便开开会,可以说是逍遥自在。之所以选择跳槽,是因为“心里没底,想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学一下真正的销售。”可是这样待了几个月,眼见着应该拿七八千块的薪水变成了千儿八百,就再也待不下去,辞职重拾旧碗去也,后来失去联络不知现在混的怎么样,惟有送上祝福。再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也是我过去的一位同事,他家境颇好,父亲是什么局的什么长,在我们公司里实习,实习完后父亲硬是把他叫回老家为其安排工作,两周以后他又出现在我的老板的办公室,他说他说服了父亲,他认可公司的文化,他还要在公司好好干。当时正值上海总公司“要人”,老板于是争取他的意见把他派到了上海。两年后,他被猎头公司挖到龙歌现在所在公司的最顶级部门,因为最顶级部门是操作大单的,大河有水,小河常流,他自己便达到年薪近二十万。

最有传奇色彩的还是我以前的一位北京的同事。他初中没毕业就在北京摆起了盗版书摊儿,十几岁就给山沟里相依为命的奶奶爷爷盖上了两层小洋楼,之后做生意赚了,之后又赔的精光,应聘到北京公司。我不知道他赚了多少钱,可是我想说,他的人生多“赚”呀!这种赚又让他多乐呀!

凯普有个例子举的非常形象,幽默:"许多人在生活的火炉前不知廉耻地说,“火炉啊,给我一些热量吧,我会给你增加木柴的。"

不要再工作不努力,努力找工作了!不要再满足于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鱼,过一天算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浪费自己宝贵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了!不要为吃饭而吃饭,为劳动而劳动,为工作而工作,为报酬而报酬了!不要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情做得让人无可挑剔拍案叫绝,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直到退休仍然一事无成了!

"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蹩脚的工作,对老板的损害不及对自身损害的一半"呀!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4

《爱玛》是简·奥斯汀的作品。奥斯汀小说结构并不宏大,但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真实可信。他们或小气或大度或势利或坦荡或卑微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即使过去了二百多年,这些人物似乎依然活在当下并且鲜艳夺目,这是简·奥斯汀小说的魅力,相比《情感与理智》,《爱玛》中的人物更加饱满与可亲。

爱玛是一个上流社会未婚女子,她具有强烈的门第观念,不需要正当职业,业余爱好是做媒,谁尊贵谁卑微谁与谁能配成一对儿,她拿着心中的那杆封建大秤在每一桩事上每一件服饰装扮上每一个眼神顾盼间都要称上一称,谁与谁份量相等,谁与谁悬殊太大,整一个势利妇女却正当妙龄也不缺善良与同情心。她发誓自个儿绝不嫁人,理由是要服侍年老体弱的父亲,其实是海的里男人没一个配得上他。

《爱玛》主要讲述三个女人的故事,爱玛、琪恩和海丽埃。爱玛和琪恩年龄相当,都美貌如花才情横溢,相比较而言,琪恩更具才气,这个贫穷人家的女儿被寄养在上流社会家庭里,养尊处优中练就了优雅高贵的品性,待到谈婚论嫁时琪恩显然已有高不成低不就尴尬趋势。爱玛有时候羡慕她的品行妒嫉她的才情,有时候轻看她的出身与贫困。爱玛习惯俯视琪恩,却隐隐有倾佩之情,琪恩的人格魅力不在爱玛之下,她们也有惺惺相惜之情,却始终保持距离,这是穷与富的差距,世俗的眼光和心理是不可避免的。

海丽埃乏善可陈,不是出身名门是个弃儿,相貌中等偏上,爱玛一心想把她调教成琪恩这样的可人,并极力物色上流社会的绅士,欲成就百年之好,可惜海丽埃智商一般才情欠缺,没有哪个绅士看好海丽埃,爱玛欲将海丽埃嫁入上流社会的梦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破灭,最终弄明白那不过是一厢情愿。门第观念坚如磐石,聪慧的琪恩有幸挪开磐石嫁入豪门,而资质一般的海丽埃即使善良贤惠却始终欲嫁无门。想起海丽诺不禁让人暗然神伤,如果在当时她有二万磅作陪嫁,嫁个绅士是举手之劳,比她更平凡更庸俗的艾而顿太太就是一个明证。

