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母亲节 > 母亲节关于母亲颂的作文(热门三篇)正文

《母亲节关于母亲颂的作文(热门三篇)》

时间:

母亲节关于母亲颂的作文(精选3篇)

母亲节关于母亲颂的作文 篇1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作家用他们优美的语言来赞扬母亲,歌颂母亲。因为他们知道是母亲给了自己生命,是母亲的培养才让他们有了今天的伟大成就。

中国古时候有个叫孟郊的诗人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那小小草儿的赤子之心,又怎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母亲的深重恩情呢!

母亲每天都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为我和哥哥忙里忙外,有时我真不想让她干,真想替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可是,当时我还小,没有能力帮妈妈干活。如今,我已长大,可以帮助妈妈做很多事情了,可以为母亲贡献我一份小小的力量了。

母亲像一缕春光,让我这棵小树一天天茁壮成长;母亲像一阵凉风,让我在炎炎烈日中感到一丝凉爽;母亲像一滴秋雨,让我更加强壮;母亲像一个火炉,让我在寒冷的冬季感到温暖。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身边,是母亲的力量让我突破种种难关,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到达胜利的终点。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母亲的那句话:“孩子,不要怕,努力向前,我一直在你的背后支持你。”想起了这句话,我就有了勇气,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

母亲节又到了,该送给母亲一份怎样的礼物呢!想了又想,我决定送给母亲一句话。晚上,母亲回来了,我拉住母亲的手,对母亲说:“妈妈,我爱您,祝您节日快乐。”母亲眼噙泪水说:“我的儿子长大了,以后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用的人。”我向妈妈行了个队礼说:“是,我一定做到!”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多做贡献,报答母亲的恩情,一定不会辜负母亲对我的期望!

母亲节关于母亲颂的作文 篇2

有一个人,她是平凡的,有一个人,她是无私的,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用那用言语无法表达的爱,传代给我们,她,和别的母亲一样伟大,精心的为女儿编制一个,抵达到希望彼岸的梦,时时刻刻温暖着我。

母亲是一个神圣的名字,当我睁开眼时,第一个看到的人是她,当我遇到危险是口中第一个喊的是她,当我面对挫折的,也是第一个向母亲寻求帮助。即使母亲会对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要歌颂母亲,歌颂她的,那默默无私的奉献。

小时候,别人说,“你母亲以后早晚会到跟年期的,早晚会变”我说,即使母亲变了,我也爱他,因为我只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也爱了我那么久,那么久……

只可惜变的不是她,而是我。

没有了往日的乖巧,没有了往日的细心,现在的我成绩一落三丈,只是从前的她,还足矣对别人说,“我的女儿最乖巧懂事了,回家知道烧饭洗完。”只是现在,一切都变了。我不会再对母亲说一声‘我回来了’,更多的是摔门而去,留下的只是母亲的背影。饭后,她会关切的对我说:“去吧,好好写作业,碗不用你洗。”我只是单肩背起书包,还不忘说一句:“我本来就没说要给你洗”。

母亲节关于母亲颂的作文 篇3

母亲离开我已经十七年了,在这漫长的日日夜夜,我从未停止过对母亲的思念。

总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可想说的话伴着泪水流到嘴边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总想给母亲写点什么,可思念化作一股热流涌向指尖时却又不知该从何处写起。只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心也仿佛被千万种莫名的力量撕扯着,撕扯得好痛,好痛。

是啊,任凭这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都无法表达我对母亲的爱;任凭这世界上有多少种文字,都无法诠释我对母亲的思念……

母亲生于1920年农历8月28,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所以,外公给她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桂花’。母亲的一生,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平凡。渺小。清淡。素雅。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隐隐约约听母亲讲述过她人生的一些片断。母亲19岁出嫁,与丈夫生活了四年后,丈夫生病抛她而去。25岁与我父亲结婚。当时,父亲的命运也同母亲一样,待安葬完前妻后,已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两个苦命人只好在村外的乱坟堆上搭个草棚,这就算是一个家了。自打母亲走进这个家以后,命运就注定了她要受一辈子的苦。