门当户对,即使在当今,依旧根深蒂固也难被冲破。爱玛理所当然要嫁给大户人家,这个没有悬念。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5

聪明机智像一座桥,带我跨越困难的海洋,聪明机智像及时雨,帮我扑灭困难的大火,聪明机智像一把剑,帮我在生活的路上斩妖除魔。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鼹鼠的月亮河》认识“聪明机智”。

《鼹鼠的月亮河》主要讲了一只住在月亮河的黑色小鼹鼠——米加为了帮助它的好朋友——尼里买洗衣机,于是来到了城市,遇到了一位叫咕哩咕的魔法师,米加被他的魔法吸引了,所以拜他为师,许多惊险的冒险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一章:米加组装洗衣机的情景。米加从来没有组装过洗衣机,但是它不怕困难,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机智,看着说明书,一步一步地来组装好洗衣机。看着米加组装起来的洗衣机,它仿佛在对我说:做事不能总想着依赖着别人,要学会自已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不正是长大的过程吗?

乘坐着这台“洗衣机”,我穿越时空,回到了那天——放学回家的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题目,我想都不想,就喊:“妈妈,这题怎么做呢?”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题目,说:“自已想!这道题你能行的。”于是,我认真地回忆了今天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顿时恍然大悟,妈妈瞄了一眼正在奋笔疾书的我说:“你这个脑袋瓜,再不动,就要生锈了!”我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遇到问题,我都尽量先自已想办法,不再总依赖妈妈了。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次我真真切切地领会到了!我可以从书里学到知识,领悟道理,用这些“黄金”去堆砌美好的未来,所以朋友们,快让我们一起翻开你身旁的书吧!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6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书是杨红樱阿姨写的,前不久,我读了《四个调皮蛋》这本书,它讲了许多搞笑、刺激、好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相信每个小朋友都知道,就是马小跳呗。

马小跳经常戴着一顶黄色的鸭舌帽,身着一件有帽子的t恤衫,粗大的裤子,还穿着一双大号运动鞋,他是个调皮、喜爱玩耍的孩子,总是惹是生非,但他也不是没有优点,比如说他宽宏大量,对伙伴不离不弃。说到伙伴,马小跳可是有3个铁哥们,他们四个从小玩到大,一个是废话多、心眼多像猿猴的毛超,另一个是说话有点结巴、嘴巴大得像河马的张达和好吃懒做、走路像企鹅的唐飞,他们四个可是十足的“调皮蛋”!

其中有一个故事最长、最有趣,讲的是马小跳四人帮助金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郑士杰拣回了丢失的信件,郑士杰为了感谢他们,为他们买了一顶高级野营帐篷。马小跳四人决定到绿野公园野营,并瞒着父母,偷偷地溜出去。四人的爸爸觉得他们很可疑,于是儿子玩“失踪”,老爸玩“跟踪”,在跟踪时,老爸们被儿子们引到了一个迷宫里,在里面转悠了好长时间,才找到了儿子们的所在地,儿子们在帐篷里玩得不亦乐乎,讲鬼故事啊,比赛尖叫啊,多种多样。他们讲鬼故事的声音还把老爸们都吓坏了,有趣极了!

马小跳的故事有时让人哈哈大笑,有时让人哭笑不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只要你爱读书,就一定能从中找到快乐,并在获得快乐的同时明白一些道理。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7

读到这个标题,有没有觉得白岩松这部作品中其实都是“大道理”的感觉。字还是那些字,大道理还是那些大道理,但是,到了白岩松手里就是另一种感觉。

当下我们被太多的成功学包围,我们这个时期的人,都太过去热衷成功学,从而导致了一种畸形的判断标准。只有成功,别人才会高看你,只有成功你才会有地位,只有成功你的人生才是成功。在我们都想去成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中国老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这句话我们也能够看出,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不成功就会沮丧、就会消沉、意志就会削弱、自信心就会丧失。这样的标准要不得。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得了全世界,你也赢不了死亡的'这个结果。面对死亡这么大的一个失败,你该怎么办?