记得母亲给我讲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饿’。当时解决吃饭的问题,就靠父亲上山挖草药卖点钱,再买些吃的东西。在那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挖得到草药却卖不到钱,甚至没有人买,没有钱,只能靠吃野菜啃树皮艰难地度日。冬天,野菜树皮没有了,就只能吃一种我们当地人称观音土的泥巴。[此泥巴结构细腻,无杂质,且象糯米粉团一样具有粘性,但无任何营养]。四九年以后,虽然生活有些转机,但吃饭的问题人是母亲最操心的。为了填饱肚子,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开荒种地,广种薄收,但依然是饥一顿,饿一顿。特别是六十年代初期,已有六个孩子的母亲,每天看着六张嗷嗷待食的小嘴,人都快急疯了。万般无奈,只好忍痛将两个女儿送给别人抚养。为了剩下的六张嘴,母亲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着,春天,万物复苏,母亲只要看见绿色的植物就先尝尝,只要没有毒就挖来吃。秋天,翻山越岭采摘野果充饥,冬天就吃以前晒干储藏的野菜山果填肚子。可以这么说,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我的母亲一直都是生活在饥饿之中。

我还记得,母亲长年累月只穿一套黑布衣服,脏了,只能晚上洗,第二天再接着穿。母亲年轻的时候是很漂亮的,匀称的身材,白净的皮肤,黝黑的头发,母亲也很爱美,可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想添置一件衣服谈何容易啊。以后的日子好了,可母亲依然钟爱黑色的衣服,这是母亲一生的形象,她这种朴素。清淡。素雅。端庄的形象也永远定格在我深深的记忆里。

母亲没有读过一天书,更不认识一个字。但母亲知情达理,胸怀大志。‘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最近经常出现在墙上的一句宣传口号。我的母亲很早就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母亲经常对我们说:‘贫穷没有根,要想摆脱贫穷,读书是的办法,如果没有知识,那贫穷就真的会生根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母亲几乎豁出了自己的生命。开荒种地,养猪养鸡,上山采野果子卖,还抽空帮别人打零工,只要能攒到钱,母亲什么都做。因为,她要给孩子们攒学费啊。十几年来,母亲用自己的双手,硬是把身边的四个孩子全部送到学校读完高中。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

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看见母亲什么时候睡觉,早上什么时候起床,所看见的只有母亲白天忙忙碌碌,晚上座在昏暗的油灯下缝补衣服的身影。

我们伴随着母爱一天天长大,待我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后,岁月却在母亲的脸上、额头上悄悄地刻上了皱纹,原来的黑发也渐渐的变白了,走起路来脚也有些蹒跚了,做起事来手也不太灵活了。我心痛母亲,便把她接到我的身边。可是母亲依然保持着农村妇女的勤劳朴实,勤俭节约的习惯。每天早上早早的起床,烧茶做饭,打扫卫生,甚至还在门前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菜地,种上了各种蔬菜,母亲就这样,整天忙里忙外,从来闲不住。在物质生活十分丰富,从来不愁吃不愁穿的今天,母亲依然‘喜欢’吃剩饭剩菜,有时,我偷偷地将剩饭剩菜到掉,只要被她发现,就会遭到一顿痛斥。

这就是我可怜的母亲!

记得有一天,母亲说她的头很痛,我找来医生给她看病,当时初步诊断为感冒,于是,便开了一些感冒药。可过了两天后,母亲的头依然很痛,再次找来医生检查,还是没有查出结果,第三天深夜,母亲忽然昏迷,送到医院抢救一天后,可怜的母亲就再也没有醒。这之前,母亲从来没有生过病,当时,我确实没有想到,母亲会因脑血管破裂而得脑溢血。是我忽视了母亲的病情。母亲离开我十七年,直到今天我还在为我的疏忽大意而自责。母亲离开我以后,我饱尝了思念之苦,以前,我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母亲住过的房子,而且还会绕过去看看母亲,而现在经过母亲住过的房子的时候,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从不敢久留。因为,这间房子留下了我对母亲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思念,留下了我对母亲晚年生活所有的画面,所以,我从不敢轻易的去触摸。

母亲去了,到最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荒山上。

我真不甘心啊,我一生最亲最爱的母亲,为了儿女们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就这样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我们。

我真不甘心啊,我撕心裂肺,痛断肝肠的思念竟然凝成了眼前的一堆黄土!

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可已经失去了再说珍惜又有什么意义啊。母亲从我面前消失后,忽然发现我还有好多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还有好多的事还没有来得及做,今天,再想和母亲说说话,再想为母亲做点事,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母亲,儿好后悔啊!

母亲,儿好想您啊!

母亲,如果来世有轮回,我还做您的儿子好吗?