成功固然好,失败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没有经历过失败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就像一个纯净的玻璃球,有一点磨损,在别人眼里就会失去光彩夺目的本来。高处不胜寒,越成功,站的越高,摔下来就会摔的越狠。如果我们经历过挫折经历过失败,再次摔下来的时候,疼痛感就会大大减弱。

一个人有一个不成功的一生是失败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就很可能夭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白说》读书心得体会 篇18

在《多元智能》这本研究人类潜能的著作中,加德纳指出,人类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智能的发展。要寻求促进或激发人类潜能的方法,就必须对智能的概念、构成及评估方式有崭新的认识。

一、多元智能理论

这本书中将智能定义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并对八种智能作了如下介绍:

1.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作家、诗人、记者、演说家、新闻播音员都显示出高度的语言智能。

2.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科学家、数学家、会计师、工程师和电脑程序设计师都显示出很强的逻辑——数学智能。

3.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能巧妙地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和手艺人都是这方面的例证。

4.空间智能是指人们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知觉到外在和内在的图像,能够重视、转变或修饰心理图像进行思维的能力,如航海家、飞行员、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所表现的能力。

5.音乐智能是指人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具有这种智能的人包括作曲家、指挥家、乐师、音乐评论家、制造乐器者和善于领悟音乐的听众。

6.自我认识智能是指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引导自己的人生。神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就是拥有高度的自我认识智能的典型例证。

7.人际交往智能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成功的教师、社会工作者、演员或政治家就是最好的例证。由于近来西方文化已经开始认识到心智与身体间的联系,并开始重视精通人际交往行为的重要价值。

8.自然观察者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学有专长的自然观察者包括农夫、植物学家、猎人、生态学家和庭园设计师。加德纳认为,相对于过去的一元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全面地描绘和评价人类的智力能力。加德纳谨慎地指出,人类智能不只局限于他已经提出的这几种类型,而且,每一种智能还包含有次级智能。例如,在音乐智能中的次级智能就包括歌唱、演奏、指挥、作曲、评论和音乐欣赏。同样,其他七种智能也都各自包含着多种次级构成要素。

二、多元智能理论引发的教育思考

我认为多元智能理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我的教育生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深入思考和研究。

1、智力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但每个人又有其独特性。在八种智能方面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八种智能的组合与协作方式各有特色。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强调语文和数理化等学科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方面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传统的教育中不能受到尊重,他们的特长可能难以被发现,这对于学校和社会都可能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智力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音乐、体育、美术、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等学科,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多方面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狭隘的智力观必然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只可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甚至扼杀学生多方面的潜在能力,从而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教师应当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地发展。对教师而言,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辨认我们身心系统的智能,而且要认识到我们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和学习的“聪明环境”,使他们置身于积极、富有营养、充满刺激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才能够持续地促进心智能力的发展。

3、评价观。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和局限的,它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教师应从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不同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测验的目的不应该是对学生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是帮助教师和家长认识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

应当明确智力测验是手段,不是目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当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的智能的培养,应加大情景化考试力度,以发现每个学生在环境测试中显露的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智力测验中发现自我的价值,使教师通过这一过程更加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不同潜能特征,从而把握和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4、学生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千差万别。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学校教育理论,有以下原则:(1)所有学生都具有多元智能和不同的发展潜质,学校教育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建构一种可选择性的教育以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质、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发展需求;( 2)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学校教育的每项改革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最大效益;(3)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社区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广泛的学习与发展经验,使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的生活建立真实而完善的联系。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应当能够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也为我们构建了健康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习困难的学生,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在学校的教育不适合他们,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强势智能没有被激活并在学习中自如地运用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有机会用他们最强项的智力和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保障每位学生学习、享受教育资源和发展的权利。

5、发展观。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而这种追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是学生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正是熟练地掌握学科原理和创造发明所必备的品质。按照“短路理论”,如果缺乏创设相关环境和给予强化而不去唤醒我们的潜在能力,相关的神经功能就会衰退,这些能力就会自我衰退,甚至会消失。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校当局及教师应明确在当前课程计划和课外活动中,包含了哪些在学生身上可以培养的多元智能要素,教师应致力于普及这些要素,确保所有的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理解智能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前景。尤其在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设置方面,不仅应重视学生不同的智力倾向,而且应拓展学生智力发展的空间,开发、挖掘和促进学生各方面智力的发展,尽可